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新黛玉传 >

第10章

红楼之新黛玉传-第10章

小说: 红楼之新黛玉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便道:“外祖母厚爱,只是家中不可无人照看,不可长住园中。”
贾母心知黛玉不太愿意住进贾府,便道:“你将家务事仍交于下人们打理便是。园中不过是你们姐妹一起,每日间一处吟诗作伴岂不甚好?”
黛玉道:“实在是家中父亲弟弟都需照料,玉儿不放心。委实不能久住园中,不如我和湘云妹妹一起住了蘅芜院,我和她既投缘,又不能常住园中,实不必再替我准备院子了。”
贾母因她坚持,只得同意,又道:“你们便还是一起住了潇湘馆罢,你们见了保管喜欢那处清幽。”
黛玉也不再反对,心想反正我也不会常住。这里说定后,湘云便拉着黛玉要去园中逛逛,再去看看住的院子。黛玉喜她娇憨,一路上湘云倒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黛玉便和她说好无事时书信往来便辞别贾母回了林府。
这里贾母又去叫人叫了王夫人和三姐妹过来说园子的事情。
王夫人当然也知道潇湘馆离怡红院近。便道:“我瞧着这潇湘馆倒简单,宝丫头历来是个简朴的,给她住倒也合适。”
贾母便道:“就因着潇湘馆简朴,我见湘云和玉儿一见如故,又有湘云喜欢那丛竹林清幽,便让她们两个一起住了。”
王夫人还要再说点什么,探春轻轻碰了下她的衣角。探春也是无法,若让她又惹恼了贾母,王夫人回头只得在赵姨娘和贾环身上发作。
王夫人冷静下来,又道:“既然如此,便让宝丫头住蘅芜院吧,那里离着梨香院倒也近便。”
贾母知她想法,只是也无可奈何,不能做得太过,王夫人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将元妃说得似乎有些意动了,下旨都不忘单提了让宝钗也住进去。
众人商议定薛宝钗住蘅芜苑,林黛玉湘云住潇湘馆,贾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蓼风轩,李氏住稻香村,宝玉住怡红院。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奶娘亲随丫鬟不算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
就有贾政遣人来回贾母说:“二月二十二日子好,哥儿姐儿们好搬进去的。这几日内遣人进去分派收拾。”
至二十二日,一齐进去,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不似前番那等寂寞了。黛玉当日便也领了云歌过来,带了些日常用物,又回贾母道:“丫头倒不必分配那么多了,平日有了雪鹃春纤也就尽够了,我自己来时自带着云歌雪雁等,安排那么多些人倒不好。”
贾母听了应了。湘云忙携了黛玉一起进得潇湘馆,黛玉见那丛翠竹,倒极是喜欢,便和湘云一起将潇湘馆收拾了,晚间和湘云卧在一处。黛玉因着体弱,有些辗转,这湘云却是因为认床,两人烙饼一般只睡不着,索性儿起来说了半宿话,越加将对方引为知己,黛玉又笑道:“我在苏州有一位姐妹,你他日若是能见了,必也是极喜欢的,又说了些沈书娴平日间的趣事给湘云听了,湘云只道有机会一定要见见她。两人到近四更才睡去。
黛玉在园中小住了两日,因着宝玉有事没事便要往潇湘馆内闯,黛玉恼他无状,便去了贾母处请安家去。贾母知留她不住,只叮嘱有空就过来,黛玉应了回去了。
再说徐绍清每日和江程在一处温书,两人相处日久,越加佩服对方。徐绍清想自己读书环境,师资都比江程强百倍,竟然还比不上人家,心下汗颜,敬佩江程性格坚毅,勤奋向上。这里江程想自己寒窗苦读,徐绍清身为府尹之子都这样刻苦用功,学问不在自己之下。想来是自己还不够努力了。
两人各自思量,只觉更该上进,因此倒都受益良多。
作者有话要说:


☆、怡红院晴雯泼醋

很快春闱到了,这次考试更是汇聚全国各地的举子精英,徐绍清自觉此番自己进益良多,当下进考场也不怵,江程更不必说,他这么多年苦读诗书就是为了这一天。
两人相视一笑,进了考场。
黛玉自大观园回来后,一直恹恹的,知道是自己体质虚弱,便也懒怠走动,每日间处理了家事便在房中和云歌等人做针线。又想起林慎之身上的挂件旧了,便用心描了个兰花的花样子绣了起来。黛玉自小跟嬷嬷们学的针黹活计,绣工自不必说。
林慎之下学回来,到黛玉房中,见黛玉在绣香囊,心中欢喜,见还有几针便完工了,忙将旧的娶下来贴身放好,要戴新的。黛玉便笑:“何曾说了这是绣给你的?”
“不是绣给我还能绣给谁?”
“我给父亲绣的。”
林慎之笑道:“父亲可不会用这样鲜亮的颜色,姐姐快快给我罢!”
黛玉拿手点点他的额头:“就你聪明,拿去吧。这几日得闲还得给父亲裁件外衣。”又问林慎之可喜欢什么花色?
林慎之便道:“姐姐很不必再费神替我做了,云歌姐姐们做的就极好。”
黛玉听了也不再坚持。
宝玉自从搬进大观园后倒是快活无比,身边全是姐姐妹妹,无浊物污眼,每日只在姐妹丫鬟中厮混,再不曾拿书做文章。
宝钗住在蘅芜院,日日都要过来看望宝玉,她与袭人倒合得来,有时宝玉不在,她也要在这里坐上半天。又时常赏赐院中大小丫鬟们,喜得怡红院上上下下都赞宝钗为人妥帖。
别人犹可,唯有这晴雯,因着比别人更风流灵巧些,平日间在宝玉房中说一不二,连袭人轻易也不招惹使唤她,恰便这日由晴雯当值,宝钗晚间还在院中替宝玉整理物件,和宝玉搭话,小丫头们都凑在她跟前。晴雯素日随性惯了的,早早的想要休息下,便生这宝钗在这里一时没有想走的意思。
晴雯便对着丫头们喝道:“这早晚了还在这里厮混着干什么?自己的活不用做了?陪二爷有宝姑娘也就尽够了,你们凑什么热闹,吵得人不安生。”
宝钗听着她这话不像样,可一时竟也无话可答,计较吧,失了身份,人家并不曾明说什么。只得起身讪讪的道:“天色晚了一时倒没发觉,我回去了。”便起身带着香菱走了。
晴雯犹自不忿:“现在就拿起宝二奶奶的款来了,且等到那日了再来使唤我们吧。”
宝玉听她念念叨叨,笑道:“偏你一个人在那里念叨什么呢,过来陪我说说话吧!”
“有宝姑娘这样的妙人儿陪你说了这大车的话还不够么?天黑了都舍不得走,你想说话怎不留着那有学识的继续说?我这样的哪里够格和你说话了。”
宝玉笑道:“可是在这里胡说了,她要来我还能赶她走不成你难道不知我?只是太太的面子罢了。”
晴雯方转嗔为喜,到宝玉榻上一番厮混,宝玉见她云鬓散乱,面色娇红,眉目含春,已是心中一荡。他自与袭人行过云雨之事后,因着袭人怕他沉迷于此,若带坏了宝玉让王夫人得知了自己难逃干系,便不肯常与宝玉亲近。他这里年轻气盛,哪里还撑得住,当下便抱了晴雯要行那事,晴雯却最是个心高气傲的,一心想自己是老太太派过来日后要做姨娘的,不成想被袭人抢了先与宝玉成了好事,自己若这么没名没分先依了他,以后若是宝姑娘进门,自己得罪了她,袭人又和她一路,只怕到时候是鸡飞蛋打一场空。不如先吊着他不让他得手,日后自然多一分不舍,只等老太太替她过了明路再说。思量清楚拿定主意便将身子扭出来,抚好头发跑了出去。
宝玉无法,只得悻悻地睡了。
宝钗回了院中,心中只是酸楚,自己往日间觉得自己比黛玉除了出身,其它皆强于她,体弱多病还不会做人。原先想黛玉一定争不过自己,谁知黛玉对宝玉根本不屑一顾,自己只能捡个她看不上的,现在连个丫头都敢给她脸子看了,默默地坐在榻上流泪。因为不敢带莺儿进园子,身边只一个香菱随身伺候,可香菱是个心思不拐弯的,见姑娘在那流泪,当下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呆呆的站在那里也不去劝解。宝钗自己在这里自艾自怜一回,便收了泪,仍振作精神。现在这样的情况自己能攀到的最好的人家也只有贾府了,母亲又拿了那么多银子出来建园子,总不能让这钱打了水漂,岂不便宜了他们?
又过几日,徐绍清和江程自考场出来后,终于松了口气,心情放松。
徐绍清便递了帖子,去拜会林如海。
林如海见了他,林慎之也陪在左右,寒暄一番后,徐绍清将自己考试所做文章递与林如海,林如海看了只说“可”。
“中榜应当没问题,虽说殿试不再黜落考生,只是殿试要排名次,你需注意仪容举止,切勿失礼轻浮。”
徐绍清当下应是。又道要邀林慎之与一二好友出去泛舟。
林如海应允,让他多认识些人,出去多走动见识也是有好处的,何况又是和徐绍清出去。
两人一起从林府出来,叫了江程来到湖边,租一小舟,摆上酒菜,好不惬意。徐绍清替他和江程相互介绍一番,江程见他年纪虽小,但是气度不凡,心下暗异。他原先只当富贵人家多纨绔,不想一个徐绍清谦虚上进,这里又一个林慎之也是如此,从此倒把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抛开了些。
三人聊得开心,又回了徐绍清住的四合院。到了傍晚,林慎之便要告辞,道过晚回去肯家姐担忧。徐绍清便起身送他回林府,林慎之要他别送,他只不听,对江程道了句失礼,拉了林慎之往外走。
路上,徐绍清又旁敲侧击问了些黛玉近况,林慎之想着两人婚事已是必定的了,就讲了些进来黛玉的日常,道她左右在家中不过给徐婧诗等人写信,要么便是去外祖家玩罢了。
徐绍清只要是黛玉的消息都高兴,见林慎之快到家了,仍是依依不舍,还是只得放他回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


☆、议亲事贾母遭拒

过了数日,放榜下来,徐绍清和江程都考中贡生,名次都挺靠前。春闱只录取三百,这次江程没能拿到头名,会元是位叫李以牧的人。放榜后十日便是殿试。
徐夫人自徐绍清进京赶考后,每日里只挂心儿子,连徐大人进房中也不怎么招揽了,身边的妈妈便道这几日大人只往那叶姨娘房中去了。
徐夫人冷笑道:“去便去罢,我现在可没心思想这些,只等绍清定亲,诗儿也找到了好归宿,我就只等着当老封君了。这么个年纪了我难道还想不开么?她不过一个小玩意儿罢了,无儿无女的也挺可怜。”
顾妈妈当下不再多言,是啊,夫人怎么可能会在乎这些小事呢,反正也不可能生出儿子来。见太太虽然口中这样说,心里还是有两分失落,便忙转了话题道:“大爷这几日只怕已经在殿试了,定会有个好结果,我看您哪可以准备聘礼咯!”
徐夫人一听果然高兴,又兴头头的要去库房盘点物件。一时又想到徐婧诗也大了,绍清定下后便要给她相看,便拉着顾嬷嬷去了库房。
宝钗自那日被晴雯指桑骂槐一回后,过了两天就跟没事人一样照去怡红院,贾母倒冷眼瞧着这宝丫头是个心有城府的,只恼王夫人拎不清,黛玉好好儿翰林小姐不要,偏上赶着这么个破落户,又有那么个哥哥,真结了亲,不说宝玉得丈家照拂,只怕还得替了那薛大傻子擦屁股呢。
因着这些,贾母便起了心思要替宝玉定下黛玉,便叫琥珀去请了贾政过来。
一会琥珀回到老爷正在和宝玉见客,稍后过来。
不多久贾政过来忙施礼,贾母打发丫头们下去便问他刚刚见谁去了。贾政便回道:“乃是一个认的本家叫贾雨村者,原是应天府尹,现在京中候缺呢。我见他素有些才华,便让宝玉跟着学些往来应酬。”
贾母点点头道:“很是,宝玉现今一年年的大了,你们做父母的也要多伤心,多留意身份家世相配的姑娘,也要开始议亲了。”
“老太太的眼光最好不过了,又这样疼宝玉,都凭老太太做主罢了。”
贾母道:“我倒看了些姑娘不错,只是你太太都不乐意,我倒不能违了她的意思。”
贾政忙站起来:“母亲这话叫儿子惶恐,王氏不过无知蠢妇,哪里有老太太照她意思办的道理?”
“当年做主给珠儿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家的女儿,为的是珠儿仕途。你媳妇当时心里便不得劲,后来珠儿死后,横竖不待见珠儿媳妇和兰儿。我知道你们心中只怨我害了珠儿。”说到这里。贾母顿了下,贾政忙道:“儿子不敢,母亲明鉴,珠儿不过自己体虚,考场出来后受了累才一病不起的。儿子从未怪过母亲。”
贾母叹道:“纵便你没有,你媳妇心中一直不平。因着珠儿早逝,我生怕宝玉有个差池,便不许你严管他,只是他大了,将来终究要步入仕途,你媳妇一心想着娘家的姑娘进来嫁给宝玉。可那薛家不过商贾之家,薛蟠不争气,这皇商的名头都不一定能顶多久,你说他们日后对宝玉能有什么助益?”
贾政哭道:“母亲为儿孙们操碎了心,儿子惭愧,此事全凭母亲做主,她必不敢多言一句。”
“你应当知我的心思,你妹夫现在进京做了翰林,虽然因着身体不好只一心修撰典籍,可他得圣心,又是探花出身,朝中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