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有《施公案》八卷九十七回,一名《百断奇观》,
记康熙时施仕纶(当作世纶)〔13〕为泰州知州至漕运总督时行事,文意俱拙,略
如明人之《包公案》,而稍加曲折,一案或亘数回;且断案之外,又有遇险,已为
侠义小说先导。至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则有《彭公案》二十四卷一百回,为
贪梦道人作,述彭朋(当作鹏)〔14〕于康熙中为三河县知县,洊擢河南巡抚,回
京出查大同要案等故事,亦不外贤臣微行,豪杰盗宝之类,而字句拙劣,几不成文。
其他类似《三侠五义》之书尚甚夥,通行者有《永庆升平》九十七回,为潞河
郭广瑞录哈辅源〔15〕演说,叙康熙帝变装私访,及除邪教,平逆匪诸案;寻有续
一百回,亦贪梦道人作。又有《圣朝鼎盛万年青》八集,共七十六回,无撰人名,
则记康熙帝以大政付刘塘陈宏谋〔16〕,自游江南,历遇奸徒螅Хǎ⒔苄е抑隆
余如《英雄大八义》《英雄小八义》《七剑十三侠》《七剑十八义》〔17〕等,其
类尚多,大率出光绪二十年顷。后又有《刘公案》(刘墉),《李公案》(李丙寅
当作秉衡)〔18〕;而《施公案》亦续至十集,《彭公案》续至十七集;
《七侠五义》则续至二十四集,千篇一律,语多不通,甚至一人之性格,亦先
后顿异,盖历经众手,共成恶书,漫不加察,遂多矛盾矣。
《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绘声状物,甚有平话习气,《儿女英雄传》亦然。郭
广瑞序《永庆升平》云,“余少游四海,常听评词演《永庆升平》一书,……国初
以来,有此实事流传,咸丰年间有姜振名先生,乃评谈今古之人,尝演说此书,未
能有人刊刻,传流于世。余长听哈辅源先生演说,熟记在心,闲暇之时,录成四卷。……”
《小五义》序亦谓与《三侠五义》皆石玉昆原稿,得之其徒,则石玉昆殆亦咸丰时
说话人,与姜振名各专一种故事。文康习闻说书,拟其口吻,于是《儿女英雄传》
遂亦特有“演说”流风。是侠义小说之在清,正接宋人话本正脉,固平民文学之历
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惟后来仅有拟作及续书,且多滥恶,而此道又衰落。
清初,流寇悉平,遗民未忘旧君,遂渐念草泽英雄之为明宣力者,故陈忱作
《后水浒传》,则使李俊去国而王于暹罗(见第十五篇)。历康熙至乾隆百三十余
年,威力广被,人民慑服,即士人亦无贰心,故道光时俞万春作《结水浒传》,则
使一百八人无一幸免(亦见第十五篇),然此尚为僚佐之见也。
《三侠五义》为市井细民写心,乃似较有《水浒》余韵,然亦仅其外貌,而非
精神。时去明亡已久远,说书之地又为北京,其先又屡平内乱,游民辄以从军得功
名,归耀其乡里,亦甚动野人歆羡,故凡侠义小说中之英雄,在民间每极粗豪,大
有绿林结习,而终必为一大僚隶卒,供使令奔走以为宠荣,此盖非心悦诚服,乐为
臣仆之时不办也。然当时于此等书,则以为“善人必获福报,恶人总有祸临,邪者
定遭凶殃,正者终逢吉庇,报应分明,昭彰不爽,使读者有拍案称快之乐,无废书
长叹之时……”(《三侠五义》及《永庆升平》序)云。
而其时欧人之力又侵入中国。
※ ※ ※
〔1〕“四大奇书” 清李渔《三国演义序》云:“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
之目,曰:《史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冯犹龙亦有四大奇
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两人之论各异。
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系词曲,与小
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见清两衡堂刊本《三国志第
一才子书》卷首)李渔序。
〔2〕马从善 自号古辽阆圃,文康家门客,余未详。其序写于光绪戊寅年(1
878),称“《儿女英雄传》一书,文铁仙先生康所作也。”
〔3〕勒保(1740—1819) 费莫氏,字宜轩,清满洲镶红旗人,官陕甘总督、
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等。曾镇压川、鄂、陕等地白莲教起义及云、
贵苗民起义。
〔4〕观鉴我斋《儿女英雄传》序云:“其书以天道为纲,以人道为纪,以性情
为意旨,以儿女英雄为文章,……吾不图于无意中果得于诚正、修齐、治平而外,
快睹此格致一书也。”又云:“《西游记》其神也怪也,《水浒传》其力也,《金
瓶梅》其乱也。”
〔5〕东海吾了翁《儿女英雄传序》云:“其事则日下旧闻,其文则忽庄忽谐,
若明若昧,……研读数四,更于没字处求之,始知其所以忽庄忽谐,若明若昧者,
言非无所为而发也。噫,伤已!惜原稿半残阙失次,爰不辞固陋,为之点金以铁,
补缀成书,易其名曰《儿女英雄传评话》。”
〔6〕《续儿女英雄传》共三十二回,卷首有无名氏自序,不记年月。光绪二十
四年(1898)北京宏文书局印行。
〔7〕石玉昆(约1810—约1871) 字振之,清天津人。道光咸丰年间说书艺人。
〔8〕“断立太后” 见元杂剧《抱妆盒》,剧情叙宋真宗时李美人生子,遭刘
皇后嫉害,陈琳抱妆盒救出幼主,幼主后即位为仁宗,密询陈琳,尊生母李氏为皇
太后。“审乌盆鬼”,见元杂剧《盆儿鬼》剧情叙汴梁人杨国用经商遇害,尸首虽
被烧成灰和土制成瓦盆,但“冤魂”不散,能作人声,后经包公审理伸冤。
〔9〕《龙图公案》 十卷,明无名氏撰,序署“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
悟石轩”。有繁简两本,繁本故事一百则,简本故事六十六则。叙写包公审案故事。
〔10〕这里的《龙图公案》指传钞本《龙图耳录》,一二○回,系石玉昆说唱
《龙图公案》的记录本(删去唱词)。刊本《忠烈侠义传》(亦名《三侠五义》)
即从此本出。
〔11〕明宸濠事 明正德十四年(1519),宗室宁王朱宸濠伪称奉太后密诏,
于南昌起兵叛乱,后兵败被杀。
〔12〕俞樾 参看本卷第219页注〔28〕。俞樾将《三侠五义》改名《七侠五义》,
并作序。序中所说的柳麻子,即柳敬亭(1587—1890),明末著名说书艺人。俞序
关于柳敬亭说《水浒》的记述,本自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五《柳敬亭说书》。潘
祖荫(1830—1890),字伯寅,号郑姡В逦庀兀ń袷艚眨┤耍僦凉げ可惺椤
撰有《郑姡妗⑽拇妗犯饕痪恚嘤小朵柘舱允椤贰
〔13〕施世纶(?—1722) 字文贤,清汉军镶黄旗人。曾任泰州知州,后官
户部侍郎、漕运总督,撰有《南堂集》。《施公案》叙写其有关事迹,多出附会臆
造。
〔14〕彭鹏(1637—1704) 字奋斯,号古愚,清莆田(今属福建)人,由三
河知县官至广东巡抚。撰有《古愚心言》。《彭公案》叙写其有关事迹,多出附会
臆造。
〔15〕郭广瑞 字筱亭,别号燕南居士,清潞河(今北京通县)人。
哈辅源,满洲旗人。说书艺人,以专说《永庆升平》而闻名。
〔16〕刘墉(1719—1804) 字崇如,号石庵,清诸城(今属山东)人,官至
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清临桂(今
属广西)人,官至湖广总督、东阁大学士。此处正文“康熙”应为“乾隆”。
〔17〕《英雄大八义》 四卷,五十六回。《英雄小八义》系其续集,四卷,
四十四回。叙写东京汴梁宋士公等人故事。《七剑十三侠》,又名《七子十三生》,
三集,一八○回,题“姑苏桃花馆主人唐芸洲编次”。叙写明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
乱故事。《七剑十八义》,未见,同类书有《七剑八侠十六义》、《五剑十八义》
等多种。
〔18〕《刘公案》 仅见唱本《刘墉私访大清传》,四卷,叙写乾隆时刘墉奉
旨查办国舅、济南巡抚国泰事。《李公案》,一名《李公案奇闻》,三十四回,题
“惜红居士编纂”。叙写清李秉衡办理讼案事。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光绪庚子(一九○○)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
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
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
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
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
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
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
说。其作者,则南亭亭长与我佛山人名最著。
南亭亭长为李宝嘉,字伯元,江苏武进人,少擅制艺及诗赋,以第一名入学,
累举不第,乃赴上海办《指南报》,旋辍,别办《游戏报》,为俳谐嘲骂之文,后
以“铺底”售之商人,又别办《海上繁华报》,〔1〕记注倡优起居,并载诗词小说,
殊盛行。所著有《庚子国变弹词》若干卷,《海天鸿雪记》六本,《李莲英》一本,
〔2〕《繁华梦》《活地狱》〔3〕各若干本。又有专意斥责时弊者曰《文明小史》,
分刊于《绣像小说》中,〔4〕尤有名。时正庚子,政令倒行,海内失望,多欲索祸
患之由,责其罪人以自快,宝嘉亦应商人之托,撰《官场现形记》,拟为十编,编
十二回,自光绪二十七至二十九年中成三编,后二年又成二编,三十二年三月以瘵
卒,年四十(一八六七——
一九○六),书遂不完;亦无子,伶人孙菊仙〔5〕为理其丧,酬《繁华报》之
揄扬也。尝被荐应经济特科,不赴,时以为高;
又工篆刻,有《芋香印谱》〔6〕行于世(见周桂笙《新庵笔记》三,李祖杰致
胡适书及顾颉刚《读书杂记》等)。
《官场现形记》已成者六十回,为前半部,第三编印行时(一九○三)有自序,
略谓“亦尝见夫官矣,送迎之外无治绩,供张之外无材能,忍饥渴,冒寒暑,行香
则天明而往,禀见则日昃而归,卒不知其何所为而来,亦卒不知其何所为而去。”
岁或有凶灾,行振恤,又“皆得援救助之例,邀奖励之恩,而所谓官者,乃日
出而未有穷期”。及朝廷议汰除,则“上下蒙蔽,一如故旧,尤其甚者,假手宵小,
授意私人,因苞苴而通融,缘贿赂而解释:是欲除弊而转滋之弊也”。于是群官搜
括,小民困穷,民不敢言,官乃愈肆,“南亭亭长有东方之谐谑,与淳于之滑稽,
又熟知夫官之龌龊卑鄙之要凡,昏聩糊涂之大旨”,爱“以含蓄蕴酿存其忠厚,以
酣畅淋漓阐其隐微,……穷年累月,殚精竭诚,成书一帙,名曰《官场现形记》。
……凡神禹所不能铸之于鼎,温峤所不能烛之以犀者,无不毕备也”。故凡所
叙述,皆迎合,钻营,朦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吏,及官吏
闺中之隐情。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
断若续,与《儒林外史》略同。然臆说颇多,难云实录,无自序所谓“含蓄蕴酿”
之实,殊不足望文木老人后尘。况所搜罗,又仅“话柄”,联缀此等,以成类书;
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编,即千篇一律。特缘时势要求,得此为快,故
《官场现形记》乃骤享大名;而袭用“现形”名目,描写他事,如商界学界女界者
亦接踵也。今录南亭亭长之作八百余言为例,并以概余子:
……却说贾大少爷,……看看已到了引见之期,头天赴部演礼,一切照例仪注,
不庸细述。这天贾大少爷起了一个半夜,坐车进城,……一直等到八点钟,才有带
领引见的司官老爷把他带了进去,不知走到一个甚么殿上,司官把袖一摔,他们一
班几个人在台阶上一溜跪下,离着上头约摸有二丈远,晓得坐在上头的就是“当今”
了。……他是道班,又是明保的人员,当天就有旨,叫他第二天预备召见。……贾
大少爷虽是世家子弟,然而今番乃是第一遭见皇上,虽然请教过多少人,究竟放心
不下。当时引见了下来,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