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248章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48章

小说: 重生之宋武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把闪电战理论归结为元首创造,其实有些不对,德国人早就在研究闪电战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差点闪电成功。

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集中装甲部队从阿登地区突破。通过阿登地区的装甲部队排成三个纵队,长达千余里,实施纵深突击。德国实施的这个计划就是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是以计划提出者曼施坦因地名字命名的。

曼施坦因计划其实是一个闻名全球计划的翻版,这个计划就是著名的“史利芬计划”,史利芬计划在一战后写进了教科书,供人们讨论,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最富天才的作战计划之一。

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要求集中优势兵力,从右翼进行快速机动迂回,直取巴黎。以迅雷不及掩耳地手段拿下巴黎。迫使法国投降。因而,右翼是关键所在。史利芬将军最为担心的就是执行者认识不到右翼的重要性。他在弥留之际还在念着“右翼,右翼”。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非多余,这一计划的执行者小毛奇将军果然没有意识到右翼的重要性,从右翼抽调了八个精锐骑兵师去加强中路大军,等到右翼快速推进到巴黎城下后,再也无力对巴黎发起进攻。才给法国人调集兵力,保卫巴黎赢得了时间,才有后来的那些著名的会战,最后打成了没完没了的阵地战,最终导致德国的失败。

要是说闪电战思想是那位名声不太好地元首极力提倡,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地话,那就很正确了。

闪电战的精髓用中国话来说就是“速战速决”,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敌人致命一击。这在中国古代就有闪击成功地经典战例,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走廊,打垮盘踞在河西走廊上二十四万匈奴军队就是中国古代闪电战的范例。

当时,霍去病两次出征,率领的总兵力不到三万骑,他没有后方,没有辎重,没有补给,更没有增援部队,而他的对手却拥有二十四万大军。他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他的军队绝不停留,哪怕是一刻钟也不停留,一路向西冲,深入匈奴国境一千多里后,匈奴人才知道他来了,可是已经晚了,在霍去病连串打击下,匈奴损失惨重。霍去病这一战打到现在新疆的罗布泊去了。

所以,闪电战并不一定就要坦克才能实现,只要运用得当,骑兵也可以实施。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的努力所证明的那样,右翼非常迅速出现在了巴黎附近,只是由于小毛奇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使得右路军无力发起进攻。

李隽提出的动用骑兵实施闪电突袭的战术,得到的并不是欢呼,而是惊讶、惊叹,因为这实在是太大胆,对于古人来说太难以想象的事情,要他们不惊讶惊叹都不行。过了好一阵子,清风子他们才慨然而叹“真神人也!”

“中原决战的成败将由骑兵来决定。”廖胜功非常中肯地点评,道:“因而骑兵地运用就成了关键。要考虑到天时地利这些因素。皇上,臣以为,决战在秋后发起为宜。”

李庭芝思索着道:“秋后决战,雨水少,地面干燥,有利于骑兵快速机动。”

“中原之地虽不是江南那样的水乡,也有不少河流。要是在夏季决战的话。骑兵在泥泞中行动,马匹人员体力消耗非常之大。很不利于决战。皇上,臣也以为秋后决战为宜。”张世杰思考了一下,同意秋后决战。

李隽征询众人的意见,道:“选择一个好的决战时机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们有什么看法,可以说嘛,我们一起来研究。道长。你有什么高见,请讲一讲。”

“皇上垂询,贫道不得不言。皇上,贫道对秋后决战并无异议。”清风子也同意了。

陈宜中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为秋后决战不可,决战应该尽早发起。”

这么多人都同意了,独陈宜中持有异议。立时引导起了众人的兴趣,看着他。“哦,陈宜中,你有什么看法,说出来。”李隽也是来了兴趣。

“皇上,秋高草黄之季。正是鞑子马肥之时,鞑子地骑兵就可以打硬仗,打恶仗了,所以,臣以为还是决战早点发起为好。”陈宜中发表他的高见。

他地话立即得到陆秀夫和文天祥的赞同,道:“皇上,陈大人所言有理,还请皇上三思。”

李隽并没有马上发表看法,笑道:“这不就很好嘛,有问题就要提出来。我们共同参详。杜将军。你给陈宜中解释一下,为什么秋后决战比夏季决战更好。”

“遵旨。”杜大用解释道:“陈大人说得有理。秋季鞑子是草黄马肥,鞑子的骑兵很能打硬仗,打恶仗。因为,到了秋天,草原上的草枯黄,喂养的战马膘肥体壮,冲刺力好,耐力强,能够满足长时间战争的需要。”

这是共识,在座之人都知道,没什么新奇之处,陈宜中点头道:“皇上,正是从这点考虑,臣才以为不要拖到秋季决战为好。”

李隽不置可否,要杜大用说下去。

杜大用接着道:“那是在草原上,鞑子除了草料以外,没有其他饲料喂养战马的情况下才是正确地。战马的喂养的除了草料以外,还有精粮,上等谷子,再喂以鸡蛋,战马一年四季都是膘肥体壮,随时都可以打硬仗打恶仗。我们的战马,正是用此法喂养的,早就是膘肥体壮了。”

文天祥若有所悟,道:“皇上,臣也以为秋后决战为好。”

陈宜中还有些迷糊,道:“皇上,这是……”李隽笑道:“用草料喂养战马,那是在成吉思汗时代,那时的蒙古人没有粮食,没有五谷,只能使用草料喂养。要想战马肥壮,只好等到秋天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蒙古人占领了燕云之地,拥有了中原,有的是粮食,他们用精粮,用上等谷子喂养战马也就不稀奇了。这种方法在西汉之时,匈奴就曾使用过,是以匈奴骑兵让西汉头疼,直到西汉学到了匈奴人地法子,一切就改观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陈宜中恍然大悟,道:“皇上,臣妄言,臣妄言。”

李隽笑道:“你就不用自责了,朕把你们召集起来,就是要你们说说心里话,有话就说,你能说出来,朕很高兴。秋后决战的好处,还不止这点,杜将军,你再说。”

杜大用接着往下说,道:“到了秋天,雨水少,地面干燥,除了利于骑兵机动外,还有利于步兵的开进,特别是对我们特种步兵的推进有很大的好处。当然,特种步兵的推进主要是沿着官道前进,必要时也会走小路,抄近路,地面是越干越好。”

“对呀!”陈宜中有茅塞顿开之感。

好处太多了,说了一桩又一桩,杜大用还往下说,道:“火炮沉重,机动能力有限,要是地面不干燥地话,会使其机动能力大为下降。”

“对对对。”陈宜中一迭连声地称赞。

李隽总结说:“好处还不止这点。秋天的雨水少,我们的火枪兵,火炮就可以不受天气影响,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对于朝廷来说,有这么多的好处,对于鞑子来说,只有战马肥壮一个好处,朝廷何不把决战定在秋后呢?”

'奇·书·网'“皇上,臣以为,决战时机的选择相当重要,还请皇上示下,什么时间决战为好?”赛典赤向忽必烈请示。

忽必烈不答所问道:“你们认为什么时间决战为宜?”

巴布尔道:“皇上,臣以为秋后为宜。”

贴木儿深表赞同,道:“皇上,秋后的雨水少,地面干燥,没有泥泞,正是我朝骑兵作战的好时光。”

“朕也是这么想。”忽必烈赞同他们的看法,道:“秋后决战固然是好,南朝会在秋后动手吗?”

这倒是个问题,要是南宋提前动手,秋后决战就成了一厢情愿的事了,巴布尔想了一下,道:“这倒是个问题,应该想个办法拖到秋后。”

第三卷汴京篇第四十三章埃及苏丹

第三卷汴京篇第四十三章埃及苏丹

“臣苏定方参见皇上。”苏定方向李隽施礼。

李隽把苏定方打量一阵,不无怜惜地道:“海外的风大,把你的脸都吹起皱纹了,你的黄皮肤又一次成了黑皮肤,真是辛苦你了。”

“谢皇上关心,这是臣的本份。只要朝廷强大,华夏能够倡大,臣就是再苦再累也是甘之若饴。”苏定方很是感动李隽的关心。

李隽抚掌称妙道:“苏定方,好样的!”一把把苏定方拉起来,右手拉住就要向他跪下的方茂,道:“方将军,免了,免了。你们都是朝廷的英雄,都是好样的,你们历尽千辛万苦,吃了不少苦头,能够平安归来,朕就很高兴了,不要拘泥于这些俗礼。”

“谢皇上。”方茂忙谢恩。

李隽看着身材高大的拜巴尔,问道:“这位是谁?”

“皇上,这位是埃及的苏丹,拜巴尔陛下。”苏定方给李隽介绍,对拜巴尔介绍道:“尊敬的苏丹陛下,这是我朝皇上。”

听了他的介绍,李隽感觉晕乎乎的,尽管李隽很是神奇,算无无遗策,却说什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身材高大,戎装在身,很是威风的人就是以灵活的手腕著称,拯救了埃及,拯救了伊斯兰最后一块净土的英雄拜巴尔,定了定神才道:“尊敬的苏丹陛下,欢迎到中国来。”张开双臂,就要拥抱拜巴尔。

拜巴尔给苏定方一通忽悠。跟着来中国,海程很远,在路上没少听苏定方和方茂讲李隽的事情,知道李隽是一个雄材大略地明君,乍见之下果是不凡,好感顿生,张开双臂拥抱李隽。在李隽脸上亲了一下,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拜巴尔有礼了。”

历史上的拜巴尔保住了埃及,为伊斯兰保住了最后一块净土,备受后人称赞。他来到中土,不用想都知道,当历史重来时,他肯定是没有保住埃及这块伊斯兰最后的净土,李隽心里已经猜到十之七八。心想你流亡到中土来了,这对你来说是好事,有一个很好的流亡之地,对于我来说更是好事,我需要你帮的忙太多了。一脸的笑容,如春风般和煦,道:“尊敬地苏丹陛下,你的到来是朕莫大地荣光。里面请。到里面说话。”

这话说得很是热忱,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温暖,拜巴尔因流亡而产生伤痛的心好受了许多,一个劲地道:“谢谢皇帝陛下,谢谢大中国至高无上的大皇帝。”

“你太客气了。干木,去把祥甫。履善,陆秀夫,廖将军,杜将军,陈宜中,道长,张世杰他们都请来,见见苏丹陛下。”李李隽拉着拜巴尔的手往里走。

段干木应一声,自去办理。

来到屋里,李隽招呼拜巴尔坐了下来。又招呼苏定方。方茂二人坐下。

拜巴尔紧紧地拉着李隽的手,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得到你的盛情接待,我非常高兴。尊敬地大皇帝陛下,我要对你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你的手下都是英雄好汉,这位苏大人,还有这位方大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要不是他们路见不平,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我们早就给蒙古人打到地中海里去了。我要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派来这样的英雄,给我们无私的帮助。”

苏定方和方茂忙谦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过奖了。鞑子是我们地共同敌人,你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帮助你们是我们应该做的。”

李隽知道拜巴尔肯定吃了数不清的败仗,受了说不完的苦,早就给折磨得身心俱疲了,要不然他绝对不会说这样地话,笑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言重了。打败鞑子,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朕需要你帮忙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你不要推辞。”

“尊敬的大皇帝陛下,你需要我帮什么忙,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我一定做。”拜巴尔说得很是慷慨,不过,李隽注意到他的肌肉牵动了几下,显然是担心李隽提过份的要求。

方茂左肘碰了一下苏定方,苏定方笑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现在已经来到中土,你很安全,我恭喜你。”两人之间的小动作,李隽看在眼里,知道苏定方两人肯定有事情,并不打断,任由两人发挥。

“这都是你们的帮助我们。”拜巴尔谦道。

方茂接着道:“尊敬地苏丹陛下,请你履行诺言,把你给我们地礼物兑现。”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拜巴尔一副慷慨样。不过,没有逃过李隽的双眼,他地肌肉又牵动了几下。

苏定方笑道:“你送给我们的一万匹良马就请你给我们吧,我们的皇上会派人去查收。”

“一万匹阿拉伯良马,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朝廷正需要大量马匹,有了这一万匹良马,实力会增强不少。要是更多,就更好了。”李隽乍闻此言都有点晕乎乎的了。他是万万没要想到,拜巴尔竟然有如此的大手笔,以一万匹阿拉伯良马相赠,不过,不用想都知道拜巴尔之所以送如此厚重的礼物,肯定是当时的情况太过危急了,要不然他断不会如此做。

拜巴尔一脸的牵强笑容,道:“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苏定方左眼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