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岐黄大宋 >

第166章

岐黄大宋-第166章

小说: 岐黄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她们却不论如何也找不到。

最后,郝夫人只好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冬雪的另外一只鞋子也脱掉弄走,让衙门的人不注意到这个细节。一切安排好了之后,两人又串好了口供,才各自回房歇息。

尽管这一切的做法能瞒得过普通人,但郝夫人却知道,这绝对瞒不过经验丰富的仵作的,所以她以信佛,而仵作身上有秽气为由,阻止仵作进门。当李唐提出自己当仵作的时候,郝夫人略一思忖,觉得李唐作为科考出身的文官,检验尸体这种事情总不会经历过的,更不要说和真正的仵作比了。面对着李唐的压力,她只有选择由李唐亲自作为仵作。

不过,令她颇为意想不到的是,李唐固然是一个很外行的仵作,但就是他这样的外行,都看出了不少的东西。可以想见,若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仵作来了,这个案子恐怕昨天当场就结束了。

听完这事情的原委,众人都是一阵沉默,李唐也是一阵感慨。其实,在这时代的人看来,小菊其实并没有做什么错事,她一直在为维护这时代的女子贞洁而努力。虽然她失手杀了人,但她所杀的却是一个被这时代几乎所有人唾弃的出轨女子。而且,她也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一时头脑发热,出手过重。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她都罪不至死。

李唐漠然半晌,道:“如夫人,既然这一切你都已经招认,那就随我们去吧,你放心,这两天衙门里就会升堂,你有什么要特别说明的话,在牢里仔细想想,升堂之后再说出来,若是有理,我们也会酌情考虑!”

他这话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明显的暗示了。事实上,这也就是大宋的刑律的一个特点——比较宽松。很多时候,人情的因素也会在量刑的时候被认真考虑。前面出过好几次为父报仇或者戕杀恶霸等典型的命案,凶手都被判无罪。小菊这案子,若是她能找好说辞,也不是不可能脱罪的。她现在唯一的阻碍就是郝随的凶手也没有找出来,她也不是全然没有嫌疑。

郝夫人脸上现出恍然之色,忽然说道:“县尊,那么奴家——”

李唐道:“你涉嫌窝藏犯人,并为犯人隐藏犯罪事实,加上还阻碍本官破案,也随本官一起去吧!你和小菊如夫人,就关在一起算了!”他心下却忖道:“你们关在一起,好好谋划一下公堂之下怎么开脱罪责吧!”

由于李清照的关系,李唐对于“元佑党人”以及他们的亲眷总是特别的亲切,尽管他内心里和他们的政治主张并不一样。

第107章 赵煦的狠

当天下午,李唐便带着那封信进宫而去,来到宫门口,小黄门仔细验看了李唐的牌子,便领着李唐进了宫。!转过了七万八绕,两人便来到了赵煦所在的集贤殿门外。

那小黄门进去通禀一下,李唐立即便宣了进门。行过礼后,李唐抬头看了赵煦一眼,心下不由跳了一下,赵煦今天的脸色十分的难看,眉宇间隐含着一种浓烈的戾气。

“爱卿啊!”赵煦开口说道:“郝随的案子,据说已经有了一点进展,如何了?”

赵煦的声音依旧十分的平静,但李唐却听出了这种平静背后隐藏着的急切和怨毒。

李唐心下有些困惑,按理说,这郝随就是个宦官而已,他的死,对于赵煦来说,冲击应该不会这么大才是。赵煦是一个心肠很硬的人,他一般不会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又或者,他的情感本就比一般的人要淡得多。郝随虽然是服侍他从小到大的人,但这样的人他身边还有不少,他岂会因为郝随的死而显得特别激动?

李唐不敢怠慢,便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细细地说了一遍。

赵煦听得十分认真,不住地缓缓点头,直到李唐说完,他才莫名其妙地叹道:“这两个女子,果然是世上的奇女子啊,如今世道,如此维护世道人心的人已经不多了!”

李唐听得目瞪口呆,他根本没想到赵煦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从这时代的人眼光来看,小菊惩罚出墙淫妇,而失手杀人,还是情有可原的,但律法无情,大家也就是这么想想,岂能把这话宣之于口?而赵煦倒好,非但说,而且说得如此直白,丝毫没有加以掩饰的意思,似乎根本没有觉得此言有任何的不妥一般。

接下来,赵煦又让李唐更加吃了一惊,他所说的话越发出格了:“如此两个世间奇女子,郝随实在是配不上啊!”

自古死者为大,何况郝随又是跟随赵煦多年的人,算得上是他的心腹,赵煦如此贬低郝随,实在是让李唐颇为不解。但他毕竟是皇帝,李唐虽然对他的话不以为然,也只好静静地听着。

赵煦又道:“你不是说,在那个莫尔项的房中发现了一封信吗,那封信呢?”

李唐连忙从怀中取出那封信,双手递给赵煦。

赵煦接过信,却并不打开,而是若有深意地望着李唐,道:“爱卿必然是已经看过这封信的了,你对这封信的内容,怎么看?”

李唐心下更加疑惑了,赵煦根本没看信,怎么却似乎知道了信的内容一般,居然还问出这样奇怪的问题。

李唐略略一思忖,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信上的内容,臣以为恐怕难以尽信,这件事情关系重大,还需要慢慢考校才是,臣一时之间,恐怕难以做出判断。”

赵煦却摇摇头,看也不看那封信,直接把那封信往桌子上一扔,道:“李爱卿啊,你这人身上有不少的优点,但有一样缺点,却是致命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李唐连忙说道:“愿闻其详!”

赵煦咬了咬嘴唇,招招手,命李唐走近,才低声说道:“狠辣,你不够狠辣!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讲证据的!事实并不一定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有时候也可以凭着你的一颗心来证明。你想有证据的时候,就要有证据,你不想有证据的时候,就不需要有证据!”

李唐心下顿时打了一个寒颤。他立即明白了赵煦的意思,他是要对简王赵似下手了。对于大臣来说,勾结中官就是一个很重的罪名了,对于亲王来说,这个罪名几乎就相当于谋逆了。赵煦手里握着这封信,就等于握着一个消灭简王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简王勾结中官,意图不轨!

赵煦若是想用这个办法来对付其他兄弟,李唐还能勉强接受,但简王乃是他亲兄弟,唯一的亲兄弟了!赵煦竟然丝毫不愿去考虑事实,就决定了要对付他,这岂能不令人齿冷!而且,赵煦选择的这个时机也太过恰巧了。

如今,因为赵煦公布了自己的病情以及立储的决心,诸王心下难免都生出一丝希望,对于他们来说,简王无疑是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因为他是赵煦的同胞兄弟,赵煦难免对他亲近一些。而赵煦若是将此事公布出来,并选择严惩简王,诸王不但会乐见其成,甚至还会推波助澜。除掉这样一个最大的威胁,谁的机会都会相对增大不少。

因此,赵煦此时要对付简王的话,朝中就只有和简王走得近,希望看见简王继位的人才会反对。

李唐此时是和赵煦目标一致的,都是希望孟皇后腹中的小孩继位,所以对付简王他并不反对。当下他连忙点头道:“陛下圣明,是微臣太过拘泥于小节了。”

赵煦见李唐认错,脸色缓和了一点,他缓缓地站起身来,踱步到大殿的中心,喟然道:“你莫要以为我心中就没有兄弟之情!诚然,正如你此刻心中所想,皇家的人伦是远远不同于一般的人家的,朕和简王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他和之间的关系自然也不可能如一般人家那么密切。但亲兄弟毕竟是亲兄弟。若是其他的兄弟,朕可以不讲证据,甚至是故意歪曲事实来对付他,但是,对于简王,朕却做不到这一点。

你可知道朕为什么根本未看这封信,却已经能猜出这封信的内容?一则,是因为你既然对这封信如此看重,巴巴的跑来交给朕,这信中的内容,自然是非同小可的;二则,其实朕对于郝随这厮勾结简王,意图不轨的事情,早已经知道了,而且,朕也已经知道,他乃是通过莫尔项和简王联系的。所以,你拿到了莫尔项的信,朕自然就猜到了信的内容了!”

李唐有些疑惑地问道:“此时陛下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赵煦脸上现出一丝怨毒之色,李唐见了,才知道今天刚进来的时候,赵煦的脸色为什么那么奇怪,原来他是对郝随不满。

“朕本来想,他服侍朕这么多年,还算尽心尽力,他既然去了,朕也应该有所表示,便有了帮他在他族中过继一人为子,给个小官当当的想法。郝随在宫里是有一个小屋子的,可是没想到,朕让郝随去整理郝随的遗物的时候,居然在里面发现了好几封他和简王之间的往来私信。哼,亏朕一直如此信任他,他竟然敢背叛朕!现在他应该庆幸他死了,要是没死的话,朕会让他想死都死不成!”

李唐有些言不由衷地说道:“陛下英明!臣在想,若是仔细查究郝随的死因,应该能挖出更多的内幕来。所以,臣想——”

赵煦断然摇头道:“朕知道你想什么,你想朕把这个案子交给大理寺或者开封府直接负责审理,是不是?不,朕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了,郝随一定是死在莫尔项的手里,而莫尔项,则是死在简王的手里。理由很简单,朕公布了病情以及选储的消息之后,简王自承是朕的亲兄弟,再也没有必要勾结郝随来谋取皇位了。相反,郝随反倒是成为了他的心病,他担心万一郝随把这件事情泄露了出去,不但会影响到他入主文德殿的美梦,就算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都难以确保了。所以,他一定要杀了郝随。为了杀郝随,他可谓费尽心机,先是买通了郝随信任的莫尔项,让他去勾引郝家的女子,然后命莫尔项杀掉郝随,做出情杀的样子。最后,他又命人杀掉莫尔项,以图灭口。只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的这一切策划得可算完美,可惜莫尔项和郝随都对他早有防范,他却兀自自以为得计,真是蠢得可怜,可笑!”

李唐虽然也曾经产生过赵煦这样的想法,但他却总是觉得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所以,他并不愿意对郝随和莫尔项的死早早做出论断。但赵煦说得这么笃定,李唐即使心下有怀疑,也无法继续深究下去了。再深究下去,如果最终的结论如赵煦所说一样固然是有过无功,就算赵煦说的不对,另有发现,皇帝又怎么可能是错的呢?赵煦所说的,还是对的。

既然不论如何,赵煦所说的都是对的,李唐自然是没有理由继续在这案子上继续纠缠下去了。

想到这里,李唐连忙说道:“陛下见微知著,微臣佩服!”

赵煦回过头来,说道:“这个案子回去之后,立即这么结了吧,不必再深究下去了。还有,那已经进了牢里的那两个女子,审还是要审的,尽量不要定罪吧!”

李唐点头称是。

赵煦见事情已经吩咐完毕,深了个懒腰,道:“今日朕的身子没有感觉异样,就不必检查了,爱卿先回去,这两天把郝家的这件案子处理完了再进宫来吧!”

李唐应诺一声,便辞出了宫外。一路之上,李唐久久难以平静,他越来越觉得赵煦此人实在太过危险,自己一定要想个办法防着他一手,不然的话,被他卖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108章 议罪

早朝。!

由于赵煦公布了自己的病情,朝臣们自然是体谅了不少,若是他不来上朝或者是迟到,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今的赵煦天天都十分的准时,问政殷勤,处理事情绝不拖沓。这比起他亲政的前几年,简直是一个强烈的反差。

在皇帝的带头之下,朝臣们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也是一改以前懒散的作风,一个个穿戴整齐了不少,朝议开始之前,队列也排得十分的好,交头接耳之声更是全然没有。

赵煦早早来到了朝堂之上,看着下面战战兢兢的群臣们,他的脸色如寒冰一般。咳嗽了几声之后,他忽然开口说道:“列位爱卿,朕这几天,一直都在想一个问题!”

整个文德殿内安静异常。大臣们都是凝神屏息地听着赵煦的话,生怕漏过了一个字,因为赵煦如今所说的话,每一个字都很可能会和储君有关。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早一步窥破天机,就好顺着赵煦的意思拥戴下一位储君,这样既可以得到赵煦的赏识,又可以坐拥从龙之功,可谓一举两得。

“这个问题便是,忠,义这两样东西,是不是可以两全。若是不能两全,又要先顾虑哪一方面!诸位爱卿都是博学鸿儒之士,在儒学上的造诣高深,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

群臣面面相觑,皇帝上早朝不谈正事,却谈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实在是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虽然赵煦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大家都是曾经想过的,而且在自己的心目中都有答案,但大家却不敢贸然回答,以免自己的答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