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395章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95章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结束谈判返回前线之时,却愕然发现这座充当指挥部的大教堂已经被尽数搬空:总司令和参谋长竟是要先行一步,将留下来的摊子全部交给他收拾!
  “元帅所言不错。俄国人从一周之前就开始向东方全面后撤,我军面前再无敌手;我们接下来所需要做的,仅仅是让各支部队以行军的姿态抵达和平条约中所规定的战线上。并沿途留下能控制地方的后方守备力量。格吕特纳将军精擅于组织调度,他也会从一旁协助你的。”坐在兴登堡旁边的鲁登道夫也随之开口,话语中别有一番金铁激鸣的铿锵意味,“更何况,我们与各盟国之间也达成了相应的协定,无论是罗马尼亚人还是奥地利人,他们都不会再拖滞我们的脚步。”
  霍夫曼张了张口,却是什么话也没有说出。眼下俄国的冬季已经结束,大地很快就将因冰雪解冻而变成一片烂泥塘;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要将东线这一大片土地收拾下来都是一件异常繁重的工作。根据霍夫曼的估计。德军至少需要等到5月份,才能在初步掌控占领区的同时、完成将大批主力调回西线战场的事务。
  “马克斯。不要再露出你那副惫懒的姿态了。看看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就,除了拿破仑帝国之外还有哪个欧洲国家能够做到?经营好了这一百万平方公里的东欧大地,就是为德意志奠定了今后一个世纪的皇朝气运!”鲁登道夫大声开口,眼眸中的激动振奋之意再也掩饰不住。他顿了顿,而后对车下之人微笑道:“我和老保罗就先走一步。如果那帮法国人还不识时务的要继续顽抗的话,我们还会在西线战场上有大量的合作。”
  听得鲁登道夫的话语,霍夫曼那双镜片下的眼眸终于流露出了一丝明亮的锐芒。他随即对二人的回国表示了祝福。马达轰鸣,尘土漫卷,一行车队开始缓缓向西驶去;看着那片逐渐消失在原野上的漫漫沙尘,霍夫曼不禁喃喃叨念道:“今后一个世纪的帝国气运么?从条约文本来看,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呢……”
  1914年3月15日,旨在瓜分苏俄停战红利的联合声明在布列斯特签署。无论满足还是失意,同盟国各国代表都在协定上签署了自己的大名。而凭借着军队在战场上的决定性作用,德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在总面积为46。2万平方公里的原俄属波兰中,有接近25万的领土被纳入了德意志帝国的版图。虽然这个份额相较于奥匈所得到的部分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德国所吞并的这些区域,几乎都是俄属波兰中经济和工业最为发达的菁华所在:华沙、罗兹等工业重镇,比亚威斯托克、沃尔科等矿藏沃土,都将源源不断的把新鲜血液向这个帝国内部输入。在俄属波兰内所生活的1300万民众,也有近800万人被纳入了柏林政府的治下,德国所接手的总体利益,仍超过了全部的6成。
  北方的波罗的海三国,则毫无意外的被德国一家独自收入囊中了。奥匈并没有派兵参与北线的战斗,维也纳宫廷也对这片远离中欧的国土缺乏兴趣。德国的触角得以向东大幅延伸,将爱沙尼亚并入后的他们距离圣彼得堡只有280公里之遥。这一比从柏林到华沙还近的距离,让刚刚签完和平条约的布尔什维克如坐针毡:他们已经决定将于不久之后迁都莫斯科,在表示与旧沙皇彻底决裂的同时,也获得更大的战略纵深以避开德国人的锋芒。
  最为难以处理的则是乌克兰了。德奥双方都对这片富饶的土地抱有强烈的吞并愿望,几近互不相让;经过双方政府的反复磋商之后,柏林和维也纳之间终于达成了一个都能接受的协定。双方先各自对38万和22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领土实行临时管控,期间彼此互不干涉;等到英法两国有一方退出战争之后,德国再用海外殖民地与奥匈酌情交换乌克兰的领土。通过领土更易之后,奥匈原则上可以将乌克兰占领区收缩到西部的10万平方公里,而德国则需要保证奥匈资本能在这片回易的土地上享有门户开放的权利。
  基于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让步,自知自己在战争中仰仗对方良多的奥匈政府,也就没有在赔款问题上过多要求了。德国独占俄国全部赔款的65%,连同附加的黄金赔偿一共将得到210亿马克;奥匈则收获25%,这一数额与威廉心中的底线正好相符。然而唯一的变故在于意大利,谈判桌上的宋尼洛强烈要求意大利必须从俄国人身上得到赔偿,甚至做出了带有威胁性的暗示。考虑到现在法国仍未被击败,德奥最终还是做出了些许的让步,将2%的赔款分给了意大利。由于罗马尼亚3%的份额已经难以再少,奥斯曼的份额则被削减到了5%。眼见意大利人那兀自不甘心的神色,土耳其代表们却已经是对这帮人强行夺食的行为恨得咬牙切齿:下一次,自己一定要连本带利的把失去的利益从意大利身上给抢回来!
  在完成领土和赔款的分割之后,俄国海军战舰的分配也是水到渠成了。波罗的海舰队中的留里克号战巡和4艘未完工的甘古特级战列舰,被近水楼台的德国给一把揽下;包括多达数十吨的设计施工图纸、和已经生产好的11座双联装356毫米主炮塔在内的所有舾装零件,也将被运输船给尽数转移到德国。提尔皮茨准备在德国的造船厂内完成这些海上巨兽的最后建造工作,以便让公海舰队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剩余的1艘老旧前无畏和2艘装巡则被开回来拆解,这对于一些缺乏建造大舰经验的小型船厂而言,无疑将是一个积累技术经验的宝贵机会。
  除了波罗的海之外,始终对君士坦丁堡抱有觊觎之心的沙俄,还在1911年于黑海开工了3艘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该级舰的吨位和火力都与甘古特级相仿,只是根据黑海地区的作战需要,以弱化航速为代价加强了一些防护。不过由于俄国的高端重工业基底实在难以恭维,截止到当前的1914年3月,其2、3号舰仍旧还要近两个月才能下水。由于地缘位置的原因,德国也就没有再争夺这几艘战舰,这使得奥匈、意大利和奥斯曼三方争夺得前所未有的激烈。
  经过一番艰难的拉锯之后,各国也达成了各自能够接受的分配。在地中海决战中损失最惨重的奥匈舰队,将得到2艘玛利亚皇后战列舰以为补偿,损失了但丁号的意大利舰队将得到其三号舰亚历山大三世号。没有主力舰沉没的奥斯曼舰队则收获1。3万吨的前无畏舰叶夫斯塔菲号。虽然有2艘俄国超无畏都还没有下水,但这对于有心虏获战利品的对方而言并不是无法克服困难。实际上,各国战舰在下水时的完工度都不尽相同;只要完成了基本的船壳水密,那么强行下水并用拖船带回来就完全不是问题。(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pt猫、爬山的狗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572章 西线进攻计划

  “本世纪欧洲的新秩序,将由我们来主导!”
  金碧辉煌的柏林皇宫主会议厅内,盛装华服的德皇威廉用一句气势磅礴的话语,奏响了御前会议的激昂序曲。会场中落座的众人无不都挺直了腰板,就连位居右方首位的清英也不例外。不管怎样,他所为之奋斗了二十年的事业终于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且不说在其他地方所取得的成果,当前德国能以如此全盛之姿结束东线战事,就已经处在绝对不败的地位上了!
  “俄国人已经被我们击败,接下来所要解决的就是仍旧在西线顽抗的英法军队。赫尔穆特,总参谋部有没有制定新的进攻计划,能给予对方以不可承受之重击?”威廉将目光投向了坐在清英下首的小毛奇,目光中隐含期待的询问道。
  头顶锃亮的小毛奇迎上皇帝的目光,恭声道:“陛下,自从帝国军队在法国北部进攻受阻之日起,总参谋部就在谋划如何才能打破西线堑壕对峙的僵局。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对基层人员在无数场战斗中的智慧吸取、以及对英法在正面战场上进攻失利的经验总结,德意志军队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新的战术;如果顺利的话,足可对英法联军的堑壕防线形成突破。”
  威廉心中一震,灰色的眼眸中骤然绽放出几分难以置信的惊喜神采。他和小毛奇相识已有三十余年,对对方的性格再清楚不过:如果没有120%的把握,一向谨慎小心的小毛奇都是不可能说出口的!而会场中的所有人员也几乎都露出了和皇帝相同的神色,就连首相霍尔维格和一众国务秘书们也来了兴致;唯有清英眉头微挑。心中似乎预见到了小毛奇所将提出的事物。
  “在此前的所有大规模战斗中。敌我双方的炮兵几乎都只有一种使用方法:即在前期进行大规模的炮轰。而后再派出步兵对敌发起进攻。这种模式在交互对攻的野战时颇为实用,但到了以堑壕和铁丝网为核心的防御战中却存在致命的缺陷:即敌方的有生力量甚至是防御工事,都很难在前期的炮火覆盖中被清除,而一旦此时将步兵按部就班地投入进攻战斗的话,所将带来的必定是极其惨重的损失。正因如此,英法军队才会在塞纳河附近的进攻中蒙受了大量人员伤亡的惨重失败。”面对皇帝和一班不谙军旅的文臣,小毛奇便尽量挑选重点,将自己的理念简明扼要的向对方娓娓道来。
  小毛奇微微一顿。接着说道:“因此,要想在堑壕阵地中达成突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开发出新武器,要么探索出新战术。现在前者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于是我们就将关注方向放到了新战术上。经过对大量基层官兵所反馈回的战场信息进行钻研分析,我们摸索出了一种名为‘徐进弹幕’的炮兵支援方法。简而言之,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事先的精密谋划,让我方炮弹在敌人阵地上形成一堵不断向前移动的爆炸火墙,而训练有素的步兵则跟在这堵‘火墙’后方实施推进。如此一来,只要步炮协同得力。那么攻击中的步兵就能时刻得到炮火的有力支援;而由于敌方在反击之时必须要回到地表,我们的大炮便可发挥出理想的杀伤。”说到这里。他那张面瘫脸上竟也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所幸的是,无论是战前严密的炮火组织,还是素质精良的基层官兵,帝国军队都是丝毫不缺。”
  “总参谋长阁下,可否向我们告知这一炮火支援战术的具体实施细则?”瞟到身旁的鲁登道夫面露疑惑与沉思之色,会场中年龄最长的兴登堡随即恭谨地出言询问道。小毛奇看了一眼同样兴趣浓厚的德皇,随即更进一步的解析说道:
  “当前,英法军队为了尽可能减少在遭受炮火准备中的损失,已经将堑壕防线修筑成了前后两层;而由于射程所限,我方的火炮已经很难有效支援到对方堑壕防线的广阔纵深。为解决这一情况,我们的炮兵阵地将不再按照常规方式布置,而是将其大幅前移:这一过程将在夜间进行,而我们占据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也足可保证这些炮火本身在靠近到战场前沿时的安全。目标战场将被详细划分成数百上千个小区域,每片区域的负责单元则细化到炮兵连。而在战斗深入之后,炮击也并非是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表继续执行,而是根据前方部队的反馈信息来做出具体的变动。”眼见对面一帮国务秘书们已经开始有吃力的迹象,小毛奇连忙收住了继续深入下去的势头,简单讲述道。他相信以兴登堡这等宿将的军事功底,只需自己略加点拨之后,便足可洞悉其中之奥义。
  鲁登道夫沉吟片刻,疑惑的眼眸中渐渐露出了明亮的神采。
  “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炮兵数量,应该足以实现两层弹幕的掩护推进了吧?”一旁的清英忽然开口说道。小毛奇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之色,随即点头道:“正如殿下所言。经过大半年的生产和扩充,现在我们的炮兵火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所有的野战炮兵旅都扩编到了18个炮兵连,这意味着我们每个步兵师都能得到约100门正规野战炮的强力支援。”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将大量缴获的俄军火炮编成新的作战单元。早在战争前期,我军就已经虏获了数以百计的俄军火炮,只是由于制式差别带来的弹药补给困难的因素,才没有大规模使用。而现在,我们已经在俄国割让的土地上接收了多条完整的弹药生产线,这无疑将使得俄国火炮有了发挥威力的机会。目前我们手中有超过1400门俄式火炮,能用于集群压制的也有900门之多,充足的火炮和弹药,足可保证双层弹幕的消耗。”小毛奇顿了顿,而后补充说道,“而在有了徐进弹幕之后,我们的步兵战术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变动。一种名为渗透作战的战术被创立出来,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体系套路:在徐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