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一个中年男人的堕落历程 >

第52章

一个中年男人的堕落历程-第52章

小说: 一个中年男人的堕落历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处长说得很对。我不管你们出于什么考虑,给总行审计组提供虚假的资料就是个极其严重的错误。有些事情是为了省行的利益而做的,这都可以向邓处长解释求得邓处长理解,可你们怎么能这样呢?我给你们交代多次了,总行审计组是自家人,是来帮助我们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的,你们倒好,把自家人当外人,弄虚作假来糊弄自家人,你们想想这样对不对?你们要马上纠正错误,同时要作出深刻检讨。”李行长接过话头义正词严地训斥着蒋经理,我明白那只是做给我们看的,他真正怪罪的是XX部怎么这么不小心,连做假帐都让人看出来了。
蒋经理当场向邓处长承担领导责任做了深刻的检讨,并责成财务经理马上纠正过来。
李处长也批评了XX部的错误行为,不过他与邓处长是老熟人,其中就插杂了不少解释说明及对邓处长的吹捧言词。
省行领导们的态度令邓处长脸色变好:“总行这次同时派出几个审计组,是在全国大小案件不断、金融风险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做出的决定,目的就是要督促各分行在以后的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不要各自为政弄得一盘散沙样儿的。现在我国已加入WTO了,银行对外资开放的时间日益临近,要是各分行再光顾着自己的小算盘,对总行的规定还是阳奉阴违,我们怎么能拧成一股绳去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邓处长正言厉色作完了指示,又当场给我作了交代:“小陈啊,等XX部提供了完整的资料,你继续跟踪查一查。李行长,这次的事先放那儿,要是以后再碰上这类问题,那就甭怪我们不客气了,新帐老帐一起算。”
第二天顺着新提供的帐本清理了一整天,初步查出了两个小金库,让邹经理把帐外帐本拿来一看,一个小金库入帐五百多万,一百多万用于买车,几十万发了各类奖金及按政策不能列入成本的补贴,还有余额两百多万,从票据上看,这个小金库应该是省行的。另一个几十万的小金库估计是XX部自己私设的了,不过除了背着省行发些奖金,倒没什么特别出格的东西,尤其是看不出有个人贪污的迹象。
邹经理一直紧张地陪在我身边,我将那个五百万的小金库写入审计底稿时他没多说什么,只是在弄那个金额少点的时他便很紧张了,在我出来上卫生间时他跟了进来,又把我拉到一个会议室,解释说那个小金库是XX部背着省行设的,主要是用于拓展业务的开支,希望我别弄上去,要是让省行知道了他和蒋经理会很麻烦的。后来蒋经理也进来说了一通,我只是说会考虑考虑,并未当场答应他什么。
下午再看了看那金额小点的,似乎不是太难看,又想起在西宁时那个没有下文的线索,心说算了还是穷寇莫追吧,毕竟大家都不容易,于是我笑着对邹经理说:“邹经理,我也得有所交待,这个帐面还比较干净,其他的我就不查了,大家都是干事的,相互理解一下,你自己以后得注意点。”
“是是是,陈科长,谢谢谢谢。”看来邹经理是个明白人,一点就透。
又到了周末,李行长又带着几个部门负责人陪同吃了晚餐。经过十几天的相处,大家都已经很熟了,晚上喝酒时邓处长还与分行的陪酒人员划起了拳,我不会划拳,只好按他们说的“老虎、杠子、虫、鸡”的规矩来玩,到最后几位女士见我们斗得有趣竟也控制不住加入了,这顿晚餐便吃了三个钟头。
因第二天要去少林寺,酒后便没搞什么活动。我们回到酒店后李处长给四位男士每人一条“金芒果”烟,给女士们带了不少好吃的。李处长走后邹经理又来了,说是XX部上次搞活动买的衬衣还有剩余,给我们几个每人送了一件“金利来”,邹经理趁人不注意给我外套里塞了两个小盒子,我徉装不知,不过他离开时我还是替邓处长将他送到了电梯口,他紧紧地握了握我的手真诚地说了几声“谢谢”。
回到房间,吴少球还在邓处长那边,我将房门反锁上,拿出两个小盒子一看,一个盒子装的是一个玉镯子,另一个竟是一条项链。再看看发票,那项链三千八,玉镯子竟也要两千多,我心说只怕XX部还有很多猫腻,不过既然审计已差不多就要结束,我也没必要再去给人找麻烦了。考虑到他们给我送的不是现金,便心安理得地将两个盒子放进我那个大袋子里牛绒衫下的最底层。


112
第二天一大早就被邓处长叫起来了,吃过早餐便赶往少林寺。
很小时就知道中国有个少林寺,那还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上映的电影《少林寺》中了解到的,这部片子现在看起来仍觉得相当精彩,至少比张纪中纯属糟蹋原著的那几部武侠电视要真实了很多。十三棍僧提着僧棍救唐王、觉远与王仁则的生死大战、觉远与牧羊少女的眉来眼去,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少林寺》在国内外都掀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热潮,加上后来金庸的小说流行了,一部《射雕》分成很多小册子在男同学中传来传去,就如女同学间传递着琼瑶阿姨的世外爱情小说一样,我们对少林寺的了解也更深了些,至少从中知道了少林寺不光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更是天下第一名刹,是禅宗祖庭,今日得以亲去瞻仰,真是何其幸运哉。
车行一个多小时便到了写有“天下第一名刹”几个大字的牌楼,进了牌楼,迎面走来走去的是一群群穿着金黄颜色类似僧袍的服装的小孩子,李处长说那都是少林武术学校的,我问是不是少林寺办的学校?他笑说这儿有几十所少林武术学校,少林寺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办?我不由得想起江都市前几年很红火的XX少林武术学校,那学校的广告说教功夫的是少林寺的某某大师,一时间吸引不少少年去送钱,那些少年好象也学了不少功夫,据说有不少还成了横行霸道的恶棍,看来现在的所谓少林武术学校之类的只怕都是贴牌学校,就如当初全国知名的五星啤酒一样,到处是联营厂到处给别人贴商标就是不去加强管理,弄得一个好品牌的啤酒现在不见了踪影,当然更象现在的大学里的独立学院,纯粹挂个牌好捞钱而已,只不知以后的少林武术学校会不会成为一堆狗屎?
由于是周末,在少林寺的游人特别多,到处可见导游操着河南腔的普通话给一群群游客讲着听起来象是影视剧情的少林故事,游客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显然无意去考证导游的话中有多少杜撰的成分,毕竟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导游没几句真话,只要能娱乐一下,是假的又有何妨?就如那《獾猪哥哥》,都知道是假的,可只要大人小孩都爱看就行了。
在少林寺山门口竟“碰巧”遇到了省行XX部的蒋经理和邹经理。蒋经理似乎是偶然看到我们一行,装出惊讶的神态向我们跑来,一把握住邓处长的手:“哎呀呀邓处长,真是幸运,今天竟在这里见到你们。”
邓处长不知是没想清楚还是明知而不说,脸上也现出笑容:“哈哈,蒋经理,咱们真是有缘啊。您今天怎么也在这儿来了?”
“我是登封人,今天陪政府部门几个人来看看。我不知道你们还没来过少林寺,要不我早就陪你们来了。哎,小邹,”蒋经理对那财务部经理说,“你去通知他们,就说我有老朋友在这儿,今天不陪他们了,明天再专门请他们。”
邹经理答应一声就不见人影了,不久又跑了回来,也不知他是真去通知什么人还是做做样子。
邓处长见蒋经理一片诚心,倒也没好意思多作推辞,于是蒋经理邹经理便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李处长没为我们请导游,他说蒋经理曾在旅游局工作过,就由他来为我们解说。估计这家伙是九三年前后银行票子发得最多时想法调过来的,不知现在银行这个样子了他会不会有些后悔?
蒋经理口才极佳,少林寺的历史经他解说就显得通俗易懂,我们便听得很入神。据蒋经理介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当时北魏国推崇佛教,政府便修建了这所寺院。后来印度名僧菩提达摩(就是达摩祖师)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据说曾面壁修行多年,从此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影响也渐渐增大。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开始扬名海内,十三棍僧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即位后,朝庭对少林寺便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在鼎盛时期,少林寺有七进院落,规模很大,清朝中期以后开始衰败,尤其是在军阀混战时期北方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之一炬,现在仅存的建筑只有山门千佛殿等,其他建筑都是后来修复的。七十年代蒋经理还是个小学生时到少林寺玩过,那时一共只有十来个和尚,寺庙一片破败,直到拍了电影《少林寺》,少林寺才重新兴旺起来。
少林寺的山门上有个匾额,上书“少林寺”三个烫金大字,蒋经理介绍这是康熙御笔亲题的真迹。一听说是天子亲赐,我立马又瞻仰了几眼,果然是龙蛇飞舞气宇轩昂,看来这康熙的国文学得不错,书法也用心练过,不愧为真龙天子。估计当时少林寺很有地位,应该是康熙尊重少林寺因而主动题字,而且肯定没要润笔费,不象时下一些官员,字写得不咋样润笔费却动不动就是几万。
进了山门,到得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立有一块功德碑,上面记载着十三位少林武僧护驾扬名的光辉事迹,只是我看了很久却未发现觉远的名字,正要问蒋经理,发现他已陪邓处长进了大雄宝殿,只得跟了进去。
进入大雄宝殿便有一种庄重的气氛。大殿里金碧辉煌,浓郁的香火环绕四周,更增添了凝重气势。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仪态万方的观世音菩萨,右首是气定神闲的达摩祖师爷,左首一个看起来很粗鲁的持棍者没能记住是谁了。据说观世音是个女士,在男士成堆的寺庙中她能心不浮气不噪,且从未听说她曾春心荡漾过,倒真让人钦佩了。
周末的香客众多,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手擎三柱高香顶礼膜拜,不知他们是为儿女祈福还是希望观音显灵给自己一个有钱的老公或是漂亮性感的老婆。我心里纳闷:这些善男信女们的要求各异,观世音女士真有那么大能耐一一记住给她敬香的是谁以及要求的是什么?如果她真有灵,大家回去了坐家里等菩萨显灵就是了,还用得着辛辛苦苦出门谋生活?却又想起老家的伯母,伯母老两口一生为善,临老了伯母对佛痴迷,每年观世音女士诞辰之日便坐十来个小时的汽车去临县一个大山上的观音庙朝拜,年年朝拜后观世音给了她什么好处?嘿嘿,去年老太太上山时不知是过于激动还是怎么的,一脚踏空便滚往山下,那观世音也不显灵救救这虔诚的FANS,让我老伯母直摔到山脚一命呜呼了。要不是去拜那观音泥菩萨,伯母她肯定能多活几年,不知伯母去了阴间会不会质问观音?更不知观音又会以什么谎言去敷衍她?
自我伯母过世后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了,这会儿也就懒得烧香,见几位女士要去买香,便一个人退了出来,在旁边却看到一口直径两米左右的大铁锅,一个导游正唾津四溅眉飞色舞地介绍那是少林寺厨房烧菜做饭的大锅,原先它被吊在半空,伙房的和尚倒挂金钟般用大铁锹翻炒菜肴,久而久之和尚们功力大增,功夫也水到渠成。金庸的小说里似乎也写过这类传说,既能炒菜又能练功,倒确实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只是不知道以前的少林寺是不是真有和尚如此练过,若是真的这种事也太难了吧,要不为啥今天的和尚不练了呢?当然现代的和尚不用砍柴不用提水只怕烧菜都用了微波炉呢,他们只消打着招牌让游人来掏钱就行,何苦再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离了大雄宝殿继续前行,经过藏经阁,再往后就到了方丈室。听蒋经理说,现在的少林方丈释永信才四十来岁,年纪轻轻就有了很高的道行,据说能知一个人的前世今身后事,不过一般人很难得到他的指点,倒是省长书记们常找他算命驱邪。此刻方丈室的大门紧锁,我问蒋经理方丈身栖何处,蒋经理笑答如今方丈可不比以前的方丈,他不光是少林寺方丈,还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青联委员,社会活动本来就多,每年还有两个多月在国外与国际友人交往呢,真正在这方丈室打坐研究佛学的时间只怕不多,偶尔呆在里面也只能处理寺里的杂务了。我心说眼见着寺庙里人来人往嘈杂喧哗,方丈岂能置若罔闻?只怕这高僧也起了凡心了,毕竟一代高僧也有我们凡夫俗子的一身臭皮囊,也得吃饭拉屎,一得要脸要皮,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了无他念,在当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