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解读生活误区全书 >

第6章

解读生活误区全书-第6章

小说: 解读生活误区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菌、毒素在体内吸收增加,容易引起中毒。
  针对婴儿腹泻,要采取对症疗法,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就应积极予以治疗;如果属于婴儿生理性腹泻,就不必用药。
  
误区十六:婴儿腹泻时禁食
过去,对于腹泻的小儿,原则上只喂少量米汤,严重腹泻者应禁食。目前,对患有腹泻病的婴儿不主张禁食,而应该继续喂他吃东西。正在发育的婴幼儿因频频腹泻而丧失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正急需补充,如果禁食,会加重婴幼儿水分和营养的缺失,胃肠道功能也不能得到很快的恢复。长期禁食还会发生营养不良。因此,婴儿腹泻不宜禁食。
  
误区十七:乱用外用药
幼儿的皮肤发育尚未健全,外用药物特别容易穿透皮肤侵入幼儿体内。如果用药过量,常会发生中毒,如由于衣物接触樟脑球引起的贫血、由新霉素软膏引起的耳聋、由皮质激素类软膏引起的浮肿、由硫酸阿托品滴眼引起的超高热血蛋症、由硼酸软膏引起的呕吐及肾损害、由水杨酸软膏引起的呕吐与呼吸急促、由酒精溶液湿敷引起的嗜睡、由薄荷脑擦剂引起的呼吸困难、由红汞软膏引起的汞中毒、由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剂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皮炎等。因此,幼儿不宜随便乱用外用药。
  
误区十八:给婴儿用滴鼻净
滴鼻净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急性、慢性鼻炎和鼻塞的常用药物,其对黏膜血管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作用,故可使血压升高,且有代偿性心动过缓,有类似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和回盲括约肌,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及腹痛。婴幼儿鼻黏膜血管丰富,滴药后易被吸收,如滴药过多,药液自鼻腔入口腔至消化道吸收,从而引起中毒。中毒后会出现嗜睡、抽泣样呼吸、面色发绀、出冷汗、四肢发冷、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尿少和腹痛等症状。如婴幼儿受凉,出现鼻塞等症状,可选用%~1%麻黄素或麻黄素呋喃西林溶液滴鼻。
  
误区十九:给婴儿滴氯霉素眼药水
氯霉素眼药水对防止沙眼、红眼病有理想的疗效,是眼科常用滴眼剂。婴幼儿如果长期滴用氯霉素眼药水,会引起不良后果。氯霉素眼药水杀菌能力很强,还具有刺激性,会对婴幼儿娇嫩的造血组织形成损坏。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药物很快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进行性贫血、反复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婴幼儿不宜使用氯霉素眼药水。
  
误区二十:随意给婴儿洒用爽身粉
爽身粉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婴儿健康。爽身粉含有滑石粉,如果婴儿少量吸入,尚可由气管的自卫功能排除,若吸入过多,滑石粉会将气管表层的分泌物吸干,破坏气管纤毛的功能,甚至导致气管阻塞。一旦发生问题,只能使用类固醇药物来减轻症状,目前尚无对此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了避免爽身粉造成上述问题,家长在使用爽身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时,在远离婴儿的地方,将适量的爽身粉小心倒在手上,然后慢慢涂抹在婴儿身上,注意不要使爽身粉满天飞。
  ◆使用后,要及时将盒盖盖紧,妥善收藏,不要让婴儿当成玩具去玩。
  ◆不要让大一点的孩子模仿大人的做法去给婴儿扑撒爽身粉,以免发生意外。

()
  ◆给婴儿扑粉时,不宜用粉过多。
  
误区二十一:把喉片当糖果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糖果会长蛀牙,尽量不让孩子吃。为了对付小孩子哭闹,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吃喉片,由于很多喉片吃起来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小孩子自然喜欢吃,家长也认为喉片非糖果,消炎又好吃,何乐而不为?结果时间一长,发现孩子口腔炎症不断!
  专家提醒家长,喉片是一种常用的消炎润喉药物,不是糖果,对咽喉炎、扁桃体炎、鹅口疮及口臭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由于喉片的辅料中加入了适量的蔗糖、桉叶油等物质,入口后既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如果将其作为糖果给小儿食用,结果往往成为新的致病隐患。如薄荷喉片可收缩黏膜血管,削弱黏膜的抗病能力,导致口腔溃疡发生;碘喉片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与腐蚀性相当大;草珊瑚含片则可使口腔发干。特别是在口腔没有炎症的情况下,这些喉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杀死口腔中的有益菌,致使有害菌乘机作乱而引起炎症。
  
误区二十二:让婴儿多喝止咳糖浆
小儿止咳糖浆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家庭常备药,由于此药味甜,小儿喜欢喝,一些年轻的父母认为小儿止咳糖浆能止咳又无毒,多喝点好得快,常常过量地给小儿喝。这种做法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
  小儿止咳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麻黄素、氯化铵、苯巴比妥和桔梗浸渍膏等药物。如果过多服用小儿止咳糖浆,会出现盐酸麻黄素的不良反应,如头昏、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还可出现大脑兴奋,如烦躁和失眠等;苯巴比妥的不良反应是头昏、无力、困倦、恶心和呕吐等;氯化铵服用过量可产生酸中毒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小儿服用止咳糖浆不宜过多,应遵照医嘱按规定的剂量服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误区二十三:不注意新生儿身上的怪味
有些新生儿身上散发出一些奇怪的味道,如烂白菜味、脚汗味、猫尿味等。而年轻的父母对这些怪味的来源认识不清,往往忽视婴儿身上的怪味。其实,若这些怪味是从婴儿身上散发出来的,便是婴儿患有某些先天性代谢疾病的信号。
  先天性代谢疾病与遗传有关,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某些酶或结构蛋白的缺陷,使体内氨基酸或有机酸代谢发生障碍,产生异常代谢产物,堆积在新生儿身体内,并通过汗、尿排出,散发出各种怪味。例如,枫糖尿症患儿可散发出枫糖味、烧焦糖味或咖啡味;苯酮尿症患儿可散发出耗子尿味;蛋氨酸吸收不良症患儿可散发出啤酒花烘炉气味;高蛋氨酸症患儿可散发出煮白菜味或腐败黄油味;焦谷氨酸血症患儿可散发出汗脚味。这些代谢病最后都会导致小儿发育障碍及痴呆。
  代谢病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危害严重,一旦延误,便难以挽回。所以父母不要忽视新生儿身上的怪味,发现怪味后应立即求医检查,对症治疗。
  
误区二十四:不注意新生儿无尿
绝大多数的新生儿要到出生后1天半才开始有尿,实际上1天半无尿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新生儿肾脏发育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按体表面积计算仅为成年人的1/4~1/2,不能一下排出较多的尿;另一方面,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和皮肤散发很多,出生后摄入水又太少,身体因此而严重缺水,尿自然就少,短时间内不排尿是正常现象。
  但是,新生儿无尿的时间如果超过两天,补充5%葡萄糖液后还不排尿,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肾及泌尿系统有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误区二十五:不注意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感冒的一种表现。感冒虽然是常见疾病,但发生在新生儿身上就比较严重。新生儿鼻腔短小,黏膜血管丰富,没有鼻毛,且抵抗力差,细菌可侵入肺泡而患肺炎,也可因高热而抽风,严重时还会合并其他疾病。
  新生儿感冒与室内通风不好、气候突变、冷热不调等因素有关,更主要的是因接触人过多受病毒传染。大人在新生儿室内聊天、吸烟和抚摸新生儿是新生儿患感冒和其他疾病的祸根。
  为防止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必须保证小儿室内清洁卫生,通风换气良好,减少小儿与他人的接触,给孩子穿适宜的衣服,以调节体温。
  
误区二十六:不注意新生儿哭闹
新生儿哭闹往往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饥饿、疼痛、患病等,可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仔细区分。新生儿饥饿的哭声往往是平缓的,哺|乳后哭声即止。如果喂哺却不吸奶,仍然哭闹不止,就得找原因。如果是尿布湿了,更换尿布后哭声即止。如果婴儿躯体某部有刺激性疼痛,哭声往往比较剧烈、持久,也较烦躁。这时应该解开衣服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全身皮肤,特别注意外耳道有无耳疖等。如果哭声如同尖叫,称为脑性尖叫,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以,新生儿哭闹的原因不一定是饥饿,还要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误区二十七:不注意婴儿呼吸异常
小儿呼吸异常是某种疾病产生的一种症状表现,它反映的疾病往往比较危重,万万不可忽视。
  较常见的小儿呼吸异常有呼吸急促、呼吸深慢、呼吸节律不整和呼吸困难(鼻翼扇动、胸骨上凹、肋间隙和剑突下窝吸气时凹陷)等。若呼吸急促,持续时间每分钟超过70次,多为呼吸系统感染所致;若呼吸缓慢,持续时间每分钟15~20次,为呼吸衰竭的表现,提示病情严重而危险;若呼吸增快,还有鼻翼扇动和“三凹”症状,说明孩子呼吸困难,继续发展会出现皮肤颜色变暗,口周紫绀,甚至出现呻吟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表明病情正在进一步恶化,要立即去医院检查,否则有生命危险。

()免费TXT小说下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误区二十八:不注意为肺炎患儿多喂水
肺炎患儿因发热而容易造成脱水,不能单靠静脉补液。因此,要注意多给肺炎患儿喂水,以弥补机体脱失的水分。
  
误区二十九:不注意为肺炎患儿补充营养
当新生儿患肺炎后,多出现拒|乳、拒食现象,因此要注意为患儿补充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及蛋白质等。如果患儿极度虚弱,还要给予增强小儿机体抵抗力的物质,如输些血浆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误区三十:用大黄为新生儿排胎粪
民间有用大黄喂哺新生儿,帮助排胎粪的做法,这种做法对新生儿是非常有害的。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会自然排出胎粪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胎粪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及胎儿咽下的羊水中的胎儿皮脂等形成,呈暗绿色,质黏稠而均匀,无臭味。新生儿肠道内是无菌的,胃肠道黏膜娇嫩,防御功能差,而大黄属于泻药,如给刚出生的婴儿喂哺大黄,必然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腹胀及腹痛。另外,喂哺大黄时可将细菌带进胃肠道,引起肠道感染。所以,要讲究科学,不要按民间旧习用大黄喂哺新生儿。
  
误区三十一:随意治疗婴儿流口水
口水就是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消化食物,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缺乏唾液,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流出来。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流出口腔。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疗,切忌乱投医。
  如果孩子平时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就应去医院检查。
  
误区三十二:婴儿生病时多做X线透视
婴儿抵抗力较差,感冒、咳嗽、发烧是常见病,在诊断时应尽量避免用X线透视,防止不必要的X线损害。
  研究表明,做一次X线透视检查,放射线对幼儿的影响相当于30次X线摄片,婴幼儿过多应用X线透视检查,白血病的发生率会增高。
  专家指点:
  对于婴幼儿疾病,能用常规检查方法能做出诊断的,就不要用X线透视检查,以防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损害。
  
误区三十三:婴儿患湿疹时用肥皂和热水洗澡
◆ 婴儿患湿疹时不宜用肥皂和热水洗澡。碱和热水的刺激会加重婴儿湿疹的症状。正确的方法是:有较厚的痂时,可用植物油泡软轻轻涂抹;渗液较多时,可用3%的硼酸水冷湿敷。黄水减少后可用肤氢松等药膏。
  
误区一:入睡前摇晃宝宝
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的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尤其是对十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加危险。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容易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征,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或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
  书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