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

第9章

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第9章

小说: 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在客观上帮了几个年轻人一把。虽然当时广州的项目竞标没有成功,但马化腾却成功的签下了深圳电信的一个实验型项目。这就意味着,腾讯公司可以用深圳电信的服务器和带宽来承载OICQ所需要的带宽和服务器所需要的费用。

如此这般,OICQ出炉。早期的OICQ只是ICQ的汉化版本,几乎就是ICQ的翻版。跟股霸卡的出炉一样,马化腾对已经成名的ICQ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析,他所汉化的版本不但集合了ICQ所有的优点,更是创造了一些ICQ没有的功能。那时,已经成名的ICQ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仍然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比如:它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如果用户换一台电脑登陆,以往添加的好友就会消失;它只能与在线的好友聊天,而且只能按照用户提供的信息寻找好友;由于这款软件是国外发明的,所以用户聊天只能用英文。

马化腾的技术天才再一次显示了出来。OICQ一诞生,就具备离线消息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在线用户的名录随意选择聊天对象;此外,OICQ还提供个性化头像。OICQ诞生后,马化腾把它与老本行结合了起来:传统优势服务——网络寻呼,这也成了当时有别于同类简体字ICQ版本的一个特色。OICQ上线后几个月,马化腾以工程师的身份、陈一丹以业务经理的身份到北京出差。一天,他们跑了六七家寻呼台推荐网络寻呼方案回来,住在朋友介绍的招待所里。闲暇之余,两个人打开电脑,收到网友们给他们发来的短信祝贺,OICQ的人数突破了500人。马化腾和陈一丹找了两个杯子碰杯庆贺。一度,OICQ曾经覆盖电信、联通、中北、万声、万立通和中铁等大型无线寻呼网络,成为国内最大的无线互联寻呼网。如果你的朋友登记了寻呼机或开通了GSM手机短信息,即使离线了,你的信息也能从茫茫人海中把他“揪”出来。可以说,腾讯当初选择发展无线寻呼和虚拟OICQ寻呼相结合的路子是走对了。

其实新浪在这个领域也可以说是先行者,早在1999年,新浪就推出了一款IM工具叫作Sinapager,当时这款工具的功能应该说已经很强大了,比腾讯的QQ毫不逊色,而且用户群并不少。只是新浪当时没有专注于IM领域。

事实上,OICQ的诞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腾讯的几个创始人也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ICQ已经是世界级品牌,并占领了相当大的中国市场,在国内也已经先有了PICQ、CICQ等聊天工具;其次是自己的技术并不领先,与先前的几家相比并没有特别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一个小小的聊天软件,这也为马化腾留下了机会。

当时谁也不知道OICQ今天能做这么大,成为一台超级赚钱机器,包括马化腾。

无底洞

马化腾在互联网上推出OICQ的第一个测试版本,两个月后注册用户已达到20多万,此后用户数量呈指数型增长。在马化腾推出OICQ的第三个版本之后,注册用户数在一两个月之内就已经达到了几十万,而且增长的势头越来越猛。在马化腾的记忆中,“创业第一年里,我们一直喂不饱那只小企鹅,赚钱模式看不到。那个时候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稍微一眨眼,一个月就过去了,意味着你又要给员工发钱了。”

不过OICQ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与马化腾的另辟蹊径也有一定的关系。马化腾去大学的BBS里面发帖,当时互联网在国内起步不久,新潮的大学生是上网冲浪的主要人群,BBS也是他们常常光顾的地方。很快,这款便捷好用的即时通讯工具替代了ICQ。

还有一个渠道也推动了OICQ的增长。当时的中国,网吧遍地开花,网吧的老板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上网,喜欢在桌面上下载一些游戏类休闲程序,任由网民自主选择,没有多久,OICQ风靡全国。

用户量剧增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资金告急,从添加设备到拓宽线路,从增加开发人员到投入管理费用——每一项花费都像个“无底洞”。而OICQ作为一项免费的服务项目,又不可能从用户的增加里得到直接的利润。

当然,这不仅仅是马化腾的困惑,整个互联网领域,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十几个人的公司,辛辛苦苦赚了一点钱,又是买设备又是租线路,再花上几百个工作日开发出一个软件,然后不辞辛苦地去推广它。那时候不仅腾讯无米下锅,新浪、网易也同样没有盈利模式。张朝阳仍然怀念那些日子,他说:“我们那时候,赚钱好像不是特别重要,我们是在传播一种理念,我们好像都是理想主义者,而且都有一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的感觉。”马化腾和他的创业团队如此辛劳,只是为了让更多的网民把OICQ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下来,然后再免费地使用;然后腾讯公司还要给通讯局交上一笔为数不小的服务器托管费。

1999年11月,腾讯账上只剩下1万多元。那是腾讯最艰苦的一段时间,马化腾、张志东这几位公司的“老板”只能尽力保证员工的工资,自己只拿一点“生活费”,用别人的话来说,“那点钱也就够买点儿饼干饮料什么的。”

1999年,腾讯的董事长兼CEO马化腾冒充工程师到中北调试设备,因为腾讯当时还请不起工程师。在机房里,马化腾教张志浩怎么用OICQ。学计算机应用的张志浩敏锐地感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事后便怂恿中北的老总把腾讯买下来。可惜当时中北的人只当他讲了个并不好笑的笑话。

马化腾去找联想投资,结果,连报告都没递到朱立南手上,就被下面人以看不太懂为由,把他打发走了。而和另一些有意向购买OICQ的公司的谈判也并不顺利。每当进行到实质性阶段时,对方公司就说“不理解腾讯技术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表示只能按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多少个桌椅板凳来买”。最后,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达到预计100万的底线,最高的一家也只出到60万。“谈判卖QQ的时候,我心情非常复杂,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达到我们预计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留下QQ自己养大。”马化腾如此阐述当时的复杂心境。

QQ用户成几何式上涨。QQ上线后用户数不断上升,1999年11月QQ注册用户突破100万;2000年4月QQ注册用户达500万;2000年5月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10万大关,5月28日《人民日报》还对此进行了报道,6月QQ注册用户数再破1000万。这也让马化腾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只用了一年多,腾讯就迅速拥有了逼近亿级的注册用户量,但马化腾却苦于没有收费渠道。

上 市

IDG转身离去

跟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曾一度是腾讯最大的问题。

在腾讯刚创立的时候,有5个创始股东,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最开始是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3个人全职。他们共凑了50万,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占了12。5%,其他两个人各出5万,各占10%。在QQ不断成长的状况下,马化腾决定按比例扩充股份,把公司的总盘从50万变成100万。即便如此,对于高速成长的QQ,50万仍是杯水车薪。

1999年,在互联网的历史上注定是一个狂热而躁动的年份。那一年,8848的总裁王峻涛在洗手间里洗手的瞬间,就融到了20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中华网奔赴纳斯达克上市。网络公司成了风险投资者的宠儿,随后的2月,新浪网宣布获得了包括高盛银行在内的海外风险投资2500万美金;7月14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独立上市成功,首次公募9600万美元,开创中国网络股概念。

“一部风险投资在华史就是一部中国互联网史”,不少互联网大腕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如果一个风险投资商(VC)创业项目的成功机率控制在10%左右,那他就非常成功了。国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风险投资商游走在两个极端之间,要么被神化,要么被妖魔化。在中国互联网早期的记忆里,风险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是“傻钱”。咖啡馆内,拿着几页计划书、给风险投资商讲着生动故事的人,在几个星期内就拿到几百万甚至更巨额美金的人大有人在,而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投资的原则是:创业者占据主要股份,投资的钱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花完,这在传统行业的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纳斯达克对上市的企业,并没有已经盈利的要求。

风险投资的故事写到马化腾这里的时候,妖魔化的成分似乎已经被淡化。马化腾在准备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国外风险投资的旅途。一轮接一轮的谈判不仅使火烧眉毛的马化腾口干舌燥,而且使他对QQ的命运越来越担忧。在腾讯融资的过程中,马化腾和创业团队的迫切、焦灼外人无法体会。媒体的报道显示:在这一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Notebook办公的。

2000年的一天,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几个人表情严肃,聚集在马化腾的办公室里。几个月以来,大家都在为公司筹措资金,但有一大堆用户和高额的利润是两码事,因此,没有人把橄榄枝抛给马化腾。如果再筹集不到资金,腾讯公司只有歇业了。高交会时,马化腾拿着商业计划书找了两家投资者来谈,但对方都不敢投给腾讯,因为对即时通讯不了解。“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和PCCW(香港电讯盈科公司)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马化腾说了一句。

就是这句话提醒了曾李青。据腾讯团队的人回忆,猛然间,曾李青拍了下大腿,周围的人都被他吓了一跳“IDG,我有一个朋友叫刘晓松,和IDG有些关系,我去找找试试。”正是曾李青的这一想法,腾讯公司的发展似乎在顷刻间有了柳暗花明的迹象。刘晓松对腾讯公司非常看好,他积极地向美国数据集团推荐这家新公司,后来,在曾李青一个在香港从事通信行业的朋友的推荐下,香港的电讯盈科公司对腾讯也非常看好。

似乎就在那么一瞬间,机遇垂青了这一帮年轻的,充满了激情的创业者。犹如早春的迎春花,粉黄的颜色炫耀了早春的萧瑟。IDG的林栋梁对马化腾印象深刻,他问马化腾,“你觉得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如此回答,“以色列的ICQ卖了几亿美元,它有多少多少用户。我现在有多少多少用户,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林栋梁几年后回忆说,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投资腾讯的。当时IDG和盈科数码两家投资商,各投110万美元并各占20%的股份,马化腾和他的创业团队保留了60%的股份。拿到了融资,马化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后来对媒体回忆道。尽管有了一笔钱,暂时没有生死存亡的忧虑。但是,OICQ的注册人数继续以陡峭的曲线疯长,OICQ的盈利模式却依然找不着,实际上OICQ的先驱ICQ也一直都没有盈利模式。

2000年下半年,对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年份。≮更多好书请访问。 ≯

新浪是2000年4月13日上市的。上市当天,股价升至20美元左右一股,此后曾短暂地摸至55美元一线。然而从5月起,便开始了漫长的从未逆转过的跌势。到6月1日,董事会会议的前一天,股价已跌至1。60美元一股。打开新浪股价走势图,看到的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汶Zei8。电子书小说网//。 ]

资料显示:2000年第一季度,风险资本已经以年约900亿美元的速度发展了。而一美元风险资本可刺激的专利使用数是公司自身研发费用中一美元所刺激的数目的3—4倍。到了2000年下半年,整个纳斯达克异常惨淡,首先是亚马逊,然后是雅虎、eBay,接着是英特尔、微软,在纳斯达克的指数急剧下滑,从5000点一直到差点跌破2000点。而新浪、搜狐、网易无一幸免。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搜狐跌至60美分,网易跌破了发行价,只有53美分。统计显示,2000年美国共有210家。公司倒闭。互联网的冬天来了,在此种状况下,关于腾讯公司,一度和两个传言不离不弃:传言之一是腾讯要收费;传言之二是腾讯要被卖掉。这两个传言都和资金有关。一度腾讯“快没钱了”的说法甚嚣尘上,并且,对“快没钱了”的论证是OICQ软件停止了免费的新用户注册。

事实上,融到资的马化腾在外界环境不佳的大形势下,又面临着新的尴尬。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天寒地冻的时刻,腾讯的创业团队需要第二笔资金供腾讯公司过冬。这个时候,IDG和PCCW做出了一个令他们日后追悔莫及的决定。在没有盈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