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地心修仙 >

第152章

地心修仙-第152章

小说: 地心修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道路并不是好走的,想要成仙,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兰陵王并没有和玄影他们多费唇舌,在说了要杀死玄影他们的时候就举起了他手中的大刀,对着玄影就要一刀斩下去,可是就在兰陵王要杀死玄影的时候,擎宇和雪舞竟然飞扑而来,抱住了玄影,当作玄影的面前,保护着玄影不被兰陵王杀死。看到这一幕,不仅是玄影呆住了,就连兰陵王要斩下去的大刀也停住了。

“你们想干什么?不用着急,等一下也会轮到你们的。”兰陵王开口说道。

“擎宇大哥,雪舞姐姐,你们干什么,快让开。”玄影荒了的喊道。

“要杀就先杀我们,我们不能看着阿影被你杀死。”擎宇开口说道。

“没错,他是我们的弟弟,我们不能看着你把他杀死,要杀就先杀我们吧。”雪舞也开口说到。

“你们是想保护他?不自量力,难道你们就不怕死?”兰陵王嗤之以鼻的说道。

“怕,谁会不怕死,不过既然要死,那就一起死,不过,也要我们先死,我们没有办法看到自己在乎的人比自己先死,所以要杀就把我们先杀了。”擎宇对兰陵王说道。

“擎宇哥哥,雪舞姐姐,阿影能和你们成为一家人,是阿影最大的福气,阿影从小就没有家人,是你们给了阿影家的温暖,阿影谢谢你们了。不过要死当然是一起死,就像擎宇大哥说的一样,我也无法看着自己在乎的人比自己先死,所以要杀就一起杀,不要一个个的杀,一刀把我们三个一起杀了吧。如果你能成全我们,我们会感激不尽的。”玄影开始还在对擎宇和雪舞说着,后来转向兰陵王,对兰陵王说道,恳求着兰陵王把三个人一起杀死,不要有先后之分。

听了玄影的话,兰陵王没有举起自己的大刀,反而放下了自己的大刀对玄影他们说道:“你们真的甘愿为了对方而死?”兰陵王语气之中包含了一丝的不解。→文·冇·人·冇·书·冇·屋←

“如果能有一人活下去,我们都愿意为对方而死,不过,即使是有一方能活下去,我想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独活,因为是一家人,珍重的一家人,所以,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我们发过誓,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玄影他们三个人互看了彼此一眼,异口同声的对兰陵王说道。

听了玄影他们三个人的话,兰陵王沉默了,在片刻之后,兰陵王开口说道:“你们走吧!进阶阶梯就在百花深处,你自己找去吧!不要再来烦我了。”说着兰陵王就转身离开了,原本玄影还想说什么的,但是看到兰陵王转身离开的背影,玄影选择了沉默,在调养深吸了片刻之后,玄影他们三个人便在百花之中开始找寻起了进阶阶梯。

在百花深处找到了进阶阶梯以后,玄影他们三个人就离开了地心九十二层,在离开地心九十二层的时候,玄影一直看着坐在岩石之上,独自吹笛的兰陵王,看着兰陵王的身影,玄影的心里总是有那么一丝的落幕。

在进阶阶梯之上,玄影他们三个人谈论着兰陵王为什么放他们一马,在玄影他们三个人互相疑惑的时候,玄影突然想到了关于兰陵王的身世。兰陵王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而母亲则是没有姓氏的女人,据后人猜测,兰陵王的母亲可能是地位卑微的人,可能是宫女,也可能是更为低下的人,而出身显赫而母亲却是地位卑微的兰陵王自然要遭受许多人的鄙视和看不起,过着低声下气的生活,而且在那战争不断的年代,长相俊美的兰陵王还要接受战争的考验,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所以他常常带着一副恐怖的面具,不过他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可是功高盖主必定引来杀身之祸,而且他的家族太过于疯狂,使得他也饱受着胆颤心惊的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看到了玄影他们相亲相爱的一幕,这才让兰陵王放过了玄影他们自己一命。

想到了这里,玄影的心中更加的惆怅,对于兰陵王,心中更添了一份疼惜,很奇怪,玄影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的落寞更加的浓厚了起来,在登上进阶阶梯以后,玄影他们一路向上,很快的就离开了地心九十二层,来到了地心九十三层,玄影知道,自己还没有闯完地心之谷,所以其他的事情就不想想,于是把心中那一份古怪的情愫掩埋,继续了地心之谷的挑战。

☆、地心九十三层

玄影他们三个人在离开了地心九十二层以后,玄影他们三个人便来到了地心九十三层,来到地心九十三层以后,玄影他们就来到了地心守护者神殿前,在三个人合力推开了地心之殿的石门之后,玄影他们来到了一艘大船上,大船正在海上航行着,摇摇晃晃,很是不平稳。

玄影他们三个人都是第一次坐船,难免有些不适应,好在都是修士,没一会儿的功夫也就好了,在适应了航海的摇摆之后,玄影他们看到了在船头又一个人,于是玄影他们三个人便朝那人走去。

来到那人的跟前,玄影他们开口说道:“打扰了,在下苍擎宇,这位是我的妻子香雪舞,这位是我们的弟弟玄影,我们是地心之谷的修士,前来挑战地心九十三层的守护者大人的!”

听了擎宇的话后,站在船头的男子转过了身来,看起来和其他的男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只是皮肤比别人白皙了许多,而且没有胡须胡渣,让玄影他们三个人有些奇怪。

“鄙人姓郑名和,地心九十三层的守护者。”听了郑和的介绍,玄影他们知道了眼前这个皮肤白皙的男子是谁了。

郑和,原名马三保。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明朝伟大的航海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听了郑和的话后,玄影他知道了眼前这位帅哥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航海家郑和,而知道了郑和的身份之后,玄影他们也知道了接下来的考验是什么了。而接下来郑和说的话也证实了玄影他们的猜测,郑和果然要玄影他们说出自己七次下西洋的事情。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沿岸。

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1407年10月2日(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明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是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10月(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1411年7月6日(永乐九年六月十六)回国。姚广孝下西洋的史料给另一个关于郑和航海目的的假设也提供了佐证。潘教授说:在《大唐西域记》中,明人的注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花往诣彼国(指锡兰,今斯里兰卡)供养……当就礼,请佛牙(传为释迦牟尼的牙齿,据说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牙齿完整无损,称为佛牙舍利)至舟,灵异非常,光彩照耀……永乐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师。皇帝命于皇城内庄严栴檀金刚宝座贮之……”永乐九年正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期间。

“姚广孝参与了第三次下西洋,迎回了佛牙,这说明第三次下西洋显然是朱棣事先计划好的,否则就不会派出姚广孝这样级别极高的官员。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迎佛牙’!”有学者如是分析。至于朱棣为什么要派遣船队,不远万里从斯里兰卡迎回佛牙,更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朱棣是篡建文帝的位上台的,他劳师动众迎回佛牙,一个主要用意可能是为了证明他的正统地位,平息民间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这种做法,前代的帝王就曾经用过。'4'第四次下西洋:1413年11月(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1417年6月(永乐十五年五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1419年8月8日(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1421年3月3日(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1422年9月2日(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1431年1月(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回答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事情以后,郑和接着又问出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他到底途径了哪些国家,听了郑和的这个问题之后,玄影马上做出了回答: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在回答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的地方的问题以后,郑和又提问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那就是他七次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听了这个问题以后,雪舞分析的说道: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和平外交,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声望。所以,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