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缘 >

第48章

红楼缘-第48章

小说: 红楼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有心人又哪里不知,此回动的这几家,不过是庆和帝手里的鸡,专门做给人看的。

这里有几层意思:一则这些人家经了几代,都尊享富贵惯了的,却不知经营,子弟虽不成器,但还没到十恶不赦的地步;二则,是为充盈国库;三则,这些人家的先祖都曾随太祖打天下,有功于社稷,重拿轻放,以显示皇家的恩义;再四,也算是给这些人家一个教训,若聪明的,自然从此夹起尾巴做人,约束族中子弟,本本分分的,若不然,再犯事,则是不体上情,辜负皇恩,再要打要杀,皇帝也能名正言顺的行事。

接二连三的没有什么好事,山东的旱情也还没有缓解。后宫里,皇后娘娘带头裁减用度,各内外命妇自然跟随,各家明里都节俭了开支。不管暗里如何,端午都不敢公然玩乐。

老太太预备到大觉寺打平安醮,正好镇国侯府也在这边打醮。听得老太太来了,姬老太太忙打点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过来。

大家厮见过,老太太忙往上让,姬老太太如何肯,只在下首坐下,道:“今儿天这样热,原想着您不来的。”

老太太见她死活不肯,她又是长辈,就不推让,自坐了。听言,笑道:“他们也拦着,只是天长日短的,我成日在家里,也是睡觉,反倒不自在,出来走走,出一身汗,人倒是还有精神了。”

姬老太太颔首,笑道:“正是老太太这话,这人啊,就得多动动。您看那庄户人家的女人,一年上头在地里刨食,没个空闲的时候。可真比起来,咱们这成日里十几二十个丫鬟婆子伺候着,还不如人家硬朗。”

老太太也是连连点头,道:“听说幽州的规矩和我们这边不一样,女孩儿也和男儿一样,照样骑马射箭?”

许是想起做闺女时侯的事,姬老太太面上笑容愈盛,道:“可不是?我做姑娘时,出门都是骑马,又省事又方便。后来到了侯府,事情多了,倒是丢下了。如今到了京里,更是不敢摸了,怕人笑话。”

老话说,入乡随俗。姬老太太既然到了京城,自然得随京城的习惯。老太太不能说好,嗔道:“你也是有了春秋的人,还当年轻呢?可不敢骑马。平日里无事多往院子里去逛逛,也是一样。”

姬老太太点了点头,道:“您老说的在理。”说着,转脸四处看了一眼,“珗儿媳妇呢?她这么个勤快人,今儿怎么也偷懒儿?新媳妇我也没见着,怎么都没来?”

老太太笑道:“怎么没来?两个丫头前几天就惦记着呢,和她们嫂子到后山看花去了。”又说:“别看这两个丫头在人前规规矩矩的,在家里人跟前,也跟个猴儿似的,怎么也坐不住。”

姬老太太也笑起来,道:“还是孩子呢。”

老太太就说:“怎么还是孩子?都要说人家了,还是孩子呢?等明儿做了人家的媳妇,还这样儿,不是叫人笑话?”

姬老太太笑问道:“都有人家了?”

老人家就爱听这个,说到两个孙女的将来,老太太十分高兴,笑道:“珺儿定了她姨妈家的孩子,就是黛儿还没有着落。”

四月中旬底,两家就过了大礼。

听言,姬老太太面上的笑容就更深了,颔首道:“这是好事,知根知底的,总比外面不知根底的人家好。”

老太太也是点头,道:“说起来,那孩子也是在眼前长大的。”

老太太从前不出门,连本家的子孙都不见,何况亲戚家里的。这里指的自然不是老太太,而是赵太太。

姬老太太并不知老太太从前的事儿,就以为是蒋文常随蒋太太去林家,老太太见得多,就说:“您福气大,等把这两件大事了了,擎等着享福就是了。”

老太太边笑边点头,道:“我啊,早就在享福了。”

姬老太太听不明白,但也聪明地没有问,愣了愣,就笑着说:“谁有您老这样的福气。”又问赵太太。

老太太道:“姨太太请她家去吃酒了。”

姬老太太就说:“我说呢,她要是在家里,必定在您跟前伺候着。”

正说着,外面隐隐传来说笑声,接着就有婆子高声回话:“大奶奶二奶奶姑娘们回来了。”

姬老太太转过头去,笑道:“这说着她们,她们就来了。”

姬老太太走后,老太太从头到尾想了一回姬老太太说的话,觉着姬老太太似乎有求聘的意思,又不像。想一回,未免就想起当日北静王太妃说的话。再想到林珺的终身是定了,确实不需要她操心,黛玉今年也足十四了,却还没有定下来,不由地就着急起来。

想着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和林海商量一下,下山时,却不见林海,就问林琰,道:“你爹呢?”

林琰扶着老太太上轿,一面说:“才张叔来了,说宫里传爹觐见,爹先回去了,教我们好生服侍老太太。”

听言,老太太停住脚,就站在轿子前,扭过头来,看着林琰,眉头微蹙,欲言又止。

这一向发生的事太多,听到“进宫”二字,老太太不自觉地就往坏处想,料着是又出了什么事故。但年纪大的人,心就更软了,宁可日子清苦些儿,只要天下太太平平的,想到有人受苦,就不忍问出口。

林琰亲自挑了轿帘,道:“老太太放心,许是叫爹去讲书呢。”

老太太点了点头,表示听进去了,面上的忧色却不减。林琰看着,也不知从何劝起。

他不是没问过张有才,但张有才也不知情。他心里也觉着是出了事,而且他以为,不是山东,就是福建。

果真是出了事,下午福建的战报传回来,南安郡王大败,连自己也被倭人所擒。

庆和帝当时就摔了手里的茶碗。

最让庆和帝生气的,不是他打了败仗,而是他被俘。堂堂天朝上国的王爷,被边陲小国俘虏,这是多大的耻辱。

林海这一进宫,又是一夜未归。

62第六十二章

迎春六月初二出阁。

两人虽是嫡亲的姑舅表姊妹;然并无多少情义;但总算认识一场;又是亲戚,黛玉也格外体谅她的不易。于今她有了人家,自然为她高兴;就想着亲手做一样东西送她,也是她的心意。遂放下替林珺做的嫁妆,转而挑了一副榴开百子的图;预备绣一副座屏。

林珺见她做的可爱;心里喜爱;想照着另画一个样子做插屏;与黛玉商量。黛玉低着头做活计,听言,不答,反而笑着问她,道:“今儿觉着这个好,明儿瞧着那个好。你也不思量思量,你就一个人,做不做得了?依我说,先拣要紧的做,那些一时用不着的,留着以后再做。或许,以后还有更好的,你又不肯做了呢。”

黛玉话还没说完,林珺就起身作势往外走,一边说:“到底你是姐姐还是我是姐姐?你再说,我可走了。”

红绡忙上前拉住她,仍旧把她按回椅子里,一边劝道:“说笑是说笑,怎么还当了真。”

林珺也不是真心要走,原是要黛玉服软。红绡一拦,她就住了脚,拿眼瞧黛玉。偏那一个一句话留的话也没有,脸上就有些下不来,愤愤地把纸笔往旁边一推,道:“我不画了,总行了罢。”又嘟嘟嚷嚷小声说:“哪里有多少?”

她这样孩子气,连露珠和红绡几个丫鬟都忍不住掩嘴而笑。

林珺再一回想,自己也不好意思,就只管低着头做活计。众人见她耳根子都红了,怕她恼羞成怒,遂都低头做活计。

一时屋里鸦雀无声,只听得西洋钟“咔咔”的声响和屋外蝉鸣。

忽而“当”的一声响,林珺立时抬起头来,一边扭头往博古架上瞧,一边问露珠,道:“什么时辰了?”又要茶。

正闹着,厨房里送了点心过来,两个索性起身歇息。

林珺正对着黛玉的绣架,顺嘴问道:“我看你这个只怕有点赶,”说到这里,顿了顿,才问:“怎么这样赶?”说的是迎春的婚期。

但凡讲究些儿的人家,从两家议婚到大婚,总要两三年。但迎春与孙绍组的婚事,从提起这个话到迎娶,前前后后,不过几个月。

黛玉问过卢慧娴,也使人打听过,对孙家的事知之甚详。当时听了,心里就觉着不合适。但凡有点心的,怎么会把女儿许给这样的人?迎春虽是庶出,到底是侯门之后,宫妃之妹,怎么也不该许人做继室。这且不说,若是男方人才出众也就罢了,偏那孙绍组素来名声不好。

这事好说不好听,又事关贾家的颜面,黛玉不好说,道:“许是有什么缘故,我也不知道。”

迎春的婚事订得仓促,婚期也仓促,想也知道里面怕是有些龌蹉。贾家到底是黛玉的外祖家,贾家没有脸面,她脸上也不好看。问出口,林珺也正自后悔。黛玉避而不答,她就也松了一口气。“你说,前儿镇国侯府老太太拉着你说了半日话,是为什么?”她一边说,一边觑着黛玉笑。

黛玉猜着不是好话,说:“我怎么知道。”只管夹了点心吃。

林珺伸手去拦她的筷子,笑道:“你别给我装憨。”

她这样说,黛玉就有些明白了,顿时双颊飞红。怕林珺看见笑话,忙扭过头看向窗外,装作不懂,说:“我装什么,实在是不知你说的什么。”

不管是北静郡王还是镇国侯,林海都不满意。嫁女儿不比娶媳妇,嫁去了别人家里,就是别人家里的人了,受了什么委屈,他就是能管,也不好狠管。就如老太太说的,门第高了恐怕人家家里规矩大,门第低了又恐怕委屈了她。不论是北静王府还是镇国侯府,与他们家,门第也都相当,难得的是家里人事简单,水溶和罗长平也是少有的俊才。但世事往往如此,有好就有不好。

纵观各朝各代,有几个异姓王能善始善终?也是本朝太祖太宗格外念旧情,也是水家忠心耿耿,这才有如今的富贵太平日子。往后如何,这会子却说不好。

罗长平虽进了京,但庆和帝并没有夺他的兵权。与富贵闲人的北静王来说,镇国侯府更不可取。何况,镇国侯历来子嗣众多,但安荣一生的少。也正是因此,罗家子孙一但成年,屋里伺候的人就不断,并不在意嫡庶,只要是儿子,都一样爱重,唯恐他日马革裹尸没了摔盆的人。

若要在水溶和罗长平中间选,林海倒是更中意水溶些儿。但罗长平毕竟是老太太的侄孙,只怕老太太更中意罗长平。他不好直言,反而问老太太,道:“不知老太太怎么看?”

老太太失笑,道:“我问你,你倒问起我来。”说着,略沉吟会子,方才接着说:“要我说,两个孩子都是好的。别的倒在其次,主要是两个孩子好。这样的年纪,承了爵位,在我一个孤老婆子跟前,也规规矩矩的。”

撇开别的,无论是水溶还是罗长平,他们这个年纪,又处在高位的,能像他们这样谦逊知礼的并不多见。

林海微笑颔首,表示赞同,听老太太往下说。却见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变淡,浮上了一丝犹豫。迟疑了一下,方才说:“好是好,只是他们家里子嗣单薄了些儿。”

黛玉自打出生,身子骨就单薄。虽说如今养好了,但子嗣上只怕不会太盛。但就北静王府和镇国侯府而言,只怕更希望多子多福。既然主母不能生,难免就要纳妾。在别人家里,这样的事,本是寻常。但黛玉一直看到的都是父母恩爱兄嫂举案齐眉,只怕受不得这样的委屈。

说着,老太太摇了摇头,笑道:“我们急什么,该他们着急才是。原是怕你不知道,告诉你一声,省得别人问你,你还不知道。”又嗔怪道:“你也多留些心,有好的孩子也多瞧瞧,黛儿也不小了。”

林海何尝没有留意,只是往日看着好的,欲要配给黛玉时,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过是一个寻常做爹的心。心思被道破,林海有些尴尬,讪讪应了一个是。

老太太看着,又好气又好笑,道:“你别口头答应得好,要搁在心里。”林海脸上再挂不住,连连点头。

知道他也不是不疼女儿,正是因着疼,才左看不中,右不合适。只怕皇家的皇子皇孙,也入不得他的眼。今儿的话已经说得重了,林海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定然会听进去。便转过话题,道:“湘莲来信了没?”

福建打了败仗,又丢了厦门的事,老太太还不知道。不然,还不定怎么担心呢。从得到倭寇入侵的事,已经送了六七封信去了,直到今儿,柳湘莲那边还没有任何回音。上月,他又派了几个机灵的小厮去了福建,只是还没有信回来。林海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昼夜担着心,却不敢教老太太听到一丝半点儿。闻言,面上丝毫不露出半分,道:“那边这会子正乱着,信难出来,我们的信也递不进去。您老不用担心,湘莲他们不在福州,料想与他们不相干。我已经打发人过去了,想必过几天就该有信了。”

老太太不知林海说的是不是实话,但也只能信。若是柳湘莲一家出了事,林海还能总瞒着?既然他这样说,想来确实是不知道。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