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命根子 >

第4章

命根子-第4章

小说: 命根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挨小姐姐的额头,自语道:“是有点热,看来发烧了!”

折腾了好大一会,小姐姐却没有丝毫的反应,一副丢了魂似的样子。

“你究竟怎么了?”母亲在问,语气中显得有点得急了,可小姐姐并没有回答。

“是不是被雨淋了?被什么东西给吓住了?”停了好一会母亲又问,小姐姐还是没有回答。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说呀!”母亲提高了嗓门。我知道往下,如果小姐姐还不开口她可能就得发火了,可能会噼啪一巴掌打在她脸上或身上。如果这样还好了,听说被鬼吓得丢了魂的人,只要一个火气特别大的人恶狠狠地扇他两耳光,就会还阳回来,不知是不是真的,我没有亲眼见过,不过我的一个小朋友说他见过。。。。。。。

“我怕!”小姐姐胆怯地发声,松开了我们被沉默夹住的喉咙,她自己却收起双膀合抱在胸前将整个身子缩成一团。虽然她这两个字免除了她的一顿好打,也失去了找回她那丢的魂的最好时机。不过现在想起来也有道理,一顿暴打,一场痛痛快快的大哭,闹得阳刚之气窜将上来,思想、精神、身体统统一松绑,不一切得好了吗?唉,万事皆有其理,如能重头再来试一回就有意思了。

“怕什么!?”母亲追问道。

小姐姐把自己抱得越来越紧,母亲这不是明显地在强迫她回忆那件让她害怕的事吗?但当时我是不会象我现在写书时这么想的,哈哈。

她那可怕的样子也传染了我们,受她的影响,我心发紧,大气不敢出,眼睛的余光中弟弟比我更显可怜虫样,疑神疑鬼的恐惧心理慢慢升起,感觉到周围的世界一片荒凉、可怕,一家人就象置身于无援的梦境中一般。

“好!”母亲提高嗓门,直起腰,抖起精神,她或许是想给四个孩子力量、抚慰和安全感:“我们不说了,来吃饭吧!”说完站起身来开始张罗。

饭已经不热了,可也不感觉到凉,吃到口里只觉得没滋没味的,虽然我们不是第一次吃这样的饭,可这次全家人情绪压抑,是我第一次体验到的最没有味口的一顿饭。小姐姐一口没有吃,我和弟弟吃了几口,妈吃了一小碗,只有大姐默不作声地吃了两浅碗,不过也比平日里吃得少了许多,当她抬眼看看我们,想添不想添地放下筷子时,带着一种我说不出,但好象很复杂的表情和感觉。

收洗完锅碗后,小姐姐显得飘飘然又纯美又可爱,不答一言,也不自个说句话,嘴角挂着淡淡笑意。我试着给她做过两次鬼脸,她也没有理睬我,大姐喊她去休息她犹如到了另一世界似没嗞一声。。。。。。象个乖乖宝一样,晃悠着身子、亦步亦趋地跟着妈,全身上下,从她的眉头发尖都能体味出她神志似乎游荡至另外一个世界。

大姐回房睡觉去了,不一会就传来了鼻吸声,听说那声音不能叫鼾声,是人太累时才会出现的一种沉睡的标致声,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也许是——我听说打鼾的姑娘嫁不出去,怕大姐嫁不出去才说她不是打鼾,是熟睡吧,但我说不清。

我和弟弟钻入被褥只将两只眼睛露在外面,妈捂在弟弟的旁边,而小姐姐却仍紧挨着妈坐着,妈不知说了多少遍叫她回房休息,转而安排说,明天不上学,带她去看医生,或买药给她吃,可她总默不作声地赖着不走。

“我今天要和您睡在一起!”当我听厌了妈几乎是反反复复的那几句话,迷迷糊糊快入睡,妈的话已听不清、可能是引不起我的注意力的时候,听见小姐姐说了一句话。接着妈又叽里咕地说了一大通,直说到可以感觉到时间行径的声响也没有止住,慢慢地我的眼睛皮开始有些眨巴不动,进入到似睡非睡状态。

也许妈认为我和弟弟全睡着了吧,我感觉得到妈下了床,端着灯和小姐姐走了出去,又过了好一会,大姐的鼻吸声停了,灯又在房里亮起来,大姐睡到了我的另一头,灯被路嘘缓地吹熄了。我卷曲着,听着大姐的一声声有节奏的鼻吸声,心中惶惶地不知拖了好久才睡着。

第八章

 

母亲将我从被褥里提得坐了起来,我揉揉双眼,清醒过来,听见北窗外,隔着公路与我们住房相对着的蒋二大队部,架在新盖不久的仓库顶上的高音喇叭正在播放开播曲——《东方红》,亲切而高昂的声音,让人振奋、激昴。 

高音喇叭是前一个星期才装上的,那天晚饭后我和小姐姐、弟弟参加了热热闹闹的开播式,当喇叭中传出:“蒋场公社广播电台第二次播音开始了!”的响亮声音的时候,站满了整个禾场的大人、小孩如炸苞米花般地,将巴掌拍得震天价响着,欢呼雀跃起来,好像成就了一件伟大事业似地。也许是因为开播式与新仓库的落成典礼一并进行吧,那时农村拆屋起房子本是一件大事,再说新起的白墙红瓦仓库真的不小,已经和我们粮管所的大粮仓差不多高大,听大人们满脸荣耀地说它算得上是蒋场公社数一数二的大队部,真是了不起的大事情,喜上加喜,更增浓了喜庆气氛。

“快起来去上学!”母亲把本已放在我前面的衣服重新抓起,往我手中一塞,转身走出房间。

我麻利地从熟睡的小弟身边抽身出被褥,穿上衣服,翻身下床,发现昨晚睡在我俩脚头的大姐,早已在我不知不觉之中起床,和往日里一样在后房悉悉索索,梳理、磨蹭。

跑到堂屋,抓起放在木桌上已经挤着一丁点儿牙膏的牙刷,拿起放在盛着大半杯水的把缸旁的,红黄色、带有麦穗图案的“丰收牌”膏袋又往牙刷上加挤了比原先多得多的牙膏。从面朝大门外,正蹲卡在大门口,用搓板洗衣服的母亲身边擦挤出去洗口时,口中不敢说,心中却在怪母亲挡住了自己的去路。

刚一探身门外,就感觉到了外面还飞着小雨,本能地缩回身子,想和往日小雨天一样,蹲在外门坎上洗口,可门外码起的石门坎却几乎被母亲放的洗衣盆全占了,紧贴着洗衣盆站着,躬着屁股漱口好不别扭。连相同情景之下瞟看牙膏泡沫在屋檐下的雨槽中扩散,被间或滴下的大水珠打得散花,察看滴落在水槽中随水慢流的,如白丝带的牙膏沫究竟能走多远的小乐趣、小心境都一扫光光。

房屋对面是粮店装粮、卖粮的大仓库,与我们住的矮塌的住房对排着,东西走向,约莫百米来长。两排建筑相距大约有三十米左右,中间是平整过的泥巴空地,因为平整得可平坦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下雨天是没有人忍心在上面走的,要对过的人,都从屋檐下绕到两排房子的东头,蒋场河的河埂上,再走到另一边。此时,整个空场地上静悄悄地,泥巴地面已被雨水浸得透湿了,就在我的前面不远,很有几条被水淹得受不了的蚯蚓,慌乱地,也许是漫无目标地在湿地上奋勇爬行。

大姐从我身边疾步走过,把我逼得晃着下了石门坎,吐出漱口水,瞪眼看她:穿着套鞋,一只手提着双青布鞋,另只手拿着洗得雪白的帽子和口罩,沿着我们住房的屋檐,比平日更匆忙地往对面做小工的仓库跑。伴随着叽叽喳喳的声响,身后的稀泥巴地上留下一串逶蛇般的小脚印。

我低下头漱完口,然后直起身向对面高大的粮仓看了一眼——它是上一年取代尖顶荆条土围子粮仓落成的,足足比我们住的矮平房高出一倍都不止呢,可算得上是全蒋场最大的建筑屋了。粮仓靠东边的第一个大门已经打开,大姐已跑过去正低头换布鞋,大门里站着几个和她一块做小工的结实的农村妇女,把大姐衬得小不点一般,难怪别人不愿和她搭档倒、装粮包和码粮垛子了。

“俊儿!你今天一个人去上学!”当我洗完脸,吃小方桌上放着的稀饭和泡酸萝卜的时候,母亲头不回地对我说。

我定眼看她快速起伏、更加油搓洗衣服的后背,搓板有节奏地碰击木盆,发出急骤的嗑嗑响声与衣服搓洗时的叽喳声都象在喊着催促我赶快去上学。她要赶到上班前将衣服洗好,再拿到房子东边的小溪中清洗干净,晾起来,否则就没有时间做这些了,哈哈,每天就是用这种方法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紧迫感调动起来滴。

顿时我胃口大减,放下还剩下半碗稀饭的碗和筷子嚷道:“小姐姐呢!?”

“她生病了,要在家里休息!”母亲简捷地说,继续搓她的那一大盆衣服,接着补充道:“你到学校后,去给她请一个假,她的班主任姓刘,你喊她刘老师。”我心里慌,直犯嘀咕:我才上学,见老师就怕、也怕高年级的同学,还没有敢主动地和我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讲过话呢,我怎么敢去给小姐姐请假!但看看只顾自己忙活的妈,又转头瞧瞧没有一点儿动静的后房,心中一阵慌乱,小脑袋瓜子忽地闪出一个幼稚的念头:为什么除了小姐姐之外,没有别的孩子和我一块去上学呢。。。。。。



第九章

 

我们住在小溪西岸蒋二大队的地界内,听说离设在大队部的小学比到小溪东边蒋一大队的小学还近一点,往西经过人多、房大的供销社,就到了蒋场最热闹的老街,建在高高土台之上的老街西北2、3百米处,便是大队部和学校了。 

而去我和小姐姐就读的蒋一小学,有两公里多的“寡路”要走,所谓“寡路”就是路两边即不着村又不旁店,没有住户人家的路。路越寡为什么会觉得越长,繁华大街两公里的路一逛就到头了呢?这或许是一个观念、立场的问题,更是大人们对小孩的宠爱、小孩的惰性在作怪?为什么就没有看到小孩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在寡路上活蹦乱跳,又锻炼身体、胆量,还磨练了毅志呢。

听母亲说,舍去上一路热闹地段的就近学校,是因为蒋一大队的人老实、民风纯朴、学校没坏孩子、老师水平高、学风正,而这些足以抵销掉那段“寡路”。哈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仅中国母亲、就是父亲都有点象孟母,宁勿说孟母是中国母亲的化身,还不如说孟母代表着教育孩子的中式标准?何况母亲是读过几天私塾的人呢。

粮店和供销社两个单位,据我当时的认知程度,估计也有近半百号职工吧,却只有我们家四个小孩在这儿工作、生活、上学;很多的迹象表明,不少人是有小孩的,有的比我大,有的比我小。

从大人们吞吞吐吐的议论中,我可以听出他们也有小孩在上学,就是不放在这里上学,大概的意思是说放在蒋场上学学不到什么东西,耽误了、害了孩子什么的。可母亲让我深信不疑地说上学是学知识、是好事情,但“上学怎么会耽误、害孩子呢?”这个疑问还是困绕了我好长时间。。。。。

哈哈!可能母亲也是想把我们送到镇上或县城里的好学校去上学吧,要不然,她怎么会声情并茂地、抓时机繁简适宜地给我翻来覆去地讲述什么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直把我讲得耳孔生茧、热情似火、情绪振奋。

记得有天吃晚饭的时候,她正以凿壁借光折射出来的道理励我应该长出点苗儿的毅志,我却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反弹般喊出口号来:

“破坏公物。。。!”后面可能是“有罪”两个字,但没等我喊出来。

“胡说!”妈呵斥声起手落,一钉拐(我们将卷起实指中指,用第二关节猛力敲击别人的脑袋为“钉拐”)便砰到我左前额边上。

“不受教的东西!”目光刺得让我觉得比磕的还痛。

“只有针头大的眼。。。。。。”也许那个被凿出来的洞究竟有多大母亲确实不知道吧,为掩饰语塞,啪地放下筷子,伸出大拇指用指尖卡住食指尖使劲地比划,恼怒、无语、忍俊、又好气又好笑。。。总之奇怪而复杂的情表在她脸上翻滚着,站起身离席避开了几个孩子盯她的目光。

记得这件小事情,是因为那次被母亲击出小疙瘩来的地方,现在却长出了一个一般大小的脂肪瘤,哈哈,每每提醒我说话不通过大脑会招徕惩罚。

当然了,或许是我的智力只达到了学习乡村小学传授的少许知识的程度,至今也找不出在蒋场上学究竟害了我什么?反倒觉得适得其所,还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呢。再说了,从大姐的一些情绪和羡慕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了比大姐多得多的幸福,而从她说自己也很想读书,多做工多赚钱让我读好书、读大书的鼓励中,我直觉得她在往我身上浇灌着一种力量和希望,身上平添了她的努力,整天都被浇得劲头十足、精神抖擞地。

在开学以来,上学的那几十天的日子,没有那一天我不是满怀信心地上学,满载而归的,也从来没有掉过小姐姐这个我视之为依靠的伴。

每天早晨,我和小姐姐从粮店东墙头拐到蒋渔公路;奔过跨在淙淙小溪上的,蒋场唯一、最大、长约三十米的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