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富翁之异时代风云 >

第81章

大富翁之异时代风云-第81章

小说: 大富翁之异时代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赂娴交实勖媲耙彩前状睢4蟛涣嗽诨实勖媲氨娓銮灏祝乙簿褪切形ち诵实壑牢业钠⑵褂腥吮#疃喾P┮樱舅悴坏檬裁创笫隆�
当然开封府尹还是很珍视自己生命的,他哪敢去告我?只不过事情也并不如想象得那么顺利,据说打人的康府家人畏罪潜逃了,几天下来,开封府办案拿人的进展尺寸未进。
这家伙在拖延!我心中雪亮,开封府现在既不敢得罪我,也不愿意得罪康侍郎,所以就以此为借口拖延,想来个不了了之。
不行,康侍郎这个罪魁祸首还在逍遥自在,岂可轻易绕过?只是我也清楚,就算开封府将那几个家人都抓住了,也不能奈何他。再退一步说,康侍郎最多就是把钱补足给季家,案子就算圆满了,难不成开封府还能抓他下狱?而且,这姓康的因为攀附王安石,想讨好王雱,竟然敢在我派去的人面前摆架子,这不是对我明白无误的羞辱吗?打狗还得看主人哩!咳,我可没说江越的意思……口误,口误。
这桩事情,不仅江越气呼呼的,我也咽不下这口气。
天底下没这么便宜的事!我想了好久,终于决定采取行动,狠狠治一下康侍郎,同时也是向那些因为我非科举出身和不出任职事官而看不起我的人发出警告,想惹我的话,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再说!
首先,我将京华报社中得力的记者叫来,开一个小会,让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康侍郎的隐私,当然主要是那些见不得光的。记者只是我们内部的称呼,开封城里的老百姓们另有说法,叫做“报会先生”,意思是说他们这批人是专门搜罗、编述故事的。
这些人头脑都颇为灵活,立刻定下了搜集范围,如那些他老头子有没有不孝敬父母长辈、垂涎晚辈女子扒灰、考试升职舞弊弄假、贪污挪用公款、背叛坑害朋友、虐待家仆下人等等等等,反正能把他名声搞臭的都可以。像他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又不是苏轼、欧阳修那样的坦荡君子,只要努力挖掘,不可能没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这个计划就叫做“狗仔队行动”!我心中冷笑,姓康的,你将有幸成为传媒史上第一个倒在传媒力量之下的角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两天,大量的信息资料就放到了报社编辑部的案头上,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和吕周等人一起翻看,嘲笑声、斥骂声一直不断,真没想到,随便一下就挖出这么多隐秘来了,传扬出去,保管叫他身败名裂。不过我还是决定谨慎一点,继续要他们寻找康家的秘密,同时选出一些有用的资料让另外的人去核实一下,尽量避免出现无中生有的事情。
接下来的《京华快报》上就刊载了康侍郎及其两个儿子的荒淫行为,什么康侍郎在曾经对自己小儿媳非礼啦,他大儿子的老婆同外面小白脸有一腿啦,他儿子又同康侍郎自己的小妾有染啦等等,估计里面有些情况,他们家里人互相之间都不太清楚。
第二天,开封城里就传得沸沸扬扬了,几乎人尽皆知,酒楼坊巷、太学官府,只要是京华快报能够到达的地方,都有人在议论这些事情。一时之间,名不见经传的工部康侍郎名声大噪,康府外面居然都围了不少人指点,真所谓闾里街坊论短长,朝堂皆道康侍郎。当然康侍郎府内也不太平,这些事情被抖出来,家里吵骂得翻了天,据四周的邻居称,打骂声时有耳闻。
才过得两天,又爆出猛料,抖出康侍郎在工部任职期间,曾利用修建黄河堤防的机会,伙同贪污公款多达数万贯。御史台立刻作出反应,将康侍郎传去问话,第二天才从御史台放出来,不过是个停职候审的结果。这家伙还有些气味相投的同伙,兔死狐悲,而且他是王雱那边的人,把他加以惩治会让变法派脸上无光,自然要保上一保。
接着,下一期的京华快报又给爆出一条新闻,前年康侍郎在为亡父守孝期间到烟花之地鬼混,这一下更是击中了他的要害,宋代是宣扬以孝道治天下的,康侍郎不尊孝道这种事情大伤朝廷脸面,不仅皇帝对于这种事情深恶痛绝,王安石也绝容不下他。知道的人都想得到,加上其它的罪名,这家伙虽不至于被砍头,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政治生涯更是玩完了。
《京华快报》的老板是谁,开封城里的人都明白,现在我碰到的那些官吏权贵,都不由自主地显露出敬畏之色。
第一次,我感到了利用人言所产生出来的巨大力量,目前而言,这种非官方的力量远比经济上的力量来得明显,也让我真正拥有了和官场对手斗争的武器。嘿嘿,看那些家伙还敢不敢轻视我,胡思乱想着,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第八十七章 凌波飞鹄

开封城顺天门外,有一处绝佳游览之地,便是金明池和琼林苑了,池水水面广阔,周围九里多,四处或聚或散的建有长廊、高台、画阁,树木参差掩映,宛如图画。
此刻我正坐在金明池畔的重廊围栏上,手提一壶“雪醅”美酒,喝一口,唱一句曲子,心情极佳。
这酒确实好喝,喝得都令我上瘾了,秦依依似乎也知道,便派人送来六坛。我都珍藏在自家酒窖内,平日里自己稍稍喝几口,只有这等时候,才舍得带上一壶来助兴。
远处湖面上许多彩舟穿梭飘荡,更有无数各色风筝在金明池上空飞舞,十分热闹,当中一艘由十六名使女划桨的,上面乘坐着叶筠妍、明毓郡主、薛莲、如霞、胭红等人。若不是这湖上风筝竞飞的活动只能由女子参与,我们这些大老爷们也一定会上去疯玩一把,也不知道这臭规矩是何人所定,明显的重女轻男。
令我开心的原因不少,其一是皇帝终于采用了我的一项建议,就是全力发行纸钞代替铜铁钱币,并且取消了以前按界兑换纸钞的规定,使纸钞可以随时随地的在全国流通。并且准备设置钞务府,专事钱钞的兑换、印刷、发行等事务,隶属三司使。能做到这一点,我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写奏折,又费了很多口舌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支持,新任国师庄元贞也起了很大作用。
其二就是我们的叶氏银行开张还没多久,储蓄额竟然已经达到了二百七十四万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样新鲜的事物,即便是我全力在报纸上做广告,人们接受它也需要一定时间。照我原来的估计,头一个月能够到三四百万就很不错啦,没想到如此顺利。
“你那壶雪醅少喝几口,有福要大家享,别以为我们都不知道这酒的来历,你要一个人喝光了,少时叶姑娘面上不好看可别怪我们!”张琮见我连喝了几杯,心有不甘,威胁道。
吕周现在是坚决不和我在这些“小事”上计较了,他现在恨不能搬到我府中居住才好,这样才方便天天亲近薛莲,因而对我特别奉承。再加上黄庭坚有事回乡,贺铸外出公干,所以张琮所说的“我们”,实际上只有他一个人罢了。
“可惜子晰未见到三月初一的盛景,诸路水军竞相操演,帝驾躬临,盛况空前。开封城里的官宦贵家也都要各自作彩船泛于湖上,竞奇斗艳,士庶人等都可以游览品评。而且,那一月也是城内众人踏青游嬉之时,泛舟垂钓,曲戏杂耍,车马每日不下万数,直至四月初八闭池,这才散去。这等秋日风筝竞飞之戏,只能算是小热闹而已。”吕周见我对这些活动非常感兴趣,在一旁慢条斯理地说道。
这么热闹?可惜啊可惜,三月至四月那段时间我似乎才到开封城呢,正埋头于玻璃坊的创建,丧失了一次大饱眼福的机会。
忽然湖面上骚乱起来,只见一艘大船快速穿行,将其他彩船逼迫得慌乱不已,态度颇为张扬。我站起来仔细看过去,发现那船有桅无帆,也没有船桨,不知是如何在水面行动的。等它靠得近了些,这才发现,在这条船船舷两侧各自均匀分布有六个木制的叶轮,正哗哗地击水前行。
这就是车船!我立刻想了起来,后来洞庭湖上杨幺义军赖以纵横水泽的车船就应该是这样的吧?我发现了新大陆,目不转睛地打量着这艘船。
那艘车船又弯回来,贴着湖岸行驶,惹得岸上诸人纷纷赞叹。
我忽然发现船头上站着的几个人颇为熟悉,定睛一看,首先认出的竟然是石炅这小子,边上站着的是王雱和曹睿,还有几个衣着锦绣的年轻公子。石炅正斜对着王雱,指手画脚地在说些什么,态度颇为殷勤,只见那王雱也是连连点头,笑逐颜开。
好久没见到王雱了,听说他已经被皇帝任命为龙图阁直阁、翰林编修,乍一见面,心中颇有感慨,到底人家是科举出生的人啊。
船首大旗上绣着“靖乡侯府”的大字,看来,这艘船是石炅那小子的了。怪事,那小子也对这等新鲜玩意感兴趣?
车船靠近我们这边,缓缓地停了下来,显然,王雱和石炅他们也都看到了我这几个人。王雱高高站在船头,拱手道:“原来是端木公子,想不到今日公子也有雅兴来金明池游玩,幸会幸会!”
我也回了一礼,笑道:“王公子也是雅兴不小,这船是公子命人所建?”听到这么问,石炅哼了一声不做回答,王雱却答道:“此舟是靖乡侯所有。小可今日与诸友游乐,见此舟颇为新奇,制作精巧,所以特地乘坐一回。”
石炅说道:“此舟名字称为‘凌波飞鹄’,乃是依照一名巧匠进献密图所制,行驶时无需风帆,亦不依靠桨力,无论顺水逆水,皆可行走如飞。即便你在海外多年,也未见过这等上国奇物吧?”
“不就是车船吗?什么‘凌波飞鹄’的,说得这么神秘干嘛?”我哈哈大笑道。
大家都惊奇地望向我,船上有人不禁问道:“原来端木公子见过这种船?莫非此舟海外亦有?”
我回答道:“此舟本是中原巧匠所发明,海外自然没有,在下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却早已听说过这种船,其中结构原理在下也略知一二,不过是依靠踏轮带动舟外轮桨击水前进而已,与乡野旱时用以汲水的水车轮有异曲同工之妙。”左右众人本来都捉摸不明,听了都点头道:“原来如此,听公子解说,恍然开悟。”
王雱微微笑道:“端木公子记忆有误,此舟乃是前唐荆南节度使李皋所创制,只是后来不为人所知而已,靖乡侯将其制成,也是极其难得。”记忆有误,有误个鬼啊!我心里骂道,你小子书读得多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这么一说,石炅当然是更得意了,说道:“原来端木公子也不过是听说而已,此舟虽有粗略图纸,但是制作起来难点甚多,本候也花了许多精神才制成。”
我嘿嘿一笑道:“那倒也是,俗谚道:看花容易绣花难么。不过这种船限于人力,只可在江湖中短途行驶所用,论其功效,实还不如风帆船舶。”
王雱忽然笑道:“端木公子原来亦不多想。侯爷只需在这船上挂上风帆,有风张帆,无风踏轮,不就可以取齐两利?”许多人都赞道:“王公子果然高明!”曹睿也连连点头道:“如果挂帆兼踏轮,行驶速度将比寻常船舶要快上许多,用作水师舰船也极好。”
王雱哈哈笑道:“中敏兄此言极是!皇上正欲整顿水师,打造新型舰船,中敏兄这个建议小弟定会转呈皇上,皇上必然欣悦。”
皇帝准备整顿水师?我怎么没听说过?这小子不愧有个做宰相的老爸,消息就是灵通。
“依照雍定侯所献妙策,这凌波飞鹄就更加名副其实了,往来如飞,轻灵若鹄,天下再不可能有这般迅捷的船只!”有人大声赞道。我冷笑道:“这就算往来如飞了?孤陋寡闻,比这快得多的船多得很,你们只不过是没有见过而已!”他们都将信将疑,有人问道:“难道还有比这凌波飞鹄更快的船?此舟已有穷人力之势,再多增叶轮,也快不了多少了。”
笨蛋,光加叶轮当然是起不了大作用了,车船叶轮效率低下,加上风帆也不可能有太多改进,这船再怎么快,能有六七节的航速就算顶破天了。当然,在这种风帆时代能有这么快的航速也很恐怖,只不过我下意识的拿它来和其他动力的船只比较,所以觉得不以为然。
如曹睿所说的在车船上加装风帆,的确是让车船使用灵活性有了提高,用作军船也未尝不可,只是也没什么本质上的改进。车船虽然出现两百年了,但一直未成气候,因为船舶运输讲究的是效率,车船本身的载运量太小,经济性上大不如帆船。如果将车船造大,人力踏动的桨轮动力有限,结果只能增加更多的人手和桨轮,反而是得不偿失。正因为人力脚踏桨轮的种种弊端,所以车船才无法代替风帆船的地位,直至蒸汽动力的船舶出现。
石炅见我对他的“创新”不以为然,也冷笑道:“既然端木大人觉得本侯的凌波飞鹄不值一提,那么也拿出一两艘可以称得上往来如飞的船只,让我等开开眼界如何?”我懒洋洋地回答道:“做一条船又不是一两个时辰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