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医生-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作者的文笔细腻,故事也写的不错,听说是女频PK榜的书,大家如果是VIP的朋友,就顺手投给女频PK票吧,听说投那东西也增长积分的。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夜合花
作品相关 马国川:为了人民的利益,请别喊药品降价了
更新时间:2007…12…25 16:56:23 本章字数:3006
马国川(北京编辑)
杭州某平价药店即将开新的门店,预计药品采购品种达8000种。采购中,他们发现低价药很多买不到了。“我们采购9年来的降价药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80%的降价药已经销声匿迹了。”(9月14日新华网)
近年来,医药行业似乎进入了政策降价的密集期。从1998年开始,政府已经下达了19次调价令,每次调价主要都是降价。但是与有关部门的初衷相反,百姓几乎没有从一轮又一轮的药价下调中得到多少实惠。其中原因,我们可以从杭州某平价药店“80%的降价药已经销声匿迹了”的发现中获得启示。
那么,降价的悖论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在现有的“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下,如果大幅度降低某些药品价格,医院可能少开甚至不开这些药品转而开更多其它高价药。于是形成了“倒逼机制”:一家大型药厂有千万个代理商,当药品被降价后,代理商会逼着制药企业生产档次更高、价格更贵、利润更大的产品;而厂家觉得产品利润接近“底线”后,也会自动进行“药品重生行动”,以不同剂型不同包装但价格更贵、利润更大的相同药品取代降价药。在很多地方,药品一上降价目录,往往很快就从医院的处方和药商的供货单上消失,而“新药”层出不穷。如此一来,不仅将所有的降价努力化为乌有,还导致了药品的进一步涨价。
在药品流通渠道中,药厂的实际生产成本一般只占最终
药价的30%甚至更低,医院、零售商的利润占30%,其余40%都是流通成本。但是在降价?“新药”?涨价的游戏中,大型国有药企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外资企业有原创药和单独定价药支撑,民营企业自身政策灵活,同时也会争取到单独定价。
《南风窗》曾经报道这样一则轶闻:某发改委官员和某制药企业老总就药价下调问题发生争论,发改委官员对企业老总说,你们也要为13亿中国人民的利益考虑,企业老总则脱口而出,正是为了13亿人民的利益,药价不能再下调了。后者正是从降价结果进行评价。如果不从
医疗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入手,只是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干预,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药价依然虚高,而大型骨干制药企业却已战死沙场。
记者暗访北京48家医院:同样看感冒药费大不相同
专家门诊使用抗生素远低于普通门诊
记者近日就“看感冒”对北京48家大型综合医院进行暗访。结果显示,感冒用药费用仍居高不下,平均药费为111。67元;同是看感冒,药费最多相差
15倍。
此次暗访的48家医院普通门诊的医生全部开具了处方,平均药费为111。67元,较2002年的96。54元增长了15。67%,且三级医院平均药费依然高于二级医院。从专家门诊处方费用看,平均药费为96。48元,比普通门诊处方平均费用低15。19元;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为35。71%,远远低于普通门诊的58。33%以及2002年的81。3%,可见专家在抗生素使用的把关上比较严格。
在此次暗访中,大多数医生进行了常规问诊、体格检查,比较认真。在76位被暗访医生中,只有朝阳医院的专家根据暗访者的情况认真检查后,认为不需要服药,并嘱咐暗访者多饮水,这样的“处方”非常正确。此外,开一种药的医生只有3位,开两种药的医生有17位,多数医生用药较多。发表评论》》》
从暗访结果看,医生处方开具的中药较多,但有很多并未对症施治。有关专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医生对中药疗效、功能、主治不太了解,或者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小,也有可能是针对几个症状,如咽痛、头痛、咳嗽分别给药所致。(新华社北京6月4日专电/高军容安才)
医院门诊费平均每年增长13%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医院门诊费平均每年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为此,卫生部昨天要求,各级各类医院要严格收费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发表评论》》》
昨天,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的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上说,近几年我国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其中,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这些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目前城市平均住院费用是7600元,而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是6500元;农村平均住院费用是2400元,相当于农村人口年均纯收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