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普天之下 >

第83章

普天之下-第83章

小说: 普天之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金国使者乌古孙仲端来西域的时候,刘翼曾将自己的第一本书稿《刘氏十三经集注》托他带回中原。这是一部主要关于儒家经典的论述,与其说是刘翼的研究成果,还不如说是赵诚的胡侃之语,加上王敬诚甚至还有耶律楚材的激浊扬清之辞。

有宋一代,宋人的治学方法比较明显的风气是不拘经传,文人往往以己意解经,疑经惑古之风盛行,各成一派。正是因为流传千百年的圣贤经典的权威性被动摇,“人皆可为尧舜”的论点,在宋学各派之中得到发展。刘翼曾请精通天文的耶律楚材用推算日食的办法,竟得出《尚书》为伪作的论断,让耶律楚材本人也郁闷不已,却让刘翼的怀疑精神长了一百八。赵诚并不懂这些,儒家经典著作虽都读过,但也仅是读过而已,在与刘翼等人的闲谈之中,他每每总冷不丁的有振聋发聩之语,让刘翼每每思索了大半天,然后才有了这部书稿。

至于能不能天下读书人认可,现在还不知道。赵诚认为这不过是刘翼个人的读书笔记罢了,若真想成名立万,还需努力。

除此之外,刘翼还花了两年时间学习波斯文与大食文字,又在赵诚的资助下招聘许多学者,翻译了各种赵诚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至今成果斐然。他只是不太明白赵诚为什么会对所有用文字记载的东西这么感兴趣,以致于刘翼这个大书房堆满了各种文体的书籍,而在赵诚的眼里,却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任何东西都可以消失不见,而若是这些翻译成汉文的典籍能够在东方保存下去,赵诚却能因此而不朽。由此看来,赵诚也是个爱虚名之人。

历史上从未有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这么做过,赵诚却有着自己的企图,他就要做这样的第一人。赵诚不仅要这么做,他还要开创一个时代,一个东西方人文与自然科学大交融的历史时代。刘翼的努力只是开始,赵诚不仅要翻译这些西域典籍,他还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保存和升华这些人类文明的环境。

“千百年之后,人们将如何评价我们?”赵诚这么问王敬诚与刘翼,“成吉思汗曾经也这么问过!”

“成吉思汗以自己的武功著称于世,将来人们在谈论他的巨大军功的同时,还会谈论他的屠杀,英雄与屠夫合体,将是后人对他所言所行的最好评价。”王敬诚道。

“我们不是也做同样的事情吗?”刘翼道,“或许我们还不如成吉思汗,在我们准备起事的时候,被成吉思汗或者他的儿子们发现,然后被砍了头,后世的人们只会记得曾经有这么几个人偷偷地反对过蒙古。”

“最好的结果,就是我们能开创一国,如李唐或赵宋,包括自古所有的开国君臣曾做过的那样,而后世的人们将为此记住我们。”王敬诚道,“我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在世,难得有一回拼搏,就是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否则,我王敬诚实在是心有不甘。”

“王兄所言正合我意,我总以为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赵诚道,“但我却又有不同于王兄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何事比这还要重要?”王敬诚问道。

“若是我等所谋之大事将来能实现,那这个天下不过多了一个皇帝和几个良臣罢了,至多民富国强百业兴盛,少了点战乱与流离失所,古往今来也并非没有所谓明君、贤臣、盛世,唐朝盛世,我辈皆知,然唐朝今又在何方?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那在公子的眼里,令后人难忘的确将会是我们将要做的什么呢?”刘翼问道。

“譬如孔夫子,千百年前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然而能有几国以儒立国的?但是我们后人却记住了,书生寒窗苦读的圣贤书,不都是孔夫了之言吗?当政者口口声声要以仁治国,不也都是孔夫子的主张吗?这才是不朽。然而在我的眼里,能称得上圣贤的却不止孔夫子这一家,凡是有利于世及百姓的,能强国富民的主张皆是好主张。西域文物虽比不上东方,然而却也有可取之处,所谓百家争鸣百共齐放才是我的理想王国。”赵诚道,“我等将来若是有幸能开创一国,那么刘兄这书房里的西域典籍将能在东方落地生根,发扬光大。这将不朽。”

赵诚见两人有些困惑,笑了笑道:“在别矢八里城外,我曾与耶律楚材谈及汉之博望侯张骞的事迹,你们大概还记得吧?那张骞武不及卫霍之勇,文不及史迁之能,然而他出使西域,才让中原人士得知西域的风物事略。倘不如此,后人岂知西域当年有国几何?中原也是如此,因为战火或者种种事故,古时曾有无数的宝物或人文不得流传。”

“我看还是你觉得我太轻闲了,替我找点事情来做吧?”刘翼开玩笑道,“要说不朽的话,公子所言虽令人神往,然而这是后话,眼前才是最重要的。我等若是自己没有了性命在,就是搜集太多的典籍,也不过是废纸一堆。”

“这倒也是。”赵诚叹道,“事情还得一件一件地做,我们就等一个有利的时机了。”

“希望最好时机在不久就会出现!”王敬诚道。

第三卷 桃花石 

第五十三章 新的人生㈣

撒马儿干城在纪元1225年的夏天,早已经从战火的摧残中恢复了过来,东来西去和南来北往的商旅络绎不绝,不同的语言汇成了一个嘈杂的场景,商人们互相攀着交情,大夸自己的货物应当归属于价廉物美一类。

庞大的骆驼商队,一进一出甚至常常会堵塞街道。出现这样的情形,不是在相互间的叫骂中得到缓慢疏通,就是在巡街的卫兵的呼喝声中迅速得到缓解。间或有人高喊抓小偷,引得一番鸡飞蛋打之状。

蓬勃的国际性贸易,在这里表现的极为突出,世界各地的特产都可以在这里买得着,就看你能不能出得起价钱,撒马儿干人的腰包又一次鼓了起来。街头出现了许多从远方来此碰运气的商人、手艺人甚至流浪汉,他们都抱着发财的目的汇聚到了撒马儿干城,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是没有区别的。最不济的,一把火不思乐器,就可在撒马儿干城街头的一角,旁若无人地弹奏了起来,引得那些有些闲钱之人故作大放地扔下一枚铜币,一天下来,温饱也没有问题。还有游吟诗人,站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上大声地诵读着自己的杰作,或者对着围观之人大谈着古代伟大君王的神奇故事。

撒马儿干城内的集市一年一个样,其规模已经是蒙古人到来之前的两倍,靠近清真寺附近的街区集中了全城最奢侈的店铺:丝物、瓷器、漆器、珠宝、香料等,光丝织物,就有十多个品种,这得益于整个河中府稳定的税率和官府的不干涉政策。当然若是试图偷税或贩卖违禁品是个例外。就连当年赵诚命令办的官办“公司”,也都全部解散,让本地人接手,当然也可以让官府得到一笔钱。

那曾被蒙古军拆除的城墙,又被赵诚以治安防范为借口,再一次被重建了起来,城市内部的水渠系统得到很好的修缮与改造,东北方向的城门上面,有赵诚亲书的三个汉字:中国门。为此赵诚狂练了七天,自我感觉良好,应该对得起后人的评判。

赵诚带着梁诗若与耶律巨逛街,这两人见到一切新奇的东西都要大呼小叫一番。梁诗若被街边一家珠宝首饰让给吸引住了,女人总是喜欢亮晶晶的物什,这话确实不假,即使女人们身上没有一个铜币。

“你喜欢哪一个就试戴一下,你还怕我买不起?”赵诚道。

梁诗若挑了一个造型别致的金制凤簪,辅以银丝屈曲作花枝状,极其精美。那店主当然谁都可以不认识,赵诚他当然是不会认错的,态度极其殷勤。

“好看吗?”梁诗若问道。

赵诚还未来得及答话,耶律巨一边嘴里塞满了食物,一边用含糊不清的嘴巴,夸赞道:“好看、好看。姐姐戴什么都好看。”

“闭嘴!”梁诗若瞪了他一眼,“又不是问你。”

那店主拢着双手,点着头哈着腰,满脸堆笑道:“长官,您的夫人天生丽质,这件首饰饰戴在您夫人的头上,那是绝配,人比鲜花还要娇艳万分呐!”

“夫人?”赵诚被店主这殷勤恭维之话弄得气不打一处来,他懒得跟这个家伙解释。

梁诗若似乎突然兴奋了起来,脸上浮现出一层粉红的色彩,用突厥语问道:“店家,这件首饰要多钱?”

“夫人,看您说的,我怎么能向您要钱呢?这首饰名叫步摇,你们桃花石人是识货的,不仅用的金子足量,还且手艺精湛无比,是本店特意从临安府远涉重洋,又翻山越岭,才贩运来到撒马儿干城的,其中艰辛不为外人所知。夫人能看中这件首饰,也足以证明您的眼光是我等卑贱之人无比比拟的。”店主点头哈腰道,“所以,本店愿意将这件首饰送给夫人,这是小人的荣幸。”

“啰嗦,你要多少,那就说个数目。”赵诚笑骂道。

“尊敬的总督啊,我怎么能要您的钱呢?您能亲自来鄙店挑选首饰,那是我店的荣幸。我想送给尊夫人,还怕污了您的双眼呢?您的夫人若是看中本店的任何首饰,尽管拿去。”店主堆着笑意。

“这是你说的,我没听错吧?”赵诚轻笑道,“我在店外还有五十位护卫,你若是真是这个意思,那我就命他们进来拿了?”

店主闻听赵诚的讥笑,立刻笑脸变成了一个苦瓜脸,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耳光,连忙苦丧着脸说道,“总督,咱们撒马儿干人不必说,就是整个河中府,谁不知道您是位公私分明,爱民如子之人,您是我们所知道的,最贤明的贵族。我相信,您是不会故意占有商人们的财物的,对吧?”

“哈哈,你这是用我的名誉威胁我啊,你以为这种事情,我真地做不出来吗?”赵诚对这位滑头的家伙表示严重的鄙视。

结果是,赵诚不花一文得了数件价值不菲的首饰,不过他后来还是觉得自己亏了。因为他还是被店家利用了,这位精明的商人拿赵诚的名头做着活广告:本家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名扬天下,就连见多识广的尊敬的桃花石总督阁下都亲自来本店挑选货品。一时间,这家珠宝首饰店声名鹊起,“芳名”远播,生意火了起来。

走出这家店铺,梁诗若手捧着放在一件精美木盒中的首饰,心中乐滋滋的,脸上那一层粉红的色彩,在外面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姐姐,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啊?是不是病了发烧?”耶律巨盯了半天道。

“你这小孩子,这么多嘴,我很好,没病!”梁诗若狠狠地敲了他的脑袋一下。耶律巨觉得自己今天很是冤枉,关心一下你也能有错?为何姐姐现在突然变成了这么一个不讲理之人,他想不通这个道理,便一门心思对付手中各种各样的食物,很快就忘记曾有过这么一回事情。

赵诚没有注意到身后发生的小插曲,因为他注意到长街另一头,一个人匆忙迎了过来。赵诚连忙转身,想带着梁诗若和耶律巨及护卫离开,不过却被身后一个苍老的声音给叫住了:

“总督阁下,请留步、留步!”

“哦,原来是您老啊!好久没见了!”赵诚转身嘿嘿笑道。来人正是宗教法官瓦希德丁,因为这位虔诚的穆斯林总是一见到赵诚,就规劝赵诚皈依真主。赵诚可以不吃猪肉,大不了吃牛肉、羊肉,若是让他一日五礼拜,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在下受到几位来自南方的朋友所托,有一件事要求总督阁下允许!”瓦希德丁道。

“哦,不知什么人能请得动您老亲自出面?”赵诚问道。

“是这样的,我有位来自南方的商人朋友,他们从事着象牙、珍珠、珠宝与香料生意,前些年因为战事频繁,商路不通,他们无法来撒马儿干城参加商会。如今战事已经停止了,商路也通了,他们想能否如前例,再举行一次商会,以获得您的同意,独占一些南方特有货物的专营权。”瓦希德丁道。

他脸色微红,看来他恐怕是第一次当说客,有些不自在。赵诚出于对宗教的安抚与尊重,对这位在教徒之中有着很大威望之人也是极为客气,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找遍了所有的关系,最终又找上了这位宗教法官,只是赵诚不知道这位法官大人究竟得到了什么好处,估计又是什么捐资修建清真寺之类的。

“啊,这事我早有打算,我已经吩咐手下人正在筹划此事,相信不久就有详细的举措。你让他们等着消息。不过,不管是谁,我一视同仁,价高者得之。”赵诚一本正经地说道。他心里早就有了小算盘,自己当幕后老板的“天下铺”将趁势而起。

“那实在感谢总督了!,我一定将这个消息转告我的朋友们。”瓦希德丁道。

“你还有什么事情?”赵诚欲离开,见这位老者的脸色又红了一下。

“总督阁下,曾经在河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