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500卷-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女
王蜀黔南节度使王保义,有女适荆南高从诲之子保节。未行前,暂寄羽服。性聪敏,善弹琵琶。因梦异人,频授乐曲。所授之人,其形或道或俗,其衣或紫或黄。有一夕而传数曲,有一听而便记者。其声清越,与常异,类于仙家《紫云》之亚也。乃曰,此曲谱请元昆制序,刊石于甲寅之方。其兄即荆南推官王少监贞范也,为制序刊石。所传曲,有《道调宫》、《王宸宫》、《夷则宫》、《神林宫》、《蕤宾宫》、《无射宫》、《玄宗宫》、《黄钟宫》、《散水宫》、《仲吕宫》。商调,《独指泛清商》、《好仙商》、《侧商》、《红绡商》、《凤抹商》、《玉仙商》。角调,《双调角》、《醉吟角》、《大吕角》、《南吕角》、《中吕角》、《高大殖角》、《蕤宾角》。羽调,《凤吟羽》、《背风香》、《背南羽》、《背平羽》、《应圣羽》、《玉宫羽》、《玉宸羽》、《风香调》、《大吕调》。其曲名一同人世,有《凉州》、《伊州》、《胡渭州》、《甘州》、《缘腰》、《莫靼》、《项(明抄本项作顷。疑当作倾)盆乐》、《安公子》、《水牯子》、《阿滥泛》之属,凡二百以上曲。所异者,征调中有《湘妃怨》、《哭颜回》。当时胡琴不弹徵调也。王适高氏,数年而亡,得非谪坠之人乎。孙光宪子妇(妇原作父。据明抄本改)即王氏之侄也,记得一两曲,尝闻弹之,亦异事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王建父子统治蜀中时,黔南节度使王保义,有个女儿嫁给荆南高从诲的儿子高保节。未嫁到荆南前,暂时身着道服。这位姑娘秉性聪慧,弹一手好琵琶。王氏女在穿道服期间,梦见有异人频频向她传授乐曲。传授她乐曲的人,从形貌上看,有的是道士,有的是俗人。他们穿的衣裳有的是紫色,有的是黄色。有时一个夜晚传授她好几支乐曲,有的乐曲听一遍就能记住。这些乐曲,都声音清丽,超凡脱俗,跟平常的乐曲不一样,有点象仙家《紫云》一类的乐曲。这些人还告诉王氏女,说:〃这些曲谱请元昆作序,刊刻在甲寅方向的石上。王氏女的兄长就是荆南推官少监王贞范,是他给这些乐曲作序刻石的。传授给王氏女的乐曲宫调有《道调宫》、《王宸宫》、《夷则宫》、《神林宫》、《蕤宾宫》、《无射宫》、《玄宗宫》、《黄钟宫》、《散水宫》、《仲吕宫》。商调有《独指泛清商》、《好仙药》、《侧商》、《红绡商》、《凤抹商》、《玉仙商》、角调有《双调角》、《醉吟角》《大吕角》、《南吕角》、《中吕角》、《高大殖角》、《蕤宾角》。羽调有《凤吟羽》、《北风香》、《背南羽》、《背平羽》、《应圣羽》、《玉宫羽》、《玉宸羽》、《风香调》、《大吕调》。它的曲名同人世间的曲名相同。有《凉州》、《伊州》、《胡州》、《甘州》、《缘腰》、《莫靼》、《项盆乐》、《安公子》、《水牯子》、《阿滥泛》等,共二百余支曲子。所不同的是,征调中有《湘妃怨》、《哭颜回》。当时琵琶、忽雷等胡人乐器,一般不弹奏徵调。王氏女嫁到高家后,过了几年就去世了。这位王氏女,大概是因为触犯了天条而被贬降到人间的仙人吧。后人孙光宪儿子的妻子,就是王氏女的侄女。她也曾记得这些曲子中的一两首,曾有人听她弹奏过。这也是一件奇异的事情啊!
五弦
赵辟
赵辟弹五弦,人或问(或问原作闻无,据明抄本改)其术,辟曰:〃吾之于五弦也,始则神遇之,终则天随之。方吾浩然,眼如耳,目如鼻,不知五弦为辟,辟之为五弦也。〃(出《国史补》)
【译文】
赵辟这个人能弹奏五弦琴。有人向他求教弹奏五弦琴的方法。赵辟回答说:〃我弹五弦琴,开始时是神人在梦中传授给我的,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则随天意啊。我就象在浩淼无边的空濛中,眼象耳、目象鼻,不知道五弦琴就是我赵辟呢,还是我赵辟就是五弦琴啊!
箜篌
徐月华
魏高杨王雍美人徐月华能弹卧箜篌,为明妃出塞之声。有田僧起能吹笳、为《壮士歌》、《项羽吟》。将军崔延伯出师,每临敌,令僧起为《壮士声》,遂单马入阵。(出《酉阳杂俎》)
【译文】
魏时,高杨王雍,有美人徐月华能弹卧箜篌,弹的曲子是《明妃出塞》。还有一个僧人名叫田起,能吹胡笳。他吹的曲子是《壮士歌》、《项羽吟》。将军崔延伯出师征战,每与敌对阵时,都命令僧人田起吹奏《壮士歌》。在这曲胡笳的伴奏声中,崔延伯持戈单人匹马跃入敌阵。
卷第二百六 书一
古文 大篆 籀文 小篆 八分 隶书 章草 行书 飞白 草书 汲冢书
李斯 萧何 蔡邕 崔瑗 张芝 张昶 刘德升 师宜官 梁鹄 左伯 胡昭 钟繇
钟会 韦诞
古文
按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出《书断》)
【译文】
按:上古文字,是黄帝的史官苍颉创造的。苍颉头上长着四只眼睛,能通神明。抬头可以观看到奎星环曲的形状,俯身可以察看到龟甲上的纹理、鸟走过的足迹。他广泛地采集世上众生的图象,美纹,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创造出来了文字,被后人称作〃上古文字〃。《孝经》援引《神契》上的记载说:〃奎星掌管文字辞章,苍颉模仿各种图象才创造出来文字。
大篆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云,柱下史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之篆。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体书法,一曰大篆。又《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此官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出《书断》)
【译文】
按:大篆,相传是周宣王的太史官籀创造出来的。有人说:〃太史官籀(按:周时史官在殿柱下面侍立,因称柱下史。)首次改变上古文,字,有同有异,被称为篆。篆,传的意思。传播它的道理、规律,可以推及到无穷无尽的事物中去。甄酆审定六书,第三就是篆书。八体书法,第一就是大篆。又见《汉·艺文志》、《史籀》十五篇,都是这么解释的。根据这些、官府统一制定成册,用它来教授人,称为《史书》,一共收进去九千字。
籀文
周太史史籀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七略》曰:〃《史籀》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体异。甄酆定六书,二曰奇字是也。(出《书断》)
【译文】
籀文,相传是周朝的太史官史籀创造的。与古文、大篆小有差异。后来的人用史籀的名字称呼它,就叫它〃籀文〃。《七略》上记载说:《史籀》,周朝时候史官教学儿童的书,与在孔子家墙壁夹层内发现的古文字体不一样。甄酆审定六书时,第二种叫〃奇字〃的,就是籀文。
小篆
小篆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异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出《书断》)
【译文】
小篆,是秦国的丞相李斯创造的。李斯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对原有文字进行了改造,增补。或增或减,或保留相同的,或将它有所变化,创作出一种新型的文字,叫〃小篆〃,又叫〃秦篆〃。
八分
按八分者,秦时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始皇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於道化为大鸟飞去。(出《书断》)
【译文】
按:八分,是秦朝时上谷人王次仲创造的。王愔说:〃王次仲在古文字的范围内,改造字形,去掉难写难识的笔划波势而成。〃汉章帝建初年间,又将隶草改作楷书,字形八分见方,称为标准楷书。始皇帝得到王次仲改革后的文字,见其字形简略,紧急时用它来书写,很是方便。特别高兴。派使臣召见王次仲,三次召见王次仲都不到。始皇帝大怒,命手下人将王次仲逮捕,用槛车押到咸阳。途中,王次仲化作一只大鸟展翅飞去。
隶书
按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烦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出《书断》)
【译文】
按:隶书,是秦时下邽人程邈所创造。程邈,字元岑,起初任县令,获罪,始皇帝将他囚禁在云阳监狱中。程邈在狱中集中精力,花费十年的时间研究文字。他将小篆字形由圆缩成狭方,创造出隶书三千字,上奏始皇帝。始皇认为改造的比较好,起用程邈为御史。又因为当时的秦国奏事烦多,篆书难写而改用隶书。因程邈坐过牢狱,故此称他创作的这种文字叫〃隶书〃。
章草
按章草,汉黄门令史史游所作也。卫恒、李诞并云:〃汉初而有草法,不知其谁。〃萧子良云:〃章草者,汉齐相杜操,始变藁法。〃非也,王愔云:(云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元帝(帝原作章,据明抄本改)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出《书断》)
【译文】
按:章草,是汉朝黄门令史史游创造的。卫恒、李诞说:〃汉初就有草书,不知道首创的人是谁?〃萧子良说:〃章草,是汉齐相杜操,首先改用藁法书写的。〃萧子良的这种说法不正确。王愔说:〃汉元帝时,黄门令史史游一次书写的一篇紧急的奏章,不按隶书一笔一划的方体书写,而是急促草率地写出来。〃汉朝人性情简惰,于是章草这种书法渐渐流行起来。
行书
按行书者,后汉隶川刘德升所造也。行书即正书之小变,(变原作伪,据明抄本改)务从简易,相闻流行,故谓之行书。王(王原作云,据明抄本改)愔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钟元常善行书是也。尔后王羲之、王献之,并造其极焉。〃(出《书断》)
【译文】
按:行书,是后汉隶川刘德升创造的。行书即正楷稍稍有些变化,着眼在简便容易。这种书法出来后,人们相互传递,很快流行开了。王愔说:〃晋朝以来,习练书法的人多数以行书闻名。钟元常就擅长行书。后来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同时达到行书的极至啊!〃
飞白
按飞白者,后汉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并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劲,文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王僧虔云:〃飞白、八分之轻者。邕在鸿都门,见匠人施垩帚,遂创意焉。(出《书断》)
【译文】
按:飞白,是后汉左中郎蔡邕创造的。王隐、王愔说:〃飞白是由楷体变化而来的。原来是为宫殿题写匾额用的,笔势遒劲,字形轻微不满、名叫'飞白'。〃王僧虔说:〃飞白,八分字轻书而成。李邕在鸿都门,见匠人用蘸着白粉土的扫帚刷写匾额而受到启发创造出来的。〃
草书
按草书者,后汉征士张伯英所造也。梁武帝《草书状》曰:〃蔡邕云,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盖今之草书是也。〃(出《书断》)
【译文】
按:草书,是后汉隐士张伯英创造的。梁武帝《草书状》说:〃蔡邕讲,从前秦朝时候,诸侯纷纷割据一方,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因此战事频繁,插着羽毛的檄文急相传递,望着烽火台上烽烟的指示,信使骑着驿马急驰。这样,认为隶书难写,不能救急,于是草书赴急,就是现今的草书。〃
汲冢书
汲冢书,盖魏安厘王时,卫郡汲县耕人,于古冢中得之。竹简漆书科斗文字,杂写经史,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耕人姓不。(不字呼作彪,其名曰淮,出《春秋后序》《文选》中注。)(出《尚书故实》)
【译文】
汲冢书,是魏安厘王时,卫郡汲县的一个农夫,从一座古墓中得到的。蘸漆书在竹简上面,字形象蝌蚪,杂写经史,与现今的版本校验,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也有很多地方相同。这个农夫叫彪淮。
李斯
秦丞相李斯曰:〃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能译。今删略繁者,取其合体,参为小篆。〃斯善书,自赵高以下,咸见伏焉。刻诸名山,碑玺铜人,并斯之笔。书秦望纪功石,乃曰:〃吾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替吾迹焉。〃(出蒙恬《笔经》)斯妙篆,始省改之为小篆,著(著原作者,据明抄本改)《苍颉篇》七章。虽帝王质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