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95章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95章

小说: 重生之宋武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常瑜就是想破脑袋也是想不到谢道清居然会在箱子里。他医术高超,一眼就看出她早已死去,脸色苍白。对于谢道清这个皇太后来说,把她地尸身放在箱子里,那是大不敬,是要灭门的,常瑜吓得一跤跌在地上。失声道:“娘娘,这这这这……”一连说了好多个这。就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心里地吃惊早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地了。

“寿和圣福她老人家已经殡天了,寿和圣福对哀家有再造之恩,哀家就是死也不能报答她老人家的大恩于万一。”全皇后美丽地凤目中垂下眼泪,道:“可是,可是,哀家要是不这样做。大宋朝将毁于一旦。”说到后来,已是泣不成声,适才那个一点异动地冷血美人一下子不见了,是真情的流露。

常瑜虽是医者,也知道目下地情势确实不利于发丧。要知道,谢道清不是普通人家的女人,她是帝王之家的太后,她一死就是国丧。按照礼节,是不能动刀兵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得停下来。

对于目前的情势来说,最大的得益者就是郭侃,是忽必烈。全皇后说地大宋朝毁于一旦绝不是虚语,绝对会成为现实。只要一发谢道清的国丧。宋朝的军事行动全部停止,无异于让蒙古人来打自己,自己还不能还手,和放任郭侃逃脱没有什么两样。郭侃这人号称神人,一旦他有这个机会,充分发挥他的才干把南宋灭了绝不是什么难事。

再退一步来说,即使郭侃或者忽必烈有仁者之心,不会趁南宋国丧期间进行战争,至少目前的郭侃他会设法突围,会创造一个好的战略态势再停下来。无异于在江南留下了一个大对手。这和养一只吃人的老虎让老虎来咬自己有什么两样?

忽必烈和郭侃会不会本着仁心行事,在南宋国丧期间不行战争。谁也没有底。别的不说,就说当朝地太宗皇帝,他一心收复燕云之地,不就是趁辽国国丧期间出兵的吗?结果给萧太后打得大败。

就是一向以仁义自许的本朝都不会错失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何况蒙古人自古被称为蛮夷,要他们本着仁义行事,和对牛弹琴没什么两样了。(按:孝之一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多重要,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以汉武大帝的雄材大略,当他的母亲王太后去世后,西汉进入为期三年地国丧期,匈奴趁机大肆烧杀抢掠,汉武大帝也只能忍着,不能出一兵一卒。)

要是谢道清的国丧一发,迫于当时的礼法制度,李隽只有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一途。李隽这个现代人自然是不相信守孝三年之说,更不会相信国丧期间不能打仗的说法,但当时的礼法势力非常强大,他也不得不屈服。即使礼法制度不能阻止李隽采取军事行动决心,也会制造很大的困难。在此特别时期,天知道会发什么事情。

很明显,全皇后是故意把谢道清已经死去的消息瞒住,什么时间发丧,就要看战事的进展了。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住谢道清的尸体,要是她这个太后的尸体变成了尸水,到时找不到了,后果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就是保住她地尸体都会引发一场政治地震,更不用说要是化为尸水这样更为严重地后果了。

全皇后此举担的干系太大,一旦东窗事发,她给废了,打入冷宫是最轻微地后果。就是给赐死,诛灭九族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也可以说,全皇后把她的前途、生命、亲戚朋友的性命全押上了。

要是真的东穿事发,常瑜这个帮凶给诛灭九族是最正常的结果。明白了此节的常瑜要想不给吓倒在地上已经不可能了。要是换个胆小的人,有可能给吓死当场。常瑜只觉脑袋嗡嗡直响,乱成了一团浆糊,一片空白,直到全皇后伸手相扶,他才惊觉,手忙脚乱地爬了起来,脸色已经苍白如纸,一点血色也没有,额头上的冷汗象水一样渗了出来。

“擦擦。”全皇后递上一块丝绢,常瑜机械地接过擦着额头上的冷汗。连谢恩都忘了。

全皇后看着常瑜道:“是不是不想干了?”

常瑜定定神,向全皇后跪下,叩头道:“臣代表千千万万地华夏百姓谢谢娘娘。娘娘此举仁德无双!娘娘为了大宋朝,为了华夏百姓,行此仁义之事。臣有幸参与这种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仁义之举,臣就是九族被诛也是心甘情愿。”

常瑜这话绝不是假话,他绝不是因为害怕了才不得不参与。实是他知道其中的厉害。全皇后贵为皇后,把所有的一切都押上了。他作为一个太医能做一件大功于华夏,于他这个热血太医来说,自然是不会有所顾忌了。

全皇后对他的回答很是满意,道:“那就好,那就好。”两人动手,把谢道清的尸体从箱子里搬出来,放到床上。

全皇后指着一桶粘乎乎的白色液体道:“这是甘油。可以防止尸体腐烂,你把甘油注入寿和圣福地体内。”(按:据我所知,甘油具有防腐作用,注入之前要把血管里的血抽出来。甘油保护尸体已经给滥用了,有另类爱好地人往往用来保护女尸。经过处理的女尸肌肉富有弹性,栩栩如生,和生前没有两样,**爱好者的最爱。)

常瑜终于恍然大悟。全皇后要他给尸体注水是这意思,是要他准备一下,给谢道清的尸体注入甘油。真没想到,平日里只会和皇上嬉笑的全皇后居然还有这心计,常瑜不得不她对刮目相看。

“遵旨!”常瑜毕恭毕敬地应道。

按常瑜此刻的想法,无论谁都不敢再轻视全皇后这个平日里只知道讨皇上欢心的皇后了。她不仅能够决断,还是一个让任何人都为之感动、了不起地皇后,就是唐太宗著名的长孙皇后与她比起来也强不到哪里去。

长孙皇后虽然多次纠正唐太宗的过失,贤德著称,要是她遇上这种事情,不知道她是否有勇气象全皇后一样敢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押上去做这么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

常瑜拉起谢道清的手,左手食指轻轻一用力,一根血管就突起来了,把铜管刺了进去。再把甘油倒在桶里,用手压动手柄。甘油一点一滴地给注入了体内。(按:注入甘油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以常瑜那个简陋到极点的工具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地,本书就这样设定了。总不可能要把细节写出来吧。我还不想去喝茶。)

'奇·书·网'XXXXXX“经过将士们的努力,火炮已经全部就位,围歼郭侃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该是动手的时候了!”李隽站在桌子后面,看着李庭芝他们说道。

李隽这话说得信心满满,让廖胜功他们为之兴奋,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自从郭侃给围起来起,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吃掉他,这一刻终于来临了,要他们不兴奋都不行。

高达捋着白胡子,笑呵呵地道:“太好了,我高达的胃口一向很好,早就想对郭侃这块肥肉下手了,就是一直没有机会。”

他的话引来一片轻笑声。

李庭芝看了一眼李隽,李隽在心中赞叹不已,他地话说得信心满满,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仍然逃不过此人的眼光,给他发现了自己心中的焦虑,此人敏锐的洞察力比起廖胜功来还要强。

李隽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只见他们一个个都是急欲求战的神情,道:“这是一个大行动,参战的部队多,部队之间的差别也大,淮西军,淮东军和四川军还没有从长时间的大战中恢复过来,还很疲劳。但是,这不是我们吃不掉郭侃的理由,我地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打则必胜,胜则全胜,不能放走一兵一卒!”右手在桌子上重重一敲,道:“活捉郭侃!”

这确实是一场空前规模地大战,李庭芝带来的淮东军有十五万,张世杰带来地淮西军有十二万,张珏带来的四川军有五万,这就是三十二万,再加上江南部队一共是八十二万。而郭侃一方有五十五万军队,双方一共投入了一百三十七万军队大战,如此规模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就是秦始皇统一战争的关键之战天中山一战,秦国也才投入了六十万,楚国投入了四十万,一共才一百万。著名的长平大战与此差不多。

李隽接着道:“经过慎重考虑,为了便于协调各部的行动,最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把所有的军队握成一个有力的拳头,朕决定成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关来指挥本次决战。下面,我就宣布一下这次决战的人事安排。

“廖胜功负责这次行动,李庭芝协助,柳河子参议。”

廖胜功,李庭芝和柳河子一齐道:“遵旨!”

廖胜功足智多谋,已经在军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再加上他对情况很是熟悉,由他出任总指挥官再合适不过。李庭芝军政才干都很杰出,一直是南宋的名臣,能征善战,很得将士们的爱戴,由他做廖胜功的副手再好不过。柳河子足智多谋,独挡一面的帅才,游击战是他的杰作,已经为众将信服,由他来当参议官,也就是近似于现在的参谋长一职,确为最好搭配,可以说是黄金组合。

也可以说,这是最强阵容,豪华阵容。

李隽接着道:“朕要提醒你们的是,廖将军的决定就是朕的决定,若有违者和抗旨同。这事,就由高达将军负责,如有抗命不遵者,一律拿下。”

“遵旨。”高达领命。

李隽这是考虑到廖胜功的资历太浅,淮西淮东和四川军的将领对他不了解,未必肯听他的话,才请出高达这位老将来执行军法。高达名将,素望素著,很得将士们的信服,有他执行军法,谁敢不遵?

“长江水道就由郑静和将军负责,决不允许蒙古人有一兵一卒过江。也不允许郭侃有一兵一卒逃过长江。”李隽看着郑静和年轻的脸庞道。

一场大战下来,肯定有不少散兵游勇试图逃回北方。无论如何完美的战争,真正做到全歼敌人,不放走一人真的是太困难,可能比登天还要困难。就是长平大战那样的完美的战役,都有少量赵军溃围逃走,更不要说即将到来的规模更大,难度更高的决战。

“遵旨。”郑静和非常简洁地应道。

李隽最后道:“下面,就由廖胜功将军具体部署本次行动。”

第一卷危局篇第六十九章运筹帏幄

第一卷危局篇第六十九章运筹帏幄

廖胜功把一幅地图挂起来,这幅地图上画的是郭侃军和宋军对峙图,从图上可以看出,现在的宋军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态势。说宋军处于一个有利的态势是因为宋军通过不断地挖掘战壕,把郭侃军的阵地不断地压缩,已压缩到一个极小的空间,要是时间充分的话,郭侃所能使用的空间将会更小。

要真是那样的话,郭侃的骑兵就更不容易发挥威力了。要知道骑兵部队和装甲部队一样,都需要足够的空间才能发挥作用。空间越小,骑兵回旋的空间也就越小,威力自然是大打折扣了。

李庭芝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弄不明白一向明智的李隽为何突然变卦,否决了大家一致认定的方法,要提前发起进攻。

当然,李隽也是有苦说不出,谢道清去世这事全靠全皇后兜着,要是事机不密,一旦给人捅出来,无异于引发一场政治地震,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将暂时终止给她发国丧,如此一来岂不白白便宜了郭侃。所以,李隽考虑之后决定提前发起进攻,吃掉郭侃大军。

虽然损失大了许多,总比到时给他全身而退强得太多。

李隽的顾虑并非多余,皇权可是宝器,眼红的人多着呢。要是在蒙古人大军压境之初,比如去年伯颜兵临临安之时,由于皇权在握会成为蒙古人头号狩猎目标。那时就是送人,恐怕都没有人想要皇权。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情况大为好转,自然会有人起非份之心,要是以谢道清之死大做文章,实在是让李隽担忧。

廖胜功他们看着这幅地图,都是说不出地高兴。能够有今天这局面全是李隽一手推动的。想当初郭侃几十万大军来到江南时,廖胜功他们束手无策。要不是李隽提出挖掘战壕这一想法的话,还真困不住郭侃几十万大军。

蒙古大军本来就凶悍善战,骑兵更是其利刃,二十几万骑兵的威力只要不是神经有问题自然是想得到。何况,其中还有十万特别善于攻击冲阵的重装骑兵,无异于雪上加霜。要不是李隽把郭侃困住,现在的江南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

廖胜功看了大家一眼,用竹节鞭指着地图道:“诸位:根据皇上的圣训,对郭侃地歼灭战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廖某希望大家同心协心,一举歼灭郭侃。经过考虑,这次对郭侃大军采取的行动一共分三个阶段,一个是吃掉他地南营,也就是由多隆奇坚守的南营。第二阶段。吃掉他的西营,也就是由非图罗固守的大营。第三阶段,就是吃掉郭侃的中军大营。

“至于东营和北营,大多是汉军,他们的统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