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宋历史-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已经不是按王爷的规矩,有上下之分,已经是平起平坐。是钱宏代表朝廷与地方政府谈判了。耶律大石第一个问题,就是爵位。钱宏的意思是;王爷现在管辖的地方只有七州,军队只有二万五千人。一是地方小,二是现在的王爷地位低(与皇帝比),三是军队少。在边远的地方,人口还少。现在,就是封侯爷也只能是最低的一等。在耶律大石的要求下,最后钱宏答应提高一级为二等侯爷,侯爷可以继承。地位的问题就解决了。
侯爷问题解决了,接着就是安置地方。当然不能在现在这些地方,又不能到原来辽国的地方。钱宏就说:“在原来大宋的地方,由您自己选。”这下耶律大石高兴了。汉族都是富庶之地。气候也好。耶律大石挑选了京兆府。二等侯爷就有二等侯爷的待遇,这是耶律大石知道的。他又要求建一座侯爷府。钱宏也答应了。耶律大石还要求继续做官。做路级的长官,就是现在的省长。钱宏担心耶律大石以后有野心,没有答应。答应以后可以上朝,参与政事。官职由皇上确定。
接着耶律大石又召开各级官员开会,与朝廷的使臣谈判。那些州县官员都要求继续当官。钱宏干脆一下答应,先经过几个月的大宋法律学习,全部继续担任现在一样级别的官职,但是还要学会汉族语言。辽国原来的官员只有几个人不会汉语。听说耶律大石都在京兆府安置,大家都希望调离现在的地方到汉族的地方或者辽东。调离现在的地方到汉族地区或者辽东,钱宏也答应了。在朝廷派官员接受以后,经过训练,就可以由朝廷安排到新的地方。可以到汉族地区,也可以安排到辽东。地方官员的安排基本解决了。
不过,有几个官员要求,朝廷不要再追究官员在辽国的贪污问题。钱宏答应了。接着说:“在辽国的贪污我们不追究。在大宋当官贪污是要追究的哦。”
大家都说:“当然当然!”
剩下的就是军队的问题。钱宏知道,他还没有出使,朝廷就在讨论遣散部分军队的问题,现在干脆把这里的军队解散了。
钱宏说:“国家统一了,不需要打仗,本使臣还没有出使的时候,就在讨论解散部分军队。我们这里的军队也要解散。现在我们就按解散来讨论军队的安置问题。”
“一、先讨论军官的安置问题。”
那些辽国的军官听说军队解散,有一半以上的军官高兴起来。打仗是要死人的。现在就是争安置以后多拿一些钱的问题。
军官,钱宏提出一个方案,按官职大小,赐给爵位。有爵位以后都可以领薪俸,军官们都同意了。契丹的军官要求到汉族地方去。钱宏也答应了。
“最后的问题,士兵的安置,请大家提建议。”钱宏说。
士兵没有人在现场,军官们帮他们提。有个军官说:“按军龄发给遣散费,标准由朝廷定。”
有个军官要求契丹的士兵回辽东。还有军官要求契丹的士兵到汉族地区。
钱宏干脆大方一点,他说:“士兵,全部遣散。按军龄发给遣散费。集中学习四个月的汉话,学习期间发薪俸。契丹的士兵,不强迫要求,愿意在本地的,在本地。愿意回辽东的回辽东。除了遣散费外,每人发汉族衣服两套。分土地五十亩,住房一套。士兵回家,按路程远近发给路费。如果有家属同行回家,按士兵待遇一样发路费。”
官员们都拍起手来,说:今后我们这些士兵就不愁吃穿了。
钱宏说:“现在我们的协议基本完成了,我代表朝廷讲几句话。首先我感谢我们的耶律大石王爷深明大义。天下统一,避免战争,对在座的各位官员,对老百姓都是有利的事情,这可以避免财产和生命的损失。”
“在协议完成后,我希望各位官员,维护好地方秩序,保护好公家的钱财物,等朝廷派人来接受。现在千万不能贪污,我们不追究以前的贪污,现在贪污是要追究的。”
于是,钱宏就去按谈判写协议,并对耶律大石和各位官员念了协议文本。对大家说:“协议在我们皇上批准后就马上生效。如果皇帝不满意,我们再议再改。”
协议在钱宏与耶律大石的签字后。派侍卫立即向朝廷送去。到了大宋境内,就由八百里加急送到朝廷。侍卫就在边境等皇上的批示。
我们就不说西辽了,现在来看大宋出使高昌回鹘的情况。
我们先来谈高昌的历史:
西汉宣帝时,朝廷派士卒携家属到车师前部屯田,实行且耕且守的任务。西汉元帝时,在当地建筑军事壁垒,取“地势高敞,人庶昌盛”之意,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同时,设戊己校尉,治理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
东汉、魏晋时仍然沿袭这个制度。这一时期,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管辖。
西晋至十六国初期,高昌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开始具备了设置郡治的条件。前凉建兴十五年(327年)戊己校尉赵贞阴谋叛乱,朝廷派张骏将其擒获,接着,朝廷设置高昌郡,管高昌、田地等县。十六国时期,此郡先后隶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
北凉承平十八年(460年),柔然攻高昌,灭高昌北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就开始建国。阚伯周死后,子义成继位。后阚义成兄阚首归弑义成篡位。不久阚首归被高车王阿伏至罗所杀。后来张孟明、马儒相继为王,被国人弑杀;高昌人推举马儒长史麴嘉为王,就有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权,麴氏享国最久。麴嘉王时,恹挞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为焉耆国王,高昌势力开始壮大。
隋开皇中突厥曾破高昌城。大业五年(609年)高昌遣使朝贡,并出兵协助隋朝攻打高丽。
贞观初(626年)高昌王麴文泰来朝。后来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万均等大将证讨。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归安西都护府管辖。
我们知道,在以前,高昌人都是汉族人。
安史之乱时高昌为回鹘侵占。
回鹘。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
隋唐时期,回鹘受突厥政权统治。唐天宝三年(西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
立国后,回纥因历史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很好,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骚扰与掠夺。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
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统治者无道,内讧不断,于846年被所部属黠戛斯所亡。灭国后,一支迁葱岭西楚河一带,称葱岭西回鹘。一支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就是现在的裕固族。
848年(唐大中二年),率领西迁回鹘主要部分的庞特勤,在原唐安西都护府境内称可汗。他居住在焉耆城,统辖今新疆东部地区。这是回鹘在这一带建立政权的开始。唐咸通七年,回鹘的大首领仆固俊从北庭出击,打败吐蕃,取得西州(高昌)、轮台等城。他派手下的达干(官名)米怀玉朝见唐懿宗李璀,报告这一胜利。从此,这支回鹘逐渐以高昌为中心。
高昌回鹘国,所辖东抵哈密、西至库车、南达于阗、北越天山。首府位于高昌。国王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冬住高昌,夏居北庭。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五谷、棉花、瓜果(以葡萄最多)等作物。兼营畜牧。灌溉独具特色,以坎尔井闻名。
自从高昌被回鹘占有,这里的汉族人,就只能逆向与回鹘融合,后来成为维吾尔族人了。
辽朝建立后,高昌回鹘起先与辽朝的关系很密切,曾先后24次向辽进贡。924年(辽天赞三年)十月,契丹“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尽取西鄙诸部”。浮图城即北庭,在高昌回鹘境内。从此,高昌回鹘成为契丹(辽)“属国”。
在这个时期中,大宋也曾经向高昌回鹘派过使节,高昌回鹘也曾经向大宋敬过贡。但是大宋与高昌回鹘已经很少来往了,因为高昌已经成为辽国的属国。
然而,从10世纪末叶开始,其西疆便不断受到黑汗王朝的蚕食,疆域日渐促狭。
现在的高昌回鹘王国的国王是毕勒哥。
我们知道出使西辽的使臣钱宏,命令副使郑忠信出使高昌回鹘王国。于是,郑忠信就连夜抄好大宋在小赵皇帝的指挥下灭东路军、西路军恢复大宋国土,统一金国,西夏的战斗经过。抄好小赵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
第二天早上,钱宏与郑忠信各带几十个侍卫,把给西辽皇帝的礼物分了一半给高昌国的国王,就分道扬镳。钱宏向北,郑忠信向西。
郑忠信向西走了一百多里,就到了一个关卡,就是高昌回鹘的边关要塞。发现了郑忠信一行的官兵,知道是大宋派往高昌回鹘的使节。马上派人以快马的形式向朝廷报告。又派出一队士兵保护大宋的使节。
我们上面讲西辽对使节的态度,是因为西辽希望获得周围国家的承认。
那么高昌回鹘王国对大宋的态度是为什么呢?高昌回鹘历来把中原中央政府的任命看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任命的国王,老百姓是不承认的。原因一是高昌老百姓有许多汉族人,二是回鹘开国是得到唐朝的军事支持,唐朝朝廷的任命的。原来他们承认的辽国。现在辽国已经灭亡。老百姓从心里是承认的大宋朝廷,因为大宋是汉族政权。知道是大宋使节,边关的官员就知道重要性。
郑忠信一行又走了四天,才到达高昌城。城里,高昌回鹘国王,带领文武大臣出城迎接。迎接进城,城里的老百姓也出来观看,形成了夹道欢迎的形式。
在王宫,郑忠信送上礼物,国王接受后,将使臣让到与国王并排坐下。高昌国王说:“大宋朝廷的使臣还是在一百多年前到过高昌。我们后来没有到大宋进贡,完全是因为辽国的压制。请使臣回朝廷后,向大宋皇帝代本国王请罪。我们还是希望恢复向大宋朝廷进贡,希望朝廷对本国王下任命书,对本国王进行确认。”
郑忠信出使的目的,是要宣传大宋朝统一金国西夏的国威,宣传西夏国王拒绝统一的危害,希望和平统一高昌回鹘王国。现在当然不可能对高昌国王重新进行任命。
郑忠信说:“本使臣知道高昌回鹘王国与我们中原汉族政权历来友好。贵国的国王也历来受到中央朝廷的任命。以前,我们友好往来,受到了辽国的阻扰,放心,我们大宋朝廷也不会怪罪贵国和国王陛下。”
“本使臣前来贵国,是向贵国通报我们灭亡金国、西夏的经过。”
高昌回鹘的国王毕勒哥吃了一惊,下面的众文武大臣也吃了一惊。
国王前不久才接到情报,金国女真兵打到了大宋的开封城。大宋能够恢复自己的国土,就不得了了,现在说已经把金国、西夏灭亡了,谁能相信。不过不能无礼,就去打断大宋使臣的话。抱着怀疑的态度,就让郑忠信在那里讲大宋改变皇帝,原来的皇帝做太上皇,新皇帝歼灭金兵东路军、西路军、恢复国土。打到金国,消灭金国几十万大军。又谈到西夏两次派兵进攻大宋,大宋派兵灭亡西夏,小赵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
郑忠信把小赵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也给高昌回鹘国王毕勒哥看。看完小赵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毕勒哥知道,大宋的目的是高昌回鹘国交出国土。交出国土这样重要的事情,能够随便、轻易地交出去吗?
把郑忠信安排到国宾馆住下,高昌国王又召开文武大臣的朝会,专门讨论大宋朝廷派来的使臣,大家对大宋朝廷使臣的话表示怀疑。
最后,有大臣建议:西夏与高昌交界,马上派人到西夏边境,看西夏是否被大宋灭亡。如果西夏边境已经是大宋军队驻守,就证明大宋已经灭亡西夏。再派王太子到大宋,一边进贡,一边派人了解是否灭亡了金国。如果属实,我们高昌就绝对打不赢大宋。我们再与大宋谈判。如果西夏都没有灭亡,就证明这个使臣是骗子,就可以拿下。
大家都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于是马上派一个武将快马到西夏边境,查看西夏是否被大宋灭亡。
这个武将带了几个随从,人人都骑三匹战马,随跑随换,跑了三天,到了西夏边境。看到西夏边境的城堡上飘扬的是大宋的旗帜。他还不放心,就大着胆子,到大宋的城堡去。在边境检查时被拦住,这个将军直接就说自己是高昌国的,受高昌国王派遣,来看西夏是不是被大宋灭亡。
守关的士兵都笑弯了腰,说:“高昌还不相信我们灭亡了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