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若。
这跟过省长的人,就是不一样,养气功夫了得。
寒暄几句,柳飞扬说道:“范县长,请,谭书记一直在等你。”
却是无须事先通报了。
市委书记一直在等着下边的代县长觐见,可见谭启华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
“谭书记好!”
跟在柳飞扬身后进了门,谭启华端坐在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双眉微蹙,似乎满腹心事。
见范鸿宇进来,谭启华微蹙的双眉舒展开来,露出一丝微笑,说道:“鸿宇同志来了,过来请坐吧。”
并未起身和范鸿宇握手,更没有要礼让范鸿宇去待客沙发区谈话的意思,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架势。
范鸿宇大步走过去,在谭启华办公桌对面落座,坐姿很是端正。柳飞扬给范鸿宇奉上茶水,见谭启华没有其他吩咐,便退了出去。
谭启华面前,就摆着那份最新出版的《时事论坛》。此时此刻,在尼桑车里也有一份同样的杂志。范鸿宇在车上仔细拜读了某某同志那篇大作。说起来,范鸿宇和这位御用大腕,也算是“老熟人”了,对他的行文风格,了如指掌。
至于政治观点,御用文人其实没有自己的坚持的东西,多数都是奉命行事,鹦鹉学舌罢了。
谭启华没有马上谈公事,拿起手边的“青山王”香烟,递给范鸿宇一支,范鸿宇连忙双手接过,又给谭启华点上了火。
在省里的时候,谭启华还在交通厅长的任上,对范鸿宇客客气气的,那是双方身份地位使然,现在情形变了,打交道的方式自也要有所改变。
“鸿宇同志,这个香港专家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你给我说说吧。”
谭启华抽着烟,沉吟着说道,语气中隐藏着一抹不悦之意。
他辖下的一个县里,闹出这么大动静,事先居然并没有谁向他做过正式汇报。陆玖肯定是汇报过的,但不正式。官场上,所谓正式的汇报,一般来说,要有书面报告或者文件。范鸿宇在云湖擅做主张,陆玖“劝不住”。
这是陆玖向谭启华汇报时的原话。
当时谭启华并未如何斥责陆玖,陆玖那点小九九,谭启华心里明镜似的。陆玖尽管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但那意思清清楚楚。这也是“嫡系心腹”该有的态度。你要是让你的“老大”都猜不到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了,那就只能说明,你已经很危险,失宠是迟早的事。
谭启华倒也认同陆玖的“策略”。
不要说陆玖,就算是他谭启华,都没打算硬碰硬的去惹范鸿宇。
那不明智。
一个郑美堂已经够谭启华头疼的了,可不好再“逼反”范鸿宇。尽管郑美堂和范鸿宇之间的矛盾很深,谭启华对此心知肚明。但那绝不表示,他俩之间就完全没有合作的可能。政治上,从来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况且,荣启高亲自点将,让范鸿宇前往云湖担任代县长,往齐河本土势力掺沙子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范鸿宇甚至可以看做是荣启高给他谭启华派过来的“援兵”。现在范鸿宇刚刚到任未久,谭启华如果就“逼反”范鸿宇,让范鸿宇转而寻求和郑美堂的合作,只怕荣启高从今往后,对他谭启华会“另眼相看”。
就这样的政治智慧,实在也不值得省委书记过于看重。
故此谭启华尽管对范鸿宇此番所作所为很不感冒,还是保持着一定的客气。
“谭书记,有关香港专家团在云湖调研考察的事情,是这样的……”范鸿宇简明扼要地向谭启华做了汇报,重点阐述了自己的思路和香港专家团在云湖的主要工作动向:“谭书记,这是一个纯调研项目,我们县里请这些专家过来,主要就是两个目的,第一是为云湖今后经济发展把把脉,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第二则是给云湖的干部们上上课,让大家对外边的世界有所了解,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有个初步的认识。开阔大家的眼界,在今后的经济建设工作中,希望他们能有一些创造性的思维和眼光。”
谭启华又沉吟起来,稍顷,说道:“鸿宇同志,你的思路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现在大环境如此,这样的事情,不宜搞得太张扬。某某同志这篇文章,虽然措辞比较尖锐,不过有些观点,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啊……”
范鸿宇点点头,说道:“谭书记,我很赞同您的意见。所以这次请香港专家团过来,完全界定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范围之内。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请这些专家来给我们云湖规划一下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
这等于是明白告诉谭启华,此事就是我范鸿宇的决定,和其他人不相干。
然而谭启华身为市委书记,干部队伍的“思想纯洁性”完全是他的正管。上边真要追究起来,焉能完全推在下属一个代县长的身上?你这个市委书记是干什么吃的,连属下的代县长都管不好?
谭启华双眉微微一蹙,说道:“鸿宇同志,云湖的经济应该怎么发展,主要还是应该由县委县政府来制定规划,不能太迷信外边的专家。毕竟他们和我们适用的不是同一套体系,社会制度不同,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范鸿宇说道:“谭书记,香港专家主要也是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最终的规划,肯定会通过县委县政府来制定。我们云湖,是省里明文规定的四个国企改制试点县之一,我认为,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积累经验,供市里和省里领导参考。”
谭启华略略一愣,貌似他几乎忘记了,云湖还是国企改制试点县。
实在被省里确定为国企改制试点县之后,云湖基本没有拿出任何像样的规划,更没有多少实际行动,以至于试点县名存实亡。
“鸿宇同志,试点县是可以尝试新的改革方法。不过某某同志这篇文章,也不能等闲视之。我看,你们县里还是把你们的意见和思路,好好整理整理,也写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让大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谭启华再次沉吟稍顷,说道。
范鸿宇嘴角闪过一抹淡淡的笑意。
谭启华这是半点责任都不想担了,要打官司,请你范县长直接和御用大腕去打,不管这是不是尤利民属意的,咱都不掺和。
“好的,谭书记,我也正有这个想法。不过这段时间,县里的主要工作是防汛抗洪,等这个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我再全面整理一下我们的思路和意见。”
范鸿宇立即答道,没有丝毫的犹豫。
第637章郑书记也很关注此事
“要尽快,我看两个工作可以齐头并举。”
对范鸿宇这个答复,谭启华还是不大满意,吩咐了一句。他不想拖,以免夜长梦多。
“当然,这要辛苦你一下你了。”
范鸿宇略一沉吟,说道:“谭书记,辛苦倒是不怕,都是我的我分内工作而已。那就按照谭书记的指示办,我争取尽快把思路和意见整理出来。”
谭启华这才点了点头,眼里终于闪过一抹较为安心的神色。
早知道范鸿宇是这样的性格,喜欢逞英雄充大拿,谭启华顺着这个思路和他谈话,范鸿宇立即便乖乖堕入了“彀”中,准备赤膊上阵和御用大腕打擂台了。
这就很好,只要范鸿宇主动站出来为自己声辩,站在他背后的那些大人物便不能袖手旁观,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辩论的高潮。到那个时候,此事便会上升到很高的层面,谭启华和齐河市委就不再是“主角”,受到的压力要小得多。
在没有搞清楚此事是否是尤利民属意之前,谭启华暂时只能这样处置,尽可能将自己先摘出去再说。
解决了“主要矛盾”,谭启华心里略略安稳一些,便开始询问云湖县和朝阳农场的工作。尤其对朝阳农场,谭启华比较重视。
毕竟朝阳农场是“祸乱之源”,要是农场的工作没搞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爆发一轮风波。如果还想上次那样,闹出偌大动静,还真是吃不消。
范鸿宇便将自己在朝阳农场推出的一些举措,向谭启华做了比较详细的汇报。今后农场的许多工作,还必须争取市里的大力支持才行。
“嗯,建饲料厂,搞网箱养鱼试验,这些措施都很对头。农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劳动力也很充足,只要能把这两样路子走通了,再加上传统的农业转型,逐步实现机械化耕种,农场的经济发展,倒是可以预期的。很好啊,鸿宇同志,干工作就要这样,实打实。”
谭启华立即肯定了范鸿宇的方式方法,顺便又敲打一句。
小范同志,在基层干工作,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尽想着标新立异。高潮总是短暂的,踏踏实实一天一天过日子,才是正经。
一天到晚想要高潮,累死也白搭!
应该说,谭启华这个提醒很有道理。许多和范鸿宇一样的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一天到晚挖空心思想要在领导面前“一鸣惊人”,在同事面前表现自己的“卓尔不凡”,却往往疏忽了一点——得给领导和同事们一点时间来了解自己!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得到重用和重视的最佳途径。
做好了本职工作,适当的时候偶尔表现一下自己的“出类拔萃”,想不出人头地都难啊。
范鸿宇点头称是。
又交谈一会,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你好!”
谭启华抓起了电话。
范鸿宇便作势要起身。
没有得到领导的允许,在一旁听领导和别人讲电话,那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颇犯忌讳。
谭启华摆摆手,示意无妨。
“谭书记,你好。”
电话里传来郑美堂的声音,总是带着三分傲气,纵算在市委书记面前,亦不能免。
“呵呵,美堂书记,你好。”
谭启华却比较客气,微笑着说道。
“谭书记,请问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有个情况,想要向你汇报。”
谭启华笑着说道:“美堂书记,不要客气,同志之间,就是要多沟通嘛……是个什么情况?”
别看谭启华嘴里这么说,一把手的身份都拿捏得十分到位。
郑美堂说道:“今天的《时事论坛》,不知道谭书记看过没有?上面登了一篇文章,是某某同志写的,是关于云湖县那个香港专家团的,某某同志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啊……”
“嗯,我刚刚看到那篇文章了。”
谭启华的眼神,在范鸿宇脸上扫过。
两人就是相隔了一张办公桌,相信郑美堂的话,范鸿宇也能听得十分明白。
美堂书记也在关心这个事了,范县长有什么想法么?
范鸿宇脸色如常,连眼皮都不抬起半点。
谭启华便暗暗闷了一下。
郑美堂直截了当地问道:“那谭书记认为,要怎样处理这个事情?”
谭启华随即反问:“美堂书记是个什么样的意见?”
不动声色地将皮球踢了回去。
“谭书记,我认为这个事情不能等闲视之,搞不好就是个大方向的问题……谭书记,你现在有时间吗?我还是去你那边当面谈一谈吧。”
谭启华说道:“好啊,请美堂书记过来吧,正好范鸿宇同志也在我这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好,我马上过去。”
郑美堂立即说道,对“范鸿宇同志正好也在”没有感到丝毫的惊讶,也许他早就已经知道范鸿宇到了市里,特意选着这个时机打电话过来的。
放下电话,谭启华对范鸿宇说道:“美堂同志也看到那个文章了。”
郑美堂是分管党群组织和国企改制工作的市委副书记,三号人物,有关“路线方针”,“干部队伍思想建设”这一块的工作,算得是他的正管,他关注此事,很是理所当然。
范鸿宇微笑点头,不置一词。
有关他和郑美堂之间的矛盾,谭启华又不是不清楚,让郑美堂此时过来一起“探讨”,分明有“祸水东引”之意。且看郑美堂同志,又是个什么态度。
身为一把手,碰到棘手问题,最惯常的思维,就是先将自己置身事外,再高高在上进行协调,那便全局在握,攻守俱皆得当。
这些套路,范鸿宇心知肚明。
谭启华又主动递了一支烟给范鸿宇。
郑美堂马上就到,他俩之间的谈话,就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郑美堂和谭启华在同一层楼办公室,一个东端一个西端,走过来还用不了一分钟。很快,郑美堂就出现在谭启华办公室。
郑美堂穿着很考究的短袖T恤,黑西裤笔挺,相对来说,比在省委办公厅上班的时候更加讲究,不过看上去也更加随意。讲究指的是服装的品牌,料子和做工,让人一看就是高档货,衬托出主人是大有身份的人物。随意,则是指着装的式样。
在省委办公厅,郑美堂一般都穿中等档次的服装,式样也多数是白衬衣配黑西裤,不显山不露水的。毕竟他那时是袁留彦的大秘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