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140章

官居一品-第1140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太后果然被哄笑了,欣慰的对李太后道:“妹妹,能有这样的儿子,你还有什么不知足?”

“瞧姐姐这话说得,”这二年,因为万历日复一日的消沉,且不再像从前那么听话,母子之间的关系有些僵。倒要陈太后这个‘外人’来居中说和,这让李太后倍加心酸,还得强颜欢笑道:“皇帝不也是你的儿子么?”

“呵呵,那是自然……”陈太后见万历有些坐卧不安,笑道:“你要是想耳根清净,就赶紧让我们抱上孙子,自然就没功夫理会你了。”

这下又轮到王皇后坐卧不安了,大婚已经两年,她的肚子却还没有动静,自然压力山大。。。。。。

一家人说了几句话,宫人便请移驾用膳。今天一天,宫里的主食都是各式各样的粽子,膳桌上的粽子堆成一座小山,因此也叫‘粽席’。万历皇帝小时候,最喜欢看粽山,吃粽子。但今天,他却只吃了一个小小的一个,便停了箸。

“怎么,今年的粽子不好吃么?”陈太后奇怪道:“记得往年,皇上都能吃八九个的。”

“可能是今儿个有些不舒服。”万历按着胸口道:“闷,好像是着凉了。”

“那快回去叫御医看看吧。”陈太后着急道。

“不妨,还是陪二位母亲看过赛龙舟再回去吧。”万历表示要强撑下去。

陈太后哪能答应,说什么也要把他撵回,还让皇后跟着去好好照顾。

万历这才一脸歉疚的站起来,道:“那儿臣先行告退了。”又朝李太后行过礼,便抽身离去了。

待皇帝一走,李太后才说话道:“皇上方才是骗你的,他哪有什么不舒服。。。。。。”

“皇上已经长大了,我们管不了,也不必管了。”陈太后却安慰她道:“妹妹,是时候放手了。”

“就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李太后幽幽道:“姐姐,我今天这眼皮跳得厉害,不知有什么事要发生……”

“大过节的能有什么事?”陈太后却不以为意道:“妹妹,你可不要自己吓自己。”

“可能是我最近失眠的原因吧。”李太后点点头,不再提这茬。

酉时一刻,暮色四合,参加太后寿宴的官员陆续抵达午门前,入宫的时间还没到,百官和公侯们便三三两两说着话。因为是赴宴,大家都比较轻松,不时有笑声传来。

文华殿内外,宫人们紧张的忙碌着,为马上开始的皇家宴会,做着最后的准备。几百座高耸的青铜烛台被摆设在宫殿各处。这里,那里,先后亮起几点灯火,渐渐的,灯火连成一片,璀璨夺目,亮若白昼。。。。。。

今日所有的雄黄酒,提前五天由酒醋面局配制而成,然后存偌大的酒池中发酵到现在,才被酒醋面局的太监们,用专用的水瓢舀出来,盛入三斤白瓷酒坛中。

被灯光映红的醪汁泛着诱人的波光,在灯与酒的波光幻影中,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锦衣卫,迈着整齐的步伐,在殿檐下、廊柱旁站定,警惕的注视着大殿内外。

教坊司的乐师,抬着各色乐器,在不显眼的地方安顿好,然后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排练。

宴席座次已经排好,几百名太监正在有条不紊的摆着冷盘,水路八珍奇巧花样,极尽用心。太仆寺的官员则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座位,力求每一张餐桌都一模一样……

一道厚厚的墙壁,将前殿的声音完全隔断。后殿静悄悄的,这里摆着各省献来的寿礼,为了分散注意力,不被心里的紧张压垮,万历提早来到这里,陪着二位母亲来检视这些贺礼。只见什么琼瑶琪琳、璞璆琬瑜、圭璧璋瑚。。。。。。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还有的投太后所好的,献的珍版佛经、佛宝舍利、玛瑙念珠、金质佛像,贴着黄签,堆得到处都是,看得两位太后心花怒放。

边走边看,至南窗前,便瞧见一块黑乎乎的大石头,在满屋子珠光宝气中,显得格外突兀,万历不由大奇,指着道:“这是什么物件?”

“这是广东巡抚献的。”管事太监赶紧回禀道:“说是什么天外陨石,上头还有字,说是祥瑞……”

“祥瑞?”这下连二位太后也提起兴趣,万历让人转过来一看,只见那青黑色大石的背面,果有八个篆书字顺石筋突起,仔细辨认,却是‘圣君贤相、国运昌隆’,二位太后不禁啧啧称奇。万历却变了脸色,他使劲盯着那浑然天成的八个字,见上面毫无人工作伪的痕迹。但他绝不相信这是上天的启示!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鬼东西一旦传开,那么不光自己这个皇帝是天命所归,某人当宰相也成了顺应天意。那样的话,自己岂不是一辈子动不得他沈某人了?

‘一定是他搞的鬼把戏!’按照以往‘任何事皇帝都是最后知道’的经验,万历几乎可以肯定,这八个字已经传遍了两京十三省。想到这,圣心终于坚如铁石起来——尾大不掉,迟则生变,今日,一定要他狗命!

吉时一至,百官入宫,不用任何人指引,每个人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座位,没有任何人会坐错。坐在左手首位的,自然是当朝首辅、太傅、太保,中极殿大学士沈默。他今天心情似乎不错,将双手拢在袖中,与同座的定国公朱希忠轻声交谈着。

他的对面,坐着内阁次辅张四维,却显得兴致不高,一直在低头喝茶,没有跟任何人说话。

不知何时,宫廷乐师开始奏乐。环佩叮咚声中,六十四名身披轻纱的宫女,踏着节拍出现在大殿之中,挥着流苏扇载舞载歌,‘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蘖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这首端午乐曲,是唐朝皇帝李隆基所创,万历皇帝用在这里作开场歌舞,可谓用心良苦。欣赏着优美的歌舞,群臣的举止似乎也变得从容优雅起来。

一曲奏罢,礼赞官才唱道:“皇上驾到,二位太后驾到……”

群臣轰然起身行礼,山呼吾皇万岁,太后千岁,圣寿安康……

待命平身后,一身玄色龙袍的万历皇帝,已经端坐在御座上。他左侧的珠帘后,隐约坐着两位宫装妇人,显然是二位太后娘娘。

万历站了起来,乐曲声停,大殿中安静下来。

“来人!”

便有宫人躬着身,稳稳地端着托盘上来。

万历伸出手,拿起托盘上的金酒壶,斟了满满两酒樽,双手捧到珠帘前,由宫人传到了二位太后的手中。

这时候,客用又为皇帝斟了一樽,万历接过来,大声道:“今日是圣母仁圣皇太后的寿辰,又逢端午佳节,故而大宴群臣,为圣母华诞贺,为大明国泰民安贺!”说着高高举杯道:“众卿随朕一齐举杯!恭贺圣母万寿无疆!”

“谨为太后贺!”所有的人一齐举起酒杯。

张四维手举着酒杯,眼睛却死死地盯着对面的沈默,眼见他将酒樽送到嘴边,随着皇帝的号令一饮而尽,表现得毫无戒心。他悬着的心放下来,也把樽中酒一饮而尽。

皇帝敬完酒后,沈默又代表群臣向二位圣母敬酒,然后两宫太后便离席……虽然民间已是风气大开,但在宫里还是紧守着礼教。男女不同席,二位太后只是象征性的出现,接受皇帝和群臣的祝贺后,便会回到后宫,与女眷开席吃酒,那才是她们的天下。

待二位太后离去后,大殿里的气氛不那么拘谨,百官向皇帝祝酒后,乐曲重起,歌姬们扭动柔软的腰肢,宫人们捧上香醇的美酒。万历今晚好像特别兴奋,群臣敬酒,他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的饮尽,不时爆发出畅快的大笑。皇帝身先士卒,百官自然不能耍滑,酒过三巡,便都有些醺醺然了。

万历醉眼惺忪的看一眼张四维,见他微微点头,便一下抖擞起精神,接酒在手,大声道:“前贤曾经有过秉烛夜游的佳话,今日朕夜宴群臣,豪情逸于,又不知胜过前贤几许?这一切都是托了太平盛世的福!当思来之不易,当感念众爱卿齐心戮力,披肝沥胆啊!”说着把酒杯高举过头道:“你们轮番敬朕,朕都来者不拒,现在轮到朕来敬你们,诸位爱卿,可不要推脱哦。”

群臣也都有酒了,闻言兴奋不已,轰然应诺。

“这第一杯酒,当然要敬首辅大人……”万历环视群臣,声音微微发颤道:“没有元辅的辅弼,朕岂能有今天?”说着看向沈默道:“先生对朕,恩同再造啊……”

见皇帝动了感情,群臣一片唏嘘。

“皇上谬赞了,微臣算不上称职。”沈默的反应,一如既往的有礼有节、宰相风度:“皇上有今天,全靠您自己的英明神武。。。。。。”

这话万历听来,却好像话里有话,但此刻他全身的血液都已经沸腾,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按照既定的套路照本宣科,“元辅高风亮节,朕心甚慰啊!”说完也觉着自己这话驴唇不对马嘴,赶紧转对内侍道:“赐酒!”

那望之五十多岁的老内侍正欲斟酒,皇帝却又改了主意,直接将手中酒樽递给他道:“就用朕的金樽吧!”

不少大臣登时变了脸色。

…………………………………………………………………………分割……………………………………………………………………………………

五月五只说,不过是民间瞎说,有那天出生的朋友不必当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终卷【海雨天风独往来】第八九五章 难料(上)

变脸的人里,包括那个老太监,但他低垂着头,谁也没看到。稍一迟疑,老太监便躬下身子,两手举起,把托盘举过头顶,万历皇帝把金樽搁在上面。他便缓缓起身,端着托盘向首辅走去。

沈默的那桌就在御阶之下,群臣还没回过味来,那老太监便来到他的桌边,弓下身子,两手探出,将托盘呈到他面前。只见金灿灿的酒杯中,有琥珀色的波光荡漾。

君王御赐,不容拒绝,沈默缓缓伸出手去。

万历屏住了呼吸,直勾勾盯着沈默的手,那手触到酒杯的一刻,就是此獠丧命之时!

~~~~~~~~~~~~~~~~~~~~~~~~~~~~~~~~~~~~~~~

时光倒转,回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

万历在御花园极隐蔽处的小楼里,见到了他久等方至的死士——当那人摘下雨披后,他发现这所谓的死士,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监。不过转念一想,也就分明了……如果是宫外人的话,就算手里有地图,也会在这紫禁城的几千间宫舍中迷路,更不可能在这个雨夜找到自己。

万历并不关心这人的过往,他只关心他有没有真本事,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

上下打量着这个干干瘦瘦的老太监,万历沉声问道:“你知道我是谁?”

“皇帝。”老太监面无表情道。

万历皱眉道:“见到朕,你为什么不跪?”

“对一个即将为你去死的人。”老太监淡淡道:“这样的态度并不合适。”

“……”万历不再纠缠此事,转而问道:“你知道自己的任务?”

“五月端午那天,把毒酒送到沈默面前。”老太监道:“说实在的,这个活儿,你该让个完全不知情的太监去做。”

“不错,那样才能绝对的自然。”万历颔首道:“我之所以要找死士来做,是因为我最近想到用毒酒不是什么好办法。”

“确实臭不可闻。”老太监缓缓点头道:“尤其是两天后才发作的毒药……不能立竿见影的毒药都不是无解的。只要他身边有解毒高手,只要发现得早,就能救他不死。”说着双目恨意凛然道:“和沈默作对,你必须做最坏的打算,用最稳妥的办法!”

“但是下立毙的毒药的话,朕如何脱开干系?”万历顾不得理会他言语中的不敬,道:“当场鸩杀一国首辅,这是朕也承担不起的责任。”

“投毒这种懦夫的手段,用来对付一个比你强大的人,不好用。”老太监摇摇头道:“如果他坚持不喝,你还能强迫不成?”

“这……”万历恨他口无遮拦,不给自己留点儿面子。但正是用人之际,只能再忍了:“那你有什么办法?”

“有时候最直接的办法反而是最正确的。要让他立毙当场,手刃是最好的选择……”老太监沉声道:“沈默的权势再强大,也改变不了他手无缚鸡之力的身体只要让我靠近他身前……”说着一翻腕,一柄蓝幽幽的匕首出现在他手中,凌空一划道:“这上面淬了见血封喉之毒。只要划上一下,大罗金仙也救不了!”

“你似乎对他很了解?”万历有些讶异道。

“他是我一生的敌人,尽管他未必能意识到。”老太监的目光有些恍惚但很快重新冰冷起来道:“我余生唯一的任务,就走向他复仇!”

“你与我不谋而合。”看着他手中的淬毒匕首,万历退了一步,站在客用身后道:“但我觉着,用一今年轻力壮看来行刺更合适。”

“不是谁都有勇气,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当朝首辅挥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