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855章

盛唐风月-第855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要以为这位御史大夫是来占龙庭的。
    他慌忙迎上前去,才叫了一声裴大夫,就只见裴宽把手一扬,沉声说道:“姜度,你带一千人入宫,把三大宫都给我弹压好了,但凡有抢掠的,就地正法,不用容情!”
    边令诚闻言一怔,往那爽快接令的领头一人看去,这才一下子认出,那分明是李林甫的表弟,昔日楚国公姜皎的儿子姜度!这位从开元初年开始就是长安一霸,后来父亲死后消沉过一阵子,等到天子还了姜家爵位,李林甫得势之后,就整日‘花’天酒地不管正事,却没想到还有如此正经的一天!
    眼看着姜度这一行人雄赳赳气昂昂入宫,边令诚方才使劲吞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地问道:“裴大夫,这些兵是哪来的?”
    站在高高的勤政务本楼上,眼见得兴庆宫内一片大‘乱’,裴宽只觉得心头满是沉重和愤怒。他用力一拳砸在石栏杆上,随即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不用管人从哪里来的,如今我既然是西京留守,从宫内到宫外,全听我的。你去跟着姜度,然后把朔方兵马不日即将抵达的消息放出去,也好安抚人心!哪怕圣人不在,这长安城也绝不会丢!”……31197+dsuaahhh+24571514……》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长安保卫战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长安保卫战
    一大早,当那些还有心思去上朝的官员猛然发现,天子竟舍下长安城中官民百姓就这么一走了之,随即奔走相告的时候,整个长安城中几乎陷入一片‘混’‘乱’。王公贵族们没有想到,自己也成了被扔下的累赘,一时慌忙回家收拾细软准备跑路逃命,而这样的情绪须臾就传染了更多的人。若不是裴宽在得到消息之后出动得及时,先派姜度前往宫中弹压,然后就带领各家临时拼凑出来的兵马策马奔走于大街小巷,只怕长安转瞬就要大‘乱’!
    而这种时候,杜幼麟也好,崔朋也好,即便他们背后的杜士仪名头很大,可他们加在一块都及不上窦十郎窦锷的名头好使。这位是李隆基的嫡亲表弟兼‘女’婿,真真正正尚公主的驸马都尉,所以当他出现在人前,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将率领窦家的家丁家将坚守长安城,绝不会弃城而去时,顿时给了很多达官显贵们信心。就连长安城中的寻常市民们,得知窦锷这样的皇亲国戚竟然留下了,拖儿带‘女’的逃难‘潮’方才稍稍遏制了几分。
    用窦锷的留下,来劝说人们不要贸贸然追着西行的天子逃离长安,接下来方才是杜幼麟的发挥时间。整整一天,他都带着人往各处安抚弹压,拼命散布漠北大‘乱’已经平定,父亲杜士仪已经率兵南下,安北大都护府的兵马再加上朔方节度使郭子仪麾下人马,不日将抵达。由于哥舒翰刚刚败北,人们对于往日那些笼罩着光环的名将不再如最初那样怀有信心,可杜士仪毕竟是土生土长的京兆人,名声又岂是近几年方才声名鹊起的哥舒翰能够比的?
    那是从少年时期便三头及第,多年以来不知道创造出多少传奇的名臣!
    “朔方军马匹充足,一定很快就会赶来的,就算赶不到,我和姊夫也会率领募集而来的勇士保卫长安!”
    “各位在长安城中生活了几十年,难道忘了长安是天下第一坚城?只凭这高墙再加上所有粮库中的粮食,别说守上十天八天等待援军,就是一年半载也不成问题!”
    “叛军也只有两条胳膊两条‘腿’,长安城中的居民数倍于叛军,又不是开城‘门’与其野战,难道咱们满城几十万人,连一座城池都守不住?”
    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对人宣讲这些,杜幼麟和崔朋到最后全都不禁口干舌燥。傍晚时分,当他们总算歇一口气回到京兆府廨的时候,却只见一个年过六十却依旧腰杆笔直的骑马老者带着一支兵马赶了过来。一打照面,杜幼麟便又惊又喜地叫道:“赤毕大叔!”
    按照赤毕的年纪,当杜幼麟的祖父也已经够格了,可此时此刻听到这称呼,赤毕立刻欣然拨马迎上前去,随即跳下马来拱手行礼,却被杜幼麟连忙搀扶了起来,两人就在那儿小声说起了话。
    而崔朋听到这个名字,立刻就想起了母亲和姑母们对他提到的当年旧事。当年,祖父崔谔之就把这些曾经跟着崔家人杀二张,诛韦氏的心腹家人送给了杜士仪,为的是不至于让他们荒废在这和平的盛世。如今几十年过去,赤毕虽已廉颇老矣,可看上去依旧仿佛一把随时出鞘的利剑一般锋芒毕‘露’!
    赤毕自然也认得崔朋,和杜幼麟‘交’谈几句后,又冲着这位旧日主家的公子颔首为礼,继而指着身后众人说道:“这八百余人是我招募来的。”
    所谓的招募,不过是在人前糊‘弄’外人的言辞罢了,杜幼麟和崔朋只看赤毕身后那八百余人个个‘精’壮,在这夕阳余晖之中沉默肃立,竟然没有一丝一毫杂声的光景,谁都不会认为这是仓促之中召集的兵马能够做到的。可是,赤毕的背后是杜士仪,杜幼麟的父亲,崔朋的岳父,两个人哪怕能够猜到此中缘由不单纯,却也绝不会有任何质疑。所以,两人全都选择‘性’地忽略了这样一支人马的玄虚,赶紧带着赤毕往京兆府廨中去见裴宽。
    尽管派了姜度去宫中弹压,严惩趁火打劫以及各种投机分子,但裴宽绝不会自大到真的就在宫中办事。他如今既然领了京兆尹,而长安城中的治安方才是重中之重,他竟是连御史台都不去了,就把这京兆府廨当成了安营扎寨的地方。整整一天,他也不知道签署了多少临时‘性’的命令,所幸有崔家窦家姜家提供的人手,否则他这个京兆尹甚至都不敢确保下头的差役和衙兵会不会抗命不尊。
    所以,杜幼麟一解说赤毕的身份,又提到其当年曾经追随崔泰之崔谔之兄弟的功绩,裴宽就立刻喜上眉梢,竟是不顾尊卑上前紧紧握住了赤毕的手,一口一个义士。等到听闻外头还有近千的兵马,他就更加欣慰了,压根没去管人是怎么来的,一口答应了赤毕立刻前去协助守城的要求。而等到杜幼麟和崔朋二人亲自送了赤毕出来时,正值一个差役气急败坏往正堂中冲去。不消一会儿,里头就传来了裴宽的一声怒吼。
    “潼关丢了?怎么可能这么快,洛阳那边还没有消息?”
    杜幼麟登时和崔朋‘交’换了一个眼‘色’,随即又看了赤毕一眼。见其只是微微皱眉,杜幼麟便低声问道:“赤毕大叔,虎牙大叔此前突然就走了,他究竟是到哪里去了?固安姑姑不是说,他还带着一批‘精’锐的牙兵,如今长安岌岌可危,他如果再不出来,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虎牙早就不在长安了。”见杜幼麟和崔朋全都错愕难当,赤毕索‘性’吐‘露’了实情。
    “自从‘玉’真长公主去世之后,贵主说是迁居终南山‘玉’华观,但早早就‘抽’身去了嵩山,她在云州的一些旧部都陆陆续续赶了过来。叛军席卷河北,进‘逼’河南的时候,贵主听说接任太原尹兼河东节度使的是王承业那个没能耐的家伙,知道恐怕指望不上河东道的援助,就带着虎牙和那些牙兵以及旧部都赶去了河洛。她说,东都洛阳城几十万军民,府藏丰厚,一旦城破,叛军肆虐河洛,需要有人制一制。而且,嵩山还有草堂,即便人都撤走,倘若被叛军一把大火烧了草堂,卢公在天之灵必定不能安息,所以,你们的大师伯和三师伯也在哪儿。”
    见崔朋‘色’变,杜幼麟更是焦急万分,赤毕就摇头苦笑道:“你现在说一千道一万都没用。贵主的‘性’格素来急如烈火,宛若男儿,否则当年还是奚王妃的时候,也不会连奚人都对她服气。她要做的事情没人能够拦阻,更何况虎牙曾经是统领公主府狼卫的副手,昔日主人的召唤,再加上又和他的使命不违背,他当然不会拒绝。你有功夫担心他们的安危,还是先想好怎么守住这长安城。”
    崔朋敏锐地听出了赤毕这番话中蕴藏的深意,连忙问道:“难不成是岳父不能及时赶到?”
    “长安城几次三番命令朔方兵马不得妄动,郭子仪生怕被陛下当成叛逆,累及家人,再加上认为潼关天险,哥舒翰又是大将,故而一直没能痛下决心,日前方才正式出动大军南下。正好陛下这一行仓皇西逃的兵马在这时候出发,如果我没算错,很有可能两拨兵马正好撞上。你觉得到时候会不会有所耽搁?”
    杜幼麟和崔朋这才明白了此中玄虚,脸‘色’登时都很不好看。李隆基抛下长安臣民只顾自己逃跑,他们觉得此举卑劣,但在很多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的人看来,只怕反而是天经地义。所谓天子便是天的儿子,君权神授,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有错,那便全都是辅佐大臣的错!如果南下大军真的遇见了天子,那么到时候结果会如何?李隆基会不会干脆夺了杜士仪和郭子仪的兵权,然后‘交’给杨国忠?
    “好了,我已经命人将陛下西逃的消息抄小路送了出去,这些事情想了也白想。当此之际,如何在朔方援军来临之前,立刻整治好长安城防,这才是重中之重。小郎君,崔郎君,这一夜恐怕你们没时间合眼了!”
    深夜的长安‘春’明‘门’,一支支火炬照得城墙之上一片光明,来来回回穿梭的健儿们全都穿着甲胄,或佩刀,或持矛,一个个身姿笔‘挺’,看上去竟有几分正规军的风采。如果不是边令诚看到了这批人冲进甲仗库,取出甲胄军袍武装自己时的样子,还以为是乔装打扮的‘精’锐。即便此时此刻,当一小队一小队的人从面前走过去时,他仍然会忍不住嘴角‘抽’搐,面‘色’僵硬,背上冒汗。
    原因很简单,当局势稍稍平静下来的时候,一想到哥舒翰竟然也会大败亏输,堂堂天子竟然会弃城而逃,他一度打算悄悄溜出去,把天子‘交’托给自己保管的宫‘门’钥匙等等去献给安禄山,这样一来就能保住‘性’命了。什么朔方兵马将会驰援的消息,他是半点都不相信!
    可这时候,身边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姜度!这位往日长安一霸今天终于‘露’出了狰狞面目,在弹压宫闱的时候,那些抢夺同侪,抑或是劫掠左藏库这些库房的,全都被姜度当场格杀。而后一些见势不妙企图掀起暴‘乱’的宦官,则是被活活杖毙,那哀嚎声直到这会儿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边令诚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随即偷瞥了姜度一眼,却不防对方正好在这个时候也侧头看了过来,甚至还对他笑了笑。在心中有鬼的边令诚看来,这笑容分明是别有深意。还不等他想好怎么开口,缓解一下这僵硬的气氛,他却被姜度给抢了先。
    “边将军。我听说,之前哥舒副元帅之所以匆匆忙忙带着兵马出潼关迎战叛军,是你一力撺掇的?而且逃命的时候,又跑在最前头,一直跑到长安城向陛下告状,还添油加醋地说,应该对哥舒翰明正典刑,以‘激’励警示前方军民?”
    边令诚万万没想到姜度会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他使劲吞了一口唾沫,正想要辩解,却只见姜度‘露’出了雪白的牙齿,右手竟已经按在了腰中刀柄上。那一瞬间,他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竟是哆哆嗦嗦一个字都说不出来。……31197+dsuaahhh+24571515……》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严防死守
    压抑了多年的姜四一旦发起疯来;谁也拦不住;就连匆匆赶来的裴宽;也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嗣楚国公大发凶威;命人把边令诚直接给五花大绑在了旗杆上;还妥当地把人给堵住了嘴。
    此次长安城中没有逃跑;而是挺身而出的达官显贵很少;毕竟但凡有节气的;大多都在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两任宰相当权时期被左迁地方;剩下的十有**是饱食终日之辈。如裴宽眼下能够倚为臂助的人;杜幼麟和崔朋论辈分都是姜度的晚辈;于是;他只能用求助的目光去看身边的窦锷。
    然而;窦锷却仿佛没看见这一幕似的;反而和同被裴宽拉来的杜幼麟说着城中招募健儿的进展。他爵嗣毕国公;是李隆基的表弟;同时又娶了李隆基的女儿昌乐公主;尽管在李林甫崛起;杨国忠掌权这将近二十年来;昔日胡腾舞无双的窦十郎显得低调;但到底也是顶尖的皇亲国戚;可李隆基跑路的时候;竟然根本没想到通知昌乐公主和他;他怎么会不憋着一肚子气?就算他确实不想跑路;可这是两码事;因为这就意味着天子根本就不惦记丝毫亲情
    直到裴宽那幽怨的目光犹如实质;窦锷方才咳嗽了一声;淡淡地说道:“边令诚此人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宫中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裴大夫不用担心惩治了他;别人就会闹翻天;抑或指摘你的不是。恰恰相反;把这样一位监门将军给捆了示众;长安军民反而觉得裴大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