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情局档案 >

第22章

中情局档案-第22章

小说: 中情局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形”,这个小组一年来的工作都是在偷偷摸摸中进行的。所以,麦科德一行的被捉,立即让人联想到了这个委员会事实上是个阴谋组织,他们的勾当就是去竞选对手民主党那里安装窃听器。6月20日上午,《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则消息,除了把麦科德的供述详细地报道出来以外,还报道说,从被捕的人员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中,发现了曾在白宫任职的前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他叫霍华德·亨特,此人曾在尼克松的高级顾问科尔森手下任职。这个时候,尼克松自然而然地就被牵扯进来了。

尼克松绝对不能让中情局的一个小堡作人员坏了自己的大好前途。6月23日,他吩咐行事效率卓越的幕僚长哈特曼召赫尔姆斯局长和沃尔特斯副局长到白宫,命令他们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赫尔姆斯知道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副局长沃尔特斯。沃尔特斯打电话给葛雷请他袖手旁观。葛雷局长没有他前任那么大的影响力,所以就对此事消极调查。

沃尔特斯

弗农阿沃尔特斯,美国人,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

沃尔特斯从50年代起开始担住美国历届总统翻译,并陪同他们多次参加首脑会议和其他重要活动,还曾陪同马歇尔、哈里曼等政界重要人士参加一些外交活动。

着有回忆录《秘密使命》,书中所描述的都是历史上一些关键时刻的情况,作者以其亲身经历,结合当时的背景情况、侧面材料以及外交场合的趣闻、秘闻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赫尔姆斯后来和尼克松达成另外一项协议,赫尔姆斯可以留住到1973年3月60岁生日,也就是中情局正式退休年龄再调职。但尼克松后来自毁承诺,再次展现他无端的残忍行径。“那个人根本是狗屎”,赫尔姆斯说起这段往事仍气得微微发抖。赫尔姆斯至死都认为,尼克松之所以开除他,乃是他不趟水门案浑水的缘故。

可是,尼克松的人搞砸了这件事。6月26日,他的法律顾问狄恩命沃尔特斯筹措大笔无从追查的款子,给那几名被捕的中情局老人当封口费。封口的代价是两年100万美元。只有赫尔姆斯和沃尔特斯有权从中情局机密预算中提拔秘密经费。这一点尼克松自己也很清楚。多年以来,据赫尔姆斯的回忆说:“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弄到钱。我们有一整套的三角套汇业务,用不着洗钱。”可是,赫尔姆斯更知道,如果中情局一旦真的提交这笔钱,“最终结局便是中情局末日,要是我配合白宫的做法,不仅我会锒铛入狱,中情局的信用也会就此毁于一旦”。

赫尔姆斯最终拒绝了白宫的要求,然后逃离华盛顿,名义是前往亚洲、澳洲和新西兰进行为期三周的情报考察,他把这个难踢的皮球踢给了副局长沃尔特斯。一星期后,在最高法院的强行命令下,联邦调查局开始展开进攻性的调查。沃尔特斯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出面让葛雷取消调查。葛雷跟他要书面命令。沃尔特斯深知书面证据的危险,于是拒绝了。7月6日,葛雷打电话到圣克莱门别庄找尼克松总统:“你的幕僚人员(想操纵中情局)等于是在给你致命伤害。”一阵沉默之后,尼克松总统告诉葛雷,让他放手调查。

这个月的月底,赫尔姆斯归来。他以为事情结束了,可是,在监狱中的麦科德却通过律师传话给中情局说,总统的人要他在作证时说偷闯水门大厦是中情局的运作。白宫某助理告诉他,让中情局背黑锅,随后总统自会颁布特赦。麦科德在信中答说:“要是赫尔姆斯倒了,水门运作又推到中情局头上,林中每棵树都会倒下,今后将是一片赤地焦土。目前已是紧要关头。请传出讯息,他们若想砸掉中情局,这次算是走对路了。”

1972年11月7日,尼克松得了61%的选民票和520张选举人票,而他的对手麦戈文只获得34%的选民票和17张选举人票。尼克松最终获得了连任。两天后,尼克松同意了基辛格让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詹姆士施莱辛格取代赫尔姆斯的建议。11月20日,尼克松在简短、尴尬的戴维营会面中开除了赫尔姆斯。他提出以苏联大使的职务交换赫尔姆斯中情局局长的职务。赫尔姆斯最终同意以伊朗大使的职务来交换。

尼克松之所以要开除赫尔姆斯,是因为赫尔姆斯在水门事件的态度上有着很油滑的表现。另外,尼克松对赫尔姆斯主持下的中情局的效率非常看不过去。因为他自己就是秘密行动的高手,也是“混沌计划”的高手,而在这位高手看来,中情局多年以来始终都像是个外行。况且,尼克松始终感觉中情局在把他当成隐形的敌人。水门事件发生的10年后,尼克松被人问到“中情局是否有阴谋赶你下台”的问题时,这样回答说:“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中情局有此动机。我对中情局以及他们的报告十分不满,尤其不满他们对苏联军力,以及我们在全球各地面临的问题方面的评估,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他们也知道我想砍掉一些朽木枯枝。所以,他们有动机。”

尼克松早在连任成功的一个星期后,就对基辛格说,他打算“废掉外交机关。我的意思是毁掉旧的外交机关,再造一个新的”。他在没有开除赫尔姆斯之前就安排了一位“自家人”凯西来担任这个工作。凯西是战略情报局的老员工,同时也是共和党募款第一把好手。1968年尼克松初次当选后,凯西一直要求尼克松让他当中情局局长,但尼克松为讨好美国工商界而做了狡狯的决定,让他去当证管会主席。赫尔姆斯离开后,凯西也没有得到中情141局局长的职务,尼克松让施莱辛格担任了此项职务。尼克松很高兴终于“摆进自己的人一我的意思是,一个确实有尼克松标记的人,此人就是施莱辛格”,赫尔姆斯后来这样说。施莱辛格的使命与凯西一样,就是要从内部翻新。总统不断训令:“甩掉那批混蛋。他们有什么用?4万个人只是在那里看报纸而已。”

赫尔姆斯离开了工作了六年零七个月的中情局,在离开之前,他烧毁了两套秘密文件。一套是两年前他和艾伦。杜勒斯亲自批准以迷幻药和其他药物控制心灵的实验。另一套是他自己的秘密录音带。他这六年零七个月的局长任内,在7楼和主管官员开过数百次会议,留下的数百卷谈话录音。

据说,赫尔姆斯离开总部的时候,门口挤满送别的人。一屋子的人都红了眼,因为人人都知道,今后中情局的日子很难过了。

因为,此时的中情局已经是尼克松的中情局了,而不是赫尔姆斯的了。

谁拯救了中情局?

尼克松想拿中情局开刀,即使是他自己的人在局长任上也不能让他改变这个主意。但当中情局陷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水门案没有放过尼克松。

从一开始,审讯水门案嫌疑人的工作就在紧张地进行着。在这一事件中当场被捕的麦科德等五人被依法起诉,那个在麦科德通讯录中的中央情报局特工霍华德,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也难逃此劫。1974年1月8日,审讯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强大的压力下,这些被告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通通交代,有的甚至已经公开表示对各种指控服罪。

这些事情通过报纸和审讯法庭源源不断地送到了白宫,白宫里的尼克松陷入了黑暗。他不知道这些人到底都交代了什么,这些交代中是不是有将白宫里更大的人物牵扯进去的可能?仅以霍华德,亨特为例,倘若他只是交代了水门事件的事情,那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就是这个霍华德·亨特,曾和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迪安一起,在白宫的默许下,私闯心理治疗专家埃尔斯伯格的办公室,企图窃取加害埃尔斯伯格的材料。倘若他将这件事也抖擞出来,那么,尼克松政府背后所搞的一切古怪,不是都要大白于天下了吗?

那么,尼克松最近几日来“已经两次向公众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和他领导的白宫在水门事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经得起调查的”。这样的保证在这件事面前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但尼克松不可能认输,因为作为政客,他深知,倘若在这个时刻一旦退缩,那么,他和他的政府在公众眼里将成为信誉扫地的说谎者和骗子。他的结果可想而知,即使不受到法律制裁,也将一头栽进百姓的唾沫汪洋里。

他决定釜底抽薪,就是拿出一定数额的金钱让那几个人闭上嘴巴。但是,他又担心在此情况下,自己的这一做法所冒的风险之大让他做了肯定会后悔。正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参与他这套计划的他的法律顾问迪安突然向审讯法庭“投诚”,这位法律顾问知道太多的事情,他不仅说出了白宫几名重要人物与那五名嫌疑犯潜人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一案有关,而且坦白了案发后尼克松总统试图掩饰真相的一系列行为。他公开承认,白宫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总统的内务顾问埃利西曼以及他自己,都与此案有关,有“阻挠司法的举动”。

舆论大哗!

所有的矛头与叫骂都指向了白宫和尼克松总统。尼克松这个时候只能做一件事,希望还能挽救自己的位置和面子,那就是寻找替罪羊。

得益于内线“深喉”的信息,“水门事件”的内幕才大白于天下。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水门事件”也成为最大的政治丑闻之一。作为在竞选时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政治腐败行为,此后这起事件的教训对美国的政治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导致民众对总统的看法和印象开始发生某些改变,总统权力也受到更多限制和约束。尽避此后美国两党政治竞选愈演愈烈,双方也是奇招迭出,但是30多年来美国历住政客都以史为鉴,不敢突破这道政治“红线”。与“深喉”联系、报道出“水门事件”的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当时都很年轻,但他们因此而一举成名,并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他们的经历给无数年轻记者以信心和激励,鼓舞记者们勇敢、执着地追踪事实真相。“深喉”事件改变了美国的新闻报道,使那些秘密的消息从此开始更多地登上“大雅之堂”。另外从“深喉”事件中,可以充分看出美国媒体对线人的保护。30多年来,人们始终不知道“深喉”的真实身份,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线人。

谁是替罪羊,尼克松心里清楚得很,他的两位最得力的部下、他的好朋友霍尔德曼和埃利西曼也是心知肚明。这二人曾经在尼克松总统竞选中立过汗马功劳,但这些功劳在此时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二人是聪明的人,不会在这个时候跟尼克松讲诉自己的功劳与苦劳。他们显示出了卓越的绅士风度,主动要求辞职。不仅仅是他二人,白宫中凡是与此案有牵连的,除了尼克松本人夕卜,全都成为替罪羊,离开了白宫。

尼克松本以为这一巨大的损失会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答案,但他又错了。他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联邦地方法院法官就又找上了他。尼克松拖着疲惫的身心,给自己打气,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随着案件的继续,尼克松被传讯。

尼克松当然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真的就招之即去。他致信给法院,提醒法院的工作人员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早在1953年,杜鲁门总统也曾被国会传讯出席某个委员会,但他拒绝了。

尼克松是想告诉这些人,作为总统,就应该有特殊的尊严,这种尊严容不得任何部门和个人侵犯。同时,他发表声明,措辞严厉。他说,自己会和杜鲁门一样,既不出席委员会作证,也不向委员会提交文件。

漫长的五天终于过去了,尼克松收到了法院方面的回信。信中指出,总统的确有这个特权,但这一特权的行使应该是以不触犯宪法为前提的。而尼克松本人的“不出席委员会作证,不向委员会提交文件”的“两不”声明是明显地在与基本宪法作对。

尼克松无法做出回答,或许是忧愁所致,他在看完这封信后就病倒了。据他自己说,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接着就是短暂的昏迷。他住进了海军医院。

然而,他的病不但没有给他以缓冲的余地,反而让他陷入了无法回头之境地。就在他住院期间,他的副助理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向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提供了一份足以让尼克松捶胸顿足的报告:自1971年3月以来,白宫安装了能自动记录谈话的秘密录音系统,总统在办公室的所有谈话,都有录音磁带备考。

也就是说,尼克松完全可以躺在病床上一辈子,坚持他的“两不”原则,因为法院可以通过那些录音带找到证据。负责此案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要求白宫立即交出有关录音带,与此同时,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也提出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