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磐贫苏爬皆诠褚榛嶂械谋缏酆吞岚浮9裾u和国民赋予给了国民议会权力,国民议会的决议是在法律的规则下行事的。只有这样才能不破坏“规则”,并引导后续国内的政治以法律为框架来玩,而不是像以前军阀混战那般。
何俊才记得当年袁世凯和国民党控制的国民议会曾经也遭遇了同样的危机。当议长宋教仁被刺杀后,凶手很快被抓获。大部分国民议会议员以及国民党元老黄兴等赞同以法律来审查罪犯,而孙中山则坚持“二次革命”,以武装力量来逼迫可能的幕后主使人袁世凯。这最终使得袁世凯跟国民议会翻脸,解散了议会,恢复了帝制,中国重新回到了军阀割据、内战的时代,并在日本等列强伸出的橄榄枝下不断被蚕食。
当时原本是中国很好的一个建立权力分散的稳固政治体制的时期。袁世凯为总统,而反对党国民党则控制了议会,是一种很好的制衡,况且当时袁世凯的政fu中其实有不少留洋归来的大学者和精英,这本是中国一个腾飞的机会。如果依靠法律来办事的话就可以避免后续双方撕破脸,而民众就不会遭到那么大的责难。可惜的是,孙中山最终用自己的“权威”压制了反对意见,进行了“二次革命”,断送了这一大好的时机。
后世很多人,无论是大陆的还是港台的,分析其这个事件的时候都唏嘘半天。甚至有一些人怀疑当初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到底是不是袁世凯,还是因为国民党中的党争原因。历史已经久远,到那个时候已经无据可循,只有众多的猜测和推断,但是无论怎样,中国从此就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现在,1944年的仲夏,中国再次面临一个选择。而这一次,很幸运的是有着丰富历史经验的何俊才来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空军的隐忍使得法律得到了执行。这对于推行中国的民主和法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时间将证明一切,这两天发生的一切被后世许多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穷尽其一生精力进行研究和论证,并给予了何俊才此举极高的评价。
戴笠的通电一出,何俊才立即进行了回应,称空军将维护国内的和平和安定,不会将枪口对准自己人,何俊才拥护国民议会的决定,赞成通过法律的办法审查这次合同,并惩罚有罪之人。当晚,重庆的局势就回归了正常,空军在市内的机构开始了重新的运作。
而从昨天早上到今天晚上的这两天时间中,国民政fu和军委会均保持着缄默,其态度让各方势力难以琢磨。蒋介石则将自己的行动限制在南京总统府内,原定的一些参观和会见计划也取消了。这两天中,何俊才没有主动给蒋介石发去电报,而蒋介石也并没有关心何俊才所处的情景,两人之间的间隙似乎越来越大了。
……
第二卷风起云涌 第三百八十章 宪政提案
第三百八十章 宪政提案
这一夜,戴笠是如果过的没有人知道,他将所有的仆人全部赶了出去,一个人呆在别墅中。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在别动队的保护下乘坐汽车来到了珊瑚坝机场。珊瑚坝是位于渝中区和南岸区之间长江中的一块冲积沙洲,这也是唯一的一个不受空军管辖的民用机场,军统购买了几架飞机作为联络用。戴笠一来是不屑乘坐中国航空公司的客机,而来也不敢借用空军的飞机,毕竟他刚刚跟空军翻脸完。
飞机在十一点起飞,下午三点飞抵南京上空,南京下着小雨,正在飞机盘旋准备降落的时候,它突然发生了爆炸。爆炸的威力使得这个飞机断成两截,并坠落于南京江宁板桥镇戴山。空中的爆炸被许多人看见,附近的村民赶紧向爆炸地点跑去。
蒋介石很快获悉了戴笠的失踪,他立即命令在南京的各个单位盘人寻找。等军统的人来到戴山坠机地点的时候,戴笠等人的尸体已经被清理了出来,并盖上了白布,通过种种证据显示,其中一个身材中等但是已经全部烧焦的尸体正是戴笠。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军统人员立即通知了蒋介石。戴笠飞机失事的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遍大江南北,何俊才是在浮空基地中获知这条消息的。
他眉头紧锁,想不到戴笠会飞机失事,这无疑对空军是不利的,他很怀疑这件事情不简单。因为戴笠按照国民议会的决议赴南京参加听证会,结果他乘坐的飞机在南京上空被炸毁,这很容易让人将矛头对准戴笠前两天刚刚得罪过的空军。毕竟神通广大的空军要对一架空中的飞机动手,有太多的方法可以选择。何俊才一来怀疑这是蒋介石丢车保帅的手段,还能给空军抹黑,二来则怀疑是不是空军内部有人对冷处理军统袭击的事件抱有不满,于是私下对戴笠动手。总之,戴笠之死却将空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没有人喜欢暗杀的。
果然第二天,各大报纸和电台就报道了这个消息,戴笠的死讯变得尽人皆知。戴笠很算上是一号人物,从上海发家,逐渐变为蒋介石最为倚重的特务头子。他死后,各界的名人纷纷在报纸上发表对其的评价,这些评论毁誉参半。戴笠的军统暗杀和搜捕了不少存异见者,这一方面人民党是最大的受害者,对其猛烈地摈击是很自然的。而另外一方面,戴笠在日军占领期间也干过不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他的军统在敌后收集情报、惩处间谍、刺杀日本人方面做了不少贡献。曾经有一段时间,军统和日军特高科打得不亦乐乎,很是搞出了几个大案子来。
章士钊送去的挽联最能体现出对戴笠评价的双面性:“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
刚刚跟空军杠上就飞机失事了,很多人都不认为这是一件简单的坠机事件,而且初步的调查显示飞机发生了大爆炸,因此很多人的心中就将这件事情跟空军挂起了钩了。虽然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空军此举因属于报复军统的行为,因为毕竟空军士兵在这两天空军的行动中折损了数十人,但是仍然有一些人认为空军此举是破坏国民议会的决议。因为戴笠之所以前往南京,是按照国民议会的要求去参加听证会的,而且戴笠也按照国民议会的要求停止了对空军的敌对行动。这一次戴笠飞机失事,果然将空军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世人都在关注何俊才到底对此事件作何解释,而当晚,何俊才就给出了答案。他来到歌乐山梅公馆中军统为戴笠搭建的临时祭奠场所,献上了花圈。在挽联上何俊才高度评价了戴笠的功绩。随后在门口,他接受了数个报社记者的采访,表达了对戴笠先生的敬佩。谈及之前双方的冲突,何俊才则一笑而过,在最后何俊才告诉几个记者,他本人正在推动国民议会成立一个专门的调查组,调查这一起暗杀戴笠先生的事件。这是对光复中国功臣的袭击。
何俊才的表态第二天被《大公报》头版头条刊登出来,这很大程度上平息了民众对空军的口诛笔伐。而国民议会真的就通过了一个议案,成立了调查组,专门调查戴笠的死因。
三天后,调查就有了重大的进展。原来是军统内部人在戴笠的飞机上安放的炸弹。日本人从大陆撤退后,那些曾经服务于他们的汉奸和叛徒依次被审理,而戴笠在审案的过程中掌握了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曾叛变投日,向日军间谍川岛芳子透露了不少军统的内部消息。日军撤退后,由于川岛芳子很快被审讯并枪毙,马汉三的事情并未暴露,他仍在军统工作,爬到军统局布置处处长、北平民政局局长的高位。马汉三知道以戴笠的精明,早晚会东窗事发,所以一直预谋逃亡国外。而戴笠查他的消息也很快通过马汉三在军统的内线被透露给他,所以在戴笠上飞机之前,马汉三的心腹刘玉珠借口登机检查“安全”,预放一颗高爆力定时炸弹。戴笠飞机就要降落的时候,炸弹爆炸了,而戴笠本人也命陨南京上空。
调查组随后在国民议会中公布了调查结果,一部分内容也通过报纸对全国民众进行了披露。笼罩在空军身上的阴云终于消散了。何俊才长处了一口气,虽然他知道历史上戴笠以几乎同样的原因在1946年被炸死,但是不知道这一次是否有其他的隐情,比如背后那位蒋先生的栽赃。不过在何俊才历史知识的帮助下,查案倒是非常地快,马汉三和刘玉珠很快承认了罪状,甚至是在军统派出的联合审查员的面前承认的。而后来搜出来的一系列物证和对失事飞机的勘察也证明了这个结论。不过嘛,也许马汉三只是被人当枪使了也不一定,想要戴笠死的人不在少数,想要泼脏水给空军的人也不在少数。好在快速的审理和公布使得那些潜在的别有用心的人没有使上劲。
…………………………………
军统和空军冲突的事情渐渐平息了下来,戴笠坠机身亡后毛人凤接收了军统的工作,而军统本身的势力和影响则大损,毛人凤有得忙的了。
在这一次事件中得益最大的就是国民议会,两个议案的成功响应大大提升了国民议会的权威性,无论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军统组织,还是对光复全国居功至伟的空军都遵从国民议会的决议,这是的国民议会以后的威望大大增加了。
痛定思痛,在军统和空军的冲突平息下来后,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反思中国目前的局势。为什么在日本人退出中国之后中国人要自己乱起来,为什么面对日本人能拧成一股绳,而没有外辱地存在却造成窝里斗的情况呢?这些事情在随后几天由国民议员们激烈地讨论。国民党的议员提出军队国家化的问题,认为只有将那些杂牌的,私人的军队全部收归国家之后,才能彻底解决动荡和军阀混战的问题。
第二天,人民党的《新华日报》发出了社论称:“我们完全赞成军队国家化与废止私人拥有军队,这两件事的共同前提还是国家民主化。”于是争论的焦点很快从军队国家化的问题转为了对国家民主化的问题。实施“宪政”被提到了历史日程之上。
现在国民政fu处于训政和宪政的过渡阶段,从1943年起,国民政fu控制的区域陆续成立了地方议会,监督当地政fu的执政。但是国民议会和国民政fu并未彻底形成这种机制。张澜在议会中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演,从各个方面论证当今的中国已经具备宪政之条件,呼吁国民政fu立即按照当初规定的军政、训政、宪政的步伐实施彻底的宪政,为中国的民主政治迈出关键的一步。
8月底,经过多轮讨论,一份名为《提请国民政fu实施宪政之提案》正式被递交国民议会讨论,在这个提案中,要求国民政fu立即结束训政,颁布宪法,赋予国民议会权力,以保证国民享受一切民主国家国民在平时应享受的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现行法令当依此原则,分别予以废止或修正。尤其明确规定了取消特务机关,严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机关有拘捕、审讯和处罚国民之权。
很自然地,这份议案掀开了一个关键的“盖子”,不但是在国民议会中,而且是在整个中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份由民盟和人民党等联合推出的提案自然受到了国民党的反对,一些议员分别表示民众的民主意识尚未培训到位,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申报》等也纷纷帮助造势。不过《新华日报》、《大公报》等报纸却列举出各个地方议会的案例,以说明宪政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一件事情。
第三天,也就是9月3日,一条重要的消息再次将这个提案弄得全国皆知。空军司令何俊才宣布完全赞同提案的内容,且承诺在实施宪政后将空军军权叫给国民议会选举出来的总统,实现空军的国家化。
……
第二卷风起云涌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中华联邦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中华联邦
何俊才这一声明通过《大公报》传遍了各个省,再次点燃了全国的“宪政”激情。各地方议会议员、名绅、企业家和国民议会议员纷纷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国民党议员在国民议会中占了半数议席,但是在舆论上,却是支持“宪政”的论调占了绝对的上风,任何的维护现有训政体系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
蒋介石并没有在南京总统府中办公,而是返回了宁波奉化老家。既然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蒋介石也就理所当然地要回乡祭祖,然后他就顺势在这里休息,并度过南京酷热的夏天,这里成为了他的另一处行宫。此时此刻他正端坐在为母亲修建的半山庙宇之中,微闭着双眼,凝神思考当前的局势。山风吹拂过松林送来阵阵松涛声,而稍远处的瀑布则传来阵阵的水声,让蒋介石的心难以平静下来。
当占领台湾后,蒋介石还在规划什么时候去泰山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