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明皇 >

第50章

唐明皇-第50章

小说: 唐明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公!……”

“至忠兄!”宋璟赶紧勒住坐骑,打断神情窘迫的肖至忠的话头,“我本应开城与敌决一死战,却又不忍暴露城内毫无兵力可护的众生!只能闭门不出,任敌大掠而去!今,君为太上钦差大臣,问我之罪于幽州,你我交谊不浅,君亦知我为人。望君返回朝阁,将我不战之罪,如实上呈太上,灭身灭门,吾无怨言!只求肖君为我上呈太上……”

“请讲!”

“宋璟望太上:多听皇帝中兴之计,勿再顾念同胞而误国!寺观浮屠,难解幽州之危;纵容奸邪,大唐中兴无望!肖——君!”宋璟说到这里,猛地翻身下马,一头跪在肖至忠的马头前,仰面长揖,“肖君,受我代幽州官民父老一拜!”

“宋生请起!”肖至忠慌得也下了马,双手扶着宋璟,“至忠不负你之托,定将你一片赤诚,奏达太上与当今万岁!”

“肖君!”宋璟也用手携着肖至忠的袍袖,轻声相唤。

“宋生!”

“记得陈子昂登临此处所咏的一首古诗么?”

“《登幽州台歌》?”

“是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宋璟携着肖至忠的手,朝雪原中走去。他用严竣的口吻,对肖至忠说:“君素有雅望,如子之才,何忧不达!不想君竟依附太平,存非分妄求之念!此,非所望于肖君者!”

这次出朝究查幽州新任大都督宋璟,是太平继续抑制皇帝之属的步骤。肖至忠出于和宋璟的私交,有意要开脱宋璟,才请旨来幽州查办宋璟。同时,也想劝说宋璟,勿一味迂倔。但从昨天抵达幽州后不久,宋璟便和他巡视府库、兵营,吏治民情,今又出城看了幽州受侵的情景,这位曾经有着兴唐抱负的宰相,对自己近年来放弃初衷,孜孜追求荣达而不择手段的行径,萌发了羞耻之心。此时,听过去的挚友这番直率真诚的告诫,他更感到在李隆基登极时,他所献的“太上亲自总揽大政”、限制李隆基皇权的计策,是误国殃民之举!正是因为他的这条计策,宋璟的告急文书还没有到李隆基那里,便被窦怀贞等人留中不发了。即或李隆基见到,也没有用,实权握在太平手中,皇帝,也派不出一兵一卒相援!“这具具冤魂,都会向我肖至忠索债啊……”肖至忠只觉浑身发冷,他紧裹着斗篷,不敢再在这冤魂充斥的晶莹世界里停留半刻了。

“肖君!望君为中兴大唐、拯救苍生,做一个‘后之来者’吧!”内心激动不已的宋璟,以期待的口吻对肖至忠说。

做一个“后之来者”!

“国势败丧到如此,苍生悲惨到如此,我当尽其所为,请太上下诰,遣皇帝巡边,选将练兵,”肖至忠谋划着,“还应设法让宋璟、薛讷等忠臣良将,重集皇帝身边,以助皇帝中兴之举……”

雪花纷纷扬扬,下得更大了。原野上,刚扫去雪被的一具具尸体,重又为雪被覆盖。幽州的古城原野,又变为一片白茫茫世界。

“唉!”见肖至忠仍在沉吟不语,宋璟长叹一声,转过身去。

“宋生!”肖至忠知道宋璟误会了他,忙上前一步,恭敬地一揖,“至忠所感,非数语可达其意;然与君交谊有年,君当知肖某亦非寡廉鲜耻之辈……社稷赖圣主,亿兆祈中兴。从今而后,我当好自为之,以不负君之嘱托!”

听肖至忠终于说出这番话来,宋璟的眼中,闪着惊喜的泪光。他一把扶住肖至忠,嘴角抽搐着,却没说出半个字来。突然,他拔出鞘中长剑,在雪地上写出四行诗来:

我望风烟接,

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

杨柳最依依……

从去冬以来,到先天二年初春,每天天不见亮,从大明宫东侧的宫侍宅院里,便会传来一阵阵捣药的“呯、呯”声。这是随着李隆基登极,太子王妃立为皇后后,由东宫伴驾进入大明宫的宫人元蓉蓉,在为玄宗捣制滋补药剂——赤箭粉。

赤箭,又称“天麻”,属芝类。因其茎呈赤色,形如箭杆,故又称为赤箭。这是去冬剑南道贡献给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又转献给太上皇李旦,李旦又赐给皇帝李隆基服用的。据贡者称,长期服用赤箭苗捣制的粉剂,有自表入里、益气补中之效。李隆基受药后,便令元蓉蓉亲为捣制。

今天,蓉蓉捣好赤箭后,用玉盏盛好,送到李隆基的寝宫,李隆基闻声走出宫门,立于石阶之上,他用旁人不易察觉的警惕的目光看着盏中的赤箭药末,然后,才微笑着对元蓉蓉说,“你捣得真细呀!你知道么?予近日感到精足神充,力气饱满!”

“这是万岁的洪福呵!”元蓉蓉那有些苍白的脸庞上,泛起了红晕。她跪在丹池上回答着皇帝。

“起来吧!”李隆基微笑着唤起蓉蓉,然后兴致勃勃地问她,“蓉蓉!你还未出过京师吧?”

“奴婢从稍知人事起,便在东宫伺候圣人了。”

“是呀!再过十来天,你就要随予去见大世面啦!”李隆基说到这里,把盛着赤箭粉的小盏放到榻足的小案上,手扶着腰间的金銙玉带,气宇昂扬地说,“西自河、陇,东及燕蓟,几十州道,行程万里哩!有当今名将名臣宋璟、薛讷、郭元振为予的左、中、右三军大总管,去为予选将练兵,大振军威……”

“可奴婢……”

“哈哈哈哈!你不去,谁为予捣制这赤箭粉呢?……”

“呯、呯……”

眼看随驾巡边的日子就要临近了。元蓉蓉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眼眶内竟充满了泪水。

她的父母是谁,她不知道;只知有个永远长不高的哥哥。她记得从她懂事起,便常常被已故的上官婉儿抱坐膝头,稚声稚气地背诵婉儿教给她的宋之问的名诗:“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这幼女过人的记忆,博得了武后朝这位女将军①、大诗人的喜爱。她也在婉儿的爱抚中,承袭了婉儿的气质。她暗下决心,要在成年后成为上官婉儿那样一位能助君王治理朝政,诗名冠天下的女官。因此,她潜心研究史籍,探讨纵横之术。对两朝除奸并抚养大了她们兄妹的太平公主的胆识,私下里敬慕到如敬神灵的地步。她既以上官后继者自诩,便自然地把太平作为则天圣后第二。尤其是在李隆基平韦乱时杀了上官之后,她对李隆基的仇恨,促使她更加偏向太平,而在东宫以“女荆轲”自诩,把李隆基的举动,随时向太平公主密报。

但在睿宗景云二年秋七月,发生了一件大事,使蓉蓉对李隆基的敌视态度有了缓和。李隆基从旁得知韦后、安乐母女鸩弑中宗后,命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草制遗制时,正是上官婉儿在遗制上拟定要让睿宗、当时的相王李旦监国摄政!这一对韦氏逆党具有威慑力的决策,能在韦氏的刀剑丛中拟出,足见上官具有多么惊人的胆识和才能了。李隆基追悔莫及,奏请睿宗,追复上官的昭容之职,并亲拟谥号“惠文”!

“太子对误杀看得如此之重,悔恨之情如此之真挚,怎么会如公主所说那样:他是个擅杀无辜的残忍之人呢?”在追谥上官的仪典上,她对太平的话产生了怀疑。同时,李守德之死,也使她大受震动。“在太子身边,竟聚集着如此慷慨的仁义之士!这李守德自幼即在太子鞍前马后跟随,观其为人,悯弱惜幼,他难道会为一个暴虐之人去赴汤蹈火吗?”不久,病愈返宫的公孙大娘,又和她结成了知己。当她从大娘处得知李守德在北平的助弱灭恶的举动后,她丢魂失魄,足有十几夜不能入睡!她曾多次紧掩房门,把李守德那件绿袍从箱底捧出,供在香案上,叩头痛哭。

自那以后,豪爽开朗的元蓉蓉,竟变得忧郁沉闷起来。人世的坎坷警告她:不明朝阁底蕴,便欲以志士仁人自诩,往往会走向希望的反面,成为历史的罪人!

恰巧,李隆基登极,她被定为随驾进入大明宫的东宫宫人。太平喜出望外,一面暗赐厚赏相贺,一面却把她作为极端重要的内线人物掌握,轻易不与她联系,以免李隆基生疑。她慢慢地才心安理得了一些。

经历过这场大变故的元蓉蓉,性格变得内向了,那经上官婉儿训练过的一双观细察微的眼睛,也变得明亮一些了。她越来越清楚,被太平公主称为误国殃民、庸碌无能的玄宗皇帝,却正是颇有中兴大唐才志的年轻君主。她多次见他在散朝回宫后,因无权处置军国急难而长呼短吁。她在深宫伴驾,伺候皇帝和皇后。多次听见皇帝以忍无可忍的口吻向皇后怒斥因修造扩建金仙、玉贞二观和西明寺,在各州府县刮起的大造浮屠,大度僧尼,害得民失居、民无食的恶风;怒斥斜封滥官充斥朝堂,忠臣良将、贤才智士埋没蓬蒿的现状;悲叹天灾虫害不予赈救,只是筑坛祭祀的作法……尤其是去冬,奚、契丹举兵直逼幽州,闻报雄才大略的宋璟,也因告急无应,竟然闭城听敌大掠而去的当天晚上,她目睹这位英姿焕然的君王,和王皇后默坐后宫,黯然神伤的凄切景况时,她忍不住泪珠悬于腮边。

所以,当太上下诰皇帝巡边那天,李隆基的脸上,绽出了连登极也未曾有过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时,这个曾经祷祝神灵,望天地尽早将他魂魄收去的宫女,也第一次由衷地为皇帝绽出了笑容。太上赐药后,她详细地询问了捣制药剂的方法,为皇帝能康健长寿,竭尽心力地捣制着赤箭粉。

“呯、呯……”

玉杵在玉钵中,上下捣动得更加有力了。红色的粉剂,竟腾起一小团美丽的红雾。她猛地停止了捣动,用小银匙轻轻翻看着钵中的细末。唔,可以了。元蓉蓉放下了杵,端起玉钵,把赤箭粉倒入案上盘内小盏中,然后托起漆盘,出了住宅,锁好了宅门,往李隆基寝宫走去。

甬道两旁的松柏枝上,还压着薄薄一层白雪;二者相互映衬,雪花更晶莹,松柏更苍翠。一抹抹五彩晨曦,把铺着白雪的甬道映衬得十分瑰丽。大约是残冬的寒气所逼吧,听不见晨雀婉转的啼鸣。大明宫显得一派肃穆静谧。

元蓉蓉托着漆盘,迈着轻盈的步子向寝宫走去。突然,从松柏丛中,猛地跳出一个羽林卫士来!吓得元蓉蓉差点把托盘掉落在甬道上。

“公主命你午前即去辅兴坊金仙观内相见!记住:午前。辅兴坊。金仙观内。公——主——命!”

那羽林卫士象突然出现时一样,又突然在松柏林中消失了!

元蓉蓉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好象刚做了一场恶梦……

可是!

“……记住:午前。辅兴坊。金仙观内。公——主——命!”这一番话,一字字,一句句,却又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地在她耳畔回响!

“我去不去?去……?不去……?唉!苍天!我该怎么办呢?……”

金仙观内部的堂、室、殿、楼已到了粉饰阶段,各处的神像几乎与奠基日同时已由雕塑工匠们用玉、石、香楠等物开始雕塑,到去冬便已基本完成,只待镶金绘彩升座。

今日是太极殿五日朝会太上皇睿宗的日子。睿宗下诰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便早早地散朝了。当太平公主喜孜孜地走出承天门时,窦怀贞和杨琛华已率领着人役,在门前等候。太平一见这两人,微笑着点点头,便由侍女们搀上香舆,排开仪仗,经由安福门,到了辅兴坊。骑马赶在仪仗前面的窦怀贞和杨琛华,赶紧在金仙观中门前下了马,把太平的香舆接着,陪着缓移裙裾、仪态万方的太平公主,进了中门。

就在太平迈进中门时,突然听见身后传出一阵动人心魄的、潮水般的声音。她吃惊地转回头来,朝观外望去。窦怀贞忙笑着向她解释说:“杨侍郎怕筑墙民伕惊动公主,令他们先回避,这时才出来夯土筑墙。”

“噢。”太平公主轻轻吁了一口气,朝大殿走去。正要上石阶时,窦怀贞却长揖请她止步,“请公主看大殿壁画!”

太平止住步,窦怀贞命早就候在大殿右壁前的卫士,用挑竿挑开罩在壁前的幕幔,太平掀开帷纱朝壁上望去。在那高两丈、长十丈的壁上,是当代著名佛道故事画家吴道子用生动的线条勾勒出的一幅“太上元元皇帝显圣图”。

原来在唐高祖李渊武德三年,有位姓吉名善的晋州人,报称他在该年五月,行于羊角山时,看见一位老叟,乘着一匹朱鬣白马,仪容十分丰伟。老叟对他说:“替我告诉你们大唐天子,我是其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年!”

高祖李渊闻奏大喜,当即在羊角山立庙供像祭祀。到乾封元年三月二十日,又追尊老君为太上元元皇帝。永昌元年,改称老君。到神龙元月,依旧号太上元元皇帝。而在羊角山外的各州县、京都,都大修庙观供敬。

这幅壁画,画的就是老君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