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338章

生于望族-第338章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是……”文怡想了想,明白了,“你是担心苏太太会出事?我也曾担心过苏大人被调任青州按察使,说不定会被郑王所制,但后来又想到,郑王既然与东平王府有联系,苏大人身为东平王爷的连襟,自然是平安无事的。”

柳东行叹了口气:“我担心的不是他们的平安,而是怕苏姑父会一时糊涂,倒向东平王府那边去了,将来王府事败,他们一家也逃不脱罪责”

文怡吃了一惊:“怎么可能?我从前见过苏太太,观她言谈举止,并非此等短视之人,而苏家一对儿女的教养也是极出色的,有这样的儿女,苏大人又怎会投靠东平王府,行那不轨之事呢?”

柳东行叹道:“若有意起事的只有郑王一家,哪怕再添上康王府,我也不担心苏姑父会犯糊涂,但如今东平王府也参与进去,就难说了。苏姑父与东平王绝不仅仅是连襟的关系而已他已故的长兄原是今上做皇子时的伴读,与今上一道出外游玩时,时常带上各自的幼弟同行,因此东平王与苏姑父称得上是总角之交。只是后来苏家长子因病早逝,两人便断了联系,直到苏姑父考中进士,入京为官,才重新来往。我小姑母与苏姑父的亲事,就是东平王与王妃做的媒。后来为了避嫌,苏姑父很少与东平王见面了,可是两人的私交却是极好的”

文怡皱了皱眉:“你是担心……苏大人会因为他与王爷的私谊,参与到这件秘事中去?”

柳东行点点头:“就是因为担心苏姑父立场不明,我连写封信去试探都不敢。若苏姑父真的这么做了,小姑母是不会拦着的,他们夫妻恩爱,儿女双全,我又不能拆散他们一家。可如今太子殿下早就成竹在胸,藩王们根本不可能成功,一朝事泄,那些宗室贵胄们自然是能保得性命,苏家却危险了”他叹了口气,“小姑母待我不薄。我父母去世时,她还待字闺中,每每遇到二婶对我喝斥打骂,必会前来阻拦。她嫁人后,遇到年节,也会给我送东西来,都是上好的衣物鞋袜、笔墨纸砚,二婶从不给我置办新衣,若没有小姑母送来的东西,我出门连件体面的衣裳都没有呢后来我去康城读书,也是小姑母送了些极好的文房用具给我,不是让我使的,却是让我去拜见先生们时走礼用的。托这些礼的福,我去书院头两年,颇得先生们的青眼,功课又好,日子真是再舒心不过了。”他降低了声音:“若不是我考了童生后,老家来了信,强命先生们不许让我继续再考,我还以为自己会一直舒心下去……”

文怡握了握他的手,他抬起头来笑笑:“没事,那都过去了,我已经不放在心上,只是小姑母的爱护我是不能忘的。不管苏姑父在这件事上的决定如何,我都希望能拉小姑母一把。”

文怡想了想:“你一路大张旗鼓,是想光明正大地借口探亲,前去青州看望苏太太?这样既不会引起外人疑心,也能暗中试探苏大人的用意。虽说苏大人心意不明,但以苏太太对你的多年爱护,即便是有所隐瞒,也不会泄露你的用意。”

“只要不打草惊蛇就好。”柳东行道,“我可以借口说从二叔那里得到了风声,担心小姑母的安危,因此前来相探。至于太子殿下的用意,我是不会透露半分的,连我此番任职,也会推说是几位大将军有意提携。”他看向文怡,手反握住她的:“我此番行事,一是为了瞒郑王府,二是为了不引起太子殿下的疑心。你不知实情,就只当是走亲戚见长辈,反倒比知道要好些。我并不是有意瞒你的,只是不希望你担心。”

文怡抿抿嘴:“你本就不该瞒我,若是公事,又或是事涉通政司机密,你不告诉我是理所当然,但既然是关系到咱们自己的亲人,我知道了,也可以配合你行事。你我本是夫妻,自当同进同退,我知道自己不如你聪明,但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也希望能帮上你的忙。你不必担心我会泄露口风,事情轻重,我心里有数。”

柳东行面有惭色:“别说了,娘子,是我错了,我本该相信你才是。”

文怡微微一笑,便把这件事抹过去了,夫妻俩开始商量到了青州地界后要如何行事,给苏家送什么样的礼,又如何向苏家人探听口风等等,甚至连进入青州后有可能受到郑王府势力的监控,也商量了对应之策。

郑王尚未起事,而柳东行是领旨前往康南赴任的当朝武官,哪怕明知道将来是要与自己为敌的,郑王也不敢扣人,更何况,柳东行一路张扬,行踪人尽皆知,想要做手脚,也瞒不住人。柳东行赌郑王不敢对自己不利。

而文怡则提出,青州现任布政使林大人,其女林玫儿原是自己在路王府认得的手帕交,可以借口探访旧友,看一看林家的情形。当初罗明敏与蒋瑶都曾提过,郑王密谋不轨,青州锦南境内的所有通政司密探都没有传出消息,而青州府衙更是被控制住了,那么身为青州藩台的林大人同样不可能置身事外。林大人在京城时,能与路王交好却不见疑于君王,甚至颇受宠信,可见其性情为人,有可能没被郑王拉拢过去,若是老天垂青,说不定能从他那里打听些消息,甚至更进一步,为通政司再添一份助力。

三天后,柳东行与文怡便进入了青州府的范围,借口整休,下榻青州驿站。他们一路都没有瞒人,大张旗鼓,青州府内的有心人自然也在第一时间内收到了消息。

就在文怡打听到青州布政使林家的小姐已在两个月前匆匆出嫁,而布政使大人本身也忽发急病,卧于家中,多日不曾上衙办差时,来自苏家的帖子也被送到了柳东行手中。苏太太请他们夫妻即日过府赴宴,她要为娘家侄儿侄媳妇接风洗尘。

文怡看了柳东行一眼,后者眼神晦暗不明:“舒平从驿卒那里打听到,按察使司衙门自从新长官上任以来,一直行事如常,虽然苏臬台曾经因小病小痛告过假,但并没有耽误过衙门里的差事,与郑王府也一直有往来。”

柳东行的心情有些沉重,如果说苏姑父真的倒向了东平王府那边,他要如何将小姑母救出来?

文怡沉住气,握了握他的手:“实情到底如何,今晚一见便知。你先别着急,会有办法的。”

柳东行神色渐渐放缓,反握住她的手,露出了微笑:“你说得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三百五十五章意外礼物

文怡扶着柳东行的手,走下马车,看着前方的青州府按察使司大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柳东行沉声嘱咐:“别慌,我们不过是来走亲戚拜见长辈而已,镇定一点,就当什么都不知道,拉拉家常,说些京城或恒安的小道消息,讨讨小姑母的欢喜,跟表弟表妹们玩笑几句,把时间打发过去就行了。探口风的事就交给我。”

文怡只觉得自己心跳得有些快,压低了声音:“相公千万不要冒险,若是苏姑父口风不好,你就别再提那些话了”

柳东行笑笑:“安心吧,这活我又不是头一回干了,不会出错的。”顿了顿,“若是小姑母送些什么东西给我们,哪怕是贵重些的,你只管收下,说些好话,别让小姑母难做。”

文怡点点头:“我知道了。”这里是青州,是郑王府的地盘,若是他们想通过苏家收买柳东行,柳东行态度太过强硬,容易吃亏,倒不如顺水推舟,离了这地儿再说。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

只是文怡觉得,如果苏太太是被迫这么做,倒还罢了,若是主动出面拉拢柳东行,那么即使她对这位长辈多有好感,也会把对方视作柳四太爷一般的人物。她做妻子的,自然是以丈夫的安全为重。

舒平前去通报了,大门里的人也很快上报主人,苏太太带着丫头婆子,红着眼圈迎出二门来。文怡发现她比五年前见面时衰老了许多,不但发间已经夹杂了不少银丝,面容身形都消瘦了,精神也不如那时好,心里不由得一顿。

柳东行已经有些哽咽了,忙拉着文怡上前拜倒,流泪道:“小姑母,几年不见,您怎的消减如斯?”

苏太太忙扶他们起来,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端详了柳东行一番,又去看文怡,方才含泪道:“老了,自然不如年轻的时候精神,你几年没见我,才觉得我消减得厉害,我自己倒不觉得。”接着仿佛对这个话题毫不在意似地,看着小两口微笑道:“好,好,看见你们一对佳儿佳妇,小姑姑心里着实高兴。当年行哥儿还是个路都走不稳当的小娃娃,眼巴巴儿地跟在我后面向我讨糖吃,今日已经长成七尺男儿,成家立业,出人头地了……”说着又流下了眼泪。

柳东行心一暖,忙道:“小姑姑,侄儿如今长成大人了,有出息了,您不是该高兴才是么?为何要哭呢?”

苏太太破啼为笑:“你说得对,我不哭,我该高兴才是。”用帕子擦去眼泪,又拉起文怡的手:“你小时候就是个极稳重极聪慧的孩子,我一见你就喜欢了,没想到你会成了我的侄媳妇,当初收到行哥儿的信时,我真是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还是文怡头一回得到婆家长辈的赞许,便是来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不由得一时红了脸。柳东行乐呵呵地道:“小姑姑,咱们进屋去说话吧,外头风大。”

苏太太这才醒过神来,笑道:“瞧我,一见了你们就欢喜得傻了,居然叫你们在北风里陪我站了这么久,快,快进屋去坐。”又吩咐身边的人:“快去前头衙门里请老爷回来,就说我娘家大侄儿过来了。”

那人顿了一顿,又拿眼珠子往柳东行与文怡身上瞄了几瞄,方才领命去了。她出二门时,与守在那里的一个婆子交换了一个眼色,那婆子点了点头。

文怡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只觉得无比古怪。这几个人,瞧着可不像是安分守己的奴仆,主母有令,居然还要犹豫过后方才应声,但观苏太太行事,仿佛习以为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柳东行不是说过,苏姑父夫妻恩爱么?

文怡心中生出疑惑,柳东行又怎会毫无所动?他甚至留意到,方才那领命而去的仆妇穿着打扮不似寻常婆子,而且双手布满老茧,粗大而有力,哪里是个养尊处优的内宅体面婆子模样?分明是个拳脚功夫的好手小姑母身边又怎会留这种人侍候?而守二门的婆子,外表看上去不起眼,事实上目光警惕,绝非常人。联系到这青州是郑王府的根基,而郑王又筹谋已久,他心里已经有了个想法。

他们一行人齐齐往里走,因是自家人,苏太太便笑呵呵地带他们直接入了内院,便命人在上房摆两桌酒席,以屏风相隔,但两席相隔不远,说话极为方便。

丫头婆子们还在忙着布置席面,苏大人已得了消息赶过来了,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身上穿着半旧锦袍,接受了柳东行与文怡的见礼后,便很平淡地对后者说:“几年不见,你做的事我都听说了,虽然不能走文举正途入仕,有些可惜,但你能识得大体,为国尽忠,也是好事。”

柳东行在这位姑父面前似乎有些拘谨,恭敬地束手低头答道:“东行不敢忘记姑父当年的教诲,个人义愤不过是小节,为国为民方是正道。”

“好。”苏大人点了点头,便坐下了,“坐吧,难得你来,陪我喝一杯。”

柳东行拘谨地坐下了,文怡隔着屏风,有些担心。

苏太太笑着拉她坐下:“来,咱们娘儿俩说说话。别理他们,行哥儿自小见了我们老爷就象老鼠见了猫儿似的,再老实不过了,就算如今长大成人了,也还是个孩子呢,一点都没变。”

方才那名被派往前衙传话的婆子又回到她身边侍立,但为苏太太倒酒执箸的却是一个丫环。这婆子只是站着,什么都不做。文怡便多看了她两眼。

苏太太笑着挟了一颗鱿鱼球给文怡,又让丫头给她倒酒:“来,吃菜,这是咱们青州的名菜,我们雇的厨子就数这道菜做得最好了,你也尝尝,北边人可做不出这样的味道来。”

文怡收回视线,笑着谢过她,尝了一口,确实美味,但也说不上多稀奇,在京城固然是不容易吃到这样的海味,但苏家人刚从盛产海产的南安调任过来,应该对这样的菜色习以为常才是,连自己一个长年生活在平阳的人,都能偶尔吃到从康城贩卖过来的海鲜干货,对这样的菜色不感新奇,更何况是苏太太?

鱿鱼球,鱿球……有求?文怡看了苏太太一眼,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多想了。

苏太太仍旧笑得十分亲切:“咱们也别光吃菜,喝一杯吧,这酒不醉人,喝了还暖和。给姑姑说说你们的事,成亲几个月了,他可有欺负你?只管告诉我,看我收拾他”又命丫头再给文怡倒酒。

文怡笑应着,忙忙推拒丫头再给自己倒酒,她酒量可不算好,酒再薄也是能醉人的,怎经得起苏太太这般殷切?但她的眼睛一瞥见那丫头手里的白瓷酒瓶,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