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普天之下 >

第112章

普天之下-第112章

小说: 普天之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文海从随从手中取出一个锦盒,取出几只精制地羊毫:“此笔乃是用精选黄羊毛制成之笔,乃我贺兰之特产。大人乃知名文士,此物在中原虽难得,却也并非什么稀罕的物什,宝剑赠勇士,这笔送于大人也算是风雅之事,愿大人用此笔批阅公文。以匡扶天下正义。”

“呵呵,还是不儿罕了解我啊。”耶律楚材很高兴,顺便对耶律文海也高看了一筹,“我看你言之凿凿,忠于职事,也辛苦了。不过……”

“不过什么?请大人示下!”

“你们这个天下铺,我似乎听不儿罕谈起过,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商号地幕后东主莫非就是不儿罕?”耶律楚材问道。

“大人说的是,我家国主有交待。鄙商号对大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小人不敢对大人隐瞒,天下铺正是我家国主在西域撒马儿干所创,大掌柜正是我地兄长耶律文山,不儿罕国主曾对我兄长有救命之恩。我兄弟俩又对我家国主仁义之心崇拜已久。只能以忠心耿耿办事为己任。”

耶律楚材的眼神中表明他实在是怀疑,这倒不怀疑这位掌柜的忠诚之心。而是怀疑赵诚创办商号的目的。

“公是公,私是私,不儿罕这么做总是有些不妥。”耶律楚材道,“虽然贺兰行扑买税制,如何征税,如何获利是他份内之事,但是岂能让自己的商号参与进来。我总觉得有些不妥,公私不分。”

耶律掌柜尴尬地笑了笑,辩解道:“大人高风亮节,有立锥之地或三五斗粟米足矣。我家国主自叹不如,不过我贺兰并非中原或江南膏腴之地,更无农桑百物之利,如何才能补足包税,只能寄望于我贺兰地处东西方商道之利。贺兰百姓早已家破人亡,民生无所倚,我家国主不忍向百姓征税,顾而只得贩卖贺兰特有之物产,以补足亏空。”

耶律楚材长叹道:“都是兵祸带来的啊。不儿罕仁义无双,以三年免税之惠诱畏兀儿商人送粮于中兴府,以一己之力救万民于水火,忍辱负重,我耶律楚材不敢望其项背。我不过是一介书生,空有抱负,实无一尺之功,叹时世之艰难,吾辈虽卑微,却当知难而上。”

“大人之高义也是小人所景仰的,我家国主若是听了大人这等地话,一定会感激涕零,引为知己也。不过,大人是否替我家国主担心无法完成税额?”耶律掌柜道。

“呵呵,老实说,不儿罕生财的本领是令我仰视地,他既然在拖雷监国面前这么肯定,那他自然有至少八分的把握。”耶律楚材道,“不过我以为,贺兰毕竟是一隅之地,又无权贵涉足其中,有不儿罕施政,自然不会出什么大乱子,政通人和指日可待也。只是不儿罕政绩若太突出,我恐这扑买税制被小人利用,引入中原,那恐怕就是场大祸事。”

“这种国事,不是小人所能评述的。”耶律掌柜道,“小人这次来燕京,除了操办我家国主交待地事情,拜访大人之外,还要在河北诸城设立天下铺商号,盼大人看在我家国主地面子上,能提供一些方便,我家国主愿意以己之力资助大人兴办官学。”

“不儿罕既然愿意出钱,我一定会支持的。”耶律楚材道。

“另外,我家国主听说中原人口十之三四无一尺之地,不是卖身为奴,就是乞讨流落街头,田地多在权贵之手,而我贺兰如今却是地多人少,甚至有良田却无可耕之民,而蕃人多游牧或隐匿山林,鸷狠难以王化,不事稼桑,我家国主说若是中原无地百姓愿意迁居贺兰,愿授其良田百亩。”

“不儿罕这个家伙若是还有什么要求,你一并痛快地说出来!”耶律楚材忍不住怒道,“他难道不知道私纳人口,诱人逃脱,可是大罪!”

“大人息怒,我家国主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大人应当知道,人口对于蒙古权贵和汉军豪强来说也是财产,豪强侵占良田,而百姓失去养家糊口之凭仗,中原百姓逃亡者不计其数,不得不成为佃户,接受地主家重重盘剥,而官府却毫无所得。百姓或卖身为奴,生死全由主人家作主。我贺兰原本是地少人多,算得上良田地不过是中兴府与灵州六万顷,如今成吉思汗驾崩,蒙古王公退回漠北,忙着推选新可汗,尚不及瓜分这些无主之地。请大人思量一下,良田是分给百姓好,还是全部集中在权贵地手中为好?”耶律掌柜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耶律楚材低着头,思潮起伏,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不儿罕有心了,不过大张旗鼓地招人迁往他处,终归会给不儿罕带来祸事。”耶律楚材缓缓道。

“大人放心,我们仅以天下铺的名义招纳流民,非住民。这些流民流落街头,不仅无益,且滋生盗抢之事。如此,权贵们并无什么损害,大人也不必为流民横行街头而不安,自古一乱一治,招纳流民耕种,耕者有其田,所谓天下大治莫不过如此。而我贺兰却藉此得可耕之民,既养活了百姓,又增加了赋税。小人以为,只要交够了足够的赋税,蒙古将来的大汗恐怕也不会太计较。大人难到忍心看着百姓流落到处乞讨吗?”

耶律楚材心里暗骂赵诚对自己了解地实在太彻底,抓住了自己的痛处。

“好吧,我不参与这件事,如何做,你们自己看着办,不过我提醒你们小心一点。”耶律楚材道。

“多谢大人体谅!”耶律掌柜又一次长揖到底。

第四卷 贺兰雪 

第三十二章 春风未还家㈢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风未还家。

这是宋范仲淹为边臣时曾作的一首诗,所记事抒情的也是横山一带宋夏边境的情景。西北寒苦,然而毕竟是三月的光景,横山以北的万物也已经复苏,草木吐出了嫩芽,第一批燕子北飞,而最先绽放的是杏花。

横山以北,无定河的河面又一次变得宽广起来,横山北麓的雪水融化汇到了无定河,滋润着河两旁的农田与牧场,它成弧形绕过横山,从横山的南面一路朝南,最后在绥州南注入黄河。它之所以叫无定河,是因为它因为流经后世被称为毛乌苏沙地的东南边缘,河道因而迁移不定,它虽含沙量大,但矿化度却低,适合灌溉农田,因此这条河的河谷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带。在这条河的上游红柳河边,有一座夏州城,相传是东晋十六国,匈奴赫连勃勃所建统万城所在地,历经数百年这里的植被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夏州城也因为战争屡经废立,此地是党项人的壮大的发祥之地,一度是西夏的政治中心。

如今这里成了赵诚的治下。西夏统治者继承了唐宋时的府、州、县的行政制度,但却名存实亡,一些州比如这夏州在西夏官僚系统中却是末等司,地位远不及中兴府京畿地区的一个县重要,另外一些州不过是一个行政名词,前身只是一个寨、堡之类的军事要害。

这里虽然有适合耕种的土地和适于放牧的草场,但历年来却总是受到战争的影响,横山内外两百里内,宋夏两国无人敢耕,除非在军事力量足够保障的情况下,才会有一些屯田,宋国朝廷就曾招募蕃汉弓箭手垦殖。西夏《天盛律令》中甚至特别规定像横山这样的关隘之地。禁止放牧。以免牲畜被宋国夺了去。

横山是夏宋地边界分割线,然后成了夏金地界山,那山头上立着一个又一个封堠…………这是用来区分国境的标志,围绕着这些封堠,南北两边的国家都曾偷偷地将自己的国土向前推移。

赵诚废除了西夏大部分的行政制度。取消经略司、监军司、大都督府等机构,继承中原府州县地行政规划,大部分的州都是一级行政单位,中兴府当然是第一位…………在赵诚的心目中当然是心目中的首都。而灵州、凉州这要地重要经济区域成了直辖市。将这两州恢复了原有地西平府与西凉府的地位,后者西凉府凉州因为处于河西走廊的起点,又西接河湟南接陇东地区,不仅地理上,在经济上地位也极其重要。而对于陇右大部分地区,因为是蕃族混杂地区,十分复杂,赵诚放弃了直接行政管理,寄希望于与蕃族的共享商利。企图以经济手段拉拢蕃族各部。

西夏一州的首长官职通常叫城主,如今城主这个名词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知州,赵诚起用的都是西夏前官员,官府机构极其简单。农牧官吏一个不少。收税的都没有配齐…………因为免税,只在通往西域、陇右与中原边境上才设立课税所。而负责治安与监察官吏作风一把抓的却是他地私人。被称为某州提刑官,另招蕃汉弓箭手在提刑官下听差,这提刑官的权力看似有些大了。这也只是过渡阶段。

赵诚一行人顺着无定河顺流而下。

远处,有百姓在田间劳作者,口中在吟唱着:“三月里,鸽子和班鸠在树丛中咕咕叫着,宣告国家的兴盛,在充满阳光温暖的强大光荣的国家里,流水潺潺,在辽阔地草原上,绿色地嫩芽破土而出,迎风摇曳……出现了成片的低洼湿地,这是龟地自由驰骋的天地。啊,不可思议的土地!”

春风拂面,水波荡漾,歌声袅袅,众人的心情随着这对生活充满温情与美好向往的歌声澎湃,情怀似乎与大地一般辽阔。

夏州知州梁文听说贺兰国王驾到,一路小跑地来到夏州城前大道上等候着。

“你就是梁文?”赵诚骑在马上俯视着跪拜在道边的梁知州梁大人。

“下官正是梁文,率本州大小官吏拜见贺兰国王大驾!”梁文恭敬地说道。

他并非是第一次见过赵诚,中兴府陷落之时,他也是现场亲眼见过赵诚砍掉西夏末代皇帝脑袋的遗臣之一,血淋淋的事实让所有的前朝官员难以忘怀,皇帝死了,一个国家就宣告完蛋了。不过,那时他不过是皇城司里的一位小官,拼命地想往上爬却爬不上去,这下成了堂堂一州知州,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气愤,眼前的这位贺兰国王象征性地灭了自己的国家,却半逼半请地让自己到这夏州来任职,梁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更努力一些?他之所以愿意,多半是因为前丞相之孙高智耀带的头,高智耀与这贺兰国王的心腹结了姻亲,又担当西平府的知府,像他这样的前朝遗臣似乎一下子就没有了心理负担。

“白高大夏国已经亡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活着就活好一点。”梁文这么想。让他做那种死臣,也太难为他了。

“起来吧,你也一把年纪了。”赵诚下马,亲自搀扶道。

梁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不知这贺兰国王对自己为何如此。他今年刚过五十,头发却已经花白,多半是因为这仕途钻营熬的,不过这旧朝刚亡,在新的主人的监督下,他还未来得及想过给自己弄些什么好处。

“罗志参见主人!”身边一个响亮的声音响起。这位罗志正是夏州的提刑官,也是赶鸭子上架来充当的,能被派来当这个官的,并称赵诚为“主人”的,自然都是与赵诚比较亲近的人,他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督像梁文这样的前朝官员。

赵诚对罗志这样地人十分放心,因为他不仅是自己从蒙古人刀下救出地。而且对他们待遇优厚。虽然罗志这个层级并不知道赵诚的野心,但是如果他看到跟着赵诚前途无限,这个忠诚度自然就会是极高,他绝不会允许有地方官对赵诚阴奉阳违………因为赵诚也并不是对所有前朝官员很放心。

所谓任人唯亲,就是这么来的。赵诚如今很理解那些被人诟病的历代皇帝们。

“很好。听说你们与蕃人干了两仗?”赵诚拍了拍罗志的肩膀,表示亲切,关心地问道。

“回主人,去年冬我押一批粮食过来。有来自地斤泽地蕃人想来抢。属下当时人少。就只好据城为守。那蕃人无法,只好在城外游走,我们哥几个趁着黑夜,反袭过去,那蕃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罗志道。

“最近,他们有没有异动?”赵诚问道。那地斤泽是深入夏州北黄河南荒漠与沙地或沙漠中一片湖沼之地,也就是后世毛乌素沙漠的中心地带,那里虽荒凉,流动或半流动沙丘之中并非全无生机。到处都分布有湖泊与片片草地,当年党项李继迁为了对抗宋国就以地斤泽为根据地。

“据下官所知,那里的蕃族如今实力已大不如前,前朝时,曾一再地被嵬名氏点集征用。可战之士死伤众多。”那梁知州插话道。“现在他们更缺粮食,以下官拙见。只要国主答应以粮食与他们交换,他们是万万不敢反的。”

“梁知州对蕃人应该是很熟悉吧?”赵诚笑吟吟地说道。他脸上地笑意,让梁文觉得有很特别地深意。

“下官与他们素无瓜葛,不过下官是前朝之人,自然对他们也有所耳闻。若是用大军进剿虽不难,然而昔里钤部驻守银州防备着金人,不敢分心,为今之计,应当怀柔,而不是剿灭。”梁文道。

赵诚点了点头,随着梁文进入府衙。那梁文捧着一大堆文册,战战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