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宋历史-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成,只有他们才知道在那些地方需要改进。”
吴敏丞相说:“我们的科学院,自己应该有一个机构。第一就是各学科的十年规划的规划科。有了规划科,里面还要设立新技术的征集的主管人员。再就是资金要有一个分配的部门。可能还需要一个专利的申请管理的部门。”
李纲说:“我们各行各业应该推荐顶尖的技术人才,有了这一帮人,他们就可以在一起开一个科学大会,研究各行各业现在急需要开发的新项目。有了这些新项目,我们就可以招技术人才来攻关,来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就可以拨款。还有一些个人自己研究的项目,他们可以来申请,我们组织那些技术顶尖的人才来审核,认为这样的研究有价值,就可以批准他们的项目,进行拨款,支持他们的研究。相信要不了多少年,我们就有一些领先的东西造出来。”
吴敏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外国可能有我们没有的东西,他们的技术比我们高,比我们新的,怎样引进的问题。比如农作物,在汉朝、唐朝都有引进。我们肯定需要引进的作物很多。要制定一个方案,只要是我们没有的农作物,引进一种,最低奖励多少。外国的技术,引进一个大宋没有的新技术人才进来,奖励多少。还有开发推广的部门。”
小赵皇帝说:“我们的科学院先先找一些人建立起来。下面先建立:新科技规划征集科、专利申请管理科、外国新作物新技术新文化引进科、资金调度科、科技招标推广科、还可以包括新武器研究局。我们再在各行各业评行业尖子、评发明改革能手,再来开规划会议。”
小赵皇帝又说:“我们先在各科安排五个人,再安排一个负责的人。或者你们丞相先去一个人管一下。或者吴敏丞相负责一下。”
吴敏说:“臣愿意去管理科学院。”
小赵皇帝又问:“徐处仁爱卿,你们审核在法律里剔除诛连的法律,现在进行得怎样?”
徐处仁丞相说:“我们的审核已经快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句斟字酌的功夫了。”
小赵皇帝说:“审核结束,就把法律的原文,现在改的文字,哪些地方剔除了,先给各省各部的负责的官员看一下,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需要不需要再修改。最后再颁布下去。”
徐处仁说:“是!”
小赵皇帝又说:“朕心中始终牵挂,我们边疆地区统一少数民族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加快这个进程,争取十年内,完全解决少数民族的问题。一个是少数民族学汉语的问题,二个是我们汉族要多到边疆地区去人。”
李纲说:“我们汉族多到少数民族的地区,我认为,可以把犯法的人流放到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人多,一年犯法的人就不少。”
小赵皇帝说:“这也是一个办法。还有,那些判死刑的犯人,我们干脆把他们送到很远的地方去,不杀头。他们是汉族人,对改变边疆的人口结构很有好处。头几年由军队管理去开荒。隔几年,就可以让他们在那里居住了。只是我们的犯人脸上最好不要刻字,免得在少数民族面前不好看。”
几个丞相都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刻字不好看,应该取消了。
吴敏说:“我们还有许多家庭没有土地,或者人口多,土地少,朝廷可以叫下面登一个记,把这些人迁到边疆去,给他们分配土地,把他们分在少数民族一起。”
小赵皇帝说:“这也是一个办法。他们到我们的驿站,可以拿县里的路条,沿途的住宿,吃饭不要钱,东西、小孩还可以由当地派大车送。这些人走了,当地需要救济的人就少了。只要我们有一两百万人的汉族到边疆。统一民族的事情就会大有成效。”
徐处仁说:“少数民族学汉语的事情,我还想了一个办法。我们历来有服劳役的规定。原来辽国金国也不例外。服劳役是强迫的,我们可以抽那些家庭的青壮年服劳役,就是来学习汉语,学习农业耕作。他们也不用带粮食,需要带被盖。在农闲的时候,由当地的驻军派人教汉语,教耕作。没有青壮年,其实大一点的小孩也可以抵数。小孩要长哦,他学了汉语,社会上经常应用,他还会忘了。”
小赵皇帝说:“这也是一个办法,要不了几年,少数民族的会汉语的人就多了。只是老师,我们辽东、蒙古、西夏的老师最好是中原的人去教。大理最好成都府路的人去教。与相邻的汉族地区的语言要一致。”
小赵皇帝说:“我们今天议论的统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办法,李爱卿回去理一个条款,我们以后下发到下面去执行。”
李纲说:“臣遵旨!”
正文 第八十五章 筹办报纸
晚上,小赵皇帝继续到崇政殿去办公。
第一份奏章是大宋住蒙古路的军队,从西北路(西辽)通过大同传回的消息。大宋派蒙古军队向西北路进军,已经到西北路,已经接受钱宏的命令,派驻各州县。并与各地原西辽军队联系,派出了汉语的士兵做老师。现在西北路的社会秩序稳定。
小赵皇帝在奏章上批示:“很好!要注意与原来的军队搞好关系。要教育我们的士兵,特别是做老师的士兵,对原来的军队的将士要和气。”
他又批上:“由于我们要安排西北路的被解放的奴隶,和今后要遣散的军队士兵,我们的军队在完成了占领各地方后,要与原来的军队一起,开垦土地,建立房屋。使解放的奴隶和遣散的军队一定不能流离失所。”
第二份奏章是报告原来西辽的王爷,现在大宋的侯爷,已经到了京兆府。小赵皇帝批示:“京兆府的官员要关心耶律大石侯爷的住房,缺不缺什么东西,帮助侯爷找合适的地点建侯爷府,让侯爷能够高兴地在京兆府住下来。”
第三份奏章是吴革将军报告军队已经开始向高昌边境前进。
小赵皇帝批示道:“现在天气比较热,要早行军,中午就休息。现在还不太急,要照顾士兵的身体。”
在下一段,小赵皇帝批上:“原来的高昌回鹘的地方,朕建议今后叫西州路。这也符合历史的叫法。”
小赵皇帝知道,和平统一西辽、高昌,已经开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自己就是指导、监督,使统一后,老百姓愉快的接受统一,使今后的边疆,成为大宋稳定的地方。”
六月十一日早朝。李纲出列报告说:“臣理了一个关于加快边疆民族统一的意见,请圣上审查:”
为了加快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统一融合,朝廷特提出如下意见供各地执行。
一、鉴于汉族地区人口密集,许多家庭没有土地,还有的家庭人口多土地少。而边疆地区地广人稀。各县要进行登记,让没有土地的土地少的家庭到边疆去,由国家分配土地。
沿途,凭县的证明,各驿站要安排好住宿、吃饭问题。各县要用大车送他们到边疆去。
二、那些流放的犯人,要派到边疆去,由军队监督开荒。判刑五年以上的犯人,五年满就可以安排到边疆居住。不再服刑。
那些判死刑的犯人,不再行刑。一律到边疆由军队监督开荒。八年后即予以释放,今后将安排到边疆居住,允许他们带自己的家属同行。
到边疆的犯人,脸上不再刻字。
三、边疆的少数民族,那些家庭没有人会说汉话的,每年需要服劳役。所谓劳役,就是学习汉话学习农业耕作。由于内地的教师到边疆不容易,这个事情由各地军队负责,教汉话,教农业耕作。
国家提供食宿、按学习天数付工资,使边疆的老百姓愿意来学习。
现在的主要方向是辽东、女真地区、蒙古地区。
小赵皇帝问:“有没有不同意见?”他见等了一会,没有大臣出来说话,就说:“意见很好!既然没有不同意见就下发各地执行。不过朝廷今后要适当划分哪些地区,到哪些地方。下面执行就有方向,要本着就近的原则去安排。”
接着就通报了几个消息:
一是,大宋住蒙古军队,已经派兵到西北路驻军。二是,耶律大石侯爷已经到京兆府。三是,吴革将军已经带领军队向高昌前进。同时读了皇上的指示。
最近,朝廷都是好消息,比小赵皇帝刚当皇帝的时候轻松多了。即使要争论的,也是今后治理国家的政策上的争论,总体是轻松的。
下了早朝,小赵皇帝想,朱慎想搞军事,自己都满足了。答应刘桂香要办一份报纸,还没有办。就到刘桂香那里去。
刘桂香见小赵皇帝来了,十分高兴。
小赵皇帝问:“爱妃,你家卖的糖果糕点,卖不卖得脱?”
刘桂香说:“我开始也担心卖不卖得得掉,结果,一卖,每天皇宫学习做糖果糕点的做不赢。皇宫也有钱赚,我们家也有钱赚。我们在准备在城里再搞几个地方卖,就是担心皇宫搞不赢了。”
小赵皇帝说:“我们现在这一卖,可能还有偷税漏税的嫌疑了。”
刘桂香说:“我们家交了税的呀,不会是偷税漏税。”
小赵皇帝说:“我们皇宫没有交税呀。”
刘桂香说:“圣上,我们不是要挨罚款?”
小赵皇帝说:“朕估计现在还没有人来追究我们偷税漏税,干脆我们皇宫投点资。你们家分给皇宫股份,安排皇宫的宫女到你们家去做工,你们发给工资,她们在皇宫外面住。今后就可以自己找丈夫了。”
小赵皇帝知道,在现在这种卖一次,就要给国家交一次税的税收体制,只有生产与销售结合在一起,才能少给国家交税收。最好搞增值税,才没有这种弊端。所得税都无法收,增值税就更难收。只有合理避税了。
小赵皇帝叫一个宦官去把皇后叫来。一会皇后来了。
皇后问:“圣上,您传臣妾吗?”
小赵皇帝说:“我们来商量一个事情。朕听刘桂香说,我们送到他们家的糖果糕点十分好卖,是不是。”
皇后说:“是呀!我们只是安排学制糖果糕点,拿到外面去卖,供不应求。”
小赵皇帝说:“我们皇宫不好在皇宫开工厂,我们教宫女学做糖果糕点是为了她们出皇宫。现在朕想,我们干脆叫刘桂香家开一个糖果糕点厂。我们出资金技术,我们安排宫女,作为我们的合伙的项目,宫女在皇宫外面住,她们就好到外面找丈夫了。”
皇后说:“这样倒可以,只是我们许多外地的姑娘,也要学技术,回家做糖果糕点,就不好学习了。”
刘桂香说:“她们要学习做糖果糕点,来学就是了,我们找人还是与皇宫一样教,我们的糖果糕点厂虽然有影响,但是她们学习,又增加了产量,可以不给她们工资。对我们没有影响。”
小赵皇帝说:“你们家现在有没有地方办这样的工厂?”
刘桂香说:“还有几个空库房,只是要新建几个宿舍。”
小赵皇帝说:“把你们的土地、库房折一个价,我们投资的钱,作为合伙,在生产环节,我们按卖给你们产品算钱,算利润。在外面,账就统一算。每年按利润给皇宫分成。”
刘桂香说:“给我们娘家一个赚钱的机会,难道我们还不要。我一会派人回去说,争取把事情办好。”
小赵皇帝说:“上次不是说过办报纸的事情吗,你派人回娘家,叫他们找几个会刻字的师傅,几个搞过活字印刷的师傅,我们才好办报纸。”
刘桂香说:“我就叫他们找几个师傅。”刘桂香说:“皇上,臣妾怎样办报纸都不知道,心里没有底呢!”
小赵皇帝说:“你已经经过了礼部的琴棋书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的考试,你又爱写文章,爱评判人家的文章,就有了办报纸的基础了。报纸是什么,就是纸上印的文章。”
小赵皇帝拿起一张纸说:“比如这一张纸,我们把它裁一半大,我们把它制成几个版面,我们中间一折,就可以做四个版面。比如我们第一版,是新闻,比如我们前线刚刚打了大胜仗,大家都希望知道,我们就告诉大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的什么军队与对方,打了什么战争,战争的经过,消灭了多少敌人,我们损失了多少战士,扩大了多少土地。或者朝廷刚刚做了一个什么决定。哪些官员讲了话,说的什么。”
“还比如,朝廷要解放奴隶。你们就可以采访奴隶,他们以前受的什么罪,他们对朝廷,对皇上解放奴隶,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激心情。”
“还比如,朝廷要增加市场,你们可以在市场去找做生意的老百姓,让他们谈自己以前没有做生意家庭的困难,现在做了生意,家庭有了收入的情况。”
“或者在开封,哪里打架,哪里杀人,都可以写,让老百姓知道这些新闻。你们要在写这些新闻的时候,对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进行批评或者表扬。可以表扬对父母孝顺的,批评不孝敬父母的。表扬帮助别人的人,批评坑蒙拐骗的事情,让社会的风气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