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实录-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日,协德据点的伪军由于害怕被消灭而慌忙撤走。
12月18日中午12时,从协德溃逃的美伪军,逃到秀锦一春安之间的路上,正当他们自以为已经可免一死的时候,却又落入解放军的伏击阵地。在那里,解放军一举歼灭了500名敌人,其中有300个美国鬼子。美伪集团的所谓“收获月”和“十八连环行军”,以遭到惨重失败而宣告结束。
在越南南方解放区,每家每户都是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占区的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
战斗村有层层防御工事,有的战斗村内的交通壕、地道四通八达,大路口,小路边,草坪里,布设了各种各样的陷阱。这些陷阱布置得严实、巧妙。在那树丛杂草中,锋利的竹尖遍地皆是,而且伪装得巧妙。树上挂的是布满竹尖的吊桩,土里埋的是地雷,门里插的是暗箭。敌人闯进战斗村寸步难行,死伤累累。战斗村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日夜巡逻,一有情况,立刻投入战斗。老年人组织了支援组,为游击队做饭烧水,帮游击队员家里插秧收割,看管孩子。妇女是生产支前的主力军。儿童是削竹尖的能手。
战斗村并不仅仅是防御性的。游击队利用敌人的弱点,利用有利地形,打伏击歼灭敌人。他们两三人一组,神出鬼没地从村外打到村内,从村头打到屋内,有时是东西伏击,有时是南北夹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在人民的枪口、地雷、陷阱重重包围之中,敌人只得夹着尾巴逃跑。
在南方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村与村之间相距很近。这里的战斗村配合紧密,敌人进攻一村,其他村就支援。游击队善于打小仗,打巧仗,打夜战。经过长期的战斗锻炼,游击队成长壮大了。他们能主动把伏击、围歼、攻点等作战方法结合起来,痛歼美伪军。有些游击队把暗堡工事修到敌人据点脚下,监视敌人,打活靶子。那些山区的游击队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布设歼敌工事。美伪军曾多次企图闯进山区T乡“扫荡”,可是从来也没有一次能够越过外围防线工事,都是进来后,死的死,伤的伤,只好慌忙撤走。
南越人民建立了无数个战斗村,扩大和巩固了解放区,使美伪军陷入天罗地网。解放区的农村,真是村村是堡垒,人人是战士。广义省S具一个乡的解放区最能说明这方面的情况。它的周围都是敌人的据点,最远的距离美伪盘踞的县城只有3公里。这个乡只有7个村,5000多人,但是这里的游击队和广大人民群众斗志昂扬,粉碎了敌军的频繁扫荡,保卫了这个解放区。这个乡的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这片解放区是经过激烈的斗争,用鲜血换来的。”日内瓦协议签字后,美伪集团在这里进行了血腥镇压。由于这个乡距离公路很近,敌人首先在这里建立了“战略村”,把这个乡变成了一个大集中营。近10年期间,在这个只有5000多人的乡,有20多个前抗战人员被勒死,25名爱国者被杀害,12名爱国者被拷打成残废,两千多名爱国者和无辜居民先后被监禁,300多人因政治迫害被迫逃往外乡。
敌人的恐怖镇压使全乡每个人都明白了,只有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才有自己的生路。开始时,这个乡的游击队很小,只有三支破枪和几把砍刀,但是,这已吓得敌人胆战心惊,不敢为所欲为了,游击队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下迅速壮大起来。到1963年11月1日吴庭艳政权倒台的时候,游击队乘着敌人士崩瓦解的大好时机,猛烈打击敌人,壮大自己的力量,终于在1964年9月解放了全乡,把敌人的“战略村”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
在取得这个巨大的胜利以后,全乡的游击队和人民都知道,敌人是不会甘心的,更艰苦的战斗还刚刚开始。他们进一步动员起来,筑工事,挖陷阱,给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果然,随着美帝国主义加紧扩大侵略战争,敌人对这片在它鼻子底下的解放区进行了规模越来越大的“扫荡”。有一次,敌人出动了由美国军官指挥的两营伪军,在7辆两栖坦克的掩护下,妄图重占这片解放区。游击队早已布置好了伏击阵地。第一辆坦克开过来,一下子掉到一个10多米深的大陷阱里去了。接着,游击队扔出一连串手榴弹,把这辆坦克炸毁了。其他的坦克慌忙后退,躲在坦克后面的伪军更乱成一团,游击队立刻集中人力猛烈射击。躲在坦克里的一个美军“顾问”刚打开坦克盖子,伸出头来向伪军大叫大嚷,就被击中脑袋倒下去了。游击队在接连打退敌人的几次进攻,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之后迅速转移了。当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胆战心惊地进人村子的时候,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当晚游击队又包围村子,到处袭击敌人,打得敌人穷于应付。天刚亮,这支伪军在美国“顾问”的率领下急急忙忙逃回了县城。
到1965年6月,这个乡的游击队和群众共击退了美伪军30次这样较大规模的“扫荡”,消灭了伪军260多名,其中有3名美国“顾问”;而人民游击队却在战斗中成长起来了,人数增加1倍多,装备也全是美伪“运输队长”送来的美式装备,连他们随身用的茶缸、碗、汤匙也是用美国凝固汽油弹弹壳制成的。
在越南南方,同凶恶的美伪集团进行英勇斗争的,不仅有手持武器的强大的解放军和游击队,而且还有一支赤手空拳的广泛的群众性的政治斗争队伍。这支队伍的主力是妇女。她们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凭着勇气和机智,展开日益强大的政治斗争瓦解敌人,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武装斗争。
不论在中部平原地区,还是在南部平原地区,到处可以看到这种声势浩大的政治斗争。在这个斗争队伍里,有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有怀抱婴儿的青年妇女,还有10多岁的小姑娘。她们有时几十个人、百十来人,有时成千上万的人,或者高举大幅反对美国侵略者的标语,或者牵牛携锅、挑担推车,到敌占区的城市里去斗,到敌人据点里去斗,到敌人家门口去斗,到公路上去斗,到“战略村”里去斗。有时,她们一个个紧挽着双手,用自己的身子挡住美伪军的车辆,顶着美伪军的枪口。哪里有美伪军,哪里就有她们的斗争。有时,斗争队伍遭到敌人的武装镇压,她们也英勇地在密集的枪声中坚持斗争。这些强有力的政治斗争,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动员组织了群众,争取了伪军士兵。
在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南方解放区日益巩固和扩大,已成为这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坚固堡垒。英雄的南越军民已经下定决心,不彻底打败美国侵略者决不罢休。他们坚决要把敢于来犯的美国强盗全部在人民战争的烈火中烧为灰烬。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懂得了战争。在斗争实践中人民武装不断成长壮大。
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八章 战斗里成长
艰苦环境育英雄,愈是艰险愈前冲;
视死如归无所惧,歼敌榜上留美名。
越南南方的人民武装,普遍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他们歼敌数字也在逐步上升,由消灭敌人的1个排,到消灭敌人的1个连,由1个连再到1个营,甚至到1个团。战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拔掉敌人的小据点,发展到攻占美伪盘踞的中等城镇。南方的人民武装已发展成由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广大民兵游击队相互协同动作的,使敌人闻之丧胆的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
1965年,雨季过后,敌人蠢蠢欲动。美国侵略者和它的西贡走狗狂妄地嗥叫:“越共的雨季过去了,我们的旱季到来了!”“发挥陆空优势,旱季改变战局。”这预示着严峻的战斗即将来临。
1965年11月11日的战斗是在离西贡36公里的一号公路上打的。战斗在清晨打响,解放军先端掉了古芝县的一个前沿岗哨,又在公路上包围了敌人的车队。敌人急了,美军F—105型飞机和美伪军一○五口径大炮持续地狂炸和轰击,企图解救被围之敌。这一带公路两侧,地势平,没有树,隐蔽条件差。美国飞机轮番地炸,大炮密集轰击达30分钟,两公里范围的战区内弹坑遍地。然而,解放军阵地岿然不动,战士的共同决心是:“寸步不退!”在狂轰滥炸之后,10多辆美国两栖装甲车,3连伪军,分两路,贼头贼脑地摸进来。然而,敌人的行动早在解放军的预料之中。没等第一辆M—113型装甲车接近,解放军战士就如同一支神兵突然出现。一班炮手第一发炮弹就击中一辆装甲车。战士们脱去凝固汽油烧焦了的上衣,端起枪,跟着指挥员,在公路上追击敌人的战车。装甲车见势不妙,屁股冒了一股白烟,就飞快地逃跑了。在解放军的步话机里传出了敌人的叫唤声。伪军步兵对美国M—113装甲车队说:“你们是穿装甲的,你们先上,我们跟着你们。”“你们先上,我们保卫你们。”M—113装甲车队回答。“不行,你们先上。”战斗一直打到下午4点半,4辆装甲车、多辆卡车和近200名敌人的尸体躺在路边稻田里。
“今天我们在西贡大门口打响旱季第一仗。”负责这场战斗的指挥员对战地记者说,“这样大白天在公路上大打,过去是没有过的。谁是旱季的主人,不是很楚吗?我们的战士接到转移的命令时,写决心书,都不愿离开阵地,说‘趁好天,再打个漂亮仗吧!’”11月11日,西贡大门口一号公路上的大捷,给了敌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时西贡发出哀叹:“南越战场将永远是雨季。”
1965年11月,美军大批进入南越战场。美军在南越沿海登陆之后,就企图进攻内地解放区,围攻解放军主力。他们把“王牌军”——美军第一步兵师、空降师、骑兵师等调进山区丛林。在保邦地区战斗中,美国动用了第一步兵师的两个步兵营、两个装甲支团、1个加强炮兵连,企图对D解放区发动进攻。
11月12日拂晓,当美军还未睡醒时,强大的解放军突然把美军包围,然后分几路向美军营地猛插。围歼部队穿插、分割,近战压缩,各种炮火、手榴弹、炸药包和自动武器,一齐向美军地上压去。刚打响几分钟,美军的联络线就被解放军切断了。解放军战士高呼着“决把美国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口号,勇猛冲杀,个个像小老虎似的。有的战士猛冲到距离美军不到10米处开枪、射击。解放军炮兵扛起无后座力炮穿插进来了。炮位地势低洼,又有橡胶树挡注视线,不好瞄准。“来!”炮手武世跃到高地,把炮身架到自己肩膀上射击。解放军发动的攻势如此之猛,美国侵略军完全吓昏了。连爬带滚地躲到了装甲车底下,胡乱放枪。那些坦克、装甲车、卡车,一辆辆瘫痪在地上。正是这样的解放军勇士,在3小时战斗中,把吹得天花乱坠的美军“大红一”师的两千多人马报销了。虽然战场距离西贡极近,但美军也毫无办法,最后竟派出200多架次飞机,把战场炸翻了个儿,图谋灭迹。
保邦战斗是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力量在南部战场上对美国侵略军的第一次沉重打击。英勇善战的解放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们不仅能彻底粉碎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罪恶的“特种战争”,而且能够打败亲自出马的美国侵略军。保邦战斗写下了大规模痛歼美国侵略军的光辉的篇章。
活动在越南中部广南省先福县M乡的一支游击队,是农村人民武装发展的典型。这个乡距美伪集团盘踞的县城只有5公里,是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斗争以后,在1964年8月份全部解放的。这支游击队在1961年8月建立的时候,只有13个人和从伪保安队缴获来的两支步枪和5支猎枪,在以后3年多艰苦的战争中逐步发展壮大,终于成为一支能攻能守的战斗部队。到1965年初,这支游击队在单独作战和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中,共消灭敌人400多名,打落打伤敌人直升飞机3架,缴获了很多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这支乡游击队3年多在战斗中的成长壮大,反映了南越人民武装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一支打击美国侵略者的强大力量的艰苦而光辉的历程。游击队员们告诉记者说,10年以前,日内瓦协议的墨迹未干,美伪军队就侵占了我们的家乡,建立了伪政权,并进行血腥的大屠杀。“敌人的恐怖统治,逼得全乡人民坚决起来同他们进行斗争,保卫自己的家乡。”许多人愉偷地跑到山区去参加了解放军部队。许多人秘密组织起来,同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有一天,全乡人民切齿痛恨的大恶棍潘胡带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