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 >

第14章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第14章

小说: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对这些思想问题,我们向指战员解释“国亡家何在”的道理:讲日寇如果侵占了中国,人民将会沦为亡国奴;没有了祖国,哪里还有家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只有把日寇赶出中国,才能保卫住国家,也才能保卫住陕甘苏区。我们不仅要解放自己的家乡,而且要解放全中国,全世界,让人们都过上好日子。如果能联合起一切愿意抗日的力量,孤立日本侵略者,才能尽快的彻底打败他们。经过学习,指战员的思想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深感肩负的抗日救国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纷纷请战,要求参加伟大的东征。

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等红军领导人,发表了《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指出东北3000万同胞正在遭受日寇的屠杀蹂躏,并揭穿蒋介石利用东北军打红军,使中国同胞互相残杀而便于他从中渔利的阴谋。为表示红军联合东北军抗日救国的诚意,总部命令红十五军团八十一师从甘泉撤围,开到延安以东的甘谷驿,准备渡河东征,奔赴抗日前线。同时,向甘泉被围的东北军表示我军团结抗日的诚意。城中守敌系东北军一二九师和一一O师各一部,共约1000余人。我师围困之70余天,他们只能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城墙工事,依据空投的干粮,苟延时日。红军主动撤围,把枪口对日,使甘泉城内濒临绝境的东北军得以幸存。

东北军及其家属亲眼看到了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的真诚愿望。《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的发表,以及我军的实际行动,对张学良、杨虎城亦有触动。后东北军、西北军减少了与我军磨擦,在局部地区建立了停战的局面,这对于我军东征、打通抗日路线是有利的。

八十一师到达甘谷驿集结后,总部召开了一系列的军事会议,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了驻守黄河东岸的反动军阀阎锡山部的防务情况。

当时,盘踞在山西的反动军阀阎锡山,是一个投靠日本帝国主义,积极反共的卖国贼。“九一八”事变后,他慑于全国人民的抗日呼声,假惺惺的提出了一个所谓“守土抗日”的口号。实质上“抗日”是假,“守土”即保持自己的地盘是真。他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心领神会,曾派晋军去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并竭力进攻我陕北苏区。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苏区后,阎更是以反共为当务之急。他调集了10万兵力,沿黄河东岸构筑碉堡;岗哨林立,以强化河防工事。夜间派巡逻队,封锁渡口,断绝东西交通。阎匪不仅在军事上作了周密部署,而且在政治上采取了极端反动的灭绝人寰的措施。他在沿河各县,驻扎“防共保卫团”,宣布凡遇共产党嫌疑者,可先斩后奏,每杀一人,赏洋百元。有些穿着红色腰带或携带红色物品的人,也被视为共产党嫌疑犯。白色恐怖笼罩着沿河各县。敌人妄图以此高压政策来慑服人民,以隔离我军与河东群众的联系。阎倚仗他的反动政策和黄河天险,大吹大擂,称河东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红军越不了雷池一步。

红军东征的任务是非常光荣也是极为艰巨的。出发前夕,针对部队从未渡过黄河,从未离开过家乡等实际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思想问题,诸如有的同志怕负伤后不能转回苏区,有的怕牺牲后遗体不能运回家乡等等。我们用活生生的事例启发教育:红一方面军离开苏区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转战到陕北,都是为了革命而离乡背井。他们的模范行为正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又向指战员宣讲东征的伟大意义以及当前山西人民反对阎锡山暴行迫切要求抗日的有利形势。从而提高了觉悟打消了顾虑,增强了东渡黄河歼灭阎匪的信心和勇气。部队决心发扬敢打敢拚的传统,去打开奔赴抗日前线的通路。

中央早已组织力量在延长、延川、清涧等地黄河的河川里加速修理和赶制船只、羊皮筏子等渡河工具以及其它物资。

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从瓦窑堡动身,经王家洼台段家河到延长。2月初,在延长召开了为时5天的团以上干部会议,对参加东征的部队进行动员。说明了东征的目的和意义,并进行了战斗部署,宣布了东征部队的领导机构和建制。司令部由司令员彭德怀负责,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杨尚昆,敌军工作部部长李涛,民运部长刘晓,宣传部长陆定一,组织部长黄克诚。参加东征的工农红军为: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共编为左、中、右三路军。渡河前八十一师属右路军建制。

为加强八十一师领导和健全各级建制,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贺晋年任师长,张明先任政委,李寿轩为参谋长,李宗贵为政治部主任,张树才为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并派来大批经过长征、具有丰富建军、作战经验的同志,如谭冠三、田文尧、刘锡山、谢理顺、方国安、罗元炘、周凯东、胡保顺、林宗昭、康玉林等。建全了司、政、后、保各级组织,加强了各团的领导力量。同时,又派来了在瓦窑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训练班学习的吴士芳等同志,随军做开辟新区的工作。

●渡过黄河天险

1936年2月17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表的《东征宣言》,阐明红军准备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实现直接对日作战的目的。2月20日夜,他指挥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东渡黄河。那天是农历正月二十八,滔滔黄河咆哮不息,河面上大小冰块碰撞着顺流而下,不时发出嘎嘎的碎裂声。

中央军委下达渡河要求及命令:先头部队要绝对隐蔽,应以坚决敏捷的速度,奇夺敌碉堡;割断电话线,控制前沿阵地及侧翼掩护阵地,保证后续部队渡河;并要占领有利于抗击援敌之地形。

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沿黄河西岸,南起河口,北到沟口的地段内,同时东渡黄河。一时间,红军指战员乘坐着木船和牛皮筏子,投入惊涛骇浪之中。不久即被守敌发现。军委命令,立即抢渡黄河。红军指战员们冒着枪林弹雨,摧毁了阎锡山苦心经营的所谓攻不破的黄河天险,东渡成功,我军进入山西境内。自此,开始了历时75天的东征。

20日晚10时,十五军团从河口附近的王家河上船,以七十五师二二三团第一营为先头营,在师参谋长周士第的指挥下,在贺家洼西北登岸,立即向敌进攻。敌人依据碉堡工事抵抗,并以步枪、机关枪、手榴弹、手雷(比手榴弹威力大,是阎锡山为对付红军而专门制造的一种武器)等轻重火器封锁了进攻的道路。先头部队勇猛冲锋,攻破贺家洼路口的一个碉堡后,又继续攻破敌人纵深堡垒,占领贺家洼村,消灭了守敌一个连。

八十一师作为后续部队,从黑龙关渡河。此时毛泽东率领司令部人员亦到达渡口,拟同我们一起渡过黄河。过河后天已大亮,他站在渡口边的雪地上,吃着已经结冰的早饭:一盒小米饭,一茶缸腌咸菜,边吃边询问着部队的情况。毛泽东同指战员同甘共苦的俭朴作风鼓舞了正在行进中的部队。渡河后,我们立即紧随主力,强占纵深阵地。

21日晨,红十五军团进占义蝶镇。该镇守敌如惊弓之鸟,受到攻击溃不成军,夺路逃命。他们已经准备好还没有来得及吃的早饭,成了我红军享用的“美餐”。但追击任务在身,大家只能抓几个馍,继续向前挺进。很快就包围了石楼城。敌二O三旅旅长梁鉴光命令驻隰县的四O五团团长樊剑,前往石楼城解围。樊率领第一营到距石楼城30里的蓬门时,被十五军团全歼。胜利的歌声响彻黄河岸:“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抗日英雄,摩拳擦掌志气高。我们是铁红军,猛攻猛打又猛追,追到石楼城”。

与此同时,传来了红一军团胜利的捷报。他们在坪上村登岸成功后,进占三交镇,粉碎了阎匪的二O七旅防线,歼灭了该旅四一四团的杨有贵营,乘胜占领关上村。并截住逃敌独二旅。将独二旅旅部、第四团和邰培甄炮兵第四连全歼。击毙敌团长李清华,营长岳俊峰等。号称“满天飞”的独二旅,在红军的铁拳下变成了“满地爬”。这一仗,粉碎了敌人妄图阻我于吕梁山以西的企图。

●兑九峪战斗

经关上村、蓬门战斗后,3月初,红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继续东进至兑九峪一线。总部随十五军团到达了孝义城西南的大麦郊,并通过了同蒲路。

阎锡山无力阻红军于吕梁山以西,顿时慌了手脚,惟恐被歼。立即急电蒋介石要求派兵增援。同时,仓促加强了太原的防务,调驻守介休、孝义之敌向兑九峪一线兼程前进。

兑九峪位于吕梁山南端,地处敌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总指挥部所在地孝义城。西面、北面是一条由西北向东南而入汾河的小溪,西南是红军总部所在地大麦郊。兑九峪山高约1000米,被雨水冲刷成无数沟壑。当时估计敌主力约4、5个团防守兑九峪一线。我师的任务是抗击孝义城增援之敌。红军主力预先已占领了有利地形,准备从西、北、南三面夹击之。

兑九峪战斗于3月10日拂晓打响,这才发现敌人并不是所估计的只有4、5个团的兵力,而是有3个步兵师。主力是杨效钦的六十六师,一个炮兵旅,共14个团的兵力。因此战斗空前激烈。一阵炮火后只见战场上飞砂滚滚,尘烟弥漫,4、5米之内一片昏暗。敌我双方纠结不清,敌军通讯员甚至将作战命令误送至我军手中。八十一师司令部就收到过数次,使我们得以及时掌握敌情并报告总部。

毛泽东的总部设在大麦郊北面的一座山上,山对面就是兑九峪,距我师指挥所很近。在战斗紧急关头,我师仍派出王思温、薛毓瑞的二四一团(该团为三个连的小团)前去加强总部的防卫力量,以保卫毛泽东的安全。

该团正前进中,突然发现一股敌人准备偷袭总部。当时叶剑英亦组织了总部的警卫人员在山坡上正面抗击敌人,二四一团不失时机的发起攻击,配合正面击溃了敌人。接着我师又派李仲英的二四三团(两个营),加强总部的保卫力量。从此这两支部队就不属我师建制,归总部指挥。

到下午3时左右,总部命令我师夺下兑九峪北面一个制高点,以掩护我主力撤出战斗。贺晋年立即命令田文尧、谭冠三指挥的二四二团(该团三个连)夺取这个制高点。其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敌人工事坚固,火力很强,尤其是阎匪各部多用其太原兵工厂专门对付红军而制造的“手雷”,对我威胁较大。虽经反复冲击,进展不快,伤亡却很大。但该制高点对于我军撤出战斗,摆脱敌人,关系十分重大,非拿下不可。

我重新组织力量,命令贺吉祥、方国安指挥二四二团再次发起攻击,贺晋年亲自指挥重机枪连(四挺重机枪)作掩护,终于攻克高地。

黄昏后,我师遵照总部命令转移。在我军转移的当晚,敌人亦退缩回汾阳、孝义、介休等地。兑九峪战斗,毙敌、俘敌2个多精锐团,给阎锡山以沉重打击。

●在晋南开展工作

1936年3月10日,我军发布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揭露蒋介石、阎锡山等卖国贼媚外成性,丧权辱国,致使国家面临危亡局势的真面目。庄严申明我军将“停止一切内战,东进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并宣布“本军所到之处,保护知识分子,保护工商业”。号召人们联合起来,一致对日,“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以一当十是我精神,以十当一是我实力”,“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

兑九峪战斗后,根据当时形势和我军宗旨,党中央决定,东征红军兵分两路,一军团沿同蒲路南下;十五军团向文水、交城直通太原北上,使敌人难测我军行动,以利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工作。毛泽东率领总部和八十一师的二四一团(300余人)为中路,向晋西一带转移。

十五军团于3月中旬北上文水、交城,以一个团及骑兵连逼近太原附近的晋祠,进行游击活动,直接威胁到阎锡山的老巢。阎匪十分惊慌,急令其主力十九团尾随十五军团。但他们打又打不上,停又停不下,在晋中到晋西北的岚县、五寨、保德、兴县等地兜圈子,整日疲于奔命。

十五军团牵着敌十九团在晋西北兜圈之际,一军团奉总部命令,突破汾河堡垒,截断同蒲路,围困霍县、赵城、洪洞、临汾、浮山,并攻击襄陵和侯马镇,直插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晋南地区。

八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