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巴尔扎克传 >

第13章

巴尔扎克传-第13章

小说: 巴尔扎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印字房的主人,他早就想把这个不太赚钱的厂子转手,现在既然遇到了
一位肯出好价钱的买主,那也是很觉得幸运的了。

四个条件已经有三个毫不费力地就解决了。最困难的就数第四个条件
了,因买东西总比付款容易得多。巴尔扎克必须有五至六万法郎;用三万法
郎买取专利权;一万二法郎给他的技术顾问巴比耶尔——大概是他不大相信
他的雇主的经商能力,所以索要这笔款子作担保。其余的钱则为杂用开支,
比如这个厂子年久失修,装修费恐怕就不会便宜。巴尔扎克本来的债务就有
一万五千法郎,现在又要又筹资五六万法郎,看来希望不是很大的。他的运
气真不错,他找到了他绝对料想不到的、靠得住的担保人。他的父母,对于
有诱惑性的投机事业,总是一向乐于承诺的,而目前他们的动产大约在二十
万法郎左右,有不少资金可供他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对于儿子的这

个新的冒险,倒并未提出反对。印刷不像作书那样无所谓的事情,而是一桩
靠得住的行业。同时,奥瑙利的永远的乐观主义精神,恐怕足够说服他的父
母并促使他们相信前途是非常光明的。一次家庭会议便同意了借给他一千五
百法郎的款项,并由他父母作保,他们的一位叫德兰诺瓦夫人的,付出三万
法郎作营业资本,不足之数则又是由甘愿自找牺牲的德·柏尔尼夫人供给。
一八二六年六月四日,巴尔扎克通知部里,说他已以一个印刷商的身份开张
营业了。

“在下,即巴黎一家印字馆的老板,兹通告私人住宅及营业地点即日迁
至圣·日耳曼镇,玛勒街十七号。”

这出悲剧的第二幕已经开始上映了。

这个奇怪的印刷厂在《幻灭》和《绕线猫店》中的许多生动的篇幅里被
描写。玛勒街是在圣·日耳曼前街与拉居码头之间一条曲折狭窄的街。整个
街上都显得阴气沉沉的。巷里的许多房子都有十七世纪的直通到院子中间的
高大的街门。这些大门,都曾是历史的见证人,他们看到了川流不息的马车,
贵族夫人小姐的迷人的身影。然而,两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一切都改变了,
无论是高贵血统或富比王侯的贵族商人,早已搬到了那些阳光充裕,而且比
较适宜的房子里去了,同时,一些地位低下的小生意人便寻找到这条破烂不
堪的巷子里开店设铺,苦度日子。加之煤尘、尘土以及岁月的磨砺,这条巷
子更加荒凉了。

虽然这条街曾经与贵族有过密切的关系,但巴尔扎克与巴比耶尔在里面
开设的印刷厂并没因此而带来什么便利条件。这个房子以前是一片广阔的房
舍,并且它的范围向前伸展了不少,与那些客气的邻居相比,显得更突出了,
它的前部已经伸到街上来了。为了考虑经济效益,这所房子建筑得很便宜,
没有花费不该花的许多钱。这个私宅,有一间会客厅,一间黑漆漆的厨房,
一间两用的书房和起居室,并带着一间小起居室。

这正是巴尔扎克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他怀着极大的热情精心地布
置它。他取下用纸糊成的。。模,而代用了浅蓝色的花棉布。他把书装订得很
漂亮并摆列起来,还找来一些各种各样的小玩意起摆设作用。他所做的这一
切,都是为了使他忠实的“内助”赏心悦目。在他最困难的日子里,她每天
都去看他的。“她每天的到来,就像能减轻病人痛苦的睡意。”

巴尔扎克对他这个新的职业非常严肃认真,因而,他在商业领域里的冒
险,并不只是对奢侈的欲望的渴求。每天清早至深夜,他只穿着敞着领口的
衬衫,跟他的二十四个工人一起,在那间散发着油墨味和纸味的屋子里,冒
着汗拼着命地在工作。在他看来,没有一件琐碎小事是不重要的,因而每一
件琐碎工作,他都是亲自去料理。他帮着排字,校正铅字盘,估价成本,而
且亲自开发票。他那肥胖的身体在一间狭小的却有不少人的房子里穿来穿
去,走到机器盘和堆着的包裹,不是监督工厂要卖力点,就是往自己那间带
着玻璃扇的小办公室里跑。在办公室里,他为了一分钱而跟书贩、纸商们付
价还价。那些来向这位忙碌的印刷厂的老板送定货单和票据的人,恐怕没有
一个人曾有过一丝预感,他们面前的带着污垢的毛发和善辩的口才,矫胖的
而勤奋的年青人,竟然是,或说将要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

那些日子里,巴尔扎克真正地扔掉了他高傲的宏图伟志,把自己的一切,
包括灵魂和肉体都投向了这新兴的印刷事业。他那把法国古典作家的全集带
到千家万户的幻想,早已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他要让他的印刷机永远地

转下去,并且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业务关系。无论什么稿子,他根本不挑选就
一应承诺下来。他这个印刷厂里印刷的第一种没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只
是一本叫作《减少蛋白质的长生药片》(或《长生药粉》)的计划书。第二
种是由一位志向远大的律师出资印刷的一个女杀人犯的答辩状。第三种是一
个叫作《药剂师勒贝尔的巴西混合剂》的销售假药广告。然后是一大堆庞杂
的内容,主顾拿什么来印他就帮着印什么,譬如小册子,古典作品的刊本,
计划书,广告,目录,诗歌,以及一些娱乐消遣的小读物。他只印了一部由
他自己所创作的叫作《无赖者所写的关于巴黎标志的小字典》的作品。这部
作品大概也是他急需现款时,胡乱地写了送给出版家的。

他的事业从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少波折,而在巴尔扎克看到一本送来付印
的叫作《偿还债务以及满足债主的方法》(或叫《已破产的人们所用之公正
商业手册》)的小册子稿样时,我们猜想他的心情一定是很复杂的了。他就
是从来搞不懂,如何满足他们的债主。他的才干用在不同的范围里,往往就
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效果。那种在艺术创作中能创造出新的世界的乐
观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用在他的买卖活动中,就必定会让他倾家荡产。他
的第一步就没有走好。为了增加营业资本,他不得不把积压的《拉·方登全
集》和《莫里哀全集》共二千五百本,以相当低的价格贱卖给书贩包都安,
总共才拿到两万两千法郎。这样算来,平均每本书的价钱还不到九法郎,而
他最初的定价却是每本二十法郎。他因需款太急,便急着把契约签定了,完
全没有想到后面将会发生严重的事情。原来,包都安只是用五千法郎的现款
把巴尔扎克这条鱼给钩住了,然后呢,一万七千法郎的现金,包都安却宁愿
用给他两家书贩的二万七千法郎的支票。就在巴尔扎克拿着他给的两家书贩
去讨钱的一刹那间,这两家书贩竟然同时破产了。像他那样债台高筑,是不
能一直等到他们办清破产手续的,于是他决定能拿回多少是多少,就把乡下
那家书贩的积压的书籍抵债了。他并没有收到现金,而是收获了一大批不值
一文的书。这些书都是像格斯累,福洛尼昂、费拉龙以及基勒贝尔那些不出
名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书堆在乡下库房里好多年了;都已经发黄了。

这又是一出合适的喜剧题材。利用德·柏尔尼夫人提供的资金,他出版
了自己的两本古典作品,又因为销路不畅,不得不以还不到原来定价的一半
价钱抛售,来获得另一项急用的资金!然而现在,他并没有得到原来希望的
现金,反而自己的另一批书籍积压在手里,照样是脱不了手。他简直就是用
一大堆不值钱的东西换来了另一堆更不值钱的东西。这好像德国童话《幸运
的汉斯》的故事一样,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头牛,然后用这头牛换了一只
羊,又用这只羊换了一只鹅,最后用鹅换了一块磨石,磨石最终也滚落进水
中去了,他最终什么也没有了。

这些曾风靡一时的作家的作品,一大包一大包地被捆起来,放置在印字
间里去沾灰染尘了。不幸的是,工人们希望付给他们薪水,而巴尔扎克却不
能用费纳龙、福洛尼昂和其余作家的书来付给工人工资。供给这家印刷厂的
纸商们不久就听到了风声,于是就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巴尔扎克的本票。因为
那些巴尔扎克亲笔签名的本票还没有获得它们将来的价值。他们坚决地要求
立即把他之间的帐目结算清楚,然而这间带玻璃扇的小办公室,的确不是躲
避他们嘈杂的讨债的安全避护所。于是,印字房里越来越不易看见老板巴尔
扎克了,特别是快到周末的时候,他就几乎整天见不到人影了。他一家挨着
一家地奔走,尽力说服他们,允许他们,允许他延期付款,同时从银行家,

朋友或者亲戚那里寻求借钱的可能性。在那几个月里,他经历到了一切令人
羞耻的场面,但他仍然顽强地挣扎着。这些羞耻的场面,是他永远不能忘记
的,正如他在《毕骆都·恺撒》里所描写过的一样。

他用一种参孙的力量来拼命地奋斗,然而到最后,他还是被迫洗手不干。
一八二七年的夏天,他的一切都已失掉,连付给工人的一文钱都拿不出来了,
他干印刷业比起他干出版业或是作小说的作家,并无更大的成就可言。他现
在面临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宣布破产,要么私人之间处理。

然而巴尔扎克选择了第三个可能性,就像那位不朽的拿破仑一样,他不
甘心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囚禁在厄尔巴岛上,还想在滑铁卢上试一下他的运
气,以证明自己是无敌的,永远不可战(争)胜的。

过去的经验教训并未使巴尔扎克清醒过来,他又一次想通过扩展他的事
业的方法来避免他的破产。他在出版生意即将被浪涛所吞没时,他把一个印
字馆当做救生圈抛了下去,然而在印字馆又要沉没的时候,他又试图投入一
个铅字铸造厂而使它重新焕发生机。这个企业之所以最让人伤心的一点,正
像巴尔扎克这个人一样,他的一半是幻想家,另一半却是老练的现实主义者。
他有像律师或商人一样的智慧。就拿他把古典作品刊成单行本发行的计划而
言,这也并非没有道理。后来,就有人实行他这样的计划,并且证明这是一
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他冒险从事印刷业,也并没有不对之处,因为读者
对读物的需求量在以很快的速度增加着。

他的第三个计划,也就是关于铅字铸造厂的计划,尤其是有成功希望的。
他曾听到一种由一个叫作德瑞希·彼得的人发明的新的印刷方法。据说这种
方法比普通的铅印方法效率更高。因为它“不用铸字型的坩埚,也不用翻转
和矫正铸字模型。“巴尔扎克立刻就对这种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一
个政治家的远见,预见到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里,每一种生产工艺的简便和
成本的低廉,都将会带来巨大的效益。而且,这一发明创造,会带来技术的
革新。正如他的小说里所说的,他对于发明创造的兴趣始终不会减退。在一
部以巴尔扎克从事印刷事业为生活原型的小说《幻灭》中,他认为施且尔·大
卫发财致富,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机遇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有眼光地在造纸
方面的技术革新。《绝对的追求》里面,克拉埃斯。巴尔礼萨,毕骆都·恺
撒,他们是苏丹糕的发明者。可以说,从歌德以后,再没有一个伟大的作家
像巴尔扎克那样如此兴趣满致地关注着科学的进步。并且他预言,由于观众
大量地增加,在若干年后,一定会有一种非常进步的机器设备代替用手排字
和用手铸字这种落后的方法。不管怎样说,这个新的发明方法如果能很好地
利用把握,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的。巴尔扎克因为迫不及待的乐观主义,以
及他尚未解决的破产事件而绝望,现在却又有了一个挽救失败命运的机会,
他怎能不把它紧紧地抓住呢?

就在他的印字馆濒于破产之际的一八二七年九月十八日,一个包括巴比
耶尔和劳容(这位劳容也就是小吉来先生铅字铸造厂的破产清理人)的新的
印刷事业集团又诞生了。十二月,他们已撒出了第一次通告。这个集团内的
分工是这样地,劳容供应设备装置,巴比耶尔负责管理,而巴尔扎克呢,比
起他从前作小印刷商时的那种既管这又管那的辛勤劳动要轻松得多,他现在
只负责这个新方法的广告事宜。就这样,这个新的事业又开始了。巴尔扎克
准备了一份精美的册子,凡是他的店子所能用到的新字型的样品,还有一些
插图和一些图文并茂的插画,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册子里,这些东西,正是

印刷家和出版家所能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