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传-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年十一月,遂招降梅山峒蛮苏氏。梅山旧不通 中国,其地东接潭,南接邵,西接辰,北接鼎澧,招 降之。籍其民万四千八百余户,田二十六万四百余亩, 均定其税,使岁一输,筑武阳、开峡二城,置安化县, 即今长沙府之安化县与宝庆府之新化县也。
六年十月,南江蛮向永晤舒光银,各以其地降, 独田氏有元猛者,颇桀骜。进兵攻懿州南江州峒悉平, 遂置沅洲,以懿州新城为治所。后诚徽州蛮酋杨光富, 亦率其族姓二十三州峒归附,因置诚州。沅州即今之 沅州府,诚州即今之靖州,而徽州则今靖州属之绥宁 县也。
九年正月,又招降下溪蛮彭师晏。先是彭氏世长五溪,自策为刺史,凡数世,朝廷莫敢过问。既平南 江,师晏恐惧,乃与湖北提刑李平招降之,凡所属二 十州皆归版籍,即今之辰州府也。遂诏筑下溪城,赐 名会溪,戍以兵,隶辰州,使出租赋如汉民焉。
经制蛮事,三年有奇,所招降巨酋十数,其地四 十余州,当今四府。又自广西融州创开道路,达诚州 府,增置浔江等堡。融州即今柳州府融县也。元?初, 傅尧俞王岩叟请尽废熙宁间所置新州,以蛮情安习已 久,不便尽废,乃废诚州而留沅州。其所创开之道路, 所创置之砦堡,悉毁之,自是五溪郡县,弃不复问矣。
王船山论之曰 :“章经制湖北蛮夷,探神宗用兵 之志以希功赏,宜为天下所公非。然而澧沅辰靖之间, 蛮不内扰,而安化靖州等州县,迄今为文治之邑,与 湖湘诸郡县齿,则其功又岂可没乎!之事不终,而麻 阳以西,沅叙以南,苗寇不戢,至今为梗。近蛮之民, 躯命妻子,牛马粟麦,莫能自保。则之为功为罪,昭 然不昧,胡为乐称人之恶,而曾不反思耶?乃若以大 义论之,则其为功不仅此而已。语曰:王者不治夷狄。 此言夫九州以外耳。(节略)若夫九州之内,负山阻 壑之族,其中为夏者,其外为夷;其外为夏者,其中 又为夷,互相襟带,而隔之绝之,使胸腋肘臂,相亢 悖而不相知。非无可治而非不当治也,然且不治,则 又奚贵乎君天下者哉!君天下者,仁天下者也;仁天下者,莫大乎别人于禽兽,而使贵其生。苗夷部落之 魁,自君于其地者,皆导人以駤戾淫虐,沉溺于禽兽, 而掊削诛戮,无间于亲疏。仁人固弗忍也,则诛其长, 平其地,受成赋于国,涤其腥秽,被以衣冠,渐之摩 之,俾诗书礼乐之泽兴焉,于是而忠孝廉节文章政事 之良材,承和气以生,夫岂非仁天下者之大愿哉!惟 然,而取蛮夷之土,分立郡县,其功溥,其德正,其 仁大矣 !(中略)且彼辰沅澧靖之山谷负险阻兵者, 岂独非汉唐政教敷施之善地欤?出之泥滓,登之云逵, 虽有诛戮,仁人之所不讳。而劳我士马,费我刍粮, 皆以保艾我与相接壤之妇子。劳之一朝,逸之永世, 即有怨咨,可弗避也。君天下者所宜修之天职也。夫 章之立心,逢君生事以邀功,诚不足以及此。而既成 乎事,因有其功,既有其功,终不可以为罪。迄于今 日,其所建之州县,存者犹在目也。其沿之以设,若 城步天柱诸邑之棋布者,抑在目也。而其未获平定, 为苗夷之穴,以侵陵我郡邑者,亦可睹也。孰安孰危? 孰治孰乱?孰得孰失?徵诸事,同诸心,奚容掩哉! 概之以小人,而功亦罪,是亦非 ,自怙为清议 ,弗 能夺也。虽然,固有不信于心者存矣 。”船山平日持 论,固不袒荆公者,独至论此事,可谓能见其大矣。 独怪元?诸贤,于既成之功,而务必隳之以为快。夫 曰骚扰生事,则其迹固已陈矣,后此因而修之而已。国家劳费不多,而蛮民安之已久,其必须废置之理由 果安在?从可知当时讠艮讠艮于朝、嚣嚣于野者,全出于 意气之私,而未尝有一事焉为国家百年计也。
(乙) 四川路
巴蜀徼外诸夷,自汉以来,有夜郎、滇、邛、都、 □、昆明、徙、莋都、冉□、白马氏等,其后离合畔 服不常。熙宁初泸州乌蛮有二酋领,曰晏子、曰斧望 个恕,强大,擅劫晏州山外六姓及纳溪二十四姓生夷, 自淯井谋入寇。六年,命熊本察访梓夔,得以便宜治 夷事,本谓彼能扰边者,介村豪为乡导耳。以计致百 余人,枭之泸州,其徒股栗,愿矢死自赎。本请于朝 重赏之,皆踊跃顺命,独柯阴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 九姓之众,发黔南义军强驽击溃之,于是 淯井、长宁、乌蛮罗氏鬼王诸夷皆内附,愿世为 汉官奴。提点刑狱范百禄为文以誓之曰:
蠢兹夷丑,淯溪之浒。为虺为豺,凭负固圉。杀 人干货,头颅草莽。莫惨燔炙,莫悲奴虏。狃唬熟慝, 胡可悉数。疆吏苟玩,噤不敢语。奋若之岁,曾是疆 御。踯躅啸聚,三壕罗募。偾我将佐,戕我士伍。西 南绎骚,帝赫斯怒。帝怒伊何?神圣文武。民所安乐, 惟曰慈抚。民所疾苦,惟曰砭去。乃用其良,应变是 许。粥熊裔孙,爰驭貔虎。歼其渠酋,判其党与。既 夺之心,复断右股。摄提孟陬,徂征有叙。背孤击虚,深入厥阻。兵从天下,铁首其举。纷纭腾沓,莫敢婴 牾。火其巢穴,及其贮。暨其赀畜,墟其林。杀伤系 缧,以百千数。泾滩望风,悉力比附。丁为帝民,地 曰王土。投其器械,籍入官府。百死一赎,莫保铜鼓。 歃盟神天,视此狗鼠。敢忘诛绝,以干罪罟。乃称上 恩,俾复故处。残丑崩角,泣血朔语。天子之德,雨 ?覆护。三五噍类,请比泾仵。大邦有令,其警戒汝。 天既汝贷,汝勿予侮。惟十九姓,往安汝堵。吏治汝 责,汝力汝布。吏时汝耕,汝稻汝黍。惩创于今,无 忄大往古。小有堡障,大有城戍。汝或不听,汝击汝捕。 尚有九虎将,突骑强旅。傅此黔军,毒矢劲驽。天不汝 容,暴汝居所。不汝遗育,悔于何取。
文成,立石于武宁砦。本还朝,神宗劳之曰:卿 不伤财,不害民,一旦去百年之患。乃擢集贤殿修撰, 赐三品服,自是徼外诸夷,相继内附。淯井在今长宁 县北,长宁今为县,属叙州府。乌蛮居姚州,则今泸 州也。熙宁八年,渝州南川燎木斗叛,诏本安抚之。 本进营铜佛坝,破其众,木斗气索,举秦州地五百里 来归,为四砦九堡,建铜佛坝为南平军。渝州秦州者, 今之重庆府也。
第三 交趾之役
熙宁八年冬,安国南主李乾德入寇,陷钦廉三州。 明年春 ,陷邕州。( 今广西南宁府。)以郭逵为安南 招讨使,赵副之,发兵进讨。荆公自为敕榜云:敕 交州管内溪峒军民官吏等,眷惟安南世受王爵,抚纳 之厚,实自先朝,含容厥愆,以至今日。而乃攻犯城 邑,杀伤吏民,干国之纪,刑兹无赦。致天之讨,师 则有名。今顺时兴师,水陆兼进。天示助顺,已兆布 新之祥。人知侮亡,咸怀敌忾之气。然王师所至,弗 迓克奔。咨尔士庶,久沦涂炭,如能谕王内附,率众 自归,爵禄赏赐,当倍常科,旧恶宿负,一皆原涤。 乾德幼稚,政非己出,造廷之日,待遇如初。朕言不 渝,众听毋惑。比闻编户,极困诛求,已戒使人,具 宣恩旨。暴征横赋,到即蠲除。冀我一方,永为乐土。
八年春,逵次长沙,先遣将复邕廉,而自将西征。 至富良江,蛮以精兵乘船逆战,官军不能济。□分遣 将吏,伐木治攻具,机石如雨,蛮船皆坏,因设伏击 之,斩首数千,杀其伪太子洪真。乾德惧,遣使奉表, 诣军门降。富良江去国已不远,然官兵仅八万人,冒 暑涉瘴地,死者过半,故不复渡。得其广源州门州思 浪州苏茂州桄榔县而还,群臣称贺。诏以广源为顺州, 赦乾德罪,还其封,自是终宋之世,安南未尝寇边, 贡献不绝。
(考异八)《续通鉴》云:自王安石用事,锐意 开边。知邕州萧注喜言兵,羡王韶等获高位,乃上疏 言交趾虽奉朝贡,实包祸心久矣,今不取必为后忧。诏以注知桂州经略之。注入朝,帝问攻取之策,注复 以为难,乃以沈起代注。起迎合安石,遂一意事攻击, 交耻始贰。又宋史本传云:谍得交趾露布,言中国作 青苗助役法,穷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济。安石得书 大怒,自草敕榜诋之。《 续通鉴》又云:张方平言, 举西北壮士健马,弃之炎荒,其患不可胜言。若师老 费财,无功而还,社稷之福也。后皆如其言。今案此 所云云,一意以丑诋荆公为事。至谓交趾入寇,全由 公启之,而其靖边之功,悉略而不录,此宋以来史家 之惯技,吾司空见惯,殆不以为骇矣。然其言支离诬 罔,实有不可不辨者也。考《宋史萧注传 》,载其请 图交趾之疏,而不言为何年所上。又言:熙宁初以注 知桂州,帝问攻取之策,对曰:昔者臣有是言,今交 人生聚教训十五年矣,未可轻议。又言注既至桂,延 访山川曲折老幼安否,皆得欢心。李乾德动息必知之。 注之知桂州,不知在何年。然沈起代注,在熙宁六年。 则注之治桂,当在四五年间。既入觐然后就任,其入 觐之时日,当更在前。而其对神宗之言,谓十五年前 事,今昔殊异。然则注之倡议取安南,乃在嘉?元二 年之间,时安石仅为群牧判官,未尝与闻朝政,更何 有于王韶?以渺不相属之事,而牵引以入人罪,虽周 兴、来俊臣之断狱,当不能如是也。《续通鉴》云云, 盖本于《宋史》沈起传。起传与注传同在一卷,前后相去数叶,而其文矛盾至是,学者其犹以宋史为足信 否耶?考交趾自李公蕴篡黎氏而自立,屡蓄异志。其 子德政,德政子日尊,皆颇骁雄。景?中,郡人陈公 永等六百余人内附,德政遣兵千余境上捕逐之。三年, 入寇邕州之思陵州西平州石西州及诸峒,略居人马牛, 焚屋庐而去。庆历三年,灭占城,虏其王。皇?二年, 侬智高反,德政率兵二万,声言入助,及日尊立。嘉 ?四年,寇钦州,五年寇邕州,五年又上表索温闷洞 等地。其父子祖孙,虽受中国册命,实则帝制自为。 至日尊竟僭称法天应运崇仁至道庆成龙祥英武睿文尊 德圣神皇帝,国号大越,改元宝象。由此观之,交趾 当讨之日久矣。其累岁寇边,真仁英三朝未尝绝,岂 因安石好用兵而自开边衅者?而于青苗助役诸法,更 何与焉?中国行新法数年,只闻臣僚交攻于朝,未闻 氓庶揭竿于野,即外夷假异说为兵端,亦何至及此? 史家之为此言,务欲以天下之恶,皆归于安石而已。 及观安石所作榜文,则真王者之师,仁人之言。与所 谓大怒以诋者,何太不相肖也!夫当时交趾之包藏祸 心,众所共见。使宋而稍自振者,宜膺惩之久矣。徒以满朝泄沓性成,畏言兵 事,骄纵之使之夜郎自大,乃至两月之间,连陷我三 州。其时荆公当国,安能坐视不恤?然公方锐意内治, 内力未张,不欲遽用之于外。且辽夏二大敌在前,更不宜自敝而授之以可乘,故亦薄伐之,以剿为抚而已。 读榜文其意可见也。史家美张方平之言,谓为先见, 吾不知方平所谓师老费财无功而还者,果何所验?赵 X等以熙宁八年春出征,其冬即大捷于富良江,不得 谓老师。洪真见戮,乾德乞降,略其数州,置为郡县, 不得谓无功。若以不灭其国虏其王为罪耶,则当用兵 之初,其计划本不如此。盖将养其力以有待也。而交 人自兹以后,终宋之世,不复敢寇边,则知此役之所 以惩艾之者至矣。吾不知方平之言之所谓验者何在也? 如当时廷臣之意 ,敌虽压境 ,而犹不思所以应之, 应之则曰好事也,黩武也,然则钦廉邕诸郡邑,几何 不沦为燕云十六州;而势不至岁以缯币事李乾德而不 止也?噫!
综诸役以观之,则知荆公当时用兵,皆出于不得 已,绝非如诬谤者所云黩武。而其所拔擢委用之人, 如王韶,如熊本,如章,如赵X皆以文臣而富将略, 所向有功,则知人善任,又可见矣。呜呼!数千年国 史中,如公者有几人哉!
“齐有侗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 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 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此太白咏史 诗也。呜呼,吾于荆公见之矣! 公少年尝有诗云 :“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 此中蟠 。”又有诗云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 便归山 。”其抱负之伟大,其性情之恬退,于此二诗 见之矣。求诸先世,则有范蠡之泛舟五湖,张良之从 赤松子游,其迹与公颇相类,然彼等皆见其主之不可 以共安乐,为自全计,苟以免祸而已,是老氏之学也。 公则不然,可以仕而仕,可以已而已,其一进一退之 间,悉衷于道,自古及今,未有能过之者也。
公以熙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