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315章

春秋小领主-第315章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法存活,公子弃疾因为是君位继承的关注对象。他必然无法存活在这个世上,我看他死于非命的可能性非常大。”

赵武沉思片刻:“你说的是:拥有足够的利益,却没有相应的武力保障,必将因为自己拥有的那份东西而命不保夕,,难怪周武王说:止戈为武

古代的“止”是一个通假字,它其实是脚趾的“趾”。所以“止戈为武”本意并不是说:侵略者来了不许战斗,如果战斗了那就是破坏民族和谐,挑动民族对立情绪,是一种罪行,,它的本意说的是:国家站立的基础脚趾是足够的武力保障;人在世间,也如此!

放过了沉重的政治话题,赵武冲情意绵绵歌唱的楚姬使了个眼色。那眼色当中隐含的柔情,让军国主义国家的武士见了想呕吐。而赵武本人一点不自觉,他举起酒杯,发表新年祝词:“两年了,我们击穿了半个楚国,围堵在楚国国都之下庆贺新年。

这样一来,我晋国的霸业终于稳固了。

我猜想,楚国至少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不敢挑战我们晋国,不敢正眼迎接我们晋人的目光,我对这种结局非常满意。让我们为此庆贺吧,自晋文公以来,我晋国努力了二百年,终于彻底压服了楚国,楚国人服软了,爪,川只楚圭献上的大阿剑拿来,有人会弹剑而歌吗。且为我曲。”

春秋时的音乐就是金石音乐。在成语“毛遂自荐”当中,毛遂所擅长的就是弹着宝剑歌唱。这项技艺,几乎春秋战国时代的所有武士都很擅长,而军国主义国家的晋国武士也不例外。在战场之上,他们能用宝剑敲击着盾牌,一边整齐的向前推进,一边誓死如归的歌唱。

赵武不擅长这点,不代表别人不擅长。他发话了,相应者很踊跃。中行吴行政级别最高,他抢过了太阿宝剑,用手中的青铜筷子敲击着太阿剑,就在金顶亭上,用他那饱经征战而沙哑的歌声,放声歌唱。

中行吴唱的是正乐,正乐在诗经当中属于“雅”部,所以后代人称之为“雅乐”这种乐曲曲调不慌不忙。几乎没有转折起伏,而在后来的历史当中,这种没有起伏与转折的“中平之音”称之为“堂皇之声”

真实的历史上,中行吴在国内政治上并不出色,他的出名在于抵抗外部侵略。中行吴是戎秋的征服者。是他,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彻底灭了晋国周边的戎秋部族建立的各个小国,使得晋国北方彻底平静。

就是这样一位杀场硬汉,用他网劲的声音,沙哑的唱着大雅之音。

即使是唱歌,中行吴也显得一板一眼,他竭力将每个字唱得非常标准,音调高亢而嘹亮。

伴随着中行吴的歌声,场中炎黄集团的北方将领齐声附和:

“江有记,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拜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这首《江有记》的小诗,说的是“肢嫁婚”中腾的情绪。大意是:

江水分流又归回。你要出嫁做夫人,但你出嫁却不令我相陪。

出嫁不令我相陪,其后你终究要自悔。

江水之中有陆地,你要嫁做诸侯妻。不能使我相伴去。

不能使我相伴去,其后亦当能安居。

沱江终汇入长江。你将出嫁喜气扬,不使我伴在身旁。

不使我伴在身旁,悔意现于啸歌上。”

腾嫁婚,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春秋陪嫁制度当中,姊妹共嫁一夫的现象。《春秋公羊传》说,“诸侯一娶九女,同姓二国往腾之,以侄姊从”说的这是这种婚姻。其中,“九”是阳数,非实指,但言其多。

此诗以一咋。腾的口气,以“江有记”起兴,反复申述:不让我陪嫁。你会后悔的。

中行吴唱这首歌,音调中充满着意犹未尽的意味,尤其是”他是在赵武宠爱的楚姬,哀怨的吟唱情歌之后唱的这首诗,似乎别有规劝的意味。

然而,此诗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咒怨诗”诗中“其后也处”一句。是说肢妾希望夫人在“我”不能伴随左右的时候,也能够安宁快乐。而不是幸灾乐祸甚至诅咒;“其啸也歌”是说腾妾似乎看到了夫人悔过之后舒畅愉快的情景,而不是颓废悲观。联妾的这一切想法和做法,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自己不违背礼义闹着要陪嫁,更不希望夫人违背礼义。

这首大雅诗中真正要表达的是:夫人按礼应该真诚接纳肢妾,如果当时没有接纳,应当知道及时悔过改正;腾妾理应尽楼妾之责。但无法实现的时候,也无怨无悔。

此时,江上的雾气已经散了,太阳升的老高,亭子周围的江边已经停了好多艘楚国的渔船,船上楚国的渔夫听了中行吴沙哑的歌唱,齐声喝彩。而亭子当中,诸国大夫也集结响应,大呼痛快。

春秋人吟唱诗,仿佛在大比赛中祭出横扫一切的王牌一样,只要唱冉诗来,不懂得以诗歌应答的人都要哑口无言。

中行吴唱这首诗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中行吴即将回国了,他用这首诗向赵武抱怨:在这场战争中,你不让我陪伴你战斗到最后,你会后悔的,知道不?

而正是这层含义,让列国统帅齐声叫下面的战斗中,他们也面临同样的局面,因为服役期限的限制,列国统帅都将陆续带领本国的军队轮换回国,但堵在楚国国都的家门口,实在是一项既光荣、又利润丰厚的商业行为,大家都不舍得轻易告辞,所以大家共同的心声是:你不让我陪你战斗到底,你会后悔的。

中行吴另一层含义是对楚国人说的。他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认清现实,既然楚国现在已经在霸业争斗中彻底夹败了,那就不要一心争夺正妻的位子,安安心心做一个二奶就该满足了,就该心情欢畅的承认自己二奶的本质,别总想着把正妻打倒,以便“二奶翻身把歌唱”这不符合礼节。

当然,如果你楚国若做不成二奶,那么就应该“其后也处其啸也歌”无怨无悔地认清自己“腾”的待遇。,如欲知后

第二百六十章化干戈为玉帛

歌声中,赵武也跟大伙一样拍着手。扯着嗓子相应,期间,他稍作停顿,转过脸去微笑着,丁嘱子产:“上军佐(中行吴)唱得不错啊,请你一定把我们歌唱这首诗的情景告诉鲁国人。”

鲁国人仿佛是春秋时代的小报记者,他们专门记述春秋时代不为人知的事情,而他们不记述的东西,,对于后人来说,那段历史根本不存在。

子产跟鲁国人关系亲密,他也是孔夫子崇拜的偶像。

听到赵武的要求,子产连忙答应下来:“没错楚国人派遣使者来我联军,上军佐在江边唱得这首“江有记”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答复。我一定告诉鲁国人。让他们记下这段历史。”

亭子上的谈话不久传递到祈午那里,当时祈午还在与楚国使臣敷衍。听到诸国正卿已经做出一致决定,他二话不说,立刻扯过一块赵氏出产的绢布,饱蘸浓墨,在绢布上书写下了这首诗。

而后,祈午平静的将这首诗递给楚国使臣:“这是我们列国一致的答复,请你告诉楚君,一字都不能改”小

楚国使臣沈向望着这了半天愣,不自觉的问:“你们,真的把我们楚国,当做周王的联了吗?”

深深的叹了口气,沈向自言自语:“想当初,曾经询问过周王九鼎份量的楚国先王(问鼎天下),知道楚国后世子孙落到这步田地后,不知道该怎么哭泣。”

祈午没有回答。

因为那已是楚国自家的事了,晋国需要的是胜利,需要的是征服。至于楚国对此有什么感觉,那不关晋国的事。当然,如果楚国想要继续战斗,打就行了,晋国求之不得!

楚国使者怏怏而去,稍后几天,楚国再没有派遣使者出来接洽,而晋国的联军将领们也天天待在江边。乐而忘返的欣赏着歌舞。于是,这场战争随后几乎演变成列国的文艺比赛,联军们纷纷拿出本国的特色艺术呈现给在场的列国贵族,也有某些家族首领别出新裁的谱写出新曲,以便在场的人员天天有新节目看。

不久,少数几个家族首领这种别出新裁,立刻引发了大竞争,其中。列国将领抱着“打仗我们不行。唱歌你晋国人不行”的心思,诚心想在这场文艺比赛上压到晋国,在创造新节目的时候力争推陈出新。结果,春秋末的歌舞艺术水平,到是因为这场罕见的文艺大交流,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过了几天,东郭离带着庞大的商队姗姗来迟,他见到赵武,劈头告诉了赵武一件令人喜出望外的事情。

“井么?秦国要跟我们单独媾和?”

“是的,秦国的公子缄已经抵达新田城。叔向根据国君的授权。已经开始与公子缄商谈

东郭离垂着手,回答:“商议过程中倒是发生了一点小事”

据说,在前线晋国取得大胜的情况下,秦景公开始恐慌了,况且他现在把目光转向了巴蜀,秦国的军力为此向巴蜀倾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招惹晋国这种庞然大物,显然是不理智的。考虑到秦国早先迫于与楚国的盟约,曾与楚国联合进攻宋国。虽然秦军没敢在战场上露脸。打了一次酱油就跑路了,但晋国人出名的小心眼,从不肯放过与自己作对的人,于是,秦景公派自己的亲弟弟伯车(公子碱)来晋国,要求与晋国缔结盟约。这其实是公子缄第三次来晋国了。前一次是来送嫁,因为秦军出现在宋国战场上,所以叔向拒绝接受秦国使臣递交的公子缄身份证明,他用这个态度向秦国表明,此时此刻。公子缄入境显然是不合适的。

当然,叔向拒绝的理由也冠冕堂皇,他说的是:晋国执政出战了。国内没有相称的大臣,接待如此高规格的秦国公子,所以拒绝承认秦国公子曾经抵达晋国。

公子缄无奈,只好“不被承认”的离开了晋国。过不了多久,他又随同秦颂的商队入境,企图凭借秦颂与赵氏的商业关系,先与晋国的执政进行沟通。可惜赵武依旧在战斗,智娇娇对秦国的赢氏宗姓不感兴趣,在征询了叔向的意见后,她直接将公子缄捆了,“不予承认。的递解耸子缄出境。

第三回,公子缄终于聪明,他承认晋国“伯主(霸主)”的地位,在介绍自己身份信函当中,谦恭的称呼自己为“夫君西部牧守、外臣、秦国公子缄”求见国君。

公子缄这段称呼是有讲究的,“夫君”指的是周天王。

在春秋时代,很少有人称周天王为周天子,因为“子”在春秋时代只是一个平常的尊称,就如同现在的“先生。称呼一样。这种称呼仅是认可对方贵族身份,承认对方身份尊如赵武子、晏子、墨子、孔子等。

在当时,天下只有两个王,一个是周天王,另一个是楚王,所以“王。的称号是最尊贵的,是独一儿一凶六而到了战国时代,连个村长都敢称王王”众个烂大街,一块砖头丢出去,能砸中九咋。“王。”剩下的那个,还正打算称王。于是,后来的人不得不按自己所处的时代特色,将周天王单独列出来,称呼他为“周天子

春秋时,周天子还有另一个称呼。称之为“夫君”。这个“大君。的称呼,等同于后来西方的“大公爵。一样,它的意思导中文的“皇帝。是相同的,甚至它们的来源都相同,都出自闪族的文字一哟小或者哼。

秦国国君曾经是一个牧马人,周天王封自己这位牧马人在西方牧马。这就是西“侯”它的意思是守卫边境,保障周王国西部边境的安宁。所以秦国国君自称“牧守西方”一这也是后来“牧守州牧。一词的来源。

秦国递交的外交公文里,谦卑的承认周天王天下共主的身份同时承认平国国君“伯”的身份,而“伯”这个词除了意味着伯爵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诸侯之伯。在春秋的简单词汇里,它是管家的意思。所以,“伯爵。最原始的意思就是诸贵族之首,替国王管理各个封领的“贵族大管家”。

后来,“伯”这个词因为发音的不同,演化成了“霸”意思是天下霸主。

而“伯”之所以演化成“霸”。也是因为“伯”这个词也迅速像“王。这个称号一样,被弱化成一个烂大街的词。为了与烂大街的“伯”有所区别,所以,春秋人特地把“贵族管家”的称呼单独拿出来。称之为“霸”。

秦国人一直很羡慕楚国称王,而秦国也是继楚王之后,中国第二介。称王的大国,“王”这个词被弱化,并成为烂大街的词之一,是从秦国首先开始的,但这次秦国肯承认周天王“王”的身份,承认晋国“贵族管家(霸)”的资格”那么接下来,周国一位王的普通封君的弟弟,也无需“贵族管家的大管家”即霸主国执政,出面接待,换个普通人,换个霸主国的大夫出面,已经给予秦国封君的弟弟相应待遇了。

秦国这份外交使函符合所有的春秋惯例,符合春秋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