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莫扎特不唱摇篮曲 >

第12章

莫扎特不唱摇篮曲-第12章

小说: 莫扎特不唱摇篮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着赛莲的这层关系,这次我们不用假借占领军的虎威,就得以顺利阅览资料。 
  “我快结婚了。想来调查一下家谱。” 
  “这就是你结婚对象吗?” 
  听到赛莲随口编造的谎言,教堂职员目瞪口呆的看着我,而且似乎觉得这样还不够,没礼貌的当着我的面拼命摇头,然后才到后面搬出资料。 
  一七九一年 
  十二月五日 
  (街市)九七○号 
  (名称)渥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宫廷乐长兼宫廷室内作曲家 
  (天主教)○ 
  (男性)○ 
  (年龄)三十六 
  (病名及死亡种类)急性粟粒疹热 
  (埋葬日期、地点)十二月六日、圣马克斯公墓 
  ——史提芬大教堂司事屋死亡名簿 
  十二月六日 
  莫札特全名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 
  第三等葬礼奥地利宫廷乐长兼宫廷室内作曲家。 
  维也纳劳恩史坦巷小凯撒屋九七○号。 
  教区教堂史提芬大教堂 
  罹患急性粟粒疹热而死。 
  圣马克斯公墓 
  三十六岁 
  共收取八元五十六分奥币,四元三十六分归教区,四元二十分归教会。马车费用三元。 
  一同教区史录 
  “没错。莫札特埋葬的日期就是十二月六日。” 
  “有些奇怪。” 
  “为什么?” 
  “五日死。六日就埋了,很不寻常。除非是传染病,平常要经过四十八小时才能埋。” 
  至少一七七一年三月到一七八七年四月之间的法令是这样规定的。 
  “从当时的妃录看来。他并不是死于传染病。 
  不过,下毒手的杀人犯当然希望赶快埋葬,再说这个城的法律……” 
  “只存在于早上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可是这 
  么一来,连教会都被卷入,成为淫灭证据的同伙。共犯越多越难保密,不是反而更危险吗?” 
  “那您认为呢?” 
  我摇摇头,说。“去天文台看看,或许会有答案。” 
  我和赛莲沿着河畔大道往东行,多瑙河河铅色的河水在我们左方静静的流动。多瑙河河水量不大。在阿斯普伦桥前不远处汇入维也纳河,小支流则流入市立公园。 
  维也纳公园特别多,大都是从约瑟夫二世以来,皇室公开私有领土所成。他将宫廷花园奥加登公园开放给民众使用,并将宫廷狞猎场普拉特等依民众需要重新设计成广阔的公园。 
  尽管约瑟夫二世一心为民。但并末获得好评。他再三颁布的节约令。使得很多维也纳人赖以为生的小规模家庭工业,如裁缝、刺绣、宝石、皮革等装饰产业。受到极大的打击,人民不认同他的俭朴思想。怨 
  声载道,正好与怨恨宫廷奢华的巴黎市民相反。 
  此外,约瑟夫二世扶助共济会,压抑天主教的政策。造成了和罗马教皇的对直,使得占奥地利人口绝大多数的天主教徒惴惴不安。背地里批评他是“戴着皇寇的革命分子”。 
  约瑟夫二世做不成启蒙君主,孤独抑郁而死,但由于死因不明,因此访问照例传出他死于暗杀的流言。 
  “您认为维也纳会受到革命的洗礼吗?” 
  “目前完全感受不到这种气氛。这儿的经济情况稞法国不同,虽然也有隶属激进派的雅各宾党(JacobinClub),但并不受民众的欢迎,没什么生存空间。大家虽然发现法军并不如预期中凶恶,但也并不认同他们的革命思想,觉得自己和他们同病相伶。” 
  咖啡店的露台前坐满穿着法军蓝色制服的士兵,一个街头小提琴手正在拉进行曲。法国的主力军屯驻在运河对岸的普拉特。 
  “你看那些法国士兵很陶醉的听着街头小提琴手演奏。其实那首曲子是为玛丽亚·泰瑞莎女皇作的。” 
  那本来是为三把管乐器和四把弦乐器而写的七重奏。 
  “是吗?这也算是一种御侮吧。这是谁的曲子?有点像莫札特,不过格调差了一点。” 
  “那太抱歉了。” 
  在阿斯普伦广场前后走了好几趟,终于找到了天文台。虽然也是石造建筑,但盖得很粗糙,可能是比较次级的政府机构。不太受重视。建筑物隐藏在行道树后面,感觉上好像万一有访客,连建筑物本身都会大吃一惊。 
  不过。从里面出来接待我们的职员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态度还不坏,很快便拿出十八年前的资料。 
  他拿出资料的速度太快,让我心生怀疑,但并未蹙眉以待。 
  十二月六日 
  气候稳定、浓雾 
  上午八点气压二十七∥七乡六乡 
  气温二。六度风逮○ 
  下午三点气压二十七∥七乡○乡 
  气温三。○度风速○ 
  注:温度以列氏(80度RI'l㈣度C)表示 
  ∥II水银柱寸(一寸I‘二。八公分) 
  乡II线(十二线‖一英尺) 
  乡II点(十二点‖一线) 
  “还是没有任何天候不佳的记载。天文台应该不会出错,难道是证人撒谎?”我翻阅着纪录说。“莫札 
  特的棺木是在黄昏时离开史提芬大教堂,对吗?” 
  “大概吧。法律规定灵车不能在天色尚明时上街。不过,很多人并末遵守这个规定。” 
  “这么说,可能天文台的纪录无误,证人也没说谎。”我翻开第二天,十二月七日的纪录,继续说:“你看,下午三点刮起一级的南风,夜晚十点转为西南风,是三级的强风。” 
  “您是说葬礼是在七日,而不是在六日举行的?” 
  我点点头。 
  “可是,死亡名簿上……” 
  “事务局的文件是根据家属拿来的死亡通知书撰写的,换句话说,那是在埋葬以前填好的,即使簿子上写着十二月六日,那顶多只是预定埋葬的日期。” 
  “这么说来,我父亲……菲理斯,是在莫札特埋葬以前自杀的锣。” 
  “对。因此他留下的《摇篮曲》里,不可能暗藏着莫札特埋葬地点的秘密。” 
  “那会暗藏着什么秘密呢?” 
  “这就得靠我们解读锣。” 
  我们把纪录簿还给那职员。他瘦得皱成一团的脸上堆起亲切的笑容。说:“发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吗?不久前也有一个人来调阅同一年的纪录,所以我才能立刻找出来给你们。” 
  这次我的眉头终于忍不住皱了起来。“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头发稀疏的胖子。” 
  从天文台出来,我默默思索演奏会的程序,根本无心说话。 
  大多数的成员只能凑数,派不上什么用场。当然,并不是每次演奏会都在最佳状况下进行。以前我碰到的意外状况也不少,从根本无心演奏的交响乐团,到钢琴一抬上去就垮悼的舞台,或观众听得心不在焉,甚至还有用德语演歌剧,但观众全是法国士兵……什么样的场面都有,我已经习以为常。 
  即便如此,我仍无法抹去心中的郁卒。 
  “在我们之前到天文台查资料的,会是尼森吗?” 
  “不。尼森应该早就知道事情的真相,无需再去查莫札特埋葬的资料。” 
  我眯起眼睛,仰望天空。一群鸽子拍打着翅膀飞过我们头上。 
  “今天晚上镀蛇亭要办订婚派对。看来我应该去和那外交官再见一面。” 
  “您是说,即使没收到请帖您也要去参加派对?” 
  “一定会有人送帖子来的。我的举动已经有人不爽了。” 
  “不过那个去查气象纪录的胖子,也让我有些介意。” 
  “这表示除了我们以外,还有别人在调查这件事。” 
  “真让人心急。所有王牌都握在对方手上。” 
  “我们也握有一些不错的牌呀。” 
  说完,我拉着赛莲走入一家空荡荡的咖啡店,在店头的行道树旁坐下。周围有一道白色的矮篱,桌子四周种着不知名的植物,枝头点缀着小花。 
  我点了一杯巧克力,等侍者走开,我从口袋中取出缀成一团的乐谱和字条,用力把纸张摊平一字条。上面罗列的字母,乍看之下毫无章法,但如果它是解读《摇篮曲》的工具,那么我应该设法将它和乐谱组合起来。 
  乐谱上有一个地方很引人注意,那就是我做“△”记号。旋律和伴奏形成不协和音的地方(见32页)。 
  那代表什么意义呢?先不管这个。否则会无法进行。 
  我决定换个角度。将旋律转换成字母。 
  意大利人讲一个音阶的音名时,会说“DoReMiFalLaSi”,德国人则是说“CDEFGAH”,如果升半音的话。就在字尾加上is,成为Cis、Dis……,降半音则加上es,成为Ces、Des……。惟一例外的是降H音,不用Hes而用B。 
  如果将《摇篮曲》的旋律以字母来表示,就成为: 
  ABAGFGFFFFBBBCDCGFisGGFis 
  GBAAABABCDDDDCisDFCCCCHCFB 
  CBABCGABAGFGFACCHBABGF 
  一共用了九种音、六十七个单音。 
  “如果我们把纸条中的。摇篮曲、减、否定、耻导,等有意义的字除掉,就剩下五十三个字母。” 
  “没错。那我们也试着从乐谱中抽出五十三个字母。” 
  “要怎么做呢?” 
  我把每个音阶使用的次数统计以后,发现个别使用的次数为A……llB……l3C……l2D……6F……l0G……10H……2Cis……lFis……2 
  “半音字母多,留着很奇怪。最好先拿掉。如果去掉cis和Fis,要将剩下的主音凑成五十三个的话……” 
  “加上A的话,要凑成五十三个就比较困难。如果去掉A……哇!剩下的BCDFGH加起来,刚好五十三耶。” 
  “手气不错。也就是说,这个曲子的第二小节故意多写了两个F,是为了凑数啊。” 
  我按照乐谱上的顺序把字母重写一遍,并和字条上的字母并排陈列。 
  BGFGFFFFBBBCDCGGGGBBB 
  RTGBHIMJGCJQZFXZHEBLC 
  CDDDDDFCCCCHCFBCBBCG 
  WWQXANZILQBAJNFBYRBK 
  BGFGFCCHBBGF 
  YNZWYOTACBXH 
  “不错,不错。贝多芬先生。接着要不要把上段和下段的字母加加看。” 
  “嗯。两位数的加法我还不成问题。” 
  赛莲抢过我手上的铅笔,开始把字母换算成数字(德文字母也是从A到Z。只是发音和英文不同)。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 
  l23456789l01ll2l3l4l5161718l9202l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B是二,R是十八,加起来等于二十,也就是是说,取第二十个字母的T。然后是G和T加起来的二十七,就用……” 
  “字母一共只有二十六个。” 
  “再从头循环。用A不就成了?” 
  用这种听法,我们发现前六个字母是TAMINO。 
  “哎哟,TAMINo,塔米诺,不就是《魔笛》中王子的名字吗?” 
  “看来这个方法没错,让我们把它做完。” 
  结果,我们以这个方法找出字母,并且在字条上指示的地方打上“,”和“;”,而组成了以下这段文字: 
  Taminospiletdiegold’neZauberfiote 
  imtheateraufderWieden 
  gold’ne是goldene的省略形。 
  纸条这样解读应该没错。可是好不容易把密码解出来,竟然只是一段不痛不痒的文字。 
  塔米诺在奥夫·狄亚·韦登剧院吹奏金色的魔笛。 
  “这有什么意义?”赛莲问。 
  “心里有数的人就会知道。” 
  “譬如谁?” 
  “譬如萨利耶里。” 
  我站起来,把巧克力的钱丢在桌上。 
  一群推着货车的法国士兵,开始涌进咖啡店。 
  “这算什么嘛?难道是垃圾搜集部队不成?” 
  货车上载着许多被破坏的石像。 
  “奥夫·狄亚·韦登剧院是维也纳河畔剧院的前身,也是席卡奈达担任总管之前经营的木造小剧院,《魔笛》就在那儿举行首演。一八○一年建造现在的剧院时,旧建筑整个被拆毁。菲理斯死于一七九一年,所以当然是指改造前的剧院。” 
  “我倒觉得spieltim的im用得有一点奇怪。如果是‘在舞台吹魔笛’,应该说‘amTheater’。‘imTheater’岂不变成‘在剧院吹魔笛’?” 
  我回头看看满载石像残骸的法军货车。 
  “我们到剧院去。我是说维也纳河畔剧院。” 
  “您不是说今天练习暂停吗?” 
  “塔米诺在剧院吹魔笛。我心里大概有数了。” 
  
   3 
  一七九一年九月三十日,就在莫札特死前不久,奥夫·狄亚·韦登剧院首演他作品中极为罕见的德文歌剧《魔笛》。当时世人几乎已经忘了他的存在,这出戏让他再度声名大噪。 
  乍看之下,《魔笛》的故事相当单纯,但其实内涵非常复杂,充满深奥的暗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