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第6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王画做下这个承诺,让李持盈也无话可说。
第二天,李旦又下旨让李持盈进宫。对这个王画也不会反对,反正要离开了,让他们一家人多团聚一下吧。
王画的承诺再次通过王氏与李持盈的交谈,传入李隆基耳朵里面。
李隆基苦笑,他现在真没有产生过杀害王画的想法,甚至很喜欢他一身鬼才,可是王画却不想为朝廷所用,这让他无可奈何。但经历过王画那么多事,让他相信一个人很难,就连他身边出过大力的李雪君,也因为替自己父子说了一些好话,让他怀疑了很久。
这是一个多智而又多疑的人。
他可没有能力化解王画心中的怀疑。
他再次做下了一件事,以郭元振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当然要经过李旦的允许。
这也是无奈的事,不管郭元振过去如何投机,眼下他还是倒向自己的。也许认为李隆基势力太弱了,这个平衡开始严重不平衡起来,李旦也允许了这一任职。
这时候李隆基又找到崔湜。
虽然崔湜与太平公主不清不楚,但这个人也是一个投机分子,不是一个坚定派,加上自己对他有恩,因此将他请过来,交谈一下,决定一下,倒底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见了崔湜,李隆基不顾自己是皇帝身份,深施一个大礼。
崔湜连忙说道:“不敢。陛下,你这是折杀微臣啊。”
不管他心里面什么想法,但他终不是王画,没有那份胆量。
“为了国家,为了社稷,请崔相公受予这一大礼,”李隆基弯腰不起。
这时候的李隆基经常锻练身体,不但精通绘画音乐诗赋,同样上了战马,能弯弓射箭,不是崔湜这个小白脸所有将他扶起来的。
崔湜急忙说道:“陛下,你有事说吧,如果让他人看到,微臣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李隆基这才重新坐下来,说道:“太上皇即位之初,人们称有贞观永徽之遗风。然而时间不长,随着窦怀贞等奸臣当政,现在隐然有神龙之初的乱政现象。因此予想扶立朝纲,请崔相公替予想一个好办法。”
虽然崔湜也不是治国之才,可是他对权谋之术十分精通,因此李隆基才将大事托于崔湜。
况且到了他们这一层面上,什么忠义廉孝耻,心里面很明白,那只是驭下之道。一切以利益为主。如果崔湜能帮助自己成就大事,以后还是一条金光灿灿地大道。不然李隆基都不敢托于此人。
而且这个人如果帮助自己崔湜,甚至能从太平公主内部将太平公主的力量瓦解。
这是一次很大胆的赌博。
就是这样,他没有说太平公主,而是说窦怀贞,说得十分婉转。
他的态度十分诚恳,况且施此大礼,就是对王画只是相求过,也没有施此大礼,因此很殷切地看着崔湜。
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箭粉
此时,崔湜心里一点不动心,也是不可能的。
李隆基现在的情况很糟糕,有人用逆水行舟来形容困难,都不能来形容眼前李隆基的困难。如果形容,李隆基这条小船不但是逆水行舟,而且还是在三峡里逆流而上,并且想找一个纤夫来拉,都没有找到。
因此,他在心中将李隆基的筹码盘算了一下,又将太平公主的筹码盘算了一下,最后有了主张。
心中打着小算盘,可是脸上却越发郑重起来,就是王画在此,也会以为他是在思考对付窦怀贞的方法。
过了好一会儿答道:“陛下,太上皇年龄不算太高,大权在握,窦怀贞等人沆瀣一气,后面,后面还有……陛下,还是慎重为妙。”
这句话回答得中规中矩,可远不是李隆基想要的。
但是崔湜立即伏下来说道:“如果陛下召唤,臣万死不辞。”
这只是一句过场话,李隆基眼中失望之色并没有消失。
他说了一句:“你去吧。”
虽然崔湜用了万死不辞来表示忠心,李隆基一眼就看到他首鼠两端。也不怕他通风报信,他第一说的也只是窦怀贞,没有说太平公主,第二也只是说了想扶立朝纲,不是说动手杀人。况且他与太平公主对立,现在已经到了公开化,没有必要连这个也遮掩。
当然,崔湜立即通知太平公主,他也没有办法,崔湜现在是一个堂堂的宰相,就是他真正掌握了大权,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说杀就杀的。
崔湜走了出来,他也惊出一身冷汗,虽然李隆基明智,不会对自己怎么样。可如果李隆基发浑了,自己未必能走出他的宫殿。
他回到家中,他弟弟崔涤走了出来。
在他临离开家中的时候,听到李隆基召唤,他这个弟弟崔涤就对他说过:“主上有所问,勿要隐瞒。”
与崔湜一样,这个崔涤长得很秀气,同样作了一手好诗,不过与崔湜不同,崔涤平时很喜欢开玩笑。但说这一句时,语气很郑重。
毕竟是弟兄俩。
崔湜一回来,崔涤立即问道:“主上与你交谈了什么?”
没有称陛下,事实现在李隆基还是没有资格让人真正称为陛下。
崔湜将事情前后一说,崔湜一听大惊失色,说道:“哥哥啊,你这一回做得大错特错。月亮亏了很久了,必须到了满的时候。冬天延续了三四个月了,也到了春天来临的时候。自从太后执政,残杀了无数宗室大臣武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就是这样,到了晚年后,她自己也开始收敛起来。然而事情没有多长时间,又是韦庶人临政,无数忠臣被迫离开朝堂。连巩县王画都被逼出洛阳,逃到西北。前年一役,定下乾坤。可是好景不长,太平公主再次在上皇的纵容下,欲壑难填。现在朝廷又复当初神龙之初的乱象。经过了这么多事后,天下正义之士,会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下去?虽然主上现在力量很小,可是势在何方?只要顺着这个势,就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必需要多大的力气,不知不觉,就能将这大地万物迅速复苏起来。哥哥啊,你要三思。”
崔涤隐约地感到太平公主这一次不能成功,可是这个天下大势,他也很难说清楚。
因此只好说出这番有些玄乎,缺少说服力的话。
崔湜却是不听。
看着兄长离开,崔涤十分失望。
但这一点,也说明了现在争斗进入了白热化,连兄弟俩人都开始站在不同的一方。
崔涤这一番劝说,没有将崔湜劝好,反而起了反作用。
自己虽然投靠了太平公主的一方,这一次李隆基伸出这么大的橄榄枝,居然没有接受。因此,更不希望有什么意外发生。如果真是象弟弟所说,什么物极必反,阴气开始消散,阳气开始张扬,太平公主失败了怎么办?
其他人也许能逃过去,自己明明拒绝了李隆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因此,立即将这件事通知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得到这一消息,大吃一惊。
李旦想法是好的,给了李隆基以名,却无权,没有权对李旦的地位就没有威胁。但这个权总要放出去,放给那一个人呢?于是放给了太平公主,她只是一个女人,虽然有了权利,可是皇帝位置已经让给了李隆基,没有这个名。
别要小看这个名,真的很重要。
王画为什么在李重俊欲壑难填时,立即改变策略,也就是这个原因。
没有了名,除非太平公主造反,第一个太平公主让他相信,第二个自己父子还在人世,太平公主没有这个胆量。
所以现在太平公主心中担心,但也没有好办法。于是将几个亲信召集过来,也包括这次因为通风报信,立下大功的崔湜。
还有新兴王李晋,与李隆基是一个宗室,他的祖上是李渊的党兄弟,与李思训以及后来的李林甫是一脉相传,这个叙下来有些远了。可是李氏宗室因为武则天大肆屠杀,嫡系的宗室也不多了。加上他很有才干,身为雍州长史,多有作为,所以才将他立为新兴王。
知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宰相岑羲、窦怀贞,太子太保薛稷等人。
济济一堂,不但有数位宰相,还有羽林军中的重要将领,以及各个担任重职的官员。
看着这些人,崔湜再将弟弟的话立即忘记在脑后。这才是真正的力量,那象李隆基,商议重要事务时,只有一些小官员,还有一些太监与奴才。他们能成什么大事?
太平公主将崔湜的送来的消息立即说了一遍,然后看着众人。
这些人身居要职,一个个城府很深,听了后不语。
太平公主于是看着崔湜,实行上她在心中对此人十分不喜。
这个人因为先附从武三思得到第一次升迁的机会,然后投身上官婉儿的怀中,为此而特地写了一首诗送给上官婉儿。
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
枕席临窗晓,帷屏向月空。年年菊花树,荣落在深宫。
这首卖身诗写得十分动人,以图替上官婉儿说公道话,博得她的宠幸。应当来说,他得到目的了。
后来上官婉儿真看中了此人。
应当此人如果抛去他的品行不谈,他的一副臭皮囊比王画绝对不差。而且出身鼎鼎大名的博陵崔家,与弟弟崔掖、崔涤皆是长相秀美之极,文才更是过人。得势后,崔湜常在家中开夜宴,自夸自家门第好比晋朝王谢。
没有想到王画横中插了一足。因为考虑到了王画的感受,上官小婉主动远离此人。于是他又开始向太平公主抛媚眼。但没有想到王画再次又插了一脚。痛定思痛之下,无路可投了,于是只好拍李裹儿的马屁。
这一步妙着,却在后来,救了他一命。
后来诸韦被诛,太平公主感到李隆基的强势,于是再次想起了此人。这时候如王画所想,她已经为权利迷花了眼睛,忘记了当初王画对这个崔湜的态度。
但王画的潜移默化还继续存在,因此太平公主实际上对此人并不抱有好感。却没有想到因为李隆基在拉拢,这样一来,反而使崔湜变得重要起来。
因此,在心中有些厌恶,可是她嘴角温和地一笑,说道:“崔相公,麻烦你将陛下那天与你交谈的情形再说一遍。”
在提起陛下两字时,太平公主咬了咬牙齿。
现在背叛了李隆基,只剩下太平公主这条道路,崔湜脸上堆起了媚色说道:“听从公主吩咐。”
于是将李隆基与他的交谈再次绘声绘色地说了起来,连李隆基向他下拜的情形,都夸张地描述了一遍。最后才说道:“公主殿下,臣进献一言。依臣之见,主上对公主十分不满,明是对付窦相公,实际上他是想对付公主殿下。而且这个时日为期不远。臣斗胆请公主立即早做准备,防止万一发生。”
李慈听完后,也开始拍马屁,说道:“公主殿下,崔相公言之有理,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
“那么以你们之见,孤该如何应对?”
两个人不说话了。
李隆基想杀死太平公主,是有名份去做的,毕竟是皇帝。只要李隆基有这个能力。可是太平公主倒有这个能力却杀死李隆基,就是羽林军,她同样也掌握了大半,可是她却没有这个名份。如果她胆敢起事,李隆基无可奈何,但李旦还活在人世,只要他站在城楼上象李显那样喊一句,有可能出现象李重俊那样,军队临阵倒戈。
因此,太平公主一直以来,是劝李旦,将李隆基废去,却不敢动兵。
到现在为止,太平公主真正还没有产生过想杀害李隆基的想法。当然了,如果李隆基成功在太平公主挑唆下,被李旦废去,那么李隆基就有危险了。之所以现在剑拔弩张,也是李隆基先动杀心的。而且他所托非人,找的崔湜商议,否则太平公主也不会知道。
正因为崔湜的告密,以及为了得到太平公主的宠爱,进一步挑唆夸张,使得局面越来越紧张。
太平公主看到大家不语,于是拍了拍手,从帘后走出来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中年宫女。
大家不认识,只有崔湜十分眼熟。
太平公主说道:“此人是服侍陛下的宫女元氏。”
“公主英明,”李慈伏下说道。
这个李慈写得一手好字,按王画的话来说,如果排行,他能排进整个唐朝现在书法大家中的前一百位,九州之鼎上的书法就有他一篇。然而品行比崔湜更差,更是一个阿谀奉承之辈。
用朱仝的话来说,为九州之鼎撰写书画诗文,至少有三分之一,按照品行,不能选于其中。
王画都说了一句公道话:“非是如此。如果说是君子,贫践不移,富贵不yin,威武不屈,有几个人能做到。为了富贵,主人喜忠言,臣子自然进忠言以求进,如裴矩事于隋媚事于唐直一样。如果主上喜妄,则臣子多半以妄求进。不要说各个皇帝的不同,就是一个皇帝在有作为时,喜忠臣,则臣忠。如果皇帝骄满时,喜媚,则臣媚。如夫差,先重用伍子胥,成霸春秋。到了末年昏暗起来,则重用伯嚭,杀死伍子胥,亦是此理。”
说到底,还是皇帝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