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谋将周瑜 >

第35章

三国谋将周瑜-第35章

小说: 三国谋将周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⒛樱阅疚岸芍詹患H绻颐悄苤圃斐稣饽攫埃竿虼缶傻叫聿彼档秸饫铮成媳砬槭址岣唬勾攀质疲肮前巡懿傧诺闷ü瞿蛄鞑豢伞!�

“公谨,你的想像力太丰富了。”

“袁术想长生不老,请几个江湖术士炼丹,长生不老药没有求到,丹房却发生了爆炸,燃起大火,在场的人都死了。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爆炸的秘密和规律,用在战场,可能会创造奇迹。”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机智勇敢,是个难得的将才。他跟随孙坚征讨黄巾军,大败吕布和董卓,都立过大功。孙坚死后,他在袁术的军营里,拒绝了袁术的高官厚禄的引诱,奇。сom书坚决不离开孙坚的旧部。孙策起兵时,他全力追随,从不思虑自己安危和前途。

因此,孙策对程普十分尊敬,私下里将他当作长辈。

周瑜筹建水军,程普则分管陆军。

他对孙策和孙权那么器重周瑜,不以为然,觉得周瑜只是诡诈之计多一些罢了,平日与他相见,颇为不屑。

周瑜很大度,怕孙权夹在中间为难,就从不和他计较。

以前,都是孙策治理军队和排兵布阵,周瑜制订未来战略和作战计划,各尽所长,合作无间。孙策死后,治理军队的重任就落到了戎马一生的程普身上,但与孙策比,相差甚远。

对此,孙权十分忧虑。

“公谨大哥,江东要有一个治军有方的人,这很急切啊!”

“这谈何容易啊!治理军队,首先要有足够的德望和权威。只凭这一点,能担当此重任的人就寥寥无几。”

“那你的水军呢?”

周瑜一听,也愁上眉头:“我精于智谋和战略,却不擅长治军。伯符一死,这个问题就日益突出了。”

“公谨大哥,你的学识和智慧,江东人士无人能及,这个重任,我看非你莫属。”

周瑜恍然大悟:“哦,仲谋,你绕了这么大一个弯,是这个意思。”

“军队的治理是打仗的根本,这是头等大事,交给别人,我不放心,你能放心吗?这几年,江东不会有大的战事,小股叛乱,杀鸡不用宰牛刀,我自会率兵平定,无需劳你的大驾。你正好可以潜心研究治军之术。”

周瑜稍一思想,就没再推辞,担当起治军的大任。

对于儒学,周瑜一度抛弃。近几年,他又觉得在乱世之中,儒学并非一无用处。

天下再乱,人再沉沦,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对“善”的向往和尊敬,只要能够培养和引导,这种“善”将大放异彩,重新主宰人。

用儒学的“仁”和“礼”来治理军队,应该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带兵,应该像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钱粮无升迁,尚是小事,切不可让他们因扰民而坏了品行,因嫖赌而坏了身体,将士们各个学好,人人成材,他们会感恩,他们的父母妻子也会感恩,愿意把他们送来。这样的军队才是王者之师,才能无敌于天下。

周瑜招募水军,宁缺勿滥,只招三种人:一种是水性好的贫苦渔民,一种是穷山僻壤的山民,一种是朴拙的农夫。而城里市井之徒和商人子弟,几乎不用。

在训练上,周瑜要求之严格,还胜孙策。他要求天天训练,阵法技击,无不演习。

和孙策不同的是,周瑜苦口婆心地给将士们讲正义之理,开诚布公地讲救世济民的伟大思想。日子一久,将士们渐渐接受了这种精神感召,变成了有“主义”的军队,将士之间亲爱精诚,献身精神大大增强,对外严守纪律,爱护百姓。

周瑜将孔子、孟子、孙子、管仲、乐毅、田单、荆柯、韩信、张良等先贤名士们的故事讲给将领们听,再让他们讲给士兵听,收效很大。

其中,洪大胡子的效忠,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洪大胡子当了二十年的海盗,很讲义气,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但他杀人无数,罪恶深重,吃喝玩乐是其最高的人生目标,是非标准和善恶观念极淡,什么为国为民,什么君子之德风,统统是痴人梦呓,不知所谓。

洪大胡子在水军中,主管帆的制造,十分清闲,就经常到水兵营中闲逛。他和水兵们都出身于贫苦,粗旷朴拙,十分投缘。

将领们受周瑜之命,不厌其烦地进行高尚思想的教育,使他们胸怀正义,感受公理。洪大胡子听得多了,渐渐地懂了,觉得有点道理,不是“吃饱了没事干撑的”。有的晚上,他竟然不去喝酒,也留下来听。

水军大营的四周,都是质朴的渔民和农夫。

周瑜对水兵们反复讲解“民乃兵之本”的道理,有民才有兵,没有民,兵就失去了依靠,无法存活。他经常组织经验丰富的水兵,帮助渔民修破渔船,传授出海经验。因此,江东水军的声誉极好,附近的百姓见了他们,十分热情友好。

有一次,洪大胡子酒兴来了,约了三个水兵在集市上买酒,已经挑好了两坛,一摸口袋,忘了带钱,十分扫兴。

那酒店的主人一看他们穿着水兵的军服,很大方地说:“水兵兄弟们想喝酒,就带去吧,我不要钱了。”

一个水兵忙说:“那可不行,我们的军令很严,不能白拿老百姓一根葱,何况是两坛酒了。”

“死心眼,我就说你们给钱了,谁知道。”他是真心诚意的,一边说,一边使劲推着洪大胡子,“快走吧,别在这里耽误我做生意。”

此时此刻,洪大胡子像被一股巨大的电流击中了,内心充满了温情,好暖好暖的。这是一种他从未有过的感动,觉得这两坛酒是无价,给多少钱都不算多。

第二天一早,洪大胡子就把酒钱送来了,但那酒店老板坚决不要。

“水兵大哥,你们给百姓们做了许多好事,我们都很感激!我有个弟弟是渔民,他的渔船坏了,自家人单力孤,是修不好的,但有一天,来了二十几个水兵一起动手,一天时间就修好了,一文钱也没要啊!”

争执到最后,酒钱还是没要。

洪大胡子回想起过去自己抢劫渔民,血洗渔村的所作所为,十分悔恨。

从这以后,他更热恋水兵大营了,变得十分勤快,帮助周瑜训练水兵,从不计名利。天天笑哈哈的,红光满面,和蔼可亲。水兵都很喜欢他,有的小水兵把他当成知心的长辈,甚至有时故意戏弄他。他一点也不在意,反而很开心。

在洪大胡子的一再请求下,周瑜把他从造船厂调到水兵大营里,任一名带兵校尉。

洪大胡子在海上纵横二十年,水面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给周瑜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江东水军受益非浅。于是,周瑜不计前嫌,请孙权破格任用他水军总教头,官职与韩当等三朝老将们平起平坐,俸禄相当。

如此殊荣厚赏,令洪大胡子所料不及,发誓要效忠江东水军。周瑜的许多训练计划,都是和洪大胡子商量后制定的。

周瑜素不爱财,在选人任将上,他也不用为名利而来的人。那些提拔稍迟一点就怨恨不己,遇到一点不如意就怨气冲天的人,必会与同僚争薪水,与士兵争毫厘,小肚鸡肠,做不得大事。

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以“利”来获得军心,实行厚晌养兵,使一个普通兵卒除了个人生活外,还可资补家用,因此而安心操练,一心向上,不想扰民,也不想做其它副业。

周瑜的水军将领,大都不善言辞,甚至不重礼仪,但行动如风,从不推辞和畏缩。凡是能言善辩,处事圆滑之人,他一概不用。

身边的将领,一定在诚,且必须是发自内心。“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臣诚,必尽忠于军;僚属诚,必尽忠于长官。这是维系君与臣、长官与僚属、将与兵之间牢不可破的纽带。孔子说的“礼治天下,仁者无敌”真有道理啊!治军要讲法,也是讲儒,二者不可或缺。

在钻研治军之术时,周瑜重新捧起了儒学经典,思考运用,得心应手。

大凡年轻人,血气方刚,锐气十足,往往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爱什么,就万分尊崇,恨什么,就觉得一文不值。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它的合理成份,就像任何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从两个人的吵架中,也能受到启发。

孙权到水兵大营巡示,问:“有多少水兵了?”

“这不太好说。”

孙权十分奇怪:“为什么?”

“大营中有五万水兵,但这一带的百姓和我们水兵情深意厚,若有强敌来犯,兵民一体,同仇敌忾,即使有十万敌军,也能叫他有来无回。”

孙权心花怒放:“公谨大哥治军,我放心矣,江东无忧了。德谋应该让贤了。”

周瑜忙摇头:“德谋乃是江东的三朝老臣,德高望重,让他交出陆军大权,他会不服气,也令老臣子们心寒。我的治军之术并不复杂,我先告诉你,由你转告德谋,岂不更好。”

孙权连连点头。

程普从孙权的口中,听了周瑜的治军之法,连连称奇,当即就表示要照搬到陆军中来。接着,孙权又说了周瑜的良苦用心,令程普倍感惭愧。此前,他自以为是三朝元老,战功赫赫,多次怠慢周瑜。

于是,程普亲自来到水军大营,拜访周瑜,一见面一躬到地。

“以前多有得罪,望公谨宽恕。”

周瑜急忙拦住他:“德谋,你这是为何啊!论官职你和我相同,论辈份,你还是我的长辈。”

“今天,我是廉颇,你就是蔺相如。我们重演一遍将相和。”

从此,程普对周瑜十分敬重,二人关系非常亲近。

他告诉别人:“与周公谨交往,就好像喝下厚味的美酒,不知不觉就已沉醉。”

孙策死时年仅26岁,这时候,曹操是46岁,袁绍48岁,徐州的刘备40岁,荆州的刘表47岁,汉中的张鲁38岁,益州的刘璋36岁,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统治经验都很比较丰富,且是掌权较久,应付过各种危机。

孙权执掌江东大权时才19岁,还是个少年,他望眼天下,觉得任重道远,有一种极强烈的危机感:我这稚嫩的双肩,能挑起振兴江东,鼎足天下的大业吗?

有了危机感,孙权十分勤奋,既埋头苦读,又虚心向人学习,其中请教最多的当属周瑜。

孙家几经磨难能东山再起,要依仗程普和黄盖等旧部老臣,但要割据江东甚至是平定天下,就要靠公谨大哥和鲁子敬等少壮派了。忠心耿耿的部属,谁都有,但像公谨大哥这样的奇才,就可遇不可求了。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江东倾兵而出,杀向江夏的黄祖,孙权再度披挂上阵,统领陆军。周瑜则被任命为前部大都督,率领自己训练已久的水军,浩浩荡荡地向江夏郡出发。

黄祖与孙家乃世仇,当年孙坚便是单骑追杀,在岘山被其士兵射杀身亡,孙策为报父仇,曾多次讨伐黄祖,黄祖亦曾在刘勋被逐出宛城后,率军赶来欲助刘勋夺回领地。然而孙策在尚未与黄祖分出胜负之前,便不幸殒逝。

因此,与黄祖之间恩怨的了结,就落到了孙权身上。在此之前,孙权已两次征讨过黄祖,一次是在建安八年(公元二0三年),原本已大破对方舟车,却因为辖区山越族叛乱,只好回军平乱,未能破城。另一次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二0七年),这回由黄祖先行挑衅,遣手下猛将邓龙率数千捕鱼马进攻柴桑,不过给迅速率军赶到的周瑜击溃,一路穷追猛打后,反将邓龙生擒,并掳获男女数百人。

而这次大举进攻,主要是周瑜见时机已经成熟,想测试培训多年的江东水军能够发挥多大的威力。

历经两次激烈的对战,江夏郡实力大不如以前,但黄祖仍拼命死守,他用两艘以生牛皮包裹的狭长蒙冲封住沔口,船上用坚韧的棕绳捆住巨石,然后抛向江底,藉此固定船身。船上千余士兵不断用弓箭向外发射,顿时箭如雨下,江东水兵根本无法靠近。

江东的偏将军董袭、别部司马凌统,立功心切,见此景况十分焦急,不等主力水军赶到,就各率敢死队一百人,每人身披两副铠甲,乘着大船冲入黄祖两艘冲之间,董袭抽刀砍断棕绳,先让蒙冲失去定点而漂走,再令大船强行清出一条水道,打乱黄祖的阵式,于是江东的主力水军毫无阻碍的通过了沔口。

黄祖见状,连忙派水军都督陈就迎战,不料一触即败,被周瑜杀得溃不成军。平北都尉吕蒙统率前锋,亲手斩下陈就的人头,悬挂示威。江东士气大振,乘胜直追。

另一方面,孙权的陆军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就长驱直入夏口城下。不久,周瑜的水军赶来会合,经过一阵猛攻,很快就破城而入。

黄祖在一队亲兵的保护下,拼命杀出重围,无奈仍被追上,死于乱军之中。

江夏郡失守,荆州人如梦方醒,惶惶不可终日。

刘表长子刘琦与弟弟刘琮,因继位问题水火不容,刘琦眼见自己势单力薄,情况越来越不利,在和刘备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