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正惊愕不已的时候,那人一个跟头,扑通一声,又折了回去。身影转瞬便消失在水下,只余下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和那顶飘来飘去的草帽。
这个人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要不是水面上漂浮的草帽证明曾经有人活生生地出现过,目击者简直要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了幻觉。
这个人从哪里来?难道真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吗?他又为什么而笑?是不是在地上的人对地下的世界感到好奇的时候,他们也在想办法穿越那个神秘的通道,来看看我们的世界?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的话,还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事实上,早在离唐代尚远的秦朝,就有人对地底下的空间产生过疑虑。
这个人,在秦始皇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秦国的丞相李斯。
根据史书的记载,秦王嬴政登基的第二年,便开始于骊山修建陵墓,陵墓的设计者是他最信任和倚重的谋士、丞相李斯,由大将军章邯监工。一共征发了七十二万刑徒,修陵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八十万人,由此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工程。
秦始皇三十七年,陵园的修造差不多已经到了尾声,而秦始皇本人也即将寿终正寝了(当然,关于这一点,当时谁也不知道)。有一天,在都城咸阳的皇宫里,有一个谒者(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接到从骊山传来的奏报。
奏报的内容有些诡异,李斯在奏文中说,工程进展得很顺利,他们已经开凿到地下的极深处,不过,在这里遇到了点麻烦,下面坚如磐石,工匠用当时最先进的工具都凿不进去,想点火照明,根本点不着火把,敲打地面的时候,发出空空的响声,好像那下面什么也没有,又好像那里面别有洞天。难道,在这广袤深厚的土地之下,真的是别有天地?这件事着实古怪,他们也不敢不报。
这以后不久,秦始皇在巡游途中驾崩,宦者赵高同李斯合谋,杀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来李斯同赵高争权,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不过,他亲手设计建造的秦始皇陵,却仍屹立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骊山陵墓修造时,“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座构筑精巧,充满奇思妙想的陵墓,藏满了奇珍异宝,到处都体现出王者的威仪和尊荣。
这里有一句话值得注意,所谓的“穿三泉”,也就是挖到地底下极深,甚至有可能穿过了地下的暗河或者地下水汇聚的地方。在那里,陵园的总设计师发现了不寻常之处,那以后,他们便停止了发掘。
从这几个事件中不难看出,古人对地下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却又无比的惊惧。除了那个军士以外,只要再往前一步,就可以揭示事情的真相了,而他们,却总在此时止步不前。留给我们的,是历史远去的背影和一个一个的未解之谜。(全文完)
下一篇:神厨
7、神厨
史上刀工最好的厨师是哪一个,倘若把这个名头冠于庖丁头上,估计大家都不会反对。
记载于《庄子•;养生主》中的这个人物,经过19年的刻苦修炼,宰了几千头牛之后,终于练成了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好功夫,赢得了帝王的嘉奖,后人,也常用庖丁解牛这个成语来作为技艺神妙的典型。千百年来,似乎无人能出其右。
唐朝盛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到处卧虎藏龙。有一个人,厨艺之高,直可追踪庖丁。
此人姓南,是个孝廉,已经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了。他并非专业的厨师,炒菜做饭仅仅是业余爱好,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揣摩,竟然练出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
在他所擅长的各色菜式中,鲤鱼鲙最是拿手好戏。他做的鱼鲙,白似飞雪,细若游丝,联而不断,对着轻轻吹口气,就能缠缠绵绵地如柳絮般随风飘逝,给观者留下一片怅然的愁思。
这样的食物,不用吃,光是看就已足够。
某人有幸亲睹南孝廉下厨,只见这平日里文质彬彬的书生,一旦操起刀来,马上就象变了一个人,精气神都与往日不同,一种超乎寻常的自信,从他的四肢百骸散发出来,简直有睥睨天下之感。
他身手迅捷,手起刀落之间,仿佛暗合着宇宙间的某种自然的节律,恍若鬼斧神工尽在于此。
一时之间,南孝廉的手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连京城里规模最大,最豪华,云集了天下名厨的饭馆里面的厨师,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当然,南孝廉本人对此也颇为自诩,一日兴起,派人发出请帖去,邀请故旧亲朋前来品尝自己的手艺,除了大宴宾朋之外,内心深处,未尝没有几分炫技的意思。
能成为南孝廉的座上客,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一件事,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种型号的刀早已磨好,泛着幽冷的光,一看便是吹毛断发的好刀,精挑细选的食材也已经摆在案上。南孝廉当着众人,将他的锅碗瓢盆一一陈列出来,正待挽起袖口,一逞其技。天色忽然就变了,方才还瓦蓝瓦蓝的天空,转眼便乌云翻滚,暴雨如注。
中人正待四散避雨。
只听得耳边一声震耳欲聋的霹雳响起,那堆在食案上的雪白的鱼鲙,竟然都化为蝴蝶,振翅而去。只留下一群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的围观者。
南氏望着空空如也的食案,如梦初醒。他又惊又惧,当着众人的面,将手中的刀一折两断。对天发誓,从此金盆洗手,终此一生,再不踏入厨房一步。
一代神厨,从此退出江湖。南氏鲤鱼鲙,亦就此成为绝响。
有道是天妒红颜,难道,天亦妒神厨?[517z小说网·。517z。]
抑或,南孝廉的手艺,连天上的龙神都垂涎三尺,那些翩翩飞去的鱼鲙,都飞进了在天上兴云布雨的蛟龙口中?
(出于《酉阳杂俎》)
原文如下:唐南孝廉,失其名,莫知何许人,能作鲙,彀薄缕细,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因会客炫伎,先起架以陈之,忽暴风雨。震一声,鲙悉化为胡蝶飞去。南惊惧,遂折刀,誓不复作。
8/雷神失误
有这么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是有一次神父在绿茵场上打高尔夫球,有一个修女在旁边观看。
第一杆就打偏了,神父觉得很没面子,张嘴骂道:“他妈的,打偏了!”再打,还是那样,神父有点恼羞成怒了,又骂:“他妈的,又打偏了!”
圣洁的修女在旁边看不下去了,提醒神父道:“作为一名神父,您是上帝的使者,随便说脏话又怎么教化你的子民呢,这是要受到上帝惩罚的!”
话音刚落,只听晴空一声霹雳,神父心想,Oh! my God! 报应来了,只好闭上眼睛等死。等了半天,也没有动静,睁开眼睛一看,修女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已经死去多时了。
神父心里很是疑惑:“骂人的是我,为什么死的是修女呢?难道她背着大家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比圣徒骂人情节还要恶劣?”
这时候,只听见云层中遥遥传来上帝那宏大辽远的声音:
“他妈的,我也打偏了!”
发生在唐代的一个故事,跟这个笑话极为相似。
江西某村有一个老妇,正好好地在家里呆着呢,突然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一条胳膊已经被雷电击伤。听见雷声和老妇的惨呼,家里人都放下手里的伙计,跑进屋子里,想看个究竟。
正在此时,忽然听见空中有个声音非常惋惜地长叹一声:
唉,打错了!
家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瓶子,捡起来一看,瓶子里面盛着一种膏状物,看起来是某种药物。
这时候,天上那个声音又说:把这个东西涂在伤口上,马上就会痊愈。
家人闻言,立马照着那个人的吩咐做了,说来也怪,药膏涂在哪里,哪里的伤口就以惊人的速度随之愈合,而且完全看不出来受过雷电的灼伤。
家里人马上意识到这是神药,都觉得奇货可居,想收藏起来,以备不虞。
但是,念头一动,刚才还轻飘飘的瓶子,突然变得有千钧之重。几个人合力都抬不起来。大家想尽了办法,累得筋疲力尽,最后还是无计可施。
不一会儿,已经响晴的天又开始打雷下雨,一道炫目的闪电过后,地面上空空如也,刚才还摆在地中间的瓶子是踪影皆无。
过了几天,这个村子又发生了雷击事件,而且,比前一次还有所升级。此前的老妇不过是一只胳膊被电火灼伤。这次竟然闹出了人命,村里有个人被霹雷震死。
你猜怎么着,这人死后,又有人在天空中长叹:
唉!又打错了!
一听这话,这家人差点气死过去。
片刻之后,那个声音又说:
教你们一个法子,快去挖几条蚯蚓捣烂,抹在死人肚脐眼里,这人就能起死回生了!
家人连忙照办,不一会儿,那个被电火烧得面目全非的人喉咙里咯咯地响了几声,悠悠醒转……
难道是雷神疏于练习,一打就偏,看来得跟奥运冠军学学。
江西村中霆震,一老妇为电火所烧,一臂尽伤。既而空中有呼曰:“误矣。”即坠一瓶,瓶有药如膏。曰:“以此傅之,即差。”如其言,随傅而愈。家人共议,此神药也,将取藏之。数人共举其瓶,不能动。顷之,复有雷雨,收之而去。又有村人震死,既而空中呼曰:“误矣。可取蚯蚓烂捣,覆脐中,当差。”如言傅之,遂苏。(出《稽神录》)
9、石中金
唐代汴州有个平头百姓,名叫赵怀正。要不是有件怪事发生在他身上,与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芸芸众生一样,他的名字早就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了,谁还知道历史上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赵怀正家住仁德坊,家境说不上富裕,一家人胼手砥足,起早贪黑,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儿。
他的妻子贺氏做得一手好针线,时不时地外出揽些伙计补贴家用,手里也算有些积蓄。
唐文宗大和三年的一天,贺氏正在家里忙着做活儿呢,忽然有一个人携带一方石枕登门求售。这石枕雕镂精美,花纹古朴,质地非金非玉,泛着温润的光泽,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也看不出来究竟是什么朝代的东西。
贺氏一见,就合了眼缘,心里喜欢得不得了,想出钱把这东西留下。无奈那人要价颇高,而她一时半会儿,又凑不出这么多的钱来,正踌躇间,忽然瞥见了自己手腕上的玉环——这玉环是她的传家之宝,意义非比寻常。她心头一动,狠了狠心,把玉环从胳膊上退下来,放在那人手里。那人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微笑着点了点头,留下石枕,转身离去。
那人走后,贺氏喜滋滋地端详着石枕,双手不住地摩挲,越看,心里越是欢喜。
假如她知道伴随那石枕而来的种种怪事,以及随后发生在这个家庭的不幸,也许,就是另外一种态度了吧。
晚上,丈夫和儿子从外面回来,贺氏放下手中的针线,把石枕从卧房里捧出来,献宝似的给父子两个观看,一边把白日里发生的事跟他们说了一遍,一边心怀忐忑地等着这两个人的评判。
看过之后,父子两个异口同声地说,这石枕是个好东西,这钱花得值,而且争先恐后地抢着枕这枕头睡第一夜。
丈夫是一家之主,当然得先可着他来。贺氏做主,这个枕头,就由赵怀正先枕,以后再挨个轮。谁也别着急,早晚都能枕上。
熄灯之后,赵怀正拍了拍枕头,心满意足地睡了上去。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晨,起床之后,母子两个正想问赵怀正是何感受,只间这厮神情委顿,眼圈发黑,神情迷离,见了妻子同儿子之后,先朝四周看了看,然后象做贼一样,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道:
“这枕头里面——有古怪——,昨晚我刚把脑袋搁上去,就听见那枕头深处传来阵阵风雨声,刷——刷——刷——刷——,十分真切,挪开脑袋,就一点声息也没有了,唉,反反复复,折腾了一晚上,我是一点好觉也没睡着啊。”
母子二人听了,半信半疑。儿子心直口快,抢白他老爸道:“有这样的事!您确定您不是做梦!”
话音刚落,头上就挨了一顿爆栗。赵怀正口里骂道:“我打死你个不孝子,不信,今儿晚上你自己试试。”儿子摸着头上的包,讪讪而退。
为了印证赵怀正的话,接下来的两天,母子两个一人枕着那枕头睡了一晚,结果什么事也没发生。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