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闯王 >

第5章

新闯王-第5章

小说: 新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罢,闷闷的喝下碗中的酒,孩子们不懂艰难,依旧欢快的抢食肉菜,这时候,内屋里却传来张家婆姨压抑的哭泣。

    然而吕世展颜一笑道:“哥哥不要担心,小弟倒是有个办法,不要人工,就能让河水自己上到台地,日夜不息的浇灌这片田土。”

    此话一出,当时张老实眼前一亮,忙挺身兴奋的问道:“兄弟莫非说笑?还有不要人力就能让河水自己上到十几丈的台地好事?这可是救了大家。”话说完,呆呆的想想却是一声叹息,然后神色黯淡下来,摇摇头道:“除非神仙,哪里还有如此本事?兄弟说笑了。”

    “哥哥不要不信,其实我的办法也是简单,只是需要几个木匠罢了。”吕世信心满满的道。

    张老实见吕世说的认真,又有了希望,赶紧接口道:“这木匠要找却是不难,哥哥我就是匠户,匠户中的木匠,这片里哥哥说做不来的,我敢说,就没有人再能做出。”说到这里的时候,原本佝偻的腰身自豪的挺直。

    三儿更是一跃而出,大声道:“我知道大师傅就是能人,要不也做不出那样好的弓箭来,一定有法子做出让河水自己上台地的方法。”

    最好糊弄和最好让人崇拜的便是孩子,一张超过现代的弓箭,就把吕世在三儿的心中变成为神人。当然前提是三儿就是个做弓箭的,知道这期间的巨大差别,如果吕世把这张弓给一个厨子看了,那厨子一定大声赞叹一声——好,好,好烧火棍。

    盲目的崇拜害死人啊,这三儿已经成了吕世忠实的粉丝,他坚信只要吕世说的,就一定能成。

    三儿叽叽喳喳的把长弓的事情与赵大海一说,那赵大海也是军户世家,当然知道这弓与现在弓箭的巨大差距,拿不信的眼光望向张老实。

    “这倒是真的。”

    一句,老实人的一句便奠定了吕世在赵大海心中能人的地位。

    “哥哥既然有好手艺,兄弟又有好办法,满山的都是大木,现在地也种不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按照兄弟的意思做下试试,不成也无妨,总比没指望强不是?明天就干,我给哥哥打个下手。”赵大海充满信心道。

    张老实无可无不可的笑道;“那兄弟们,明天,我们便试试吕兄弟的法子。”这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口气,其实就是不想伤了吕世的心。

    其实吕世现在已经是成竹在胸的,你让吕世现在大开金手指整个水泵出来,那不现实,那是需要许许多多的配套才成,但整个风车却是轻而易举的。

    对,这时代有的人力脚踏水车,哪里有荷兰风车来的经济快捷?

    其实在中国有两个技艺东西都没有在中国出现,但正是这两个东西,却是对社会的发展和推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相对于两轮马车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四个轮子的货物重量都在车上,而马只是起到拉拽的作用,这样就节省了马的车辕压力,所以四轮马车往往是两轮马车的一倍左右的运力,(两轮马车能装货二到三千斤,)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人没有解决很简单的前轮转向问题,就没能发展起来。直到清朝末年外国公使带来了四轮马车,大家还都等着看笑话,心道,看你怎么转弯,还不直接下沟。

    再就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那就是以荷兰为代表的风车。

    因为地势低洼,荷兰总是面对海潮的侵蚀,生存的本能给了荷兰人以动力,他们筑坝围堤,向海争地,创造了高达9米的抽水风车,营造生息的家园。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

    漫长的时期,人们采用原始的方法加工辗磨谷物,最初是手工体力操作,以后是马拉踏车和以水力推动的水车,之后才是借风力运转的风车。因为荷兰平坦、多风,因而风车很快便得到普及。需求的迅速增加,又带动了风车技术的改造。

    风车的用途也不再局限于辗磨谷物,而是发展为加工大麦,把原木锯成桁条和木板,制造纸张,还从各种油料作物如亚麻籽、油菜籽中榨油,还把香料磨碎制成芥末。

    尽管用途多多,人们还是更愿意记住从前欧洲流传的这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的确,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无法从大海中取得近乎国土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没有后来的奶酪和郁金香的芳香。所以风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

    陕西地处蒙古草原边缘,历来风力很大,正是建造风车的理想地方。所以吕世准备在台地上建造风车来提水,当然以后可能同时发展辗磨谷物,把原木锯成桁条和木板,从各种油料作物榨油,还-等等用途,给张家带来些收入,但现在想做,却有点意淫的趋向,有技术是一方面,但人力物力还有环境都是让技术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现在就自己这几个人,还不是找死?

    还是先从风车提水开始吧。

    其实风车的制作很是简单,只要懂得原理,就是一个最笨的木匠就可以搞定,当然这是小点的风车,如果是大的,那就要多人合作了,但现在张老实和他的孩子,这些人手便足够了。

    想象着一架架风车伸展着长长的风臂代替了人力把河水日夜不停的提到台地,灌溉那些龟裂的土地,让麦子茁壮成长,让张家衣食无忧,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前景啊。

    吕世心情激动的说出了自己的设计和想法,期间对关键的地方不厌其烦的解释。赵大海不知所谓,但作为木匠的张老实却已经惊得目瞪口呆了,对吕世的提议在无半点怀疑。

    一个简单的,不需要人力的机械,便能改变自己这片土地的灌溉进程,想象着那美好的前景,满屋子的人除吕世和天真的小丫外,只剩下目瞪口呆还能有别的表情吗?

    张老实再也坐不住,急切道:“既然大师傅有这样的好东西,那我们还不马上动手?”

    老实笑着跟着站起道:“正是,我们现在就着手做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新书就再次经历盼点击,盼收藏的焦虑心情,哈哈哈,为缓解我的焦虑,请书友收藏点击吧,呵呵呵


第七章 打造



    做风车并不难,工艺也极其简单,,只是当时古代人没有想到这个道理罢了。这正符合了一位哲人说过的,只有想不到了,没有做不到的,这就是个具体例子。

    吕世这个穿越众的所谓金手子,不过是把自己21世纪的见识拿过来,打开一下古代人的思路罢了,但正所谓思路决定道路,有了思路,虽然吕世不会木匠,但这就不要紧了,张家爷几个会,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做风车首先想的就是画图纸。

    张家无纸笔,只好寻来一只木炭,在一面山墙之上展开绘画,但是绘画之前又有了难题,现在没那么多专业工具,。

    没有专业工具是完全不行的,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那还不想画马却整出来个驴啊。

    张老实这个木匠只有一根尺子,还是以寸为单位,长短也不太一致,根本就不能画出规矩严谨的图纸,风车尤其是大风车也是个大工程,不严谨就不能装配,做出来,驴唇不对马嘴那就是一个无用的东西。

    没办法,那就顺带着“发明”下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吧,这些小物件一出,就已经让张老实这个祖传手艺的木匠目瞪口呆惊为仙人了,这就更加坚定大家做成吕世说的那种风车的信心。

    风车,其实一共不过是几十个部件,很多还都是重复的,期间原本应该有铁的部件,但这驻兵山里却只有木匠没有铁匠,好在山上有百年山花榆木,那东西木质坚硬如铁,完全可以替代铁器部件,如果再在上面涂上桐油润滑,桐油更能渗透到木头文理之中,润滑效果更好,效果就比铁件更好,中国古代的车辕就是先人发现了这个特性,而一直使用榆木做成,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轴承取代。

    就这样,吕世站在墙前,想想画画,还不时涂改,并根据现在的能力,尽量取代一些不能打造的部件,要说金手指的发明,就只有这些简单修改的部件了。

    张老实看过一阵之后,心中了然,也凭借自己几代的经验,不断给予提点意见,就这样画完了图纸也是掌灯十分,每画出一件正面反面侧面图纸,都会引动张家父子这些行家一片赞叹,赵大海的一惊一乍。外面已经黑天大家也不觉得。

    张家婆姨见大家欢喜,也把自己根本舍不得的油灯点起,这间屋子在这个黑沉沉的夜色里有了一抹难得的光明。

    张老实等吕世把整个图纸画完,等吕世详细的讲解了期间要点,和原理运作之后,赵大海这个军汉听的不仅是满头雾水了,根本就不懂,就拿眼睛看自己的兄长张老实,希望这个行家鉴定出是否可行。

    在连连呼喊声中,石化半天的张老实才回过味来,嘴里只是呐呐道:“神物,神物,此物一出就是这全村土地都不再有灌溉之苦,大师真神仙啊。”

    吕世笑笑道:“神仙就免了,你看过落魄到如此地步的神仙吗?”吕世调侃道,这引动了一场爆笑。

    “大师傅如何会的此物?难道是祖上传下的手艺?”张老实不解的问道。

    张老实有此一问也不稀奇,正应了现在流行的那句——高人在民间啊,民间艺人多绝技,这是不争的事实。

    吕世知道,古代手艺人都是祖孙相传,把一门能够养家糊口的技艺,在这个时代,经过几代几十代的摸索积累成形,有许多的技艺就连现在的人都不能企及和模仿。

    但是他们这些人只注重经验的积累,却很少去探究这些经验背后的原因内在,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到后来不如欧洲的原因,还有就是他们又都为了保留自己的独门技艺,也就是变相的为保住自己的饭碗,所以一旦有了心得独创,对外人包括同行都是秘而不宣,这样便缺少了交流借鉴,共同提高改进的机会,结果是自己无后而失传。

    在张老实看来,这个精细的大家伙,一定是吕世祖上几十代才能完善的传家手艺,吕世能拿出自己祖传宝贝手艺,并画下图纸,那就是变相的向张家父子传授了自己家技艺,这就是有收徒之实了,尤其是这个东西太过神奇,自己带着儿子当他的徒弟非但不冤,而且是大占特占了人家便宜。

    当下见吕世只是淡淡笑着不语,连忙转身,一拉身后满眼崇拜之色的20岁的大郎,18的二郎,15岁的三郎,整整衣衫,郑重拜下。

    这一动作差点把吕世吓死,自己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被人跪拜,更何况已经确定都是自己祖宗的祖宗辈分的古人?让祖宗的n代祖宗给自己磕头,那自己不死找死呢吗?自己还想多活几年呢。

    当下慌忙上前,一把拉起张老实爷三个,嘴上诚惶诚恐的连连道:“可使不得,可使不得,这会要了我的命的。”

    这下张老实更是误会,心道:“感情人家是背着家里把这个东西画出来的,不是想传给自己,他是怕万一被家里知道他在外私自收徒传艺,便是大祸,看来这宝贝东西自己是不能做的了,当时大是沮丧。

    “大师傅放心,小老儿知道轻重,这风车造完,我便毁去图纸,也一定不再造一件便是。”

    吕世看着张老实一家失望的样子,当时就知道了原由,古代人就是这样淳朴,虽然没有知识产权法,但人心规矩却比版权法更加有用,偷师学艺?那是被所有人所不齿的事情。

    忙笑着道:“张老哥言重了。几个小哥学了去更好,一门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在我手里是个图上死物,在你们手中却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正该发扬光大,收徒就免了,就当我叨扰张老哥一些时日的伙食费吧。”

    “大师傅真是我家福星,哪里还敢当大师傅的叨扰?就是让小子们供养一辈子也是应该。”这样一说大家就都解开了心结,各个兴高采烈的连夜开始运作。

    第一件事情,却是张老实寻了条破棉被,把那面山墙遮上,以免传家宝被外人看去,等以后孩子们都默记于胸了,还要铲去这面墙的,然后吩咐三个孩子连夜准备木料,整理工具。

    吕世见了只是笑着不置可否,人啊,传统观念害死人啊。

    一切妥当,大家再次兴奋的坐在一起,张家婆娘端上午间野鸡汤加上干菜做的汤,喝着午间喝剩下的酒,热烈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了风车便不愈灌溉下种,那秋后的收成也是指日可待,在不会有变成流民的悲剧,再不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怎么不让人欢欣鼓舞?

    中国的百姓就是这样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