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

第46章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第46章

小说: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帅:梁王彭越。

副统帅:大夫栾布。栾布是彭越少年好友,等到彭越起兵的时候,栾布却被人拐走卖到了燕国。此后他在燕国脱颖而出,带兵打仗,又被韩信俘虏。彭越向刘邦求情,赎回了栾布,现在栾布和彭越已经是生死之交了。

梁军总兵力:约五万人。

正方四号主力选手,英布之九江军:

统帅:淮南王英布。

将军一:刘贾。他是刘邦的大表哥,淮南地区游击司令,与英布配合烧杀劫掠,显然是为了提高彭越的人气,所以把他也划入了九江军系列。

将军二:周殷。他是楚国的大司马,是项羽信任的人,项羽派他镇守寿春,弹压刘贾和彭越的骚乱。却不承想,他反而在六地屠城,跟随彭越来到了这里,这再一次证明了项羽的识人眼光太差劲,只有那些绝对不应该受到信任的人,才会受到项羽的信任。

九江军总兵力:五万人左右。

目前,汉军及其盟友联军拥有凶悍的战将一十二员,士兵超过五十万人。再来看看楚军方面的力量如何。

反方种子选手楚军:

统帅:西楚霸王项羽。

参谋幕僚:左尹项伯。完了,看到这家伙,就知道项羽没咒念了。潜伏在项羽身边的间谍,已经取代亚父范增,成为了项羽的智囊。有此人在,这仗怎么打怎么输,项羽的识人眼光,再一次遭到了彻底的否定。

将领一:将军季布。季布其人,是个忽悠大师,有句成语叫季布一诺,千金不易,就是他忽悠出来的。实际上他的为人,是季布一诺,给钱就卖。刘邦甚至都不敢统战他,他属于猪一样的队友,站在哪一队,就会连累哪一队丢分。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季布的舅舅丁公,他在彭城战役,楚军大胜时追杀刘邦,却因为刘邦几句甜言蜜语,就放走了刘邦。刘邦杀掉项羽后,第一个要杀的就是季布舅舅丁公,因为刘邦不喜欢这些给队伍带来负分的怪异人类。

将领二:钟离昧。他是韩信的私交好友,也是目前项羽手下唯一能打的战将。长期以来,项羽作战,文靠亚父范增,武靠钟离味。但是刘邦施反间计,逼走了亚父范增,夺了钟离昧的兵权,让钟离昧归属大司马曹咎之下。结果曹咎无能战死,钟离昧却始终忠心耿耿,但最终,他的忠心沦为一场悲剧。

将领三:项声。他是项氏族人稍微有点起色的战将,曾经在龙且手下,于九江大败反叛的英布。但是在跟随龙且往援齐国时,败于潍水之役,龙且被杀,他却逃了回来。但这一次,他似乎不再有可能逃脱了。

将领四:项冠。

将领五:项悍。

楚军总兵力:约十万人。

现在来比较一下楚汉双方的实力,楚军这边,将军只有五个,汉军十二个。而且汉军的兵力五十万,楚军的兵力只有十万。

处于绝对劣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项羽这边还有猪一样的队友,和潜伏日久的间谍。这一仗,是项羽的终结之战。

结局无可避免。

8、夜半歌声

“九里山前做战场,牧童捡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项羽终结之战,首先有个小小的热身赛,赛场就在九里山。

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这一年刘邦五十五岁,距离他生命的终点,只剩下六个年头了。他最渴望的就是,在自己退出人生舞台之前,先行把刚刚三十一岁的项羽打回娘胎。于是刘邦项羽,各率十万兵马,对峙于淮阳地区。韩信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南下,兵至九里山,向楚军邀战。

项羽腾不出手对付韩信,就派楚上柱国项它出场,可怜项它名不见经传,哪里能是韩信的对手?

但是项它可不这么认为,而且项它甫出,就击溃了邀战的齐军。楚军大喜而狂追,结果,九里山下,伏兵四起,把楚军通通包了饺子。楚柱国项它,被韩信捉了俘虏。

趁此机会,商贩灌婴的机动骑兵迅速向彭城移动,一举打破彭城,端掉了项羽的老巢。而后齐军在江苏北、安徽北及河南东一带跑来蹿去,兵锋直插项羽主力军的侧背。

腹背受敌,项羽陷入绝境之中。这时候的他,可怜到了无以复加,由于老巢被端,后方失陷,楚军已经无所依凭。正所谓孤军难立,无奈之下,他率了楚国的军政官吏,携带大量的贵重物资,向东南方向撤退。这时候的楚国,形同于消亡,项羽成为了流失军政权,危机重重,困苦艰难。

行至垓下地区,项羽停下来,找来大将季布、钟离昧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垓下这个地方蛮好,地势险要,可以构筑工事以备防御,借机整顿军备,恢复士气,以期与汉军展开决战。于是项羽将十万楚军一分为三,季布统一队兵马,屯于垓下西侧与南侧。钟离昧统一队兵马,屯于垓下东部及北部。项羽自率主力军,在垓下做无定向游转。

得知消息,汉军、齐军、梁军及九江军纷纷赶往垓下,要参加这场规模庞大的盛宴。联军的布置是:齐军韩信驻于垓下东北地区,这实际上是韩信故意的,为了救他的老伙计钟离昧。淮南王英布的九江兵,驻于垓下的西南地区,正对着大将季布,这也是故意的,英布和季布也有秘密的关系,拦在季布的面前,就是为了放季布一条生路。梁王彭越指挥的梁军,驻于垓下的北部地区,以为一支机动的有生力量。

大战在即,刘邦将全部的军事指挥权移交给韩信,并提出要求,务须一战而歼灭项羽。于是韩信以将军孔熙为左路,以费将军陈贺为右路,韩信自统主力,于中路展开主攻。刘邦跟在韩信的屁股后面督战,刘邦的后面还跟着周勃等人。愤怒的项羽冲出营垒,与昔日手下的仪仗队员展开激烈交火。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骁勇善战的项羽,这时候却疲软无力,被韩信打得一退再退,最后彻底退回营垒之中,闭关不出,拒绝再战。

楚汉时代的攻战技术比较落后——这个意思就是说,相比于攻垒技术,当时的营垒是很坚固、很难打破的。在刘邦与项羽的交手之中,一旦失利,刘邦的做法就是迅速逃入营垒之中。一旦逃进去,项羽就无计可施。现在项羽也学了刘邦的缩头术,让刘邦看得咯咯直乐。

项羽不肯出来,怎么办呢?

这时候张良出来说:“这事好办,咱们不是有潜伏的内线项伯吗,让项伯把项羽叫出来。”

“怎么个叫法?”

“四面楚歌!”

说到这个“四面楚歌”,它已经构成传统文化中的固定成语,表示众叛亲离的意思。据史料记载,张良建议,以楚方投降过来的人,和汉军中善唱歌者,组成文艺宣传队,每夜围绕着楚营,不停地唱楚词楚歌。

项羽这边,兵困垓下,兵少食乏,处境非常险恶。前线坚守营垒的士兵,每日黄昏,战事止息时,就能听到四周传来的楚歌之声。这歌声勾起了士兵的思乡情结,唤醒了他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哪个浑账王八蛋,把他们从温暖的家中强拖到战场上来,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生死血拼?这所谓的帝王基业,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垒前士兵的士气,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挫伤。

但受到挫伤的,只是前线士兵的锐气,营中深处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因为当时没有扩音装置,垒外的歌声,丝丝缕缕,最多只能透入营垒的边缘,再往前就危险了。大嗓门的歌手,说不定被黑暗中一箭射来,当场穿喉,这就划不来了。

所以这个夜半歌声,实际上并非是唱给垒前士兵们听的。汉军所希望的听众,只是项羽一个人。

但项羽的中军帐,在歌声抵达不到的军营深处,这又该怎么办?

于是项伯应时出场,他负有重大使命,必须要让项羽听到这四面八方的夜半楚歌!

9、夜宴别姬

入夜,项伯走进项羽的军营,力劝项羽夜间巡视军营。项羽这个人生性高傲,谁的话也不听,就听项伯的,因为项伯只拣他喜欢听的说。于是项羽兴冲冲地披挂出来,准备鼓舞军心。但当他走到营垒的边缘时,终于听到了那阴森森的夜半歌声。

当时项羽十分震惊,说了句:“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国全境占领了吗?要不然的话,他们之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好了,项伯潜伏项羽身边许多年,终于完成了所有的使命。现在,他就坐观事态的正常发展了。

项羽的意志遭受重创,几近瓦解。于是他返回营帐,叫过来虞姬陪伴,饮酒浇愁。

项羽有两桩最爱,一是美人虞姬,一是名驹乌骓。他一生征战,形影不离的,就是这两件宝贝。当天夜里,项羽和虞姬饮酒,悲歌慷慨,并作了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然后项羽把这首诗唱出来,大意是:我的力气能拔山,我的气势能吞天。不料时势已逆转,乌骓宝马也枉然,乌骓枉然怎么办?虞姬你说怎么办?你快点说怎么办?

虞姬又能怎么办?只好也作首诗,谱上曲子唱给项羽听。根据《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当时唱的是:“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虞姬仗剑而起,自刎身亡。

理论上来说,项羽如果想要制止虞姬自杀,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项羽显然没这个意思。事实上,这场夜宴,不过是盏催命酒,项羽认为,只有自己在虞姬身边,虞姬才能够幸福,如果这绝世美女落入别人手中,就会很悲惨很悲惨——但这个男人却忘记了,虞姬跟随项羽的时候,是在公元前208年,到了夜宴别姬的这一天,满打满算,虞姬跟在项羽身边,已经整整六年了。

这六年的时间里,两人形影不离,项羽不管打到哪里,身边都要带着虞姬。但最终,虞姬仍然只是一名宠姬,不过是项羽喜欢的精美性器,从未曾想到过给她一个名分。甚至,在项羽进入关中,大封天下,而后占彭城以西楚霸王自居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过正式娶她。

作为一个女人,虞姬心里必然有着成为项羽夫人的渴望,但是项羽显然没这个意思。

直到现在,项羽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才突然发现虞姬的价值——不能让别人得到她的价值!

该如何评价项羽呢,单只是从他对待虞姬的态度上?

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但是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把霸王别姬的场景,描写得非常感性,非常文艺:“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最后这个不能仰视,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时候如果有谁仰视,惹火了项羽,一剑砍了你,找谁说理去?

虞姬已死,项羽心事了却,他已经失去了这世上最值得留恋的,剩下来的,只有一颗枯死的心。就在这里夜里,他披挂上马,率领了身边最精锐的八百骑兵,趁夜出了军营,扔下十万傻兮兮的楚军士兵,自顾突围而走了。

他竟然扔下了那些信任他、追随他的子弟兵,任由这些可怜虫落入汉军齐军梁军九江军的魔爪中,羔羊一样被肆意宰杀。

当然,项羽也可以这样解释: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只要项羽逃脱了,说不定还会有机会卷土重来,击败刘邦,为被项羽扔下的十万楚军复仇。可问题是,这十万大军,原本是支极具战斗力的有生力量,倘若有组织地突围,足够让刘邦喝上一壶。项羽身为三军主帅,竟然弃军而逃。这实际上是以十万楚军为诱饵,掩护自己的逃亡。

让十万条鲜活的生命,掩护自己一个人,项羽这件事,很难获得正面的评价。

早在陈胜死后的项梁时代,秦将章邯进攻魏国,联军援赵,却被章邯击败。当时的魏王咎,为了保护居民,以自己自焚为条件,和秦兵达成了不可屠城的协议。魏王咎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没有丝毫名气的,但魏王咎之死所焕发的人性光芒,令得拔山举鼎、弃军而逃的项羽,霎时变得惨淡微弱,不堪提起。

一旦发现了项羽的人格存在着巨大缺陷,对于他此后的行为,就只能用一种淡泊而理性的视角来观察。

这时候我们才会发现,项羽所谓的时不利兮,纯属扯淡。他的一生,运气好到了不能再好。首先,他拥有武将世家的巨大光环,刘邦的草根出身根本无法与他相比。其次,项羽追随叔父项梁起兵,又接收了项梁的丰厚遗产,所以才会在杀害上将军宋义,夺取军权时,获得了部众的支持。而刘邦可没这么个了不起的叔父替自己铺路,只能自己手撕牙咬,一点点地累积资源。

但是,这么丰厚的军事遗产落到项羽的手中,却被他治理得支离破碎,最优秀的韩信逃了,最有智慧的范增被他赶走了,最忠诚的钟离昧遭到他的猜测疑忌,最后竟被他丢给了齐军,沦为无辜的牺牲品。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统领项梁留给他的班底,经营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提拔一个新人,没有任何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