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简单。他们这些人整天除了吃就是干活,时不时的就转换工作地,因此,陈晓奇也不担心他们这些人里面会出现什么革命党闹事的,虽说越穷越革命,那也要有一定的基础,好不容易有个地方拿工资挣饭吃,傻子才去闹那什么革命呢!
这样的计划,说他是五年计划或者十年计划都不为过。但是陈晓奇的脚步没有就此停下,在整个工业园区的建设进入到第二阶段之后,所有的设计人员被拉到了莱芜地区内,他们将在那里规划设计“美华集团”的第二个基地,同样是以煤炭和钢铁为核心的重工业中心。其规模和产能将更大。
除此之外,王天云的工程兵团选拔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将移师到南部山区中,按照从德法请来的专家们的指导设计,在从济南东南穿过泰山东部到莱芜之间这条斜线上,开挖一系列的穿山公路,并在山体稳固的地方挖出大量的山中洞,按照陈晓奇的说法,是要将整个鲁中山区搞成连成一片的大型山洞群,里面要能够容纳至少五万部队和五万辅助人员生活三年的广阔空间,同时还要容纳将要建立起来的秘密研究基地。
要将一个占地两万亩的大型研究机构全部塞进山洞里不说,还得将这些研究机构所需要的试验设备展开,其中就有战斗机所需要的风洞,这么巨大的工程量可真是考验人,那就不说要花多少钱了,真要是能搞出来搞成功的话,一支强悍的工程兵团绝对能锻炼出来的。
整个“藏兵计划”就是这么巨大,其周期之长、覆盖面之广、投资之大都是这时代之冠,也许只有后来希特勒上台后搞得那一系列海外军队建设和军事研究活动才能超过,当然随着陈晓奇漫长的更大计划的展开,这个计划的影响之大就不见得比小胡子差多少。
能招出来这么多的兵,当然不是“小财神”身负王八之气,其实他的手段单调的很---利益驱使罢了。
不是被抓壮丁和以性命安危相要挟,这时代的老百姓谁愿意去当兵啊!“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是明训,实则也没有一个心里面还有“保家卫国”这种念头了,看够了军阀混战,看够了兵痞横行乡里,朴实的老百姓很明智的选择了躲避。但是到了这里他们看到陈晓奇的招兵手段之后,就再也受不住那诱惑了。
“美华集团”招兵买马的告示是对内的,在超过两万农民和青年人以及混不下去了的小学徒工们集中到济南之后,这种内部选拔就已经开始了。来了之后分班分批的进行出训,同时也是在观察评估,合格的才能进入下一轮的筛选,当兵的,不管是民团兵、护卫兵、商团兵还是工程兵,他们的特色之一就是拿到的薪水比一般工人都高得多。
比如说,新进的工人培训期间只有两块钱的薪水,但是进入士兵选拔的起步就是翻倍的四块钱,在经过三个月的加强培训之后,再次进行选拔,最优秀的加入到护卫中,进入“护卫学校”进行深造,这个过程会很长,并且还有着不间断的选拔筛选,优中选优,直到他们不知道的顶端---特种兵。
其次的会加入到商团里面,最次的才加入到民团。同样的,他们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三种军人哪一支,他们的待遇都不是其他人所能比拟的,他们的最低薪水有六块,实饷实发,不存在喝兵血的勾当,另外制服装备被褥饭食这些都是免费的,在这时代可谓是高收入人群了。
当然单论饷银他们是不高的,在广东成立的党军里面,普通士兵的薪水就比他们高,军官就更不用说了,那是成几倍的往上翻。但是有些条件是党军做不到的。比如说,美华集团提出,凡是正式进入军队的,可以为他们家解决一个人的工作问题,也就是说你来了当兵,家里就会出来一个人当工人,这么算起来,一家两个拿薪水的,足够养活一家五六口人的,比种地都划算。
再比如说,美华集团还提供参军者的家人或者后代入学学习,小学是完全免费的,中学也是半费,还免费给校服穿。如果在军队里当兵三年,一个后代或者家人将得到小学到初中免费的教育机会。
再有,他们这些人当兵三到五年就有了退役的机会,而不是一辈子当丘八不得脱身。他们退役之后可以选择在美华旗下继续工作,或者从公司得到十亩地耕种,总而言之,只要进了美华,他们就不必再为了下半辈子操心了。而他们当兵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自家人的幸福安危。
这种将一大家子人的利益全部拴在公司裤腰带上的做法是很卑鄙的,但是老百姓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真的财神爷下凡来拯救他们一样的实在。所以,他们不但当兵当的心甘情愿,无论是训练还是拼杀,都有着于别人不同的劲头。无他,自己拼命不光是为了钱,不光是为了一口吃的,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一家人的安危和幸福,为了子孙的绵延,拼了命也值得,何况还有那么优厚的抚恤呢,死了自己一个,一家子后半辈子不愁。值了。
除了军人之外,已经确定成为工人的那些人,类似的条款他们也可以享受的到,一家人中至少有两个人能享受到美华集团的照顾,他们可以生活的很好,他们可以别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活得好,还活得更加有希望。
有的时候看美华公司办事真的是很没有人情味,他们不管来的人理解不理解,一律要去参加识字班,一律要去参加团队训练,一律要去学习那些长篇大论难以理解的条条框框。但是他们来到之后就停不下来了,他们就像眼前悬着胡萝卜的驴子一般,被那老是差一点就能够到的希望勾引着不断的走,一直地走。
为了保证这一切的实现,美华公司从美国回来的第一批一百多人,和第二批一千多人加上当地招聘的那一大堆人,以及从山里跑出来的“土匪”们,不得不全情投入。“美华银行”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叫做“美华集团财务结算中心”,专门针对这一切的资金划拨和分散使用,而在这下面又成立了针对每一个合资工厂的财务中心。
在对三个军事编制的资金使用和控制上,陈晓奇采用的是跟这时代绝大多数军阀部队不一样的管理方法,专门成立“后勤部”,同时“美华银行”派出一个分支机构来负责军饷的发放工作,这样一来军饷将不再过那些军官们的手,而是直接发放到每个士兵一单登记在案就随着发放的存折上---没看错,存折,这时代叫“存单”的也有。但是陈晓奇根据自己在后世的经历引入了存折,然后被金融专业人才们给深度挖掘发挥发扬,虽然变得面目全非,但是很实用,很有效。
继续求收藏推荐新书《重生之书写传奇》
第二卷 混世匪商 第三十九章 东方大商(一)
ps:认真看书的读者越来越多,而且都提出中肯意见,这里谢谢!毕竟是新人,不成熟的很,请继续督促!指教!
1924年7月,在“藏兵计划”正式开始之后不久,陈晓奇专门抽时间去拜会了后世鼎鼎大名的瑞蚨祥大老板孟洛川。
如果说要找一个近代鲁商作为“儒商”的代表,无人能比这位缔造了一代东方商人传奇的孟氏后人相提并论,其“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急,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为商宗旨和修身正心、勤恳做事、规矩做人、诚实对人的人生准则,即使后世的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顿也是佩服不已,坦称自己的创业之道来自于此。
1924年,瑞蚨祥在最济南繁华的经二纬三路开了鸿记分店,自此之后生意红火,此后数年之内,祥字号开遍各地,不仅给孟家带来大量的财富,也让“瑞蚨祥”这块金字招牌声名远扬,百年而不绝。
陈晓奇提前投拜帖约定了时间,而后才在今日带人进了济南城。孟老并没有在章丘旧军老宅招待他,而是选择了自己的新铺子—位于商埠区最繁华地段的那间商号内。
此时的经纬路论繁华在北方是数得着的,数以百计的商家在这里频繁的进进出出,成千上万的南北来客在这里购物周转,创造出民国初年的一派乱世当中难得的繁荣景象,给这个千年古城带来别样的气韵。
只不过走惯了宽阔大道的陈晓奇对于这种狭仄的街道和拥挤的人群不是那么的感冒,加上这时代的人身上灰扑扑的,不论男女老少少有脸上红润丰腴的,尽是些不大健康的菜色。纵然是那些看起来有点身家和身份的人,也没有后世随处可见的轻松和自在,一个个板着脸沉着气,弯腰低头行色匆匆。间或有那么几个人穿着丝绸的马褂,带着金丝镜提着文明棍,迈着四方步晃晃悠悠的踏着鼓点儿走的四平八稳,不用问,这样的人不是大富之家,就是清贵士绅,再不然就是民国政府的要员了。
只不过陈晓奇同样对这些人没什么兴趣。他们一行人乘车从济南城北绕到西面,然后从火车站那里掉头回来直奔商埠区里的鸿记分店,在原本就不开阔的街道旁边停下来之后,七八条身穿英挺威武的制服的大汉当先走下来布防警戒,而后陈晓奇陈大老板才施施然从“悍马”里面钻出来,前呼后拥的到了正在忙活着的店铺门口。
好在这些人并没有跟大员似的弄俩人往人家门口左右一守,跟那哼哈二将似的,让人家做不成生意,但也没有就此放松,几个人分头撒出去从远到近的警戒,唯独剩下周云鹏和刘恒二人跟随着进了店内。早有伙计殷勤热情的上前来招呼他们,不断微笑着询问他们的需要和意向。“瑞蚨祥”首创引导购物的营销方式,带给人异样舒适的购物心情,这或许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得知陈晓奇是依约来访后,马上又另外的伙计上来引领着他们上了二楼,而后在掌柜的亲自陪同之下,他们到了办公室,在禀告之后,陈晓奇一个人进了这间并不太宽敞的房间内。
孟洛川老先生一生勤俭,起居之处多书多账目,少奢华,其人也不善穿绫罗绸缎,多是粗布,其人严谨稳重,待人诚恳御下严厉。
陈晓奇进去之后,见到这位后世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流传下来的传奇人物,被称为鲁商典范的一代大商。此时的孟洛川已经七十四岁,在陈晓奇眼中不甚高大的身躯有些干瘦,满头稀疏的银发,面目清癯然精神头十足,一双眼袋松弛的眼睛精光闪动,浑不似垂垂老矣的耄耋老朽。
陈晓奇不敢怠慢,进门之后朝着孟老先生叉手施礼,口中言道:“晚辈‘美华公司’陈晓奇,拜见孟老前辈。”
孟老的脸上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坐在太师椅上挺得笔直的腰板纹丝不动,抬起右手来虚虚一扶,淡淡的说:“陈老板不必多礼!你今日能光降鄙号,当真是蓬荜生辉,客气客气!请坐。”他的声音有些干,但是中气很足。
陈晓奇也不客气,挺直了身点点头,几步跨过去在下首坐了,与其侧身相对。不一会儿掌柜的亲自送上茶来,二人端杯相让,这才话入正题。孟老先生道:“陈老板万里来归,出手便是这么大一片基业,却是相当不凡啊!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不知道你这次来,有何指教于老朽呢?”
陈晓奇欠身道:“孟老过奖。在您面前,晓奇当不得这老板二字,如不嫌弃,您叫我一声小陈也行,或者直呼我名便可。晚辈归国以来忙于琐事,直到今天才有暇拜会前辈您,希望您不见怪才是。”
陈晓奇这话说得倒也不错,这时候,孟老先生是山东商会的副会长,十年前还做过袁世凯的资政参议,论身份地位,在济南是数的着的,于情于理陈晓奇都要来拜会的,更何况他还有别的目的。
孟老笑道:“如此也好,那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小陈啊,前些年我们家那个不成器的小子送到你那里之后,想必是给你填了不少的麻烦吧?”他说的是那位当初牛哄哄谁都不甩的大少爷孟庆后,此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回国之后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都对不起他那身本事,结果最后被老爷子一气之下送到了美国去。到现在也没回来过一次。
陈晓奇道:“劳孟老挂心!庆后兄赴美之后,对晚辈之事业多有臂助,现在是我公司驻美国基业的中方负责人,位居显要,责任重大,却是不可多得的年轻俊杰,这里晚辈还要谢过您来能割爱襄助呢。”
孟老自嘲的笑着摆摆手道:“罢了!小陈你就不要羞臊老朽了。我家那不成器的东西是何模样还不知道么?哎,也不知道这些年来给你做下多少的麻烦!若是真能如你所说的调教成气候,那么老朽定要重谢你才是啊!”
陈晓奇连连谦让。此时话说得入巷,彼此之间就没那么多的隔膜。陈晓奇将对话渐渐引到正题上:“孟老数十年经营,现已是商号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