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天随人愿,天候好像也为之感动了,迦毗罗卫国连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熟,人民因此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风俗日渐淳朴,生活日益快乐安稳。这一切不能不说都是太子悉达多的福德所致。
悉达多太子七岁那年,净饭王心想太子已经长大,应当叫他读书了。于是,净饭王就延请国中最聪明,最具智慧的婆罗门学者来教育悉达多。悉达多太子从师受读,几年之间,就将当时科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全部学习完毕。太子博学强记,闻一知十,又善于思考各种问题,因此,进步十分之快,如果说,世上真的有所谓先天的智慧,那么悉达多太子就是这种具有先天智慧最优秀杰出的人士之一。悉达多太子所学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哲学方面的“四吠陀”和科学方面的“五明”。什么是“四吠陀”呢?“四吠陀”是古印度婆罗门传习的经典,分:一、讲养生之道的“梨俱吠陀”;二、收集祭祀用祝词的“傞马吠陀”;三、用于礼仪占卜、兵法军阵的“夜柔吠陀”;四、收集四时祭祀用的咒文的“阿闼婆吠陀”。“吠陀”,在中国所翻译的佛经中有各种名称,如“围陀”、“毗陀”、“皮陀”、“韦陀”等,意译为“明智”或“明分”等。这“四吠陀”内容众多,是当时印度学者所必读的经籍,其地位有如中国古代所必读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什么是“五明”?“明”,即“阐明”,又为梵文“学问”的意译。“五明”的意思就是五种学问。这五种学问分别为:一、声明,讲语言文字的学问;二、工巧明,讲述一切工艺技术算数历法等的学问;三、医方明,讲求医术的学问;四、因明,即用逻辑的方法考定正邪、辨明真伪的学问,相当于现在的逻辑学或者竟称之为论理学;五、内明,阐明宗教宗旨的学问。不到五年的功夫,悉达多太子就已经精通了这“四吠陀”、“五明”的学问,后来净饭王又四处寻访并延请智慧特达的学者来王宫教导太子,然而,老师们都为太子的学问智慧所折服,一个个地因为无法给太子以更多的知识而纷纷自动求退了。
这就是悉达多太子在七岁到十二岁五年之间学习文化方面的大略概况。
据说,净饭王延请国内最有名的婆罗门学者名叫跋陀罗尼的来做太子的老师。净饭王特地为太子修建了一座大学堂,学堂都用七宝装饰,显得富丽堂皇。学堂内部需用的床榻及学习用的工具,一应俱全,而且十分精巧美丽,极为赏心悦目。学堂起好之后,净饭王又拣选吉日良晨,将太子交付给婆罗门学者跋陀罗尼,让他尽力用心教育太子。跋陀罗尼开始给悉达多太子施教之时,他用作教材的是四十九书字的课本。当时,太子拿着这四十九书字的课本请教老师,说:“老师,请问,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阎浮提(即后来译的“南瞻部洲”)中所有书籍,一共又有多少种?”太子问得有些突然,老师一时不知所措,只好默然无言。太子又指着课本中的一个字问道:“老师,这个‘阿’字作何解释,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老师又默然,无法回答。跋陀罗尼私下十分惭愧,对着这个弟子一时想不出如何打发,最后,他从座上站起来,一面恭敬地向太子的脚行礼,一面称赞太子道:“太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能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话真是不假。老师我学问浅薄,还请太子为老夫解说阎浮提中所有书籍一共有多少种,这个‘阿’字又是什么意思。”悉达多太子当即回答说:“阎浮提中,有梵书,有佉楼书,有莲花书,等等,一共六十四种。这个‘阿’字,是梵音,字义是不可坏灭,也即‘无上的真正的道义’的意思。”跋陀罗尼老师听到这里,打从心里佩服太子的学问渊博高深,于是他赶到净饭王的住处,对国王说:“大王,太子已是天人中第一位的老师,我已经无法给予他新的知识了。”净饭王听到跋陀罗尼的话,心里十分高兴。
悉达多太子资质颖悟,却又用心学习,因此,所有技艺、典籍、议论、天文、地理、算数、射御等等,各种知识,都在自然而勤奋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了。这为他以后成佛讲道、研究自然界现象和宗教方面的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释迦牟尼传……3、超群的武艺
3、超群的武艺
当时的印度,诸侯林立,各国纷争,迄无宁日。大些的国家为了经济利益以及土地要求,都四处侵略,竞相争霸。于是,许多国家之间往往兵连祸结,战火不断。为了国家安全,为了人民安居乐业,居于小国地位的迦毗罗卫自然需要更加强有力的领袖,不然就难以阻止周围国家的眈眈虎视。净饭王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他更需要太子悉达多尽快长大成人,并且能尽快成为文武全才的迦毗罗卫国的继承者。因此,在太子很早的时候,净饭王就悉心在调教太子训练武艺,他聘请国内最高明的武术专家以及精通兵法的将领来传授太子的武术以及行军用兵之道。太子膂力强劲,颖悟的天资加上刻苦的锻炼,不几年功夫,悉达多就已经精通了武艺,对于行军布阵之法也已了如指掌。
据说,悉达多太子十岁那年,释迦族中同辈的许多童子聚在一起各斗技艺。太子的堂弟提婆达多、弟弟难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所生。摩耶夫人去世后,她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便成为净饭王的王后)等释迦族的贵族子弟许多人都跟太子年岁相仿,他们个个都有着很强的膂力。当时,提婆达多等都听说悉达多太子各门武艺十分精通,心里都有些不服。于是,聚在一起,相互议论起来,说:“太子虽然非常聪明,有着超凡的智慧,对于书本中的知识固然相当精通,但论到气力和武艺,难道就能超过我们吗?”因此,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要跟太子在武艺方面一比高下。
他们选了一个地方,那是王宫的后园,提议用射箭来决定胜负。用作射箭靶子的是几面铁鼓,谁能将多面铁鼓射破,谁就是胜者。他们向太子发出挑战书。太子得到老师的准许,答应与他们比试。
比试开始了。提婆达多拿起弓箭,嗖的一声,箭如流星向前飞去,直接射中靶心。箭镞深深地穿过铁鼓,箭羽隐没于铁鼓之中,一直射破到三面铁鼓而止。四周围观的人无不高声喝彩。太子的弟弟难陀也同样射穿了三面铁鼓,众人更是欢声雷动。轮到太子射箭了。太子的老师拿了一张小弓交给太子,太子见此小弓,于是含笑问道:“拿这张小弓给我,想要我干什么呢?”教太子射箭课的老师回答说:“是要你拿它射这面铁鼓。”太子说道:“这张弓力弱,再拿七张这样的弓过来。”老师当即拿了七张弓交给太子。太子接过弓箭,将七张弓叠在一起,弯弓搭箭,瞄准目标,鼓起天生神力,一箭射去,堪堪正中靶心,箭镞余劲不绝,一直向里飞去,直直地射穿七面铁鼓。围观的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惊得呆了,以为除非天生神力,否则是绝不可能,当后来明白太子真的射穿了七面铁鼓之时,刹那间,后园就变成了沸腾的海洋。众人高呼太子的名字,“悉达多,天下第一!悉达多,天下第一!”欢呼声响彻云霄,久久不绝。
净饭王听到太子有这样高强的武艺,心底的欢喜真是无以言宣。他自言自语道:“我儿子是非常聪明的,读书、论辩、算术、历数等,天下第一,远近皆知;但他射箭的本领,四方的人民却不知道,我要让天下人民都知道他不仅文事第一,武功也是第一。”于是,净饭王当即颁令全国,并通知周边国家:“太子乔答摩·悉达多,七日后,将在后园举行武艺表演。本国人民以及周边国家人民中有勇力的,都可来参加武艺比赛。”这个通知一下,顿时国内国外应战者络绎不绝。
到第七天,提婆达多带领身边侍从最先出城,奔赴后园参加比武。当时,有一条大象,正立在城门口,拦住了城门,提婆达多身边的前导侍从以及军士们见此情景,心生畏惧之心,都停步不敢向前。提婆达多就问说:“是什么原因停步不前?”侍从回答说:“有一条大象,拦在大门口,大家都怕它,不敢向前。”提婆达多听说这事,就独自赶到前面,走近大象,用手搏击大象头部,大象当即双足跪了下去。于是,军士和众人都越过大象,次第走出了城门。紧接着,难陀带领了一班人也要穿过城门,他身边的军士和侍从也因大象的出现而缓步向前。难陀问前边的人,“为什么要走得这么慢?”侍从回答说:“提婆达多正用手搏击大象,大象跪在城门,妨碍走路,所以大家就走得慢了。”难陀听说,当即向前,手足用力,将大象掷放路边。围观的人众越来越多,都拥挤在一块,看着这壮观的场景。
这时,太子悉达多也从宫里走出来,要到后园去。太子的侍从更加众多,前后围绕,将太子裹在中间。好不容易才走近城门,却见路边围聚了一地的人在观看。太子感到很奇怪,就问道:“这些人在看些什么?”随从回答说:“刚才,提婆达多用手搏击大象,使大象跪倒在城门里,妨碍走路;后来,难陀出来,手足并用,将大象挑翻掷放路边,因此行人都围聚在一起观看。”太子当即想道:“现在正是显现神力的时候。”太子便走下软轿,来到大象旁,用手抓起大象奋力向城外扔去,同时以更快的速度奔向城外,仍用手将大象稳稳接住,不使大象有丝毫伤损。当时,城里城外围观的群众见此神力,都啧啧惊叹,都认为这种神力是大家从来不曾看到也不曾听到过的。一时欢声四起,嵩呼雷动。净饭王听说这经过,也不禁深深地为太子奇特的神力所打动。
这时,后园中聚满了参加比试的人,以及四远来观的观众。后园肃穆庄严,众鼓齐鸣,欢呼声呼动天地。太子与提婆达多等人射箭比试完毕,又进行相扑比赛。提婆达多与难陀互相扑击,不分胜负。这时,轮到悉达多太子上场,与两位弟弟一比高低。太子同时手执提婆达多和难陀跪扑在地,由于心怀慈爱,当两位弟弟跪倒在地时,都不叫他们有伤痛的感觉。这一下,四远人民都见到悉达多太子的神功盖世了,他们都高声赞叹道:“净饭王的太子不但知识智慧超过一切人,而且他勇健的膂力也无与伦比。真是文武全才的天下第一人。”
为国家前途劳心苦形日夜操持的净饭王终于脸上绽开了难得的宽舒的笑容。太子的名声传到国外,周边国家的人民也无不叹伏,心生恭敬。
释迦牟尼传……4、奉命成婚
4、奉命成婚
王宫中的生活是快乐而丰富的,但再丰富的生活如果一旦变成了仪式,也就会逐渐变得单调。悉达多太子熟悉了这种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日子,他甚至因此而感到厌烦起来。生活是平静的,人心却不因平静的生活而变成一潭死水,相反在这样平静的生活中,太子丰富的思维使其心灵渐渐变得充满了苦闷、矛盾,从而要想从这种平静的气氛脱离开来,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生活开始有了波澜,优游自在的王宫生活已经不能拴缚住年青的活跃的富有弹性的心灵了。
悉达多太子想到到郊外出游,净饭王答应了。有一回,净饭王亲自带领太子和身边的大臣一起巡查国界,巡查完毕之后,他们一行并没有直接回王宫去,而是继续观看风景,游览山川。他们走着走着,不觉来到国王直属田土的地界,这时,大家都有些疲倦了,于是都停下来,坐在阎浮树下休息,同时一边观看农民在田间劳动。
太子看到大自然如此新鲜美丽,心里非常高兴,他离开净饭王,独自一人跑到另一片树林中去。他想单独呆一会,享受一下独处的欢乐。七彩的阳光从树荫中透过枝叶星星点点地落下来,照在太子的脸上,显得十分温暖和神秘。太子闭上眼睛,任凭阳光照射在脸上,他满足地安静地接受着自然的宁静和温馨,充满活力的心灵感到了一阵阵的舒适和惬意。“伟大的自然啊,让我不安的心灵安顿在你博大广阔的胸膛里吧。”太子默默地作着祈祷。时光一分一秒地过去。过了许久,当他睁开眼睛,突然一个不可思议和不幸的场景在他的面前展开了:一条虫子从树上掉下来,正好落在太子脚下,虫子并没有摔死,而是在地上打着滚,吃力想爬起来,正当那条虫子即将要挣扎起来的时候,突然,一只不知名的鸟从天上飞了下来,啄死了那条虫子,并衔起它,迅即向天上飞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