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普天之下 >

第137章

普天之下-第137章

小说: 普天之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丞相。小王已经明言,此类书籍是小王私求,与我可汗无关。”赵诚道,“然我贺兰虽经夏主数代之努力,也出过斡道冲这样的大儒先贤,但文风尚不盛,又少书籍,更无鸿篇巨制之作。故小王厚颜相求。”

“本相听闻大河以北儒生生不如草芥,与皂隶为伍。不知国主有何解?”史弥远追问道。

赵诚为之一愣。口中却将此事与自己撇清:“小王只是贺兰国王,河北诸事与本王无关,故小王无解。”

“燕云或是中原我大宋龙兴之地,均是我中国之地,人杰地灵,万千子民也是我中国百姓。贵主视人命如草芥。轻儒重武。难道是本性使然?”郑清之抓住这个话头,也问道。他当然也是读书人。谈起此事,话语间不免有些火气,暗讽蒙古好杀。

“小王对此等事情也是有所牵挂,奈何在下不过是一路之治吏,不敢越俎代庖,只求在我贺兰兴儒学,以圣人文字教化百姓。”赵诚道,“倘若有所成,依郑大人看,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

他的话有些示弱,因为他既不想为蒙古人辩护,也不想反讥宋国文过饰非,他只谈自己。所以他的话在皇帝赵昀与丞相史弥远听来,他这个使者就有些失职,除非是因为他心中确实是对蒙古人有所不满。

刘翼见此事急转直下,也站起身道:“小使蒙我家国主厚爱,忝为贺兰书院之山长,以圣贤之书教化百姓,然不过是无米之炊,虽能得孔圣之奥义,却不够丰阜。故小使在我家国主耳边进言,以求得宋书相赐。子曰:有教无类。我贺兰地处西北之隅,民风悍勇好逞强斗狠,不知进退,今我国主欲行汉法施仁政,教化百姓,然后知大义之所在。若是我贺兰百姓也谨守礼教,则不对外生隙也,则我贺兰与大宋边界南北两安,睦邻友好,泽及后世。”

“原来如此。”乔行简奏道,“官家,臣以为既然贺兰国王有教化百姓之心,也是极难道,不如恩准,以示我天朝之仁

“我国主自从入主贺兰以来,对大宋皇帝陛下向来恭敬,不曾少过礼数。而河陇之榷场,贵国不知得到我贺兰良马几何?然我国主可曾因为蒙主与贵国发生边畔,关系不明而让输马断绝?”刘翼道。

这事情宋国君臣都心知肚明,表面上禁止出境做买卖,其实他们对民间私易马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刘翼将这事拿出来挑明,虽有些狡辩,因为相对来说,赵诚得到地好处要多一些,但宋人得到紧缺的马匹也是事实。

史弥远是有备而诘问的,他也不想让这事情了僵下去。赵昀微微点点头,史弥远故作大度地说道:“本相不过是心中有所疑惑罢了,既然国主用心良苦,本朝也不会让国主失望,光大圣人之学,也是风雅之事嘛。”

“史丞相能体谅小王,令小王钦佩。”赵诚不得不佩服这位史丞相善变,“我贺兰士子及平民百姓一定会将大宋皇帝陛下及诸位大臣地厚爱,铭记在下,不敢相忘。”

“好说、好说。”史弥远呵呵笑道,像是什么不愉快也没发生过。

“今日借贺兰国王亲使我朝,朕才与众卿有机会同饮。诸位满饮!”皇帝赵昀见赵诚言语间流露出的意思,心中有些得意。

“谢官家!”众臣均起身致谢。

各归本座,乐声又起。史弥远坐在自己座位上与皇帝赵昀彼此交换了一下眼色,均感到两人临时定下的所谓妙计多了几分把握。

赵诚瞧了瞧皇帝,又瞧了瞧史弥远,心头十分不解,总觉得有些怪异。当大宋群臣纷纷举杯邀饮之下,他很快就将这个疑惑放到了一边,心中盘算着不管是达成使命也好,还是未达成也好,带着自己得到的好处早早地返回中兴府。

双方各打各的如意算盘,暂时相安无事,宾主俱欢,其乐融融。

第四卷 贺兰雪 

第六十章 他也姓赵㈣

班荆馆内,贺兰国王的卧房灯光昏暗。

夜深人静,徐不放悄悄地引来一位商人打扮模样的人。赵诚点了点头,徐不放就丢下商人离开了。

“四方馆中兴府头目刑可参加国主!”来人单膝跪倒在地。

“你辛苦了,请坐!”赵诚示意他坐下,亲自为这位风尘仆仆之人倒上一杯半温的茶水。

“谢国主赐座!”刑可捧着茶水称谢。他习惯性地将自己隐藏在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光线只照在他黑亮的右半脸,却是汗流满面,近一点可以看到那脸膛黑亮多半是因为风尘仆仆的缘故。

“你这么急着赶来,王总管有可消息要你传给我?”赵诚问道。

“回国主,事情有些不确定,王总管说全凭国主独断。”刑可恭敬地回答道,“国主出使宋国时,拖雷已经攻下凤翔府,金国忠孝军完颜陈和尚在倒回谷又打了一个胜仗,让速不台颜面尽失,却挽回不了金国整体全局的颓势。因为凤翔已失,金平凉、庆阳、原等府州又皆降,金国人见事不可为,干脆放弃了京兆诸重镇,退守潼关。金陕西行省平章完颜合达,与参知政事移剌蒲阿,下令把京兆的百姓强迫东迁,派完颜庆山奴以一军人马作留守。但东迁的百姓走到半途,遇到蒙古游兵,死亡了一大半。”

“哦,王总管有何意见?”赵诚问道,他对这些内容并不觉得一丝意外。

“因为拖雷下凤翔府时,有金国降人献计说要借宋关中之道直捣汴梁,拖雷也认为此是妙计。”刑可又道,“王总管认为。过宋境灭金,必成蒙古国策,当年成吉思汗也曾留有此计。国主若是无法达成借道之约,恐蒙古军将用强,要知几年前蒙古军与宋军在关外有过交手,宋军几无还手之力。蒙人轻视宋国蜀地守军的战力。所以王总管建议国主还是尽早回中兴府,以免成为宋国人质。”

“你们是如何知道这些拖雷军中消息的?”赵诚问道,他对王敬诚的判断相当佩服。

“回国主。凤翔乃金人关西重镇,金人防守严密,拖雷曾久攻不下,耗费粮草无数。故拖雷命令我中兴府筹集粮草、战马、牛羊,百姓叫苦不迭。我四方馆便扮成送粮草的百姓,去拖雷军中打探消息。”刑可答道,“属下认为国主还是早回吧。我贺兰百姓翘首期盼国主早回主持大局。”

“宋平那一军眼下如何?”赵诚又问道。

“据说他们担负攻城重任,听说死伤惨重。”刑可刻意压低声音道,“不过,那都是前万户察罕手下的党项等蕃人“你休息一天,后日就回去,告诉王总管我很快就会回中兴府。”赵诚点了点头道,他捡起书桌上地一块玉,“这块玉佩就送给你,算是我对你的赏赐。”

这块玉佩虽不太名贵,但在昏暗的灯光中。也隐隐可以看到温润的光泽。刑可没有推辞,爽快地收下,心中却是很自豪。

密使刑可退下去了,赵诚枯坐在书房之中,他有些不耐烦了。

史弥远与他的所谓谈判,完全是不着边际,史弥远如同一个老怨妇,诸如粮草缺少又无军饷,军械不整或是南人不服北方水土。甚或是缺少地图等,一个又一个困难蹦出来,就是不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跟赵诚耗着时日。可是,宋国君臣都想错了,赵诚可没有打算不辱使命。更没有知难而上地意愿。他只等扯皮的时日差不多了,好回去给窝阔台一个交待。

七日后。赵诚上表辞行。宋国皇帝假惺惺地一番惋惜之后,赏惕了他不菲的财物,又加赐龙凤茶、金镀合,心中却偷着乐。

临安城外,大宋第一权臣亲自出马,为贺兰国王送行,给足了面子。

“真是令人惋惜啊,国主难得来我临安一趟,还未看尽临安花,怎么就急着回去呢?莫非是我朝招待不周?”史弥远满脸遗憾地样子。他看上去像是很依依不舍,就像是在送一位老朋友一般。

“呵呵,史丞相隆情厚意,小王心领了。小王身负我汗重任,不敢只管自己在临安快活,还是早早回去复命为好。”赵诚笑着道,他瞅了瞅史弥远身旁的苟梦玉道,“苟大人,相信你我二人还会有机会再见面的。到时候,本王将在中兴府恭候苟大人大驾光临,本王出使贵国,你也辛苦了。”

“国主客气了。”苟梦玉拱拱手也笑着道,“倘若苟某奉命出使贵国,定将叨扰国主一番。”

苟梦玉说的是出使蒙国,跟赵诚未说出的意思不符。

“别人本王不敢妄断,你苟大人是本王认识的第一个宋国人,也算是有缘。”赵诚道,“若是苟大人太见外,本王就不高兴了。”

太学生钱估、李舫与陈时臣三人也来送行,这三人对赵诚有着极为特殊的观感,俱感赵诚称得上一个潇洒地“外国人”,其气度、豪爽与亲和让三人感到十分钦佩。

“国主辞去,万花楼的张三娘恐怕就要望断楼阁了。”钱估开玩笑道。

“哈哈,本王离开,不正好让三位公子有机会亲近芳泽了吗?”赵诚也哈哈大笑,“三位将来若是看腻了江南风物,不妨来我贺兰一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雄壮之美。本王绝对愿做那好客的主人。”

“在下三人略备水酒一杯,为国王送行。”李舫奉上一杯水酒。

赵诚却将那酒壶端起,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好,还是国主爽快!”众人高声赞道。

赵诚抹了抹沾到嘴角的酒水,翻身跃上赤兔马,高声冲着史弥远等人道:“本王此次临安一行,印象深刻。此生无憾也。若是本王不短命,但愿还有机会再赴临安,一会天下文武英雄。”

说完,他掉转马头,赤兔马嘶鸣一声,扬起蹄子。一去不复返,唯有他头顶上的丝带在春风中飘扬。徐不放等护卫也紧随其后,呼喝着奔腾向北。胯下的雄壮战马掀起了官道上的尘土,绝尘而去,再也不回头。两边的繁花次第开放,一个比一个鲜艳夺目,采蜜地蜂群嗡嗡其间,正是春天最盛之时,只是这些远方的客人不再如来时地那样流连其中。不带走其中的一片春花。

芳草碧连天,在天地相交的地方,贺兰国王一行人消失了,人走道空,仿佛就不曾出现过一群远方来客一样。

“丞相,贺兰国王刚才那话是什么意思?”苟梦玉愣了半天,见身边没有其他人,才问道。

史弥远也在回想着赵诚方才临行前的最后一句话,春日灿烂地阳光让他的双眼眯缝了起来:“谁知道呢?他这样的人生于大漠,本就是一个异类。”

苟梦玉想了想。还是不太明白,也懒得去深想。

“官家不是赏赐他许多财物吗?也不见他带走,还有那些皇家藏书。”史弥远地幕僚也问道。

“听说他将银两借给商人们,官家赏赐的上等绢绫和龙凤团茶都让那些西域商人给买下来,而且比市价要高一成,到时候只要在中兴府交给他银锭就行,他自己倒是落个轻松上路。至于那些书嘛,官家虽已经诏可,但还需要时日才能汇集周全。这贺兰国王却非要官家给他一个诏书,生怕我朝反悔似地。”史弥无道,“这位贺兰国王真是个妙人啊。”

送走了贺兰国王赵诚,大宋君臣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没人提起,大多数朝臣在一个月之内就会忘记曾有这么一个人来拜会过自家皇帝。没有会主动想起。而临安城内有名的万花楼。生意却是红火起来,人们纷纷八卦着那个刺杀之夜发生的一切。赵诚曾光临的那间包厢成了豪客们争相一坐的热门,张三娘地身价也水涨船高,艳播四方,免不了有她与贺兰国王地所谓风流韵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什么国家大事,那都是与自己无关地,尽情享受着西湖歌舞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偶尔才有个别人来此凭吊那位刺客,点唱着岳飞地《满江红》,至于那名刺客姓甚名谁,出身何处,又是如何得到神臂弓的,人们并不清楚。还有个别人,一边在私下里传颂着据称是姓赵的贺兰国王亲作的词篇,一边北望神州扼腕长叹。

就在贺兰国王离开后的不久,西湖畔,有一个名为“天下铺”的商铺开张了。有说其东家是临安人,有说是刚落籍不久地外蕃人,但不久人们一提到西湖畔的“天下铺”,就想起这铺子卖的西域珠玉质地最佳,价格也合理,待客也很周道,有不少王公贵人喜欢光临这家店铺,至于这家铺子的店东和掌柜的,人们并不关心。

临安皇宫深处,赵昀正和权相史弥远正在商议着密事。

“史卿,这件事朕看还是算了吧?”赵昀有些犹豫。

史弥远心中明了,皇帝毕竟没有经历大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想节外生枝。但话说回来,若是皇帝太有主见,那自己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官家,此事对我大宋有百利而无一害啊。”史弥远奏道。

“万一要是败露出,我朝则不利啊。”赵昀有些疑惑,“史卿,不妨多如几位朝中重臣来商议一下,考其得失,这也周全一些。”

“官家,此等密事,怎可能让别的朝臣参与进来?况且此事于我朝绝无有不利之处。”史弥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