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金手指-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火器打造是必然的结局,但暂时以火炮为主,让火铳的工匠多研究研究,试试看能不能改进。而趁着这个时间,我们南下一趟赚钱吧!”黄台吉想了想说道。
他这个提议,顿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所谓的南下赚钱,其实就是南下打草谷。抢劫的基因,在后金的骨子里可是一直存在的。或者说,游牧民族的生存法则里面,打草谷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一种传承。
得到了认可,后金迅速进入了备战状态,很快就武装起了三万大军。
别看少,别忘记一句俗话‘今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三万人那就是天兵天将的级别,谁敢来战?
至少,大明朝的一般卫所和正规军是别指望了,至于边军,且拭目以待吧!
不多时,战斗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黄台吉宴请了这次来参战的蒙古盟友,同时宣布了基本的规则和纪律。并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黄台吉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
是的,大凌河之战,因为张弘斌的介入,提前打响了。
第一百章 急袭大凌河
后金缺钱,其实不仅仅是钱,所有的物资他们都缺。
原本辽东尤其是辽东以北的地盘就是地广人稀,那是数百里都未必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荒野地带。后金选择在这里建国,一则这里是女真部落,也就是满人的聚居地,努尔哈赤在这里有群众基础。二则辽东以南都是汉人的地盘,努尔哈赤这个满人根本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尤其他发家的时候靠的仅仅是十数幅铠甲,就相当于用一个棒棒糖,钓一个绿茶。婊一般,还不如直接用rmb实在,500一次,1000通宵……咳,跑题了。
如今的后金,几乎所有的物资都是在大明那里抢掠过来的,这个比例高达60%…75%。剩下10%来自与汉人的正常边境交易,15%…30%来自晋商的走私贸易。
在大明这里,后金抢劫的不仅仅是物资,还有人口。只有大量的掳掠汉人,才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繁华一些,最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汉人奴隶,才能够让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生熟女真部落,放下手中的牧鞭,拿起杀人的弯刀和强弓。
一旦享受过无与伦比的特权,从一个为明天的饭担心的苦哈哈,变成一个满清老爷,那滋味就永远没办法忘记,也绝对不允许再失去。为了维护这个特权,满人们出奇的团结,毕竟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和大明君臣,甚至臣子派系之间的不和不同,团结的后金战斗力自然是更加强大,最重要的是不会有谁会故意拖后腿。大明这边若也能够这样,后金这辈子最多就是一个四流的小番邦,根本翻不起什么风lang。
不管如何,如今的后金,已经成为了边军的一大心病。他们的职责是捍卫边境不被侵略,但是后金强大的战斗力,却是让他们心有余悸,巴不得他们永远都不要南下。可对方自然不可能不南下,故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想办法踞城而守,小心翼翼的应对,至少保证自己的几个关键据点不要落入后金的手中。
今年是崇祯四年,也就是1631年,春节才刚刚过去,来自后金的使者就来到了边军阵地。当然,他不是特意过来的,而是要南下,必须要经过这里而已。
“哦,后金派出使者,想要与我大明和平相处一段时间?若真是这样,那可是天大的好事了!”边军大将祖大寿有那么点兴奋。
若是大明和后金和平相处,那么至少可以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必担心会打仗了。自己这些人,也不必过着担心受怕的日子了。自从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掉,随即袁崇焕又被崇祯杀掉之后,边军就没有好过。
“大帅,若大明和后金和解,只怕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我们未必就是好事啊!”祖大寿的幕僚说到。
“此话何意?”祖大寿有点不高兴。
“既然打不起来了,以皇上的吝啬程度,你觉得他还会lang费大量的辽饷在我们的身上吗?”幕僚激动的说道。
祖大寿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些人,之所以那么热衷呆在这个荒凉危险的地方,其实说穿了就是为了这辽饷啊!每年数百万的辽饷,从中花差花差一番,每个人都可以分到很大一笔的银子。可若是大明和后金打不起来了,那么辽饷必然会被减少,甚至裁撤。换言之,原本每年都可以得到的十数万两银子,转眼就没了。
按照这个思路,大明和后金还真是没办法和平相处,否则这就是对他们这些边军的不负责任。
“那,杀了他?”祖大寿比划了一个手势。
“善!”幕僚想了想,“但若是因此触怒后金,他们南下攻打我们怎么办?”
“那放了他?”祖大寿想了想又问到。
“按照现在的情况,也只能这样了……”幕僚郁闷的说道,不是不想争取最大利益,而是没得选择。
若是大明的军队更强势一些,更善战一些……算了,没那么多要是,事实是大明根本不敢与后金野战这点。若说后金是一伙强盗,那么他们就是一伙十足十的悍匪,凶悍程度连辽东精锐都要忌惮三分……好吧,其实是六分。
使臣在辽军军营休息了一宿,第二天就南下了。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辽军将领们心有不甘,却不得不面对这个无可奈何的事实。最多,在心里安慰自己,这几年不需要担心后金南下了。也罢,过去几年也捞了不少的银子,好不容易和平几年,也可以稍微享受一下了。
带着这样的心情,辽军的戒备自然也松懈了许多。
唯一没有松懈下来的,便是挂帅的孙承宗,这位六十八岁,仅比徐光启小上一岁的老人,此刻正在大凌河一带,按照最初制定的方针,第三次抢筑大凌河城。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据点城池,一旦建立,那么就可以与其他的城池互为犄角,共同抵御后金,而后金南下的难度也会提升到极致。
这个城池前后抢筑过两次,都被后金派人破坏。后金也不是傻瓜,谁会乖乖让大明建造一个让自己举步维艰的据点?再说这城池一天没有建成,明军都处于无防御的状态,野战什么的后金就没有怕过。
“后金要和我们议和?最近是不是太闲了,谁散步的谣言?”孙承宗可不相信什么后金议和的消息。
“回阁老,这使者都已经南下去北直隶了,这还有假啊?”亲信苦笑着说道。
“那我问你,你若是后金的将领,你会允许我在这里建造一座城池?”孙承宗指了指正在修筑的大凌河城。
“应该不会!”亲信也拿捏不准。
“这就对了,这一定有诈,我必须要回去一趟,和那些没脑子的莽夫好好谈谈!”孙承宗实在是放心不下。
没多久,孙承宗就回到了辽军的驻扎地,并且招来祖大寿等人,详细询问了议和的始末。祖大寿哪里敢和这个弃文从武的前阁老摆脸色,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对,非常不对!后金此举只怕是打算迷惑我们,他们的人或许已经开始南下了!”孙承宗也不是一个读书读傻的书呆子,他的军事素养同样很厉害。
“嗨,我说阁老,这使者都南下那么多天了,若有什么动静只怕我们的夜不收早就打探到了。要不这样,我带人过去大凌河城驻守一段时间,给阁老您把把关?”祖大寿见孙承宗不相信,果断示好。
如他所想,后金真的有动静,自己派出去的夜不收早就汇报,如今一切风平lang静,只怕是没什么危险。难得可以表个忠心卖个好,何乐不为?
“也好,但务必要小心,武器装备也带足一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和后金正面交战了!”孙承宗告诫到。
“好嘞!”祖大寿不以为然,但还是按照孙承宗的吩咐准备了一番再出发。
结果,他郁闷了……
才来到大凌河城不到两天,这懒觉还没有好好睡上一个,夜不收就来了消息,后金发动了突袭,兵分两路正在朝着大凌河城杀了过来,最多傍晚就会抵达这里。
祖大寿哭的心思都有了,自己不过是打算卖个人情,怎么就弄假成真,变成了与后金接触战了?
当然,身为一个边军将领,尤其是一名优秀是边军将领,祖大寿没有沮丧,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是第一时间组织人手进行防御,并最大限度的准备防御工事。
作为一个聪明人,或者说作为一个身为边军还能够活到现在的聪明人,他只知道一个法则:逃跑,大明和后金都可以杀死自己;正面和后金搏杀一番,抢几颗首级再逃走,那么就风平lang静了。最关键的是,敌人就要杀到这里,而对方有大量的马匹,而自己这边却没有多少战马,真要逃跑,被追击溃败的可能性很高。
与其如此,还不如据守于此,或许还有转机。
傍晚,后金两路大军来到了大凌河城,并且包围了这座城池。
第一百零一章 朝廷的应对
后金南下,消息很快就通过专门的渠道送到了北直隶。
作为议和的使者,明明是来议和的,但偏偏在议和的过程中发动了攻击,这简直就是对大明的一种藐视。故而这位使者,自然是不可能活下去的。不过别人也不傻,南下之后没多久就绕到返回了辽东,毕竟他的最初目的,其实就是骗过辽东的守军,而不是真的去议和。
至少,现在还不是议和的阶段。
结果,传说中的议和使者迟迟未到,反而是后金南下的消息先一步来到崇祯的御案上。
“各位,后金南下,如今只怕已经包围了大凌河城。大凌河城作为我方重要的要塞,却是不能够再被那群蛮子给破坏掉了!那么,如何打,如何最快的救援大凌河城,各位好好议议,记住大家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毕竟根据孙阁老发回来的情报,如今祖大寿只怕被包围在了大凌河城,我们甚至可能迟了半个时辰,他都会送命。”崇祯难得有了点养气的功夫,平静的拿着战报对众臣说道。
接下来自然是进入垃圾时间,其实这才是崇祯心平气和的关键,毕竟他知道激动也没用,进入这时间一切都完了。
朝廷完全变成了两派,一派是东林党,一派是非东林党。非东林党里面其实也是派系林立,甚至曾经的阉党也在里面,不过为了共同的利益,尤其他们也揣摩到了皇上的意思,故而只要是东林党支持的,他们就无条件反对,势必要和东林党作对到底。
如今东林党的意思,就是可以去救援,但兵在哪里调遣,这粮饷又从哪里调拨?国库没钱了,至少今年的税很多都没有收上来,有意思的是明明有些地方已经恢复了和平,但是之前借口匪患而没办法北运的税赋,居然依然没有补交。
堂堂大明,今年度开春的春赋,居然只收了一百万两银子。而就在去年秋,张弘斌一个西安府就收了一百三十多万两银子的税赋。而这个税赋,还是减免了不少收税项目的情况下才有的数据。
一百万两,别说军用,只说给官员们发点薪水,同时给辽东发辽饷,瞬间就没有了,甚至还有一定的欠款。至于其他的,比如民生、救灾、军工、教育之类的杂项,却是一分钱都没办法投入进去了。对于有了灾情的地方,朝廷甚至只能够让地方官员负责救治安顿。总之一句话,国库没钱,要么就在內帑里面出!
在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的眼里,皇帝的內帑其实是这样的:黄金白银不及日数,堆起来仿佛一坐小山一般。各种奇珍异宝遍布其中,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皇上要败家,把內帑全部花出去买一头狮子玩玩,结果第二天內帑就又补全了。
在皇帝小儿的眼里,自己的內帑真实情况是这样的:皇家经营的项目,监管太监出工不出力,每年的盈利额都在不断的下降,借口还很光明正大,那就是地方匪患,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和购买力。走进內帑,里面空荡荡的,一阵不知道哪里吹来的风经过身边,那是难以言喻的凄凉。
谁也不知道,崇祯皇帝鲜艳的黄袍下面,穿着半旧的衣服。谁也不知道,他每一顿吃的是三菜一汤,而且以素食为主要成分。书房里面蜡烛只点了一根,因为多了lang费钱。皇宫原本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如今却是空了许多,那是因为他必须要出售一些珍藏,才能够换回一笔所谓的‘內帑’。
可是,谁也不知道,所以崇祯苦逼了。
东林党如今的意思就很明确,出战可以,皇帝动用內帑,动用多少派多少兵去。若是嫌麻烦,辽东也有足够的兵力,给他们更换一下装备,尤其多武装一些神机火器,或许就可以了。
非东林党的意思,却是让前去剿匪的卢象昇和洪承畴率兵北上支援大凌河,可以便宜行事适当弥补一下军费问题。非东林党的眼光很毒辣,他们似乎看穿了皇帝不打算花內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