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高手李鸿章-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到了曾国藩的政敌、浙江巡抚王有龄处,于是王有龄上疏,要求重用李元度。
李元度此举,无异于吃里爬外,分裂湘军,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曾国藩怒不可遏,立即上疏弹劾。这时候李鸿章抓到了机会,立即跳出来给老师添堵,反对弹劾李元度。
李鸿章和李元度也没什么交情,他只是闷得太惨,终于找到个机会跟老师大闹一场而已。闹过之后,李鸿章辞幕而走,决心要和老师曾国藩分道扬镳。
到此为止,李鸿章先是人生定位的失误,随之是外界机会越来越渺茫,及至发现对曾国藩的期望更是不切实际,他已经不再对自己的人生抱什么期望。
三十九岁那年,李鸿章病急乱投医,写信给林则徐的女婿、主掌福建的沈葆桢,希望能够在沈葆桢处,谋得个差事来做。此前朝廷让他去福建排队等官他不去,现在求到了没有交情的沈葆桢头上,可见他已是方寸大乱,走投无路了。
沈葆桢断然拒绝,回信称:闽事糜烂,君至徒自枉才耳!
意思是说,抱歉,福建的庙太小,容不下你这尊大神,请另谋高就吧。
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剩此身。李鸿章仰天长叹,陷入无尽的绝望之中。
第二章 抓住改变命运的机遇
追踪李鸿章淮上的发展路线,可以发现,他始终在做这么两件事:头一件是让自己的军事能力迅速成长起来;第二件是东奔西走,寻找一个赏识他能力的人。其人所行所为,于现代人而言心有戚戚焉,这实际上是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成功法则三定律。
成功学第一定律:你要行。
成功学第二定律:要有人说你行。
成功学第三定律:说你行的人要行。
成功学三定律
开篇我们说过,李鸿章的自我认知出现了错误。对于社会规则的认知,他出现了错误,对于天地自然规律的认知,又出现了错误。这三个错误,导致了他空怀才情,却处处碰壁。
有关他过低的自我定位和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对于社会规则的错误认知,他在老师曾国藩处,也深深地体验到了。那么,这种错误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事实上,李鸿章所犯的这个错误,焦点就在社会规则与自然规律二者的交界上。这个错误,源于他对人生成功的错误认知。
追踪李鸿章淮上的发展路线,可以发现,他始终在做这么两件事:头一件是让自己的军事能力迅速成长起来;第二件是东奔西走,寻找一个赏识他能力的人。其人所行所为,于现代人而言心有戚戚焉,这实际上是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成功法则三定律。
成功学第一定律:你要行。
成功学第二定律:要有人说你行。
成功学第三定律:说你行的人要行。
成功学第一定律,说的是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人类社会的竞争激烈而繁复,倘若一个平庸的人得到了高位,这就意味着对公众智力的嘲讽,同样也标志着对社会规则的破坏。所以,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竞争的规则总是强者胜出,在更高的位置上,必然是更有能力的人。
第二定律是说,仅有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获得公众的承认。真正的人生悲剧,不是你缺乏能力,而是你的能力不被承认。在这个世界上,空有能力而未获得公众认同的人,远比有能力而走上高位的人要多。如果你缺乏让公众承认你的能力的本事,那么你的人生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悲剧。
第三定律是说,如果你的能力只有公众的认同而缺乏权威的认可,那就意味着你的崛起对权威构成了挑战。这往往预示着比之于能力未获公众认可更可怕的悲剧,因为权威有着充足的资源可以调度,将你淹没于口水之中,一事无成而徒留笑柄,任人耻笑。
三十三岁时的李鸿章,终于悲哀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之所以那么容易地被从翰林院编修的位置上打回原形,就是因为他在朝中没有靠山。李氏父子双双被逐出京城,更凸显了这种情形的残酷与无奈。
理论上来说,李鸿章投奔老师曾国藩,正印证了这个成功理论:李鸿章本人行,老师曾国藩行,而且曾国藩愿意说他行。何以双方合作到最后,竟然是鸡飞蛋打、分道扬镳呢?
这是因为,曾国藩并不是李鸿章所要寻找的那个说李鸿章行的人。
曾国藩,圣者也,是古往今来难得的公允之士。他对于李鸿章的爱护与栽培之心,是毫无保留的。但问题在于,他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可能以李鸿章为中心,而是以他自己为中心,运筹并把握整个天下的时局。在曾国藩所思考的这个棋局中,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幕府中的任何人,注定了只是枚棋子,是曾国藩用来解决问题的,而曾国藩是不可能替棋子解决问题的。
那么,谁又是替李鸿章解决问题的人呢?
答案是,洪秀全!
敌人,只有敌人,才有可能为你创造机会。而你的战友和同伴,都是和你争夺机会的人。
所以,除了成功学三定律,还有一个成功原理,必须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敌人创造机会,同伴争夺机会。
只有当洪秀全制造麻烦之时,李鸿章的机遇才会真正来临。而事实上,洪秀全本人的成功机遇,也是他的敌人送给他的。
敌人给你机会
洪秀全,原名洪火秀,生于1814年,年龄只比李鸿章大九岁。比起二十五岁就高中皇榜的李鸿章来说,洪秀全的运气显然不是太好,他屡试不第,从十三岁考到三十一岁,始终没考出个名堂来。情急之下洪秀全精神崩溃了,患上了严重的精神错乱症,产生了幻听幻觉,狂躁不安,说一些没人能够听懂的奇怪语言。
精神陷入癫狂,思维系统紊乱,导致了洪秀全必须要重新认识自我,弄清楚他是谁。这一认识,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精神错乱的洪秀全,坚定不移地相信,他是上帝耶和华的小儿子,是圣子耶稣的弟弟,是奉了天父之命,下界来宰治万民的。
历史就在这里同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李鸿章由于错误的自我认知,导致了他人到中年仍然一事无成。而洪秀全,同样是因为错误的自我认知,竟然成就了他人生事业的绝顶辉煌。李鸿章的人生错误,错得合情合理,完全合乎自然与社会的规律,而洪秀全的错误,却几乎跟所有的规律扭了劲,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可事情偏偏就发生了。
简单说来就是,李鸿章的人生失败,是一个正常态势;而洪秀全的人生成功,则是一个不可能事件。
说洪秀全的人生成功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当一个精神癫狂者告诉你,他是上帝耶和华的小儿子,是耶稣的弟弟,并要求你对他顶礼膜拜之时,是不会有人听信这荒谬离谱的怪异言论的。但当洪秀全这样说的时候,不可能事件却发生了,他的邻居冯云山,一个和他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科举落榜的失意老书生,敏锐地发现了人生的机会。
冯云山心想:横竖我已经没有高中皇榜的机会了,不如把赌注押在这个疯子身上,踢开朝廷另组一个政府,说不定有戏。
不可能事件,由于冯云山这个不确定因素的介入,可能性陡然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冯云山离开家乡,赴紫荆山传教。如前所述,如果传教这事由洪秀全本人来,成功的概率为零,绝不会有人相信他。但这桩差事由冯云山来做,概率一下子就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听闻者最多只是个半信半疑,有人嗤之以鼻,就会有人信之不疑。于是洪秀全于懵懂之际,一下子获得了两千名信徒。
有了两千人相信洪秀全是上帝之子,此时洪秀全的事业从不可能到可能,已经是初具规模。但这个规模距离洪氏割据山河还有着相当的距离。但是,连续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终于把洪秀全推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
第一个小概率事件,是落拓老书生冯云山的介入。第二个小概率事件,则是精明的烧炭工杨秀清的介入。
杨秀清,生长于深山之中,五岁失怙,九岁失恃,伶仃孤苦,困厄难堪。或许是生长环境的困苦,养成了他诡诈的性格。他喜欢装神弄鬼,抬高自己在乡里的威信,这应该是他自幼遭人歧视、不受尊重的补偿心理在起作用。
杨秀清曾经将金子埋在一个地方,然后假装懵懂地对人说:我做了个梦,梦到什么什么地方埋藏着金子。大伙听了他的话之后,就去挖掘,果然挖到金子,顿时对他敬服不已。还曾有一次,杨秀清偷听到了别人的隐私,他装作很随意地对对方说:昨天夜里,我做了个梦,梦到你有件事……然后他把对方的隐私说出来,对方大惊,认为他有特异功能。
杨秀清就是这么一个诡诈的人。当遇到替洪秀全传教的冯云山之后,杨秀清的心里立即打起了小九九:那个洪秀全是谁呀?居然想出这么绝的法子,硬说自己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这厮可真敢乱搞,我不如把这招学过来。
于是杨秀清坐在那里,开始装神弄鬼,又聋又哑,保持这种诡异状态长达两个月之久,直到嚷动四乡五里,无数人纷纷赶来看热闹,杨秀清这才发出一种极为怪异的声音。他说:我是天父,就是那个洪秀全的父亲皇上帝。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耶稣,二儿子洪秀全,你们要听我的话……
惨了,杨秀清跑来踢洪秀全的场子。洪秀全敢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杨秀清就敢说他是上帝本人,看洪秀全还有什么咒念。
理论上来说,当出现杨秀清这样的挑战者时,洪秀全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可是这世间有个规律,一动不如一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个规律的意思是说,人类社会是处于互动博弈状态之中的,你不动,别人也不动;你若动,别人必然先动,抢先一步堵在你的路上,让你无路可走。
这个规律体现在洪秀全这里,就是洪秀全如果不发神经,杨秀清也不会瞎折腾;如果洪秀全不声称他是上帝的二儿子,杨秀清也想不起来假充上帝。正因为洪秀全脑子癫狂了,杨秀清才故意跟他捣蛋,偏要压在洪秀全的头上。
但是杨秀清不知道的是,对洪秀全起作用的规律,对他杨秀清也适用。由于他心机诡诈,企图压制洪秀全,导致了第三个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萧朝贵的介入。
萧朝贵是杨秀清的邻居,也是个烧炭工。其人僻处山隅,自耕而食,自蚕而衣,其境遇之惨,难以枚举。杨秀清是多诈之人,而萧朝贵则是多勇之人,忠王李秀成称萧朝贵勇猛刚强,冲锋第一。
按理来说,以萧朝贵的勇,是无法领会到杨秀清的诈的。但巧合的是,萧朝贵的妻子杨云娇,职业却是巫婆,专门装神弄鬼。杨秀清的花样,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她。于是杨云娇很气愤,认为杨秀清抢了她的饭碗,是在搞不正当竞争,就央求丈夫萧朝贵出面,找杨秀清讨要个说法。
于是萧朝贵去敲杨秀清的门,先行揭穿了杨秀清的骗局,要求分一杯羹,担纲下一场演出的主角,否则他就对大家说出真相。
杨秀清无奈,只好配合萧朝贵,让萧朝贵也亲自表演了一次天父下凡。
这两人如此恶搞,结果让信徒们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大家非常气愤,纷纷出场表演。一时之间,紫荆山会众中天父频繁下凡,搞得信徒们莫衷一是,不知该信哪个天父才好。这情景让杨秀清和萧朝贵束手无策,只好请洪秀全来做裁判,裁定如此之多的天父下凡,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就这样,杨秀清的本意是想打击洪秀全以取而代之,却不承想惹出了萧朝贵添乱,让信徒们识破两人的花样,反而强化了洪秀全的领袖地位。这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规律在起作用。不管你想达成什么目的,只要你行动,必然引发反作用力,让你的努力付诸东流。
总之一句话,只有敌人才会给你机会。如果不是杨秀清挑战洪秀全,洪秀全也断无可能一跃而成为会众之领袖。
于是洪秀全来到紫荆山。很明显,他和杨秀清二人达成了秘密合作协议,公开宣称杨秀清和萧朝贵天父附体是真,余者是假。
洪秀全由此确定了他在神坛之上的位置。而此后,就由杨秀清的诡诈,推动着事态继续向前发展。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组建严密的组织。〖Zei8。Com电子书下载:。 〗
打造恐怖大杀器
洪杨之乱,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就形成气候,几乎断送了大清帝国的两百年基业。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一种控制人心的神秘力量。
这种力量,叫恐惧。
恐惧是人类心灵中最为古老、最为原始的情绪。一旦陷入到恐惧之中,人的思维就呈现一片空白,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人格的独立意识不复存在,从此沦为傀儡,任人控制和操纵。
最早发现恐惧对于人心的征服力量的,是杨秀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