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从山中来 >

第223章

我从山中来-第223章

小说: 我从山中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张同志的意见。不过,水下的事这次我们一定得办好。”

温益仁结结巴巴地说道:“小张同志,这个,这个………”

“益仁同志,你不要信徐将军的鬼话,我哪有那种本领。不过,三峡就算搞水下亮化工程,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听说湖南龙山有一个科学院,让他们替你们在技术上攻一攻关,相信这事也不要多少钱,再说你们这里的一些设备,虽然很先进,不过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也可以向他们请教嘛,你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了老大哥,对那里不屑一顾。”我没有回答温益仁水下亮化工程搞还是不搞,但也替他指出了一条路子。

温益仁知道三峡公司要出血那是一定的,脸色虽然有一点难看,但事情也只能这样,谁叫中央小组对三峡防护不满意呢。

我们在这里紧张地工作着,外面却闹翻了天,日本和美国闹得乌烟瘴气。日本并没有因为“11。9”和普天机场惨案把小泉纯一郞怎么样,相反他现在的民意支持率上升到71。2%,对日美协议,他解释说:那是造谣,甚至说成是中国人的鬼把戏,目的就是要日本乱,中国好腾出手来处理国内的一些事情。

美国这次死这么多的人,反战游行照样进行,小布什的总统照样当得有滋有味,与日本搞得有一点剑拔拏张的,但小泉和小布什似乎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默契,两国就普天机场惨案和“11。9”继续调查下去。

在三峡一呆就是十天,李星和南宫远对这里的人员进行了训练,我和谈笑在三峡两岸布阵。

晚上,我和徐将军、张大哥闲谈,徐将军说:“小张同志,你果然不简单呀,在山里面布的那个什么防御大阵,威力不小吧。”

“算不得什么,目前三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特种小分队问题应该说已经解决了,巡航导弹攻击、远程轰炸机,我看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果这几个问题都解决了,就剩下人的因素了,对于人的培养,相信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就算不是,我们也可以把他们训练成是,我们有毛泽东思想指导,在人的训练方面堪称世界第一,我们应该有信心。”

“是呀,从小李和南宫远师长这几天的训练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决的,如果把巡航导弹攻击、远程轰炸机攻击的问题解决,中国的军事力量虽然不算什么,但防御能力绝对足够了,总理说你在这方面有办法,今天倒要向你请教?”

“请教不敢当,我想中国的军事发展,必须避免重蹈前苏联的覆辙,应该走中国特色的军事强国道路,这一点目前基本上做得还是不错的,重点还是很突出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我提供军队三样东西,雷达、制导系统和计算机,有了这三样东西,相信美国想打中国的主意,也要多想一想。当然,其它方面的东西,如武器等,你们列一些条目出来,让龙山科学院研究嘛。”

徐将军和张大哥,两人目光炯炯地盯着我,徐将军说:“那太谢谢你,小张同志,你果然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张大哥说道:“你才知道呀,我这个小弟,在这方面那是没有说的了。”

我说道:“两位过讲了,这三样东西,我是不提供技术的,而是供货。”

徐思远问道:“这,小张同志……”

张大哥也对我的决定不理解,我说道:“我就算提供了技术,你们也生产不出,反倒会误事,因为这里面有不少东西不是机械就能生产的,需要我亲自动手。这次提供的三样东西,计算机就不用说了,龙网的威力相信你们也有耳闻,另外是雷达,相信它要比时下的东西强千倍万倍。”

我此言一去,两人站了起来,徐思远激动地说:“真的?”

我坚定地说道:“不错。”

这次提供军方的雷达,说到底就是信息接收仪,现在我们用的电脑上就配备这种东西,有了这个超凡的东西,不要说导弹打来的信息,就是其它的信息也是一丝不少的会被探查到,这是张亮提供的外星技术,我把它当成了龙山集团的第一技术,当然提供给军方的也不可能是最好的,但至少够用,完全保证中国不受外国导弹的攻击。至于制导系统,有了计算机软件和接收仪两个核心,对我和张亮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徐思远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道:“谢谢你了,真想不到,天底下居然有这么高的技术,我们现在放心了。”

“不敢当,国家安全,也不光是军事上的安全,美国可以说是当今军事上是最强的国家,但你们想一想,美国是不是一个安全的国家,我看不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只怕晚上都要做恶梦。”

第325章 专家论证

张大哥说道:“是呀,美国这些年越走越远,动不动就对别国家动武,得罪的人太多了,他们自己也数不清了,现在想收手也不可能了。就中国来说,最不安全的倒是经济、文化、政治了,经济方面有不少学者已经给人们敲了警钟,但似乎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过去用‘用市场换技术’,中国人失去了大部分国内市场,却没有换来技术,现在要抢回来只怕很难了。中国出口贸易也存在很大的潜在危机,大而不强,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占总出口的57%。”

我说道:“这事一两年内会解决的,目前,龙山集团正在全国对各种行业进行生产技术攻关,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那时加工贸易在国内的生产链条短、增加值幅度低的问题应该可以逐步得到解决,中国从一个贸易弱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张大哥说道:“小弟,经济问题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说道:“我知道,很多问题我们可以慢慢解决嘛,依我看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文化危机,‘西流’、‘韩流’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太大了,现在,中国青年没有几个喜欢中国文化,我们龙山集团一直在想办法,相信龙网在这方面会作出特殊贡献的。政治安全问题,嘿嘿,等三月份三会后,应该可以解决吧。国家安全问题,我们要吸取美国的教训,当然,我们中国也要有全球意识,只有打出去,才是我们的活路,做法要与美国不同,主要做好经济和文化这两篇文章,但这一切,没有强大的中国军事力量保驾护航是一句空话。”

徐思远说道:“小张同志的想法与中央基本一致,只是做起来有一些难度。唉,有很多事,现在不好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一句话任重而道远。”

我充满信心地说道:“我对这一点从来没有怀疑过,而且越来越有信心,当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之日,也是中国文化统领全球之时。”

徐思远说道:“对了,小张同志,张部长,我要离开一段时间,中央小组的工作就由你俩负责了。”

我和张大哥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刚才我讲的那些,他必须回北京计划实施,这是一件大事,必须立刻办理。世界局势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紧急,中东问题,现在加上日美两个大国的问题。

张大哥说道:“徐将军放心好了,现在有了小弟高科技的支持,中央小组的问题好处理多了。”

我们三兄弟在小组呆了一个多月,这时正在西昌发射基地,突然徐思远将军的电话:“小张同志吧。”

“正是,徐将军,你好!”

“我们开了会议,军委已经同意了你的几项提议,请你准备一下各种设备,国家对你提供的产品要进行论证。”

“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有,虽然主席和总理相信你,但其他人呢,如果没有专家的认证,哪个有那么大的胆子用你提供的设备,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呐。”

“好吧,我利用这一段时间也作好了准备,电脑、雷达和制导系统都准备了一些,就让专家认证吧。”

“你们今天就回北京,我到机场接你们,你们小心点,千万不要出意处。”

我们刚收拾好,张大哥和南宫远过来,张大哥说:“小弟,刚才徐将军来电话,要基地派人护送你们到成都,你们准备好了?”

我大惊道:“张大哥,有这个必要吗?”

张大哥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南宫远说道:“当然有这个必要,是徐将军亲自下的命令,由我带人护送。”

我一脸的无奈,李星和谈笑面面相觑,想不到徐思远跟我们来这一套,但仔细一想也不难明白,我们带着重要东西上路,他又不知道我是厉害无比的小张首长,不放心倒是情有可原。

一行五辆小车向成都进发,到了成都并没有去民用机场,而是进了成都军区,那里有一架军用飞机等着我们。

在一间会议室里,聚集了四五十位的中国科学家和高级军官,还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当徐思远领我们进去的时,大家都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们三人,徐思远介绍说:“他们是龙山集团总裁张明同志,副总裁李星同志、谈笑同志。”

听徐将军这么一说,吓了我们一跳,这不是把我们秘密全泄漏了,但事已如此我们徒呼无奈,幸好徐将军接下来的话打消了我们不少顾虑,他说:“他们的身份请同志们保密,请大家牢牢记住。”

一个白花苍苍的老将军上前拿着我的手说道:“好,好,上次你们无偿提供军队治伤药品,他们同我们这些老家伙说了,好,好,你们是好孩子,心里装着国家。”

我谦虚地说道:“前辈过讲了。”

老将军没有说什么,又仔细的端详了我们三人半响,向其他人点了点头回到了坐位上。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现在你们那个龙山科学院把中国科学院比下去了,听说你们专门有人在全国各地接科研业务,而且只要十来天就可以攻关下来,这事是不是真的?”一位老科学家说道,他也有七十多岁了,头发有一点花白。

“是真的,那是几千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中国有才华的科技人员有很多,我们只是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智而已。”

“上次屈老头到我们科学院挖走了几个老家伙,不是我来火了,他还想赖在那里不走。呵呵,你们可得赔偿我们的损失嘞。”

他讲的屈老头,就是龙山集团科学院的屈不平院士,为了办龙山大学,由他任“请人团”团长在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挖墙脚,中国科学院是一个最重要的地方,哪会放过。

“前辈放心,如果真是这个原故让科学院受到损失,我们尽量弥补,尽量弥补。”我笑嬉嬉地说道。

“好,我们就是这么说定了,我叫周英明,你们以后就叫我周老头好了。”

我和李星、谈笑同他见礼后,又与其他人打过招呼,大家坐好后,徐思远说道:“这次请大家来,就是验证小张同志向军队提供的几种设备,如果各位专家认可,那么军队就采用龙山产品,小张同志,现在就看你的了。”

谈笑把一个皮箱放在一个会议桌上面,然后轻轻地打开,里面有一部手提电脑,还有一个超小型的雷达,一张光盘。

我拿出电脑,把小雷达的导线插在电脑上,然后在一个键上一点,电脑就打开,说道:“这是龙山集团无偿提供国家的三种设备样品,如果大家满意,我们将进行批量生产,相信只要个把月时间,就可以在最重要的设备上安装它们。”

周英明惊奇地问道:“噫,电脑不用插电源就能打开?”

我说道:“是的,上面我们安装了龙山的新能源――龙山电池。这是一种新能源,我们现在正在建厂,估计再有半年就可以投产,到时,中国的汽车、火车、飞机,还有日常生活都可以用这种新能源,我们国家再也不会为能源问题发愁了。”

这是一个爆炸性新闻,龙山集团在贵州开发新能源的事,知道的人只有胡主席和温总理,看大家的表情,总理也没有告诉徐思远,在座的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真的?”周英明问道,其他人也一齐拥向桌旁。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各位前辈,目前还属于保密阶段,请大家务必守口如瓶,因为这事对龙山和中国来说太重要了,我现在还不想惹麻烦。”

“小张同志,能不能让我们看一看这种电池?”另一位科学家问道。

“可以。”我从电脑上把电池取了下来,它是一个电子表上电池大小的小圆片,我把它递给了这位科学家。

他仔细地看了半天,没有发评论,把东西递给了其他的人,十几分钟后,它又回到了我手里,我把它安装在电脑上。

“小张同志,我们从外表看不出明堂,你能不能简单地说一说它的原理?”一位科学家问道。

我有一点为难,心想这怎么说呢,难道把自己利用聚能阵法制造能源的事同你们说,你们能理解吗,再说这位科学家的问话也问题,说出原理,那我们还搞什么?这个天底下不见得没有人可以破译它。

周英明说道:“候院士,尽管我也想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