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261章

山渐青-第261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师回国时,又把夺来的财产分了许多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此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军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

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占据了,就这样,晋国轻而易举灭了虞国。”

赵祯与范仲淹、韩琦都是学富五车之人,岂会没听过这个故事,然而直到许清话声落了许多,殿中仍没有一个人出声。

许清也不急,任由他们思想交战着,端起小几上的茶慢慢品尝起来;

不得不说,大宋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很人性化的,不象明清时动辄下跪,五体投地后将自己的菊花高高翘起来,一副随时等着受虐的模样,如今君臣间在偏殿议事,不但不用跪来跪去,通常还有坐位,亲近的臣子还有茶喝!

宋、夏、青唐与晋、虢、虞何其相似,甚至根本不用花心思去离间西夏与青唐,他们之间本就是死敌了;

只要大宋多给唃厮罗些好处,借道青唐伐夏,甚至让唃厮罗共同出兵平夏后,再如是为之,其中的可操作性可以说是九成九,关键之处就看赵祯和范仲淹他们能不能放下心里的包袱!

对这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来说,要他们抛弃原来的道德准则还真是不易,道德准则与国之利益,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从各人变幻不定的脸色上,不难看出他们此刻的思想斗争是何等的剧烈!

许清喝完茶才说道:“陛下,两位枢相,臣还听说过一句话,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在众人认知里,这个国家就是赵祯的,这话倒算不得犯忌,许清说得波澜不惊,范仲淹与韩琦两人却如遭雷击。

许清接着又来了一句:“范公说师了无名,这也不对,收复华夏故土,这就是最大的名义,我朝几代先皇无不致力于此,怎么到了陛下这里,就成了师出无名了呢?”

韩琦先行出声道:“陛下,臣以为当行为大宋基业计,河湟之地迟早必须收回且,到时找个出师之名也并非太难!”

“容朕想想!”

第367章 尽在不言中

关于青唐羌,范仲淹最终也没有表态,许清反而感到很欣慰,一个国家,总需要一些严守道德底线的人。

范仲淹是无可挑剔的君子,大宋有这样的君子在中枢,未尝不是好事他可以作为一根道德标杆,让更多的人闻其风、汲其流。

只要他不坚决反对就好,坏人就让咱们来做好了!

赵祯最终也没有直接支持,却给殿中随侍的太监宫女下了一道很有意思的口令:今日所议之事,谁若泄露半点出去,一律杖毙。

赵祯对宫人向来很体恤,此翻特意下这样的口令,让许清和韩琦听了心中一舒。

三人出了天章阁,范韩两人还要去枢省,许清独自转过殿侧,准备出右掖门时就听后面有人喊:“相公,等等我!”

许清回头一看,只见清平郡主还有曹皇后从白玉桥上走过来,六月的太阳火热,宫女们撑着罗伞为两人挡荫,曹皇后手上两牵着一个大概十岁的小男孩,许清看了一愣,赵祯无子,那这小屁孩是谁?

“相公是要回府吗?正好咱们一道走!”清平郡主脸上带着欣喜,能在这里碰到许清让她有种意外的兴奋。

许清对她点点头,然后对曹皇后躬身行礼道:“臣许清拜见皇后娘娘!”

“夏宁侯免礼,哀家送清平出来,刚好,现在就把她交给你了!”曹皇后脸上笑意浅浅,这话里带着淡淡的打趣味道。

“臣谢过皇后娘娘对清平的照顾!”

旁边那小屁孩一直好奇地打量着许清,他长得有些胖,肉嘟嘟的样子让人不禁生出掐他一下的冲动,许清刚答谢完,他就开口问道:“曦儿姊姊,他就是你的夫君吗?”

曹皇后立即训道:“宗实不得无礼夏宁侯学识渊博,是国之栋梁,多受官家依重,宗实还不快快见过你曦儿姊姊的驸马今后若有机会,你要多多向夏宁侯请益,知道了吗?”

“是,娘娘!”那叫宗实的小屁孩看上去对曹皇后极是尊敬,被这么一训,连忙上前向许清施礼道:“赵宗实见过夏宁侯!”

“起来,起来,不必多礼!”许清大概猜出了他的身份,也不好托大!

清平这时拉着那小孩说道:“宗实以后有时间,就到姊姊家里来玩姊姊家可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哦!”

那小屁孩一听清平这么说,眼中顿时露出渴望的神色,回头望向曹皇后不敢作声曹皇后牵过他的手说道:“以后再说吧,你曦儿姐姐也不是外人,有机会我会让你去的!”

“谢谢娘娘!”小屁孩大喜,转头对许清说道:“姐夫,宗实听说你能把林檎接到海棠上去是吗?还有还有,你种的西瓜上次我吃了,好大好甜!”

许清心里暗笑,这小子估计在宫里憋坏了几人又寒暄了几句,许清和清平才告辞而出。

马车上,许清抽过清平的小团扇,为她轻轻扇着风,清平很享受的靠在他的肩膀上,向许清讲述那小屁孩有由来,赵宗实的父亲叫赵允让,太宗四子商王赵元份的第三子,目前是宁江军节度使;

这么算来赵宗实与清平郡主正是堂姐弟的关系。

原来,曹皇后入宫三年无子,当然也不光她一人无子,整个皇宫的嫔妃皆无子,曹皇后使经赵祯同意,将赵祯堂兄弟之子赵宗实接到宫中扶养,许清虽然常去天章阁,便后宫一次也没到过,是以一直没见过这个小屁孩。

许清依然记得,历史上赵祯是没有子嗣继位的,那这么个养于宫中的赵宗实十有八九就是后来的宋英宗了,宋英宗叫什么来着?嗯不对啊,宋英宗好象是单名一个‘曙’来着!

清平身上有淡淡的香味儿,正捉着他另一只手,将自己腰上的飘带在他手指来绕来绕去。

“相公,你热吗?”

清平问起,许清也就抛开那小屁孩的事,赵祯在位四十多年,现在才过去二十年,那还有二十多年呢,现在根本无须考虑那小屁孩是不是宋英宗的事,不过,有机会先打打关系也不错。

“相公不热相公有这个呢对了曦儿,你如今为慈善会的事常常在外跑,把这寒玉带上!”

许清说着要将胸前的寒玉解下来,这是以前赵祯赐给他的,这确实是难得的一件宝贝,这大热天贴身带着让人感觉通体清凉,很是舒服!

“不可!”清平一把揽住他的脖子,也顺势阻止了他的动作,“相公每日里为朝事奔忙,正合该带着它,我不过偶尔乘车出来一趟,不碍事的相公,还是你带着它好不好?”

清平软语相求,那份情意浓得化不开,许清捏了捏她的脸蛋说道:“那好吧既然郡主殿下面恤下官,下官也不好辜负了郡主殿下一翻美意。”

“你还说!”

清平一下用自己的香唇堵住了他的嘴,每次私下了许清叫她郡主殿下,总让她娇嗔不已,小夫妻俩在车上稍作温存,车子辘辘驶过太平桥。

泾原路,兜岭。

狄青捧着一本太史公的《史记》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身上甲胄未解,冷森森的黑铁枪就竖在墙过的兵器架上,狄青姿态雄伟,相貌英俊,连年的征战掩不住他身上勃勃英气,反而增添了一份旷世男儿的凛冽之风。

自上次许清在渭州连哄带求,让他多读经史之后,狄青还真下了一翻苦功夫,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读书不多,来到西北后,才在范仲淹的劝导下开始读史,经学方面更是在许清强烈要求后才开始研习,狄青是那种说到做到的人,答应了的事,便不会去敷衍了事。

每次许清来信,总会和他探讨一些经学的问题,说来两人也是半斤八两,探讨起来仿佛指桑骂槐,很是有趣!

狄青算是看出来了,这个义弟在经学方面也不怎么样嘛还不是弄了个同进士出身,这让狄青更有信心了!

许大官人还不知道自己成了反面教材,偶尔还会在这个‘大锅’面前显摆着!

但无论如何,因为有许清在京在照应着,狄青在西北着实得了不少好处,至少军资粮饷没人敢克扣他的,也不看看如今所有军改的钱都是谁掏的?

加上赵祯本就很看重狄青,这一年来官职连升了两回,如今也算主持一路军事了。

“报狄将军绥戎堡有士卒生乱钱指挥使请狄将军定夺!”

亲兵的并报声惊醒了看书的狄青,他霍然起身,一手拿过头盔,一手提枪,疾步而出。

“怎么回事?钱指挥使难道连手下几个士卒也压制不了吗?”

奔驰的战马上,狄青沉声问道,士卒生乱前些日子也时有发生,两月前富弼到西北,开始对西北禁军大力裁撤整训,军中一些被裁下的士卒多有怨言,但裁军整训是目前朝廷最为重视的大政,执行力度前所未有的大。

上有赵祯、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的强力支持,甚至连宗室之中硕果仅存的老字辈八贤王也就此事提剑上殿,明言支持过;所以裁军开始以来,虽然少不了一些波折,但雷霆万钧之势从未改变过;

江南等内地的禁军可以暂时滞后,京畿和河北、河东、西北的禁军却绝不容拖延狄青作为军方重将,对此也是万分支持,谁敢在此时闹事,那就不客气了!

报信的亲兵欲言又止,被狄青猛然一瞪,才倒豆子般道:“狄将军,据属下打听来的消息,带头闹事的军需官本就是钱指挥使的亲戚,因年老体弱,被枢密院的人列入裁撤名单!”

狄青心中一冷,不复言语,带着百来亲兵飞驰向绥戎堡,绥戎堡位于兜岭之南,距离不过二十来里,作为兜岭外围的寨堡,可起到很好的呼应作用,常驻一个指挥人马。

狄青带着一百亲兵驰马入营时,里面正乱糟糟的,争持不休,许多士卒举着刀枪叫嚷着,几个枢密院负责裁军的人员被围在中间,面无血色!

“泾原路兵马都钤辖狄青狄将军到!”

轰隆的马蹄声让营寨轻微的颤动着,狄青的威名不但在党项人中可止小儿夜啼,在宋军中照样能让一般士卒两股发颤。

“钱慕!”狄青在马上大喝一声!

钱慕三十来岁,看上去不象武将,倒更象文官,趋步到狄青马前道:“末将钱慕参见狄钤辖!”

狄青将黑铁枪往地上一顿,枪头没入泥中,枪尾微微颤动着,然后一指钱慕道:“鉴于钱慕无力掌控手下士卒,本将正式宣布,解除钱慕指挥使一职……”

钱慕先是一怔,接着厉声打断狄青道:“狄钤辖,现在非战时,你无权解除末将官职!”

狄青从新将黑铁枪提起,目光冷得象一头随时扑向猎物的豹子,让钱慕不禁打了个寒战,脚下连退三步!

“你作为营指挥使,竟让手下士卒围攻枢密院裁军使,抵抗朝廷律令不管你是有意为之,或无力制止,这个指挥使你都不用当了,你放心,本将会上报种经略,再行对你处置!”

钱慕听说还要上报,刚暗暗松口气,不想狄青又突然喝道:“来啊先将钱慕带回兜岭关城,等侯种经略发落副指挥使折可寒何在?”

“末将折可寒拜见狄将军!”一个体态刚健的年轻将领越众而出,一身铁甲铿锵有声。

“这一营人马就暂时由你统领,本将令你立即肃清营中骚乱,配合枢密院裁军使裁撤军中老弱不得有误!”

“末将谨遵狄将军令!”

折可寒抱权回身,招集自己手下,开始驱散场中闹事的士卒,这些人被狄青一百人马那冷森森的杀气所慑,整个过程没有人敢再出声违抗!

裁军,自不能示之以弱!

第368章 渭水泱泱

秦州,伏羌城。

伏羌城目前大宋控制的最西的一座城寨,再过去便是永宁城,那里已经属于青唐羌控制的范围,千年以降,这里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渭水自西往东流入京兆府,而西行的道路也一直沿渭水岸边而行,过了永宁城不远才折道向西北往兰州。

苍茫的大地上,蹄声如雷,扬尘如霭,赵野带着二千五百骑兵沿着渭水上游一路飞驰,西南面,朱圉山遥遥在望,苍翠入目,横亘于古原之上。

“赵都指挥使前面不远就是永宁城了,是青唐羌的地盘,咱们还要追吗?”秦山大声问着。

“什么青唐羌的地盘,这本是我华夏故土,吐蕃人趁着前唐疲弱才夺去的,迟早有一天咱们要把它夺回来追!”

赵野一马当先,挥鞭扬蹄向永宁城南面冲过去,身后两千五百人马义无反顾的追随而去,铁蹄如同远古的战鼓在隆隆作响!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这片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曾几何时成了吐蕃人的乐园!

自前唐中后期失去这片土地的控制权之后,中原汉人的铁蹄时隔近两百年,再次在这片远古的大地上敲响,如歌如诉,如铁铿锵!

山岳在默默回望着这些远来的子孙,天也无言;渭水若有情,那呜咽的声音当是在哭泣着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