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

第17章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第17章

小说: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身怀六甲的董贵人也在她男人的苦苦哀求声中被拉出去处死。

曹操不等屠刀上的血迹干透,随即下令出兵徐州。他手下的文武官员们大多认为眼下袁绍大军蠢蠢欲动,向东分兵只怕有被抄后门的危险。曹操却认为:刘备是个人杰,不除不行,袁绍反应慢,不会动手。

事实上,曹操对袁绍的评价是相当客观的。

关于袁绍决策的慢半拍,可以从他当初对“奉迎天子”的态度略窥一二,曹操比我们更熟悉袁绍的个性,他的判断自然无话可说。

不过,依笔者之见,曹操之所以执意要攻打徐州,这其中应该还隐含着另一层意思:他压根儿就瞧不起刘备,即便刘备至少据有四郡之地,拥有数万大军,但在曹操看来,这些所谓的“筹码”跟土鸡瓦狗也没什么分别,要摆平他压根儿就不费什么力气。

这样的态度看似嚣张,但从事态的发展来看,他对刘备的蔑视并非毫无道理。

话说曹操率领乐进、徐晃等将领旋风般跨越整个兖州,直扑刘备所在的小沛。刘备压根儿就没想到曹操会亲自出马,即便是想到了,也不认为会来得那么快,所以仓促交战之下,刘备军大败,小沛城再次沦陷,刘备的老婆与孩子们也再度沦为俘虏。

不过即便曹操的本事再大,他也还是破不了刘备的“泥鳅神功”,否则以曹操狠辣的手段和行事作风,本书将到此结束。

经过一番曲折的战斗,刘备与他的一众核心干部成功撤出小沛战场,向北渡过黄河,朝青州方向仓皇逃命。

至于曹操,他并没有在小沛多作停留,马上又率领部队进攻在下邳的关羽。关羽当然也不是曹操的对手,而且关羽也不具备刘备天王级的“护体神功”,结果下邳城陷,关羽遭擒,被迫投降。

关羽这一降,引出了《三国演义》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段落。也正因为这一降,关羽成为后世顶礼膜拜的圣人。

刘备的妻子儿女是在小沛被俘的,因此《三国演义》“土山约三事”中有关关羽投降的情节自然纯属虚构。

至于曹操为何肯接受关羽的投降,其实也不难解释,就像曹操当初杀吕布但接受张辽投降一样,虽然集团老大十恶不赦,非杀不可,但收容老二却有益无损,一则展现曹公豁达大度,二则也能削弱刘备残余的影响力。

此外,从关羽当初敢于大胆向曹操讨女人的行为来看,曹、关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颇为密切,至少是很融洽。曹操大概非常喜爱关羽这种肌肉发达、耿直、坦率、重情义,又有基本文化素养的武人。

综合主客观因素,曹操给予关羽超规格的待遇,不但礼遇甚厚,更拜他为偏将军,位阶还在于禁、乐进、徐晃、张辽等人之上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解决了刘备之后,曹操又发兵攻破东海的昌狶,改任董昭为徐州牧,然后才带着一众部队与关羽返回官渡。当时,还不到二月。

镜头转回刘备,他率领着残众来到青州。当时的青州刺史是袁绍长子袁谭,而袁谭的茂才资格,正是刘备当年任豫州牧时所举荐的。

虽然这段举荐关系在外人看起来多少有些虚头巴脑,但对于四世三公的袁家来说却是再重要不过。

于是袁谭率领大军将刘备迎回大本营平原(讽刺的是,平原正是当年袁谭从田楷、刘备手上抢来的),并派使节前往邺城报讯。袁绍对于这位前来投靠的天下闻名的“反曹义士”,当然要抬高接待规格,不但派出将官在从平原到邺城之间约二百公里的路上,沿途盛大欢迎刘备,他自己更是离开邺城一百公里,亲自迎接。

就这样,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离开曹操,投入了袁绍的怀抱。

历经了刺曹阴谋的失败,此刻的刘备已身在乱世的风口浪尖上,他的人生也从此失去了“安稳平淡”的选项,在往后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如果不成王成霸,就得以乱臣贼子之名死得惨不忍睹,甚至遗臭万年。

而接下来即将爆发的袁、曹决战,自然也是刘备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能否像小强一样坚强地活下去,只能靠他自己。

第四回 官渡之战

末代名门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军前锋部队大举渡河,围攻黄河南岸的渡口白马。决定袁、曹双方命运,打破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三国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就此揭开了序幕。

笔者声明:本章节以及未来几个章节将由曹操和袁绍这对欢喜冤家唱对手戏,而本书主人公刘备则暂时退居男二号。

鉴于曹操的履历列位读者已相当了解,之前也介绍得很详细,而另一位主角袁绍则只停留在“慢半拍”上,所以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下面,有请袁绍先生隆重登场,掌声欢迎!

袁绍,字本初,豫州汝南人,东汉末年最耀眼的一颗政治明星。他的父亲袁逢官至司空,叔父袁隗官至太傅,祖父袁汤官至太尉,曾伯祖父袁敞官至司空,高祖父袁安官至司徒,也就是说,从东汉章帝到献帝之间约一百二十年间,帝国最高的三个职位——太尉、司徒、司空,外加一个地位更加尊崇的上公太傅之位,都有着袁家人忙碌的身影。就当时而言,袁家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士族,不必打引号。

有着“四世三公”这样的极品背景,袁绍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成为聚光灯的焦点,再加上他人长得既帅且酷、威严体面,态度谦和好客,又喜欢仗义执言,他很快就成为洛阳城中士大夫的领袖,年纪轻轻便担任首都安全局局长兼监察部部长(司隶校尉),纠察百官、统镇司州。其年少得志,用“高富帅”三字来形容,简直是在侮辱他,现如今所谓“京城四大公子”、“八大帅哥”之流,给人家提鞋也还嫌不够格。

也正因为有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即便当年董卓专权跋扈,想要废立皇帝,也还得找袁绍商量,而满朝文武当中,也只有袁绍敢当面不给董卓好脸儿,扭头就走,甩都不甩他。而董卓虽然窝了一肚子的火,但仍是不敢责怪袁绍,反倒给他安了一个渤海太守的头衔,好声好气地安抚,就是盼着能争取到士族集团的支持。

公元189年的反董联盟中,袁绍自任盟主,随后接掌冀州牧,袁氏家族的光环越发耀眼。当时许多小军阀起事都打着袁氏的招牌,使袁绍的势力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他北讨公孙瓒,东伐田楷,西征张燕,南方则尽力培植曹操,企图重建关东的政治秩序。

然而待到幽、青、并三州情势大致稳定后,南方那个原本乖巧温顺的曹操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他仗着自己有皇帝在手,腰杆子硬得像枪杆子,摆出一副帝国忠臣的架势,对袁绍指手画脚。

袁绍这下可气得不轻,愤然道:“要不是老子挺你,你曹阿瞒的坟头都已经长草了!不知恩图报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拿天子来吓唬我,对我唧唧歪歪,看我不扁死你!”

对曹操的轻蔑和愤怒,是袁绍大举南征的主因,然而这样不理性的决策,也注定了袁绍失败的命运。

后世许多人一提起袁绍,无外乎两个字:无能。

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不是,至少在我看来,袁绍是一个有谋略的人,政治手腕也比同时代的许多人高明,比如何进。

下面不妨让时光倒流,回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让我们看看袁绍都干了哪些事。

那一年,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经过几番较量,外戚集团渐渐处于下风,集团首脑大将军何进险些遭宦官集团暗杀。何进见事态严重,便与袁绍、曹操等朝廷官员商议对策。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

第一阵营是宦官集团,以张让、赵忠、蹇硕为代表,目标是杀掉何进,进而掌握帝国的主控权。

第二阵营是外戚集团,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目标是消灭宦官集团,进而掌握帝国的主控权。

以上两大阵营可以统称为“内朝势力”。

第三阵营是朝廷官员,也可称为“外朝势力”,以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为代表,目的是自保,并在第一和第二阵营进行火拼时实现利益最大化。

问题来了:

第一阵营能否干掉第二阵营?

答案是:很困难。因为何进手握重兵,要干掉他,就只能耍些暗杀之类的阴谋诡计,而何进比较警觉,杀了几次都未成功。

那么第二阵营能否扫灭第一阵营?

答案是:同样很困难。一是宦官势力庞大,眼线遍布朝野;二是何太后反对何进这么做;三是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何进与何太后同父异母)与何进的弟弟何苗多次收受宦官贿赂,因此他们从中作梗,多方阻挠;四是何进本身优柔寡断,不是块干大事的料。

那么第三阵营是否有可能干掉第一或第二阵营,甚至将“内朝势'。 '力”一网打尽呢?

答案是:困难相当大,但并非全无机会,只要第一和第二阵营火拼,两败俱伤,第三阵营的机会就来了。

好了,现在我们基本清楚了当时的形势,那么我们就看看接下来事情是如何发展的。

袁绍提出:将宦官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何进大喜,便将这一计划报告给何太后,但太后执意不从,何进只好作罢。事后他又琢磨:要不然,只杀掉那些领头的,协从一律不问?

袁绍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提出:不如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何太后进行兵谏,迫使她交出宦官集团。

何进一看这主意不错,就下令召并州牧董卓领军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一时间四方兵起,京师震动。

这下子宦官们害怕了,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一起跑去跟何进求情,何进恻隐之心大发,把他们放走了。

如果事情到这里结束,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可以说大获全胜,但这显然不是袁绍等人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乱世生存法则:一是自保,二是利益最大化。袁绍等人深谙此点。

于是袁绍冒何进之名,命令逮捕宦官的亲属入狱。宦官们走投无路,铤而走险,进宫将何进斩杀。

何进部将听说何进被杀,领兵入宫,张让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仓皇外逃。

袁绍与叔父袁隗佯称奉诏,杀尽宦官亲党,后列兵于朱雀阙下,捕杀还没来得及逃走的宦官赵忠等人,又命令关闭宫门,严禁出入,指挥士兵搜索宫中的宦官,不论老幼皆斩尽杀绝,死者两千余人,有些不长胡须的人也被当成宦官杀掉了。

袁绍杀光宦官之后(注意,重点就在这里),又对大将军何进的党羽及家人大开杀戒。其中,何进的弟弟何苗是以勾结宦官谋害兄长的罪名被处决的。

至此,这场血腥的政治屠杀以“内朝势力”的完败、“外朝势力”的完胜而宣告落幕。

请大家记住这个人——袁绍。至于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后遗症,如董卓专权、祸乱朝政、皇帝被废、汉帝国名存实亡等等,则属于另外一个故事。

当然,由此就说袁绍深谙谋略、政治之道,也是不现实的,这要看跟谁比。跟何进这样缺心眼儿的人比,当然很厉害,但跟曹操这样的政治精算师比起来,袁绍显然不够格。

大战前夕

时光再次回到当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亲率大军来到黄河北岸的黎阳,并派出淳于琼、郭图、颜良三支部队跨河攻打驻扎于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在南岸建立滩头堡。

当时曹操无论兵力还是粮草都尚未备妥,因此一直要等到四月才能发兵救援死守不屈的白马。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声东击西”之计,假装要在延津渡河北上,实则主力直扑白马。袁军虽然被攻了个冷不防,但将领颜良仍来得及作出反应,率大军主动出击。面对凶悍强大的敌人,曹操派出两位降将张辽跟关羽打头阵。

不可否认,他派降将去当炮灰,这多少显得不厚道,然而结果却大出各方意料之外:关羽匹马独身攻入袁军核心,一刀刺死颜良,袁家诸将完全不能抵挡,关羽割下颜良首级,回营复命。

以上就是《三国志》上有关“关羽斩颜良”的记载,不必靠小说家的修辞或渲染,单单一句“(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关羽迅捷勇猛的形象已跃然于纸上。

每每读史到此,我都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千古之后,似乎仍能听到那震天的呐喊之声,见到那手起刀落一瞬间的光华,闻到那挥之不去的血腥——何其壮哉耶!

曹操随即表给关羽“汉寿亭侯”的爵位,使关羽成为自夏侯惇以降第二位封亭侯的曹营将领。

而袁绍,并没有像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得知颜良的死讯后痛哭流涕,非要杀了刘备报仇不可。当时袁绍势力庞大、兵多将广,死一两个大将压根儿不伤筋动骨,没什么大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