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忘情书-情越大宋 >

第37章

忘情书-情越大宋-第37章

小说: 忘情书-情越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大半个月之后,她终于见识够了草原风光,来到了一个繁华异常的大城。

这里和先前经过的那些城市有着明显不同,她感觉到了。

在一家很大的客店用过饭后,李道非便交待李贵安排在此住店事宜,而他则要带李顺出门一趟。

他抽身欲走时,连希玖想想还是跟上去问他:“你要去哪?”

“怎么?”他停步,回身打量她。那神色让她发毛,觉得他好像临时起意,又打算出言拿她逗趣了,于是她忙开口:“我只是想知道,这是哪里?”

“上京临潢府。”他答。

她噫了一声,有些意外:“上京是契丹的都城吧。”他们,竟然来到这里了。

李道非点头,深深注视她一眼,才道:“上京北为皇城,南为汉城。这里为汉城,以汉人居多。你若有兴趣,待会可随琪玉同去街市走走。”

“哦。”

“还有何事?”

“唔、嗯,没有了……”

李道非沉吟了下,从袖中摸出何近深的鹿纹银饰来:“我早看这玩意碍眼得很,也是时候给你收着了。拿去!”

连希玖闻言,双手接过银饰,想了想,便将它小心翼翼塞进怀里。

见她如此慎重,将那银饰贴身藏匿,现下它便熨着她的体温,李道非不悦皱眉哼了一声:“你倒是学得小心些了。”

“当然要小心啦,这东西可是很重要的。”这可是深哥哥的认亲信物呢。“……那个,李道非,你把这东西给我,是不是……”是不是意味着那人就近在眼前了?你出门就是去确认的吧?

她真想这么问一句。可是话到了嘴边,她还是收了回去。他既然能把银饰交给她,不就说明了近几日她应该就能和那人碰面,她还是不问了。

“时候不早了。”见她提及银饰重要时,眉目不自觉透出的点点温柔,李道非忽然间失了耐性,随口抛下这句话后,他便转身离开。“李顺!”

李顺跟上。转眼二人便隐没在街头的人群里。

他说走便走,连希玖哪反应得过来,只得呆呆目送他走远。直到转身与留下的其他三人会合时,连希玖心里仍觉十分在意。

他走时嘴角虽仍带笑,为何竟让她感觉多了一丝冷意?

两个时辰后。

连希玖又一次从半开的窗扇间隙往外窥去。天色已近傍晚,街头渐渐减少的人流中,李道非他们仍未出现。

“长宁,反正无事,不如我们到外头走走吧。”琪玉忽然提议道。“爷可也允准的。”

连希玖没吱声。

“我们就去那边看看吧。”琪玉将身子略探出窗外,指着附近卖饰品的小摊问她。她咬咬唇,应了声:“好。”

出了客店,琪玉便在方才所指的小摊前驻足流连,连希玖则慢慢走过小摊,心不在焉地扫视摊内陈列的货色。忽然间,她闻到一阵包点散发出来的香气。循香望去,瞧见对街有个包点摊。她不由走了过去。

除开买包点的几个食客,摊前不远还站了个着汉人服色却髡发的小孩儿,约莫四五岁年纪。她下意识多瞧了两眼,那孩子察觉她在看,也大胆回望向她,眸光清亮。

她友好地对他笑了笑。那孩子一愣,便往她这边移了过来。

“姑娘,来一个尝尝吧。”摊主热心招呼着。

她将视线收回,想起自己初来乍到,并没有这里的钱可供她使用:“不用了。……我没带钱。”

“姑娘是才打南边来的吧?”摊主似乎毫不介意,看她点头,仍包了两个馒头给她。“吃吧,算我请你。”

“那就……多谢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嗫嚅着道了谢,伸手接过馒头。

刚一回身,她才发现那孩子已然来到她身侧,眼睛仍眨巴眨巴望着她。

她看看自己手里的馒头,略俯下身:“你……是不是也想吃这个?”

他回她一句她听不懂的话。

语言不通啊。她暗忖。一抬眼,却瞥见离客店稍远处,有一抹青色人影正从某条巷中拐出。是李道非回来了吗?

她低头有些歉意地笑:“对不起,我得走了。再见。”说完,她便走向饰品摊,琪玉还在那里等着她。

才走了两步,她便无奈发现,那孩子亦步亦趋,仍尾随在她身后。她不免生出几分懊恼,语言不通真是个大问题,她该怎么说才能让这孩子理解,乖乖回家去,别再跟着她了?

便在此时,远处突地起了一阵骚动。连希玖抬头,只见街上人群纷纷往两侧闪避,原来是一队契丹兵士正快速往此地行进。

“长宁,这边。”琪玉被挤在两侧闪避的人群中间,向她喊道。

“来了。”她回应,不放心又回头对那孩子道:“你也赶快回家吧。”

那孩子却对她的话置若罔闻,只见他也不往道旁走避,反往街心回走了两步,便动也不动立在那里,似乎在安然等着契丹兵士到来。

她急了,骂道:“这样很危险你不知道么?”直觉便上前伸手去拉他。

契丹兵士迅速逼近。街头嘈杂一片。

有细微破空声,从长街另一侧直奔街心而来。

连希玖伸出手去,指尖刚刚触及那孩子衣袖。一点夕阳投射的金光映进她眼内。不对,那是……

她根本没有时间多想,用力一扯,便将那孩子扯进怀中。

瞬即,右肩一波剧痛袭来。有人惊呼。

在失去意识倒向地面之前,眼前最后掠过的,是青色的天空么?还有,谁人目眦欲裂的表情……

不要生气啊……

“对不……”她再发不出声音,似一片落叶归于大地般,身子终于坚持不住倒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12。16半章12。19补全,咳咳,女儿,你终于被俺后妈了……

终曲篇 情衷之卷

第四十九章 谁怜幽草

作者有话要说:12。29上午:久等了。先放半章,下午整理修改完另半章再补全。话说,近来天气太冷了是不?大伙都只爱动动鼠标,不喜欢再伸出手指来按键盘留言了。老实说,我很失落,真的很失落……

12。29下午:嗯嗯,下午了,我终于当了回君子,把章节补全了,激动……那个,过了周更的期限没?(掩面)那个,我还改了章节名……(原章节名的内容还未在此章出现,要到下章,咳咳,下章……)

以上。李道非折返南城不久,从皇城通往南城的城门处忽而出现许多契丹兵士,分几路赶往南城各条大街。

不多时,李道非便在匆匆经过的一队兵士当中看见了才刚在拜访地见过的萧罢曲,他现下正骑马走在队伍前头。二人目光短暂交会,彼此略点点头后,便再无任何交集。此后,李道非对眼前阵仗便再不关心,仍旧不紧不慢沿街而行。

队伍走过后,沿街百姓不免窃窃私语起来,直过了好一会街头才又恢复如常。

李顺沉不住气开口:“爷,那萧罢曲突然出现在此,怕是……”皇城那边有了什么异动?

“即便出了什么事,总归与你我无关,毋须理会。”李道非冷淡回应。

李顺噤口,又静静跟随在李道非身后,直到经过那个本该拐入的街道,李道非却视若无睹直走过去时,他才再度出声:“爷,时候不早了。”

李道非这才抬眼望了望天色,只见天际已云似火烧。四下环顾,他们也明显走过了头。他摇头,泰然笑道:“一时未曾留意,不想却耽搁了时辰。看来,只好抄近道了。”

几个迂回之后,李道非和李顺拐出了巷子,冷静穿过挤在街道两旁的人群,待那阵骚动起时他二人正好踏进客店大门。听见外头嘈杂,李道非本不在意,看到店内只李贵、小丁在,他才不经意地扭头往街上瞥去一眼。

然后,神色遽变。

她肩头剧痛难忍,浑身发冷,又仿佛有烈火在烧。如果死了便能一了百了,可以令她不用再受这种苦的话,她真想立时就缴械投降。在似梦似醒的昏噩状态中,不止一次,她仿佛脱口发出“让我死了吧”这样的哭喊,可是,立时便有另一个咬牙切齿的声音如锥子一般刺入她脑海:你若敢死,我便咒你堕入十八层地狱,教你生受比这还要痛上千百倍的苦楚!

那个声音,那个声音……带着教她不得不信服的笃定,仿佛不依从它,那句话便会真的实现似的。是她太软弱了吧,竟因为那个声音、那句话而打从心底骇怕起来,再不敢轻言生死,连带着,似乎那些疼痛也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再后来,肩头的痛感渐渐麻痹,她便好像坠入绵延不断的梦里。梦里斑驳陆离的光影,一一投射出那些被她忘却的往事的具象。像尘封的盒子被打开一般,她幼时的光景竟历历浮现出来。

原来,是日渐成长的她,遗忘了年幼时稚气许下的承诺……哥哥却一直不忘,一直不忘……

皇城北部一带,地势空旷,颇为平坦,与上京别处迥然不同。这里是为契丹贵族安扎毡帐之处,故而全然不见屋舍。一入此地,便与别处是两个世界,使人恍惚间会有种仍在草原游牧的错觉。

是日入夜时分,只见满天繁星闪烁,映着地上毡帐点点,一片祥和宁静的气氛。夜色中,有人牵马一路走向毡帐区。

“李爷?”此人身影才刚在地平线出现,夜色下他的面目还模糊得难以辨识,一名年约十七八岁的契丹少女,便用生硬的汉话远远相问道,一面小跑着迎上前去,仿佛她早已在此等他多时了。

李道非微一抬眼,看清来人是她,便应声道:“正是李某。”

萧寿宁虽懂几句简单的汉话,可她也只是为了能和某人说上话才在新近学了一些。因而李道非的回话虽则简单,她也不愿费神去听,便索性用契丹话明言道:“李爷,你还是同我说契丹话吧。免得我还要花心思琢磨。”

“是李某疏忽了。”李道非也算配合,立时便改用契丹话回应。

“李爷,你知不知道,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

李道非微愕抬眼,随即恢复镇定:“那可有劳萧姑娘在此久候了。”他虽早已从萧罢曲口中听闻过他这个妹妹的许多事迹,却也只是在数日前到萧府上拜访时才算真正见过一面。若不是他先一步得到消息,知她心中已另有其人,以她如此出言无忌,只怕他也难免当真,以为何时竟惹动了她的芳心。

想是契丹女子不比中原女子含蓄,加之她年纪尚小又素来率性作为,说起话来便如此不拘小节罢。

足可想见,清远自到上京后,便得日日面对类似境况,想必他更是不知该如何招架了吧?

思及此,他暗自冷笑。未久,却又无端生出几分气恼来。

——偏那丫头,那丫头……就喜欢自讨苦吃!

教他如何能够不恼?

他眼下诸般心思,萧寿宁又怎会去留心,早自顾自接下去说道:“我早算过日子,如若一切顺利,这两日李爷你就该回来了。要不是这样,我怎会在此等你。wωw奇書网果然还是被我等到了!”话语里不免透出几分得意。

“不知萧姑娘所为何事?”

她欣然接口:“我来就是想知道,你是不是找到我师傅了?”李道非这么问她可正中她下怀,她自然是毫不客气,把最想知道的事趁机说了。

随后她面上终于现出几分关切:“那位林姑娘的伤势不轻,可还等着师傅他来治呢。”

“还要多谢萧姑娘指点,总算李某不致无功而返。”他随口应道,目光不禁越过她,望向她身后不远处的那方毡帐。

“这可真是太好了!”确定师傅要回来,萧寿宁不觉拊掌一笑,接口道:“我师傅医术高明,在大辽谁还能比得过他?要不是国主几回相召,都被他推辞了,哪轮得到那些个无能之辈去做御医?林姑娘的伤势也不至于总不见好。这下有我师傅在,林姑娘应该很快就能好转了。李爷你终于可以放心了。”

李道非虽觉不悦,却也未动声色,只淡淡应道:“但愿如此。”

“本来呢,每年这时候师傅都要出京到各地行医,就连国主也未必能请得动他回来。”萧寿宁口气满满,“这次李爷能说动师傅回来,林姑娘运气也实在太好了。”

李道非微微蹙眉,转过话题:“李某在此叨扰多日,还不曾谢过萧姑娘。此番多蒙萧姑娘仗义,慷慨借出毡帐良马,方解在下燃眉之急。”

萧寿宁这才瞥了眼李道非仍牵着的马匹,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好谢的,这点东西,我家可有的是。李爷你不也曾帮过我家罢曲哥哥,又时常捎带好茶来,还有市面难买的各种时鲜玩意。再说李爷你又和何近深是旧识,林姑娘也是他亲戚,就是那个什么……”她想了想,“对,就是那个‘表妹’嘛!”

在说到“表妹”二字时,她刻意加重了语气。

李道非微眯了眼,平静说道:“清远之事,萧姑娘倒是知道不少。”

“清……远?是这么念吧?这就是你们汉人常说的‘字’吗?”萧寿宁兴奋问道,见李道非点头,她忙又转身,到一旁反复把这两个字音念了数遍。“好!等他跟师傅一块回来,我就这么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