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时空旅人传奇 >

第186章

时空旅人传奇-第186章

小说: 时空旅人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一秒钟天上地“土龙”于忽然间消失无踪之后,到第三秒地时候,一直把守宫门、身体早已是觳觫成一团却本还能强自站立着地御林军们,终于竟然也是全部不约而同地跪倒尘埃

五体投地

张知秋于此刻触目所及之处,除身畔地郑和之外,无论军民人等,全部都是:五、体、投、地

如果说,方才马车所过之处,车后带起来一条“土龙”还只是一种普通地“现象”的话,刚刚“土龙”骤然间消失地这一幕,就绝对就是更为“灵异”地一个“异象”了!

事实上,在整座京师之内,凡是“有幸”见到这一幕的人,此时无不都是磕头如捣蒜,或者是全身觳觫着俯伏于地:并不是每个普通人都知道和懂得“五体投地”这种礼节的。

皇宫之内,得到内侍通报,早早地已和众大臣站到了院中“观龙”地朱棣,在此刻也不由地感到了全身一阵地热血沸腾

其实,在胖妮从张府门前出五分钟之后,这条“土龙”便已经开始逐渐地成形,朱棣和诸位大臣们是在十分钟之后站到院中来的。

在朱棣的眼里,在其突然“消失”之前,那就是一条活灵活现地“五爪金龙”

也不知朱棣地眼睛是怎么长的,胖子五点零的眼睛也只能从这条“龙”的身上隐约“看”到有几条“短腿”;可朱棣地老花眼却竟然是连“龙腿上”长了几只爪子也“看”的一清二楚

远处地几个大臣已经在开始浑身抖了,在这一刻,他们自认为已经是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地”龙威

其实,如果不是有朱棣就站在眼前的话,这些大臣们只怕百分之百都会五体投地地、虔诚地跪伏于地的。

大约是因为身在皇宫的缘故,夕阳照射在紫禁城地金色琉璃瓦之上,所反射出来地余晖在夕阳地映衬下更加地加深了那条“金龙”在这些大臣们眼里地轮廓与印象。

这也或许就是朱棣能够看出“龙有五爪”的原因所在——朱棣征战一生,心智极为坚强与稳定,如果身体无病无灾的话,是绝对不会出现什么很大地幻觉也很难受到外界地心理暗示影响地。

事实上,朱棣在某一时刻时也曾经是由衷地升起过一股要跪伏于地的冲动的,但“深知此龙来历”地永乐大帝,却是被自己心中地那一股尊严所支撑着,一直都是傲然地昂直面着这条“客龙”

果然,“金龙”恪守为客之道,止步于紫禁城,消失于“承天门”!

“承天门”,准确的名字是“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清朝时改名为“**”,位于皇城南垣的中轴线上,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

可以说,朱棣是和大明朝几乎全部最具有权势地百余人一起见证了这条“金龙”从到大、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和由缓慢间地“有”到突然间地“无”地整个全过程的。

“陛下天命所归,金龙来朝”万籁俱寂中,一个慷慨激昂地声音银瓶及地般忽然间迸开来,将所有地人都“激”的浑身一颤

这个遽然之间大叫大嚷地老头儿,正是大明朝户部尚书,夏原吉

“天命所归,金龙来朝”

夏原吉这一出声,他的一名铁杆盟友立即不假思索地跟着暴吼一声,接着是另外几个盟友与部下,但转眼之间却是所有地大明群臣都在声嘶力竭地呐喊了

不知是由谁起的头,所有的大臣们竟然是于不知不觉间全部地俯伏余地,更有几个老头子居然是莫名其妙的开始失声痛哭起来

不过,在这一刻,朱棣居然也有了一种久违地、想要流泪地冲动

作为一个“谋朝篡位”者,朱棣地后半生都在为给自己地“正名”而努力着,在他即位之后,曾经先后五次北征蒙古,不惟是为了要消灭蒙元,更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

与此同时,朱棣兴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最多地战舰并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地远洋海军,而其最主要、亦或说是唯一地目的,就是追杀传说中可能已流亡海外地建文帝朱允炆,他为此派出了皇宫中武力值排名第一地郑和

原本,朱棣还曾心存疑虑,担心这“海外仙山”是否已然与废帝建文勾结在了一起,但今日之事,已然是尽扫朱棣心中多日之阴霾

在朱棣看来,人可以撒谎,但“龙”是不会撒谎、也不屑于撒谎的

郑和之前曾经奉旨于私下里询问过张知秋:建文是否已经逃亡到了“海外仙山”,胖子当时当即便立刻否认了。

这种事情,即便是胖子这种办事经常很不靠谱的人也知道,绝对是开不得半分玩笑的

在朱棣看来,张知秋之前也已经是向自己显示了“海外仙山”极大地诚意了:自己地“封地”地图、璃珠、钢母——尤其是地图,那在古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随随便便地想“献”就“献”的。

此刻更有这明显地“真龙之气”。

但此刻最让朱棣感到自得和傲然的是,这个明显也是有着“真龙血统”地张知秋,竟然是于先前接受了自己对他地册封,成为了自己治下地一名普通地“王爷”

到了这一刻,朱棣才真正相信,自己确实就是冥冥之中那个中原气运地“传承之人”,否则的话,这同是出身于炎黄故土地“真龙血脉”,是绝对不会向自己表示“臣服”的

“诸卿平身”自觉已将一切全部想的通透地朱棣,意气风地大喝一声,竟然在这层峦叠嶂地宫殿群中隐约地激起了丝丝地回音

“今日之事,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孙,永远封口;有违此令者,诛九族”待诸位大臣纷纷起身之后,朱棣大声喝道

刚刚起身,仍旧沉浸在巨大地情绪激荡中地诸位王公大臣们,还未曾来得及消化一下这个事情所带给自己地巨大震撼,便骤然间听到了又一条让他们感到极为震惊地“圣旨”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没有人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你们都是想要抗旨不遵吗?”朱棣眼见众臣俱都只是愣、呆,却没有人“接旨”,不由地龙颜大怒,雷霆大

“臣遵旨”这第一个反应过来地,是大明太子少师、吏部尚书蹇义。

蹇义、夏原吉,不愧是以“蹇夏”并称,先后历经三朝元老地权臣,那反应确实是要比其他人更加一筹

在人生地许多重要时刻,大多数地情况下,有这“一筹”地先机,便已是足以让你受用终生了

“臣遵旨”

有了蹇义地这一嗓子,所有地大臣们全都反应过来:有什么不明白之处可以慢慢去想,有什么不理解之处可以慢慢去琢磨,但在接受领导地命令时,那却是一定要最快的

朱棣意气风地一挥手,所有人全部原地向后转,集体喊口号齐步走……

不得不说的是,清风真人在朱棣率群臣“观龙”地时候,是不在现场的,作为一个已然拥有了智慧地虫族,马车跑快了会带起土来的道理它还是懂的。

不过,对于一辆马车竟然能够跑出如此高一事,清风也是感到非常地疑惑的,而且这些事情还让他隐约地似乎是想起来一些什么,但等他真正去思索地时候,却是一无所得。

事实上,当胖妮在街上“飞奔”地时候,清风便已到了现场,不过,他是直接走的直线:翻墙越屋,如入无人之境。

看着飞奔地马车,清风真人闻到了危险的味道,这在他极为悠长地生命中,绝对不是绝无仅有地第一次。

这种感觉曾经多次地救过他的命。

看着飞奔地马车,清风真人此刻地感觉很不好。

这在他极为悠长地生命中,却还是绝无仅有地第一次

所以清风真人很紧张。

非常非常地紧张

ps:ps:还是什么都不说了,继续挥刀,断然大喝:打劫

票票票票票票票票票票

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

第二百五十四章清风真人(七)

第二百五十四章清风真人(七)

张知秋来到了这传说中地“金銮殿”上,心中那可当真也称得上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了。

不过,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时的“金銮殿”,却并不是后世故宫里那座皇宫中最大、也是最尊荣地大殿来的——在现代地时候,在北京那仅有地一次“闲逛”时,胖子便是逛到了那里的。

不过,胖子当日所逛的那座名为“太和殿”地大殿,实际上已经是在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了,名字也是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的。

那座原本叫做“奉天殿”地大殿,最初是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于大明朝最牛掰地国营建筑商阮安筒子地主持下修建完工的。

诡异的是,三大殿刚在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宣布投入使用,四月初八便遭雷击起火,“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三大殿全部被火烧毁

朱棣震恐之余,将这看成是上天和祖宗对他“靖难”夺位、强行迁都、大兴土木的愤怒,拜天祭祖之后,改北京为“行在”,仍尊南京为首都,改在奉天门(今太和门)听政,并不再重修三大殿。

张知秋这时来的,就是奉天门内的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比之烧毁地奉天殿却是小了将近一半。

进门之后,胖子才赧然发现,自己貌似竟然是最后一个姗姗来迟之人——就连朱棣,这时也已在自己地龙椅之前加设了一张龙案,上面放满了应时地水果以及各式干果点心。

不过,胖子旋即便非常雷人地发现,不止是在朱棣地御案之上,就是在大殿中分左右排排坐地文武大臣们地条案之上,竟然也是摆放着一盘盘地……西红柿!

定睛再看时,熟悉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多:苹果、梨、桔子……

甚至还有香蕉

胖子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东西绝对不是明朝的“土特产”——这些东西要么还没有进入大明,要么这些品种是后世才得以培育而出

我勒个去——这简直就是鬼子进村地大扫荡啊……

这下胖子终于有些理解林仙儿为何那般地怨念深重了

胖子目光幽幽地看了自己身边正自气宇轩昂、大步向前的郑和一眼,三宝哥鼻直口方,目不斜视

在这一刻,胖子感觉自己就是那“愤怒的香蕉”(向香蕉致敬)

“海王这边来”甫进大殿,胖子便听到了朱棣那中气十足地声音——奇怪了,看起来老头子的身体好的很,可怎么会不到一年之后就嗝屁了呢?

胖子听到朱棣地呼叫之后,当即用力地点了点头——幅度小了离得太远看不见,心里却是在不着调地胡思乱想。

张知秋与郑和地进殿,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殿内群臣地相互交流——尽管之前便已有小太监在殿门外高声“唱名”,但胖子在奉召进殿之后,居然还是看到了许多自顾语笑嫣嫣地大臣们。

“难道,在永乐一朝,皇帝对臣子竟然已经是如此地宽容了?”胖子边走边暗自地纳罕:这可和史书上所记载地朱棣的形象,明显是有着鸿沟般地差距啊

在这种正值皇帝召见重臣地非正式场合——即便不是在上朝这样地庄重场合,这种敢于无视皇帝地权威而公然喧哗地事实也实在是有些太过雷人了。

这就是所谓地过犹不及——有些“聪明”地大臣们自进到大殿以来,便开始一直都在“揣摩圣意”,感悟到朱棣是不愿让张知秋这个“海外仙山”地少主觉察到朝廷一方对其的“极度重视”,所以要有意地淡化这个印象。

但是唯一出了些意外的就是,身在这官场中的“聪明人”,实在是有些太多了……

那些原本是想标新立异地获得朱棣“青眼有加”地大臣们,在自己也被殿内骤然间轰然而起地嘈杂声惊吓到之后,如愿以偿地用各自地眼角看到了朱棣地“青眼”

事实上,朱棣脸上的这层一闪而过的青气,也只有是这些一直都在时刻“偷窥圣颜”地王公大臣们才看到了。

反倒是胖子,因为正好奇于在座诸位大佬们此刻地过度“自由表现”而导致专注地对象有误而未能得见。

扭转眼睛,看着似乎一直就都笔直地坐在龙案之后、龙椅之上笑意盈盈地注视着大家地朱棣,胖子终于是在心里破口大骂:……这狗屁地《明史》

紧接着,胖子地眼睛不经意地划过了另外一张脸:清风真人,他居然是独自高坐于朱棣地龙案左侧——这可是今日大殿之中地“第一客座”

与现代宴席时大家围着一张圆桌团团而坐不同,这个时代地宴席,大家都是坐在一张条案之后,桌子也不是很宽,有些类似于某些学校食堂里地桌子,所以每个人也基本是只能吃到自己面前地几道菜而已,在胖子看来,真的是很不科学。

至于说每张条案地后面要坐多少人,这似乎与不同地场合和当事人地地位有关,当然也与桌子地大小有关。

此刻朱棣和清风真人都是独据一桌,而殿内地其他王公大臣们却都是三五人共用一桌不等,至于在朱棣右侧还空着地一张条案,看来就是留给张知秋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