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宦海弄波 >

第75章

宦海弄波-第75章

小说: 宦海弄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定下的最低承包价十万元拿下,而江大奎在和别人竞争的时候,当对方出到四万一千元的时候,他主动放弃了,而杜家宣和伍成峰各自承包了一块不大的荒山,另外两块荒山,一块是本村的一个叫谢光平的人承包下了,另一块则被李家沟村的丁昌雪承包去了。

村里的五块荒山承包出去后,村里一下子有了二十三万元的收入,让江大奎和杜家宣着实高兴了几天,不过,在两人乐呵呵地跑到乡里拿钱的时候,张腾远笑容满面地亲手替二人泡茶,然后说乡财政这段时间遇到一点困难,所以准备向大岩村借十五万元应应急,希望两人能以全乡稳定的大局为重什么的。

江大奎和杜家宣一看村里的钱,转眼间就少了十五万,心里老大的不乐意,和张腾远争论几句后,两人怏怏地离开了张腾远的办公室,来到冯志这里,两人坐在一边的沙发上,闷头抽烟。

冯志当时正在准备一份总结,看到两人样子,不解地问道:“江支书、杜村长,你们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冯乡长,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敢情我们村里把荒山承包出去,乡里来摘果子?任什么让我们村里借钱给乡里,这让我们怎么向村民交待?”江大奎气愤地说道。

冯志听到摸门不着脑,他皱了皱眉头,说道:“江支书,你说说倒底是怎么回事?”

江大奎望着杜家宣,“家宣,你说给冯乡长听听。”

杜家宣说完,冯志抽着烟陷入了沉思,乡里的财政情况不好,这冯志是知道的,这不,上次张书记从县里回来,在谈话中就有想从修公路的专项资金里借钱的意思,不过因为县扶贫办的江主任专门打了招呼,这钱虽然划到了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帐上,却是只有冯志有权使用,也就是说,乡党委只有监管的权利,并不能从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帐上划钱。

冯志当然不敢轻易松口,大概是张书记有点急了,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大岩村的荒山承包款上。

“江支书,杜村长,不知道村里的这笔钱,你们打算如何使用?”冯志看到两人的烟已抽完,就抓起桌上的烟,又分别丢了一支过去。

“这个,我们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打算,但不管怎么使用,这钱是我们村里的,乡里就应该拿给我们村里。”江大奎愤愤地说道。

“呵呵呵,其实啊,我认为这钱,如果实在没有想好怎么用,我看借给乡里也没有什么的,就算乡里明年没有钱还,我们村里不是要上交农税提留吗?所以也不怕乡里不还的。另外啊,我觉得等公路修好后,我们应该把村小学给修整一下,上次我去看了,学校的操场没有硬化,一下雨,学生娃娃在操场上跑上几圈,那操场都可以插秧了。”冯志分管全乡的教育,看到下面的学校都很破败,心里就不是滋味。

听到冯乡长这一说,两人也不在言语,虽然村里一下子有了二十多万,但这二十多万如何使用,还是一个问题,总不成全村的村民一人分过几十元吧。

而且这钱,全村的村民都盯着,他俩也不敢乱支配的。

既然张书记已开口借钱,就算是心里不怎么愿意,江大奎和杜家宣也不好多说,这事最后是双方约定,如果明年乡里没能还钱,就让大岩村用全村的农税提留来抵,反正整个大岩村全年的农税提留,也有七八万,十五万元,两年就能抵清。

大岩村的荒山承包出去后,夹沟乡的其他几个村,也掀起了承包荒山的热潮,有些机灵的乡村干部,看到冯乡长都敢以母亲的名义承包荒山,胆子也大起来,他们在心里打着小算盘,就算自己不知道如何经营这荒山,但可以跟着冯乡长学样嘛。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九九九年就如期而至,这一个月,冯志整天忙过不停,赵小峰这人虽然自由散漫,但为人还算真诚,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和冯志、彭富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起来,整个公路工程建设,也是进展顺利,按目前的速度来看,在春节以前,完成这条公路的毛坏路建设,那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从乡政府到大岩村的公路,除了有一公里还没有挖出来外,其余的已基本成形,由于这段时间,天气较好,两个村组织村民,跟在后面,开始路面的平整和边沟保坎的建设,有三公里的路,天晴天已经可以跑车了,只是碎石还没有铺。

第一零七章好好喝一顿

周末的时候,冯志回到县里,蒋晓梅昨天就从省城回来了,办事处就由冯志的父亲在那里守着。

冯志到家的时候,两个姐姐和两个姐夫,还有张竹雅都全在家里,看到冯志,冯丽梅打趣地说道:“冯大乡长终于回来了,大家还不出来迎接?”

“二姐,你就贫嘴吧你,反正我脸皮厚,不怕。”冯志呵呵一笑,自己这二姐,一向活泼开朗,由于现在经营着服装店,那嘴自然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冯丽琴听到二妹这话,从厨房里伸出头来,说道:“冯志,你回来了,先去洗洗手,马上吃饭。”

郑勇和唐盛国坐在沙发上聊天,冯志向两人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一个招呼,然后进屋去,把手里的包放下,洗了一个脸,这才走了出来。

从夹沟乡到县城的几十里路,全都是泥夹石,饶是冯志戴了头盔,那张脸上,还是浮满了灰尘,至于衣服,因为穿着一套骑摩托的雨衣,把它脱下后,里面的衣服倒也没有多少尘土。

端起茶杯,冯志大大喝了一口茶后,一屁股在沙发上坐下,随口说道:“还是两位姐夫的在城里上班好啊,你看我这一路,身子骨都差不多散架了。”

唐盛国递了一支烟给冯志,说道:“冯志,上次我跟着我们王局长去喝酒,在酒桌上听宗县长说了,开了年,就准备把县城到徐家镇的公路打成水泥路面,到了明年,这到夹沟乡的路,就好走多了。”

“这个事我也听我们乡的张书记说过,现在乡里还在积极向上面争取,准备对我们乡到徐家镇的公路进行扩宽,搞成标美路呢。”冯志点了点头说道。

现在的大姐夫,在地税局算是一个中层干部,虽然级别不高,但手里也算是有点实权,而且现在这些税务部门的福利待遇,比起自己这政府部门的人来,高了不止两倍。

冯志一支烟还没有抽完,大姐就出来让唐盛国准备碗筷,今天冯志的大姐和二姐两家人过来,主要是商量冯志结婚的事,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就是正月初六,为了这个事,上周冯志还和张竹雅回了一趟花溪镇,征求了张光海夫妇的意见。

张光海夫妇作为教师,平时结交的圈子比较单纯,想到冯志和张竹雅准备在县城摆酒宴,也就取消了在花溪镇请客的想法,当然张光海那边的亲戚,也通知到县城参加女儿的婚礼。

吃饭的时候,并没有谈这些事,冯志和两个姐夫,各喝了一杯酒就吃饭。

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蒋晓梅首先提出话题,然后让几个子女发表意见。

“妈,大姐、二姐、两位姐夫,上周我和竹雅回了一趟花溪,和竹雅的爸妈商量了一下,那边就不摆酒席了,婚礼在县城举行,我和新原大酒店联系了一下,他们答应正月初六那天,就由他们承办。”冯志把关于举行婚礼的地点说了一下。

这举行婚礼,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实却很复杂,订酒席,举行婚礼,这些还比较简单,新原县已有人专门负责这方面的策划,虽然算不是婚庆公司,但也小有名气。

接下来,一家人分析汇总了一下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这个比较关键,它涉及到让酒店准备多少桌席,这前来参加冯志和竹雅婚礼的客人,分为几类,一是冯志一家的亲戚,包括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叔叔伯伯侄儿男女之类,二类则是张竹雅家的老亲老戚,三类则是张竹雅单位的同事、同学、朋友之类,四类就是冯志的同事、同学、朋友之类,第五类则是两个姐姐姐夫的那些关系处理得比较好的一类人。

大家商量了近一个小时,才算初步统计好了人数,决定定五十桌酒席,这也是新原大酒店的极限。

接下来就是商量前往花溪镇接亲的车辆及人数,还有伴娘之类,至于结婚的礼服以及婚纱照之类,上周冯志和竹雅到阳平市,朱茹雪陪着找了一家影楼,照了一套结婚照,并选定了结婚戒指之类的东西。

只是这结婚的车辆,按照新原县的风俗,凡是办得热闹的,都是安排六辆车,本来从郑勇的公安局,借几辆车,还是不成问题的,但他们的车,基本上都是警车,用警车结婚,却是不合适的,而新原县的私家车,现在还不是很多。

最后,唐盛国自告奋勇,去租借两辆小车,他认识的企业家较多,找他们借一下车应该没有问题,但要再多,唐盛国却没有把握。

冯志坐在沙发上想了半天,拿定主意,给彭富忠打了一个电话,问他能不能从市里租几辆车,彭富忠知道这是冯哥结婚,二话没说,就在电话那头说道:“冯哥,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不就是四辆车吗?我帮你搞定就是。”

听到这话,冯志松了一口气,本来,如果彭富忠不能把这事办妥,他还准备打电话给周帮成副县长,看能不能借借政府办的车,或者是扶贫办招商局的车什么的,现在彭富忠把这事包下了,他也不想去借公家的车,落人口实。

蒋晓梅这次回来,就是专门为儿子结婚的事,这不,每天下午,就和女儿冯丽梅一起,讨论如何布置新房之类的东西,有时,她还带着冯丽梅、张竹雅,到街上去采购一些东西。

冯志把结婚的事定下来后,也就没有精力去参与母亲她们三人的筹划,通往大岩村的那条公路,在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督促下,赵小峰的人没有休息一天,再过五天,就能把路基挖到了大岩村小学,冯志看到这挖掘机挖路基的速度,确实非人力可比,脑子一转,就想到了自己承包的那片荒山,那片荒山离公路的尽头,还有大约两公里的路程,当然,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

于是,他利用上山检查公路建设情况的机会,把伍成峰叫来。

“冯乡长,你找我?”冯成峰这些天一直呆在工地上,不过精神却很好。

“成峰,我听李教授说你懂施工,我有一个想法,准备修一条公路到芭茅埂去,你帮我看一下,这路线如何走才行?”芭茅埂就是冯志承包的那片荒山的小地名,和伍成峰承包的那片荒山,只隔了一条小溪。

“修公路?好啊。”伍成峰眼睛一亮,如果这公路真的修到了芭茅埂,那对自己承包的那片荒山,可是大有好处的。

两人沿着崎岖的山路,边走边看,来到了芭茅埂,站在埂上,看到远处的夹沟乡政府,犹如一颗镶在山里的明珠。虽然这芭茅埂没有什么树木了,但由于平时很少人来,荒草倒也长得很高,不过,却是一片枯黄。

两人边走边看边谈,直到到了荒山一角的石山前,冯志这才停住了脚步,这大岩村有几处都有这种铁青色的石山,上面覆盖着薄薄的泥土。而这芭茅埂的石山,却是最大的一个。

经过伍成峰的讲解,冯志知道这条公路,其长度大约两公里,需要从溪边拐一个弯,才能上来,只是这公路需要从五家人的责任地里经过。

下得山来,冯志带着伍成峰,直接来到江大奎的家里,江大奎其时正在家里编篮子,看到冯志和伍成峰来了,忙放下手里的活,迎着两人热情地说道:“冯乡长,你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

“呵呵呵,还是江支书清闲啊。”冯志仔细打量了一下江大奎所编的篮子,发觉十分精致,不由感兴趣地问道:“老江,你这编的是什么东西?”

“这是我编着装酒的,我不是送了一坛酒给李教授吗?李教授喝了酒后,对这酒和篮子很感兴趣,上次我到乡里开会的时候,和他通了一次电话,他问我还有这酒没有,说他的朋友想要,让我过年前给他送过去。”江大奎的眼里充满兴奋,其实,有句话他没有说,那就是李教授说了,这酒是他朋友要的,每坛愿意出五百元,不过要求必须用上次送他的篮子装好。

自己泡制的酒,竟然有人愿意出五百元一坛来买,五百元啊,自己担任大岩村的村支书,一年的补贴不过两千元,这可是自己三个月的补贴啊。

听到江大奎这话,再看江大奎兴奋的表情,冯志猜出个大概,心里也替江大奎高兴,“江支书,既然你这酒,连李教授这样的大知识分子都很欣赏,说明这酒确实不错,我看你可以充分发挥你泡制酒的专长,或者能打开一条致富的路子也说不定。”

“冯乡长见多识广,我听冯乡长的。”冯志这话,算是说到了江大奎的心里去了。

江大奎转身吩咐江大嫂准备晚饭,说是晚上要好好和冯乡长喝一顿,冯志也不客气,说道:“成峰,既然江支书安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