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180章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80章

小说: 重生之宋武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还用说,在李隽治理下的南宋已非往日之南宋,现代文明在南宋大行其道,要南宋不改变都不行。

李隽并没有马上发表看法,而是畅笑,道:“道长所言,我之心也,我也是这么想。”走到地图前,指着长安道:“长安帝王都,亦是忠义之都。长安的百姓知忠义,明顺逆,只要我们克服眼前地难关,打败郭侃,长安的百姓必将夹道欢迎。”

“皇上圣明。”清风子从心里佩服李隽见识之快,道:“皇上所言极是,长安自古就是历代帝王的都城。汉隋唐曾定都于此,这三朝是华夏最强盛地三朝。长安的百姓虽是处于鞑子铁蹄之下,仍知忠义,要是有人从中穿针引线,长安举日可下。”

李隽点头赞同,道:“道长胸有成竹,还请道长推荐一人来主理此事。”

清风子毛遂自荐,道:“皇上。清风子愿往,还请皇上允准。”

“不可,这是险地,道长不可以身犯险。道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是失一臂助。”李隽马上否决。

长安是关中的心脏,蒙古人守得很严密,清风子要去,无异于进入龙潭虎穴。李隽这话一点也没有夸张的意思。

清风子呵呵一笑,道:“皇上,清风子世外之人,前去长安主理此事,不会引起鞑子地注意。再说,清风子七十载盼一明主。终见皇上,就是羽化也是心甘情愿。”羽化是道家之言,是死的意思。

李隽仍是不允,摇手道:“这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李隽如此为自己地安危担心,实是让人感动之事,清风子笑道:“谢皇上关心。皇上,清风子还不是那种连这点事都做不好的人吧?”

话说到这种份上,要是还不准就不好了,李隽只得道:“既如此。就有劳道长了。嗯。我叫许光汉派人保护道长。”

“皇上,清风子不敢有劳许将军。”清风子婉拒道:“贫道几个不成器的弟子可以保得贫道平安。”

清风子不仅是一个谋士。还是一个精善搏击的高手,精通道家秘传气功,他地弟子深得他地真传,个个是好手,有他们保护的话,自是不会有问题,李隽大是放心道:“那就有劳几位道长了。”

'奇·书·网'XXXX夜色沉沉中,寒风吹在身上格外地冷,让人不由自主地会打个寒颤。

可是,对于郭侃来说,他一点不觉得冷,相反,他地感觉是浑身发热,因为他的血液沸腾了。自从江南战败之后,他一直渴望能再次面对李隽,与李隽再度交手一直是他心中的梦,这个梦已经萦绕在他的脑海几百个日日夜夜,现在,这机会终于来了。

郭侃跟随旭烈兀远征中东地区,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博得神人称号,建立起了在蒙古军队无人能够取代的特殊地位,被人视为不可能战胜的神话,未曾料想第一次出兵江南却给李隽挖战壕挖掉数十万大军,打破了他不可战胜的神话。

李隽对付他的法子太出人意料,古代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古人哪里想得到,忽必烈也没有怪罪他,还为他分担了责任。失败毕竟是失败,没有理由,郭侃不能原谅自己,充分体现了古人“不耻下问”地品格,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学到了不少东西。

当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战场上再度和李隽交手,在战场上打败李隽,雪去江南之耻。宿敌当前,雪耻的机会当前,不要说郭侃激动,换作任何一个人也会激动难已,郭侃目光炯炯,神光四射,目不转睛地看着宋军的营寨。

渭水虽是关中主要河流,要进攻宋军就要跨过渭水。这只是正常用兵,反常用兵就不同了,因为关中是平原之地,道路多,不一定要走渭水这一条路。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郭侃制订出了一个吸引宋军佯动渭水,出奇兵给宋军致命一击的行动计划。他要史天泽在渭水上架设浮桥,摆出一副强渡渭水的姿态,把宋军地注意力吸引到渭水。

而他本人却率领最为精锐的军队,包括蒙古特种部队从别的道路隐蔽前进,准备偷偷接近宋军大营,趁宋军不备发起突然攻击。再配以特种作战,用特种部队斩首,活捉李隽,清理掉宋军的指挥官,大军邀击于外,那么任凭李隽有通天彻地之能也是无能为力。

到目前为止,这一计划执行得相当成功。史天泽很好地执行了他的命令。在渭水边大干特干,到处抓民夫架设浮桥。宋军派出大量地特种部队破坏渭水上的桥梁,袭击他们抓民夫的部队,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宋军上大当了。

宋军在和尚誓师后,士气高涨,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后根本就不顾实力不及。快速向前推进,前锋已经快到渭水边上了。接到这个消息。郭侃真的是很高兴,只不过他一向不把表情写在脸上,没有表露出来,无人知道他内心地想法而已。

郭侃对巴布尔一挥手,巴布尔带领几百个身材高大、身手敏捷地特种兵向宋军地营寨摸去,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对此次行动寄予厚望地郭侃似乎忘了一句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很快他就会想到这句话。

XXXXXXXXXXXXXXXX郭侃大军已经逼到营外了,而李隽竟然不觉不说,还和柳河子正在对弈,两人围着棋盘下得不亦乐乎。

李隽一下边棋一边和柳河子大谈棋理:“对弈嘛,修心养性之道,不可不学。言为心声,其实对弈也为心声,心情急躁地人下起棋来风急火燎的。没有一点耐性,这就不对了。柳河军心悸了,你的棋下得不够稳。柳将军,你要在修心之道上多下下功夫,有空的话多向道长请教一下静心之功,这棋下起来就有意思了。”落下一子。道:“我吃。”一下子吃掉十几粒黑子,空出一大片。

“谢皇上教诲。”柳河子话说得很平常,要是熟悉他的人肯定听得出来,他的心已经很不稳,这是他心事重重才会有这样的表现,道:“皇上,臣于弈理懂得不多,下不过皇上,等臣向道长学好静心之功再来向皇上请教。”借机下台,弃子认输。站起身就要逃。

李隽也不知道是中了哪门子地邪。居然不放他走,指着棋盘道:“这棋还没有下完。你就认输了,非用兵之将所具备的品质,不行,一定要下完。”

柳河子的额头上都冒出冷汗了,急得差点跳起来,道:“皇上,你就饶了臣吧,臣实在实在是坐不住了。皇上,这都什么时候了,节骨眼啊,你居然还有心情下棋。哎!”一向支持李隽的柳河子再也忍不住了,居然埋怨起李隽了。

李隽笑呵呵地道:“你输棋就急成这样了,这棋下得也没有意思。”招手要柳河子坐下,道:“来来来,坐下,坐下。那我们来对对联。”

他的意兴极好,柳河子又不能拒绝,只得坐了下来,那感觉是如坐针毡,一向明察秋毫的李隽好象不觉,道:“我的上联是:长安帝王都。你对下联。”

“皇上,这对子我想了好多天,就没有想出来,皇上,你还是出点别的吧。”柳河子此时哪里还有心情对对子,马上认输。

李隽笑着说出他地心思,道:“你这是想走吧?”

“皇上,臣知道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朝廷对长安是势在必得。”柳河子直道李隽之意,几乎站起,又给李隽逼得坐回去。

“这就对了。”李隽笑着道:“你既然知道我的意思,那就对出下联。对不出,不许走。”

柳河子急得不得了,求饶道:“皇上,你就饶了臣吧,臣实在是对不出。”

“你不是对不出,而是你心情浮躁,没有用心思。”李隽提醒,道:“下联其实很简单,渭水就在长安的旁边,太公曾在渭水边上钓鱼,这下联不就有了。”

柳河子稍一凝思,道:“下联就是:渭水太公事。”

李隽非常嘉许,抚掌称妙,道:“对了,这不就对出来了。”顿了顿,以哲人的口吻道:“你既知太公在渭水钓鱼,我就送你一句与钓鱼有关地话‘任他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目光炯炯地看着柳河子。

柳河子若有所悟,道:“谢皇上教诲。”

“横批呢?”李隽问柳河子。

柳河子理理思绪,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为关中自古多出人才,历代王朝把都城设在这里,也是人才的集中处,这横批就是:地灵人杰。”

李隽抚掌称妙,道:“妙妙妙!太公朝歌人,天下奇才,却不为人知,五就纣五就周,最终给文王发现,八十拜相,终成周室八百年天下,千古美谈,用此横批再好也不过。”拿起一粒黑子,递给柳河子道:“来,再下。”

柳河子吸口气,稳定一下心神,接过黑子下了下去。

砰的几声巨响传来,巴布尔带着几个蒙古特种兵撞碎窗户,飞身跃子进来,手里的三菱军刺对准李隽的后背刺了下去,而李隽正和柳河子对弈得入迷,仿若不觉。

第二卷巴蜀篇第六十六章毒气战

第二卷巴蜀篇第六十六章毒气战

夜色中的渭水是那样的平静,一点波浪也没有。

史天泽正率领蒙古军队跨过渭水向前开进,五百门火炮在炮手的推动下顺利渡过了渭水,夜色中瞧来,只见五百门火炮是五百个巨大的黑影,好象洪荒猛兽,随时会吞噬生命。

按照郭侃的计划,史天泽在渭水吸引李隽的注意力,他本人去奔袭李隽。等他动手的时候,史天泽就渡过渭水向他靠拢,一则可以增强他的力量,可以防止意外事件。对于李隽这个人,郭侃是一点也不敢大意,正如李隽对待他一样,李隽对郭侃有多少戒心,郭侃对李隽就有多少戒心,一个弄不好要是给李隽跑掉了,或是给李隽想出什么古怪主意,吃亏的就是他,要是能得到史天泽的增援,这风险就大为降低了。

二则可以掌握更多的兵力,用于追击败退的宋军,趁机攻占宝鸡和略阳这两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

史天泽拥有非常不错的军事才干,把郭侃要他吸引宋军注意力一事在宋军的“配合”下做得完美无缺,闲得无聊的他跑到渭水边去仿效太公钓鱼,以此来做一下当太公的美梦。戏也演完了,史天泽自然是带领军队渡渭水西进,准备与郭侃会合了。

史天泽骑马驻立在桥边,望着越桥而过的大军,太公事迹又从心里掠过,脱口吟道:“长安帝王都,渭水太公事。”太公故事千古美谈。为诗书所美,人所共赞,史天泽哪有不想之理,一吟颂之下心中升起一股史太公之豪气,一拉马头,走上浮桥,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一心想做太公的史天泽似乎忘了一点。太公没有败仗,他是败军之将。要不是赵良淳放他一马,他早就是南宋地阶下囚了。

'奇·书·网'XXXX李隽一动不动,成功在即,千古美名即将到手,巴布尔禁不住欢喜无限,大喝道:“赵祺,束手就擒吧。”

他的话声一落。两个黑乎乎的物事对准他的眼睛飞来,正是两粒棋子,势挟劲风,呼呼作响,要是他不躲闪的话,一双眼睛百分百分会报销掉,巴布尔头一低让了开去,两物擦着脸颊掠过。刮去一层皮脸,火辣辣生疼。

巴布尔这个在历史上建立美名,征服印度的蒙古英雄的确不凡,头虽然偏过了,手里地三菱军刺并没有偏转,仍然对准李隽后背刺去。可惜的是。一个平静地声音响起:“想做太公的人来了。”一只大手伸出,正好抓住他的右手腕脉,一牵一带,巴布尔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手一松,手里的三菱军刺已经到了对手手里。

借着灯光,巴布尔看清了,卸掉他武器的正是李隽,刚才李隽还在埋头下棋。仿若不觉。没想到转瞬之间暴起发难,缴了他的武器。巴布尔对自己的身手很有自信。难以相信这是真地,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在另一时空,李隽是一个极其出色的特种兵,对近身搏击之道一点也不含糊,身手绝不在巴布尔之下。弃武从文之后,李隽又练习太极拳,太极要诣主在借力打力,要缴下巴布尔的三菱军刺自是不难。巴布尔要是知道这两点,也就不会吃惊了。

李隽好整以暇地把手里的三菱军刺打量一眼,点头道:“这就是中华文明,在哪里都一个样。”不用说,蒙古能够造出三菱军刺,必然是动用了中原一带的汉人工匠,李隽的意思就是指这点而言。

李隽是头号目标,巴布尔微一迟疑,猱身即上,使出蒙古的摔角之技,想把李隽当场擒获。李隽手里的三菱军刺对准巴布尔地胸膛插落,巴布尔吃了一惊,忙向旁边一闪。李隽手里的三菱军刺中途一个转向,一下插进了一个蒙古特种兵的咽喉。这个特种兵眼睛瞪得老大,仰面摔倒,手指着李隽,他到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李隽会找上他。

巴布尔的反应比这个特种兵快得多,他马上知道上了李隽的当,李隽的目标就是这个特种兵,非巴布尔本人,因为李隽已经看出来了巴布尔地身手很好,不是三两下可以搞定,决定先杀一个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