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岐黄大宋 >

第245章

岐黄大宋-第245章

小说: 岐黄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李唐的一名文书见李唐再次起身,忙问道:“李参军,你这又是要往哪里去?”

李唐头也不回地说道:“我要去面见太后,请求出使西夏!”

众人都怔住了,呆呆地看着李唐远去的背影。

李唐入宫是十分方便的,宣佑门的小黄门对他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见他过来,立即过来殷勤问候,一听李唐的来意,飞速报了进去。

孟太后也在第一时间召见了李唐。听得李唐主动请求出使西夏,她是很不赞成的。虽说她和李唐之间只有一夜夫妻,但既然有了一子,那关系自然又是不同,她是真不愿意李唐一去无回。

但李唐的态度十分坚决,孟太后也没有办法,便答应了下来,让李唐半个月后启程,一应事情,她会要求有司尽快安排好。

李唐心下感动。他知道孟太后之所以帮他让他半个月后启程,是考虑到范晓璐临产,她想的是,等范晓璐把孩子生下来再启程。当下,李唐真心诚意地对着孟太后施了一礼,出了皇宫。

孟太后看着李唐远去的背影,心下若有所思,眼神也就迷离了起来,她忽地喃喃地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何而去,你还真是一个情种,为了一个女子,竟然不惜亲身犯险。得了,既是如此,我便干脆成全了你,再送你一件大礼吧!”

※※※※※※※※※※※※※※※※※※※※※※※※※※※※※※※※※※※※※

当天夜里,李唐回到家中,和范晓璐、胡清儿、小竹凳言及此事的时候,三女虽然并不愿意分离,但想起李清照,也都点头答应了。

胡清儿幽幽地说道:“不过,这一次,奴家恐怕无法随官人前往了!”

李唐本就没打算带胡清儿一起走。这次说到底还是有些风险的,胡清儿虽然武功高强,但在李唐心目中,自己的女人都是自己的保护对象,一个个都很羸弱,他自然不愿带着胡清儿一起步入危险之中。

“不能去就不要去了,我现在身边也有不少的武功好手了,若是遇上小事应该足够应付了,若是遇上大事,凭你一人之力,恐也难以扭转乾坤。咦,不对,以往任何事情,你总说要跟着的,这一次为何主动说不能跟着去了呢?”李唐一脸惊诧。

胡清儿的脸立即红了起来。

那边范晓璐白了李唐一眼,道:“真没见过这般迟钝的人,能有什么原因,自然是因为你又要当阿爹了呗!”

李唐先是一愕,随即转向胡清儿:“可是真的?”

胡清儿低着头轻声地说道:“人家只是有点怀疑而已,还没有确定哩!”她是很少用“人家”这种嗲里嗲气的自称的,但这一次却用得十分顺口。

李唐大喜,一把抓住胡清儿的手,道:“既是怀疑,早早告诉官人我便是,何必遮遮掩掩,难道信不过官人我的医术不成?”

胡清儿便垂着头,一言不发了。

过不多久,李唐忽听发出一声怪叫:“不错,不错,我老李家第三代又多了一位了,以后看来是人丁兴旺,指日可待了。”

胡清儿听得李唐确认,心下充满了甜蜜,但头却垂得越发低了。范晓璐和小竹忙在旁边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向胡清儿道起喜来。

第226章 初临平夏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唐出发的日子不是细雨霖霪的早春,倒是个艳阳高照的碗冬,但送别之人倒有不少,只是没人向他奉上一杯薄酒以作辞别。

李唐的几位夫人来了,就连刚刚产下一个男婴的范晓璐也来了;李唐在开封县、开封府的一众同僚也来了;李唐的岳丈胡浪一家和范纯仁、范宏德祖孙二人也来了。

李唐或是低声叮咛,或是拱手高声告辞,直忙活了半个时辰,才从重围之中脱身出来。当他正要打马西行的时候,忽然一眼瞥见远处拱桥之上,正停着一辆马车,那是一辆他极为熟悉的马车了。他能忘记很多事情,但绝难忘记这辆马车以及当初在这车上发生的很多事情。

也巧得很,李唐的头刚刚转过去,那马车的车帘子便被一只皓白的素手掀开了少许,一个,哦,不,两个美艳绝伦的面孔便露了出来。李唐的双目和那两双美眸一对上,那扯着帘子的玉手一抖,那帘子便又掉了下去,很快就将两张如花似玉的面孔遮住了。

正当李唐打算将目光收回的时候,那帘子又被掀开,这回却是掀开了一个更大的口子,李唐一看,眼睛便凝住了,那二女之中,有一个正抱着一个婴孩,抓着那婴孩的小手,向李唐轻轻招摇,似乎是在道别呢!

“老爷,该启程了!”一个声音忽然在李唐的耳边响起,将他从失神之中拉了回来。李唐回头一看,却是刘聪。

这一次,因为路途上充满了变数,十分凶险,李唐对于自己的护卫倒是作了充足的部署。除了那随他同行的官方人员都是皇宫的得力侍卫之外,刘聪等人也作为他的家人身份随行。他的随行人员之中,唯一一个武艺稀松平常,有可能在他本人之下的便是胡多了。胡多自小便有意从军,心中的假想敌,自然是西夏了,这次听得李唐说要前往西夏,他立马吵嚷着要随行。尽管胡浪、李唐等人多方劝阻都是无果,李唐也就只好带上他了。

不过,话说回来。胡多这些日子在胡清儿这个武功高手的悉心指点之下,早非昔日吴下阿蒙了。如今要说他比李唐差多少,也未必了。

“哦!启程吧!”李唐喃喃地说道,眼睛的余光再次往那拱桥上瞟去,却见那马车的帘布已经结结实实地盖上了。

“驾!”随着李唐的一声喝斥,他胯下那早已等得颇为不耐的马儿便迈开四蹄,飞也似的向前飞奔而去。

这一夜,当众人赶到郭桥镇的时候,天色便渐渐暗了下来。好在郭桥镇正好有驿馆,众人便在驿馆里面歇下。

吃过晚饭,到了歇息的时间之后,李唐一个人坐在一个单间的小屋子里,却怎么也睡不着。困扰他的不是别的,而是他面前的一个小小的御书匣。这御书匣的外围,包裹着一层明黄色的绸布,象征着它所包裹的物事的来源:皇家。

李唐临走的时候,孟太后曾经向他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其实,我知道你今次为甚要去西夏。也罢,我便成全了你,给你送上一礼,但愿能帮你达成所愿吧!”接着,她便将这个御书匣交给了李唐。

李唐自然不知道这御书匣里面藏着什么物事,但既然孟太后如此郑重其事地将之交给自己,恐怕也非同小可了。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孟太后说这件物事,竟然和自己此行的目的有关,有可能帮助自己达成所愿。这一句话让李唐心痒不已,他一早就想将这御书匣打开,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何等物事,竟然可能帮助自己找回清照?

“看看就看看吧,反正她也没规定我什么时候打开看这匣子里面的物事!”李唐喃喃自语一句,便伸手打开了那匣子。

匣子里只有一张绢帛,别无他物,那是一封敕书,上面就短短一句话:“惟授开封府司录参军李唐暂摄怀德军节度推官,专阃怀德军事!”

李唐先是大吃一惊,随即渐渐明白了孟太后的苦心,心下一阵苦笑:“哎,你苦心如此,我何以为报?”

其实,以李唐如今开封府司录参军的身份,主政一军自然没有问题,就是一州甚至一府,都完全可以。所以,孟太后授她怀德军节度推官,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照。关键就在于最后的几个字:“专阃怀德军”!

大家都知道,大宋的制度是以文官调兵,武将统兵。也就是说,一个州府的长官,其实也就是一方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李唐既然被授为怀德军节度推官,那怀德军的兵马自然由他专阃。这根本无需絮叨。但孟太后却还是不厌其烦地将他的职权叙述一番,用意就很明显了:“你此次去,只消调兵即可,无需插手地方政务!”

可李唐此次的任务,只是出使刚刚达成和议的西夏而已,不是打仗,何须用兵?李唐略略思忖,便明白了孟太后的意思,她是在向李唐暗示,可以动用敌军的军队来找人!

怀德军乃是西北要塞,因毗邻西夏,一向驻兵甚重,数万的兵马一旦出动,想要找一个人,应该不是难事了。当然,除非这个人真的已经被西夏那边掳走了,或者已然不在人世。

李唐双手轻轻地抚着这柔软滑腻的敕书,心中掀起阵阵波涛。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就算不为自己,只为了孟太后等人的这份情谊,也一定要把李清照找回来!

半个月之后,李唐一行来到了平夏城。

平夏城,是一座修筑至今不足五年的新城。顾名思义,其用途就是用以阻西夏南下的铁骑。两年多以前,在这里曾经发生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大战——平夏城之战。当时,西夏兵在梁太后的亲自率领之下围困平夏城,但被章楶击退,后来他又组织反攻,大挫西夏兵马。这也成为了西夏主动服软求和的根本原因。

应该说,平夏城,是这两年以来,大宋亿万军民心目中一个最为骄傲的地方

第227章 夜半来客

李唐这位临时的节度推官并没有在平夏城多待,只住了一晚上,便领着众人北上,直向西夏境内的韦州而去。!

由于赵煦驾崩之事,不论是大宋还是西夏全国都早已知晓,李唐作为报丧的使者前来,韦州的知州自然没有特别的惊讶之处。

如今的西夏和大宋虽然已经议和,但韦州知州对于大宋的敌意是很明显的。他作为边塞官员,经常目睹两方大军你死我活的拼杀,想要很快就消除对大宋的敌意也不是很现实的。况且,和议这东西在两国素来敌对的国家眼里,是这个世上最不可靠的物事,不管是本方还是对方,一旦有了实力或者机会的话,撕毁和议如同儿戏。

所以,韦州的知州只是在迎接的时候露了一下面,随即便借口公务繁忙,远远地避开了李唐。虽然他也知道李唐的名声,知道李唐如今在大宋是政坛的第一新星,前途不可限量,但他显然并不打算和李唐产生什么交集。

李唐倒也无所谓。他只想着尽快完成了这边的差事,早早回到平夏城,开始寻人大计。至于其他的事情,他根本没有闲心去思度。

这一夜,李唐便在韦州的驿馆住下,由于他在西夏实在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他对西夏人对自己的冷淡也就浑不在意了,这韦州驿馆,他丝毫不将之当做别人的地盘,该做什么便做什么,该说什么便说什么。把那驿丞弄得一阵气苦,最后索性也不来理会这帮子太不把自己当外人的客人了。

李唐和他的这些随从这么胡闹,倒也不是纯粹的胡搅蛮缠。大宋朝廷对于西夏梁太后的死,总觉得极为蹊跷,但不论她是真死还是诈死,直接问是问不出什么来的,只有旁敲侧击地采取一些偏门的办法,作为试探。

若是梁太后还活着,尽管西夏和大宋两国已经达成和议了,西夏也不会甘心受辱于大宋的一个区区使臣。当然,他们直接对李唐等人下手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如今两国至少在名义上还是相安无事的,自然不可能因为一点意气之争坏了大计。但西夏的官员口气强硬一点就在所难免了,甚至有可能和李唐等人争吵起来。

“老妖婆真的挂了?”李唐躺在床上忖道。想到这个可能在增大,李唐沉郁良久的心便感觉一阵轻松,他心中此时真有种想要放声高歌的雀跃之情在不住上涌。但这里毕竟不是自己家的后花园,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冷静,冷静!”李唐暗暗提醒着自己,顺势躺到了床上。

大概兴奋也会使人累的,在床上躺了一阵子,待得那股子兴奋劲过去之后,李唐便觉得一阵困意袭来,他便拖了衣服,钻进了被窝之中。过不多久,他的房里就只剩下微微的鼾声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一阵敲门声响起,李唐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顺口喊道:“谁啊?”

外面传来刘聪的声音:“老爷,西夏的接引官员到了,正在外面求见呢!”

李唐一阵蹊跷,他只是一个报丧的使者而已,从来没有听说过报丧的使者需要所到国派什么接引官员的。更为蹊跷的是,来了就来了吧,还半夜三更的来求见,这厮难道是刚到?刚到的话为什么自己不稍事休息,明天再来求见呢?如果早就到了,白天李唐这一行刚到的时候,又为什么不来求见呢?

李唐揉了揉眼睛,心下变得清明起来,便说道:“这西夏的官场竟是这般不近人情么,这半夜三更的,还要起来会客?”

外面刘聪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李唐会有这样的疑问,立即应道:“他们说是,查知有一些对我大宋不友好的不轨分子恐将对咱们的使团不利,所以特来通告一声。

李唐对于自己的安全其实并不十分在意。他这一队人虽然只有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